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二十九章 養寇自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二十九章 養寇自重

耶律淳招招手,請三人坐到自己身邊。

“你為什麼會失敗?”耶律淳問蕭幹。蕭幹臉顯愧色,垂首不語。

“因為你是奚王,要考慮大遼國祚安危,所以你打仗的時候,考慮最多的不是蒺藜山防線,而是宮帳,是整個大遼局勢,所以,你失敗了。”

一絲暖意突然掠過蕭幹冰冷的心靈,他的眼圈忽然紅了,他感激地望著耶律淳,嘴唇輕輕顫抖,想說兩句感激的話,卻哽咽難語。寇冠諸王的耶律淳就是與眾不同,一句話就說中了蒺藜山大戰失敗的根源所在,也讓蕭幹感激涕零。

的確,如果蕭幹僅僅是個軍隊統帥,他絕不會貿然出擊,他只要死守蒺藜山就行了,但他是奚王,他要考慮大遼局勢,考慮東征,結果一不錯,步步錯。

“我也是一樣,我不能只考慮這一仗的得失成敗,我必須仔細權衡利弊,有時候我必須打敗仗。比如去年蒺藜山戰敗,就直接導致主和派在議和過程中遭到金人凌辱。完顏阿骨打不但要做皇帝,要歲貢,還要親王、公主、駙馬和大臣子孫為人質。這件事讓皇帝勃然大怒,斷了議和的心思,一面與金人虛與委蛇,一面暗中支援我發動東征。”

“大家努力了一年,大石甚至不遠萬里,出使西夏,說服西夏皇帝出兵攻宋,以牽制宋人,斷絕宋人聯金攻遼之念,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遼東義軍的突然崛起,打亂了我們的部署,東征更是功敗垂成。”

耶律淳停了片刻,目露苦色,“請你們看看現在的形勢,然後再想想大遼國祚,你們有何力挽狂瀾之策?”

現在的形勢是金人崛起,並依靠東北路的州郡、人口和財賦迅速發展壯大,與契丹人逐漸形成鼎足之勢。

與此同時,遼東義軍再次崛起,並突圍南下,直接威脅大遼安危。

而大遼則內憂外患,就連百年盟友大宋都靜極思動,覬覦燕雲,暗中與金人結盟,要聯手攻遼了。

敵人都在蠢蠢欲動,張開了血盆大嘴,而遼廷內部則陷入了主戰、主和之爭,皇統之爭,皇帝和大臣們不是齊心協力,而是互相傾軋廝鬥,完全不顧國祚安危,只顧自己利益,如同一隻被困籠中的猛獸,垂死掙扎,開始了最後的瘋狂。

第三次東征事實上已經失敗,主戰派試圖從戰場上挽救大遼的努力再一次功虧一簣,面對今日嚴峻形勢,皇帝的耐心用完了,他可能會低下高傲的頭顱,接受主和派的策略,承認金人的崛起,承認女真人的王國地位,以割讓一部分土地來換取和平,並利用現有的疆域,和宋、金、遼形成鼎立之勢,以保住大遼國祚。

主和派的策略能不能保住大遼國祚?

誰也不知道未來的事,但用契丹人的恥辱來儲存國祚,會嚴重打擊契丹人的士氣,人心會喪失,軍心會丟失。一國沒有脊樑,沒有尊嚴,沒有魂魄,它還能存在多久?

女真人是一頭喂不飽的狼,而大宋人是一隻猛虎,契丹人在虎狼夾擊之下,還能安安穩穩地活下去?

耶律淳不甘心失敗,不願承認失敗,他要用自己的辦法挽救大遼國祚。他做出了決定,他要控制宮帳,否則,大遼內部的爭鬥永無休止,而大遼也將在這些爭鬥中轟然傾塌。

第三次東征還沒有開始就失敗了,沒有給主戰派挽救大遼的機會,這嚴重打擊了主戰派的信心,但更嚴重的是,主和派因此再度佔據上風,皇帝和主和派大臣為了順利議和,會把主戰派大臣全部趕出宮帳,調離軍隊。

所以,當務之急是戰爭,只有戰爭才能讓主戰派大臣儘可能留在宮帳,儘可能繼續統軍。

金人要議和,因為金人需要時間休養生息,需要蓄積實力發展壯大,所以女真人不會主動發動戰爭。

那麼,只有叛軍的存在才能讓戰爭繼續下去。叛軍實力越強,聲勢越大,形勢就越危急,如此圍剿的遼軍就會更多,主戰派手上掌控的軍隊也就更多,也只有如此,主戰派才有實力,才有機會控制宮帳。

同時,主戰派更需要時間控制宮帳,這個時間誰來給?叛軍。圍剿的時間越長,主戰派大臣留在宮帳的時間就越長,而耶律淳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實施控制宮帳大計。

另外,叛軍的強大,圍剿的艱難,會迫使皇帝和主和派大臣更加急於議和,他們甚至可能會答應金國的要求,承認和冊封完顏阿骨打為皇帝。這種極端懦弱和無恥的行徑會激怒一部分契丹權貴,這對耶律淳控制宮帳非常有幫助。

帳內在座的三個人都是耶律淳的絕對親信。耶律餘睹和蕭撻不也之所以請耶律陳圖奴來進言,正是因為陳圖奴的勸說比他們的勸說更有作用。

三個人聽了耶律淳的話,知道他終於下定決心控制宮帳了,無不大喜。此事早就應該幹了,但耶律淳瞻前顧後,優柔寡斷,直到今天他自己陷入絕境,自身難保了,才不得不奮力反擊。

很簡單,現在耶律淳就算把叛軍消滅了,也不可能再有第三次東征了,因為耶律馬哥和蕭幹的大敗,給遼軍再度致命一擊。皇帝和主和派本來還存有一絲幻想,希望主戰派爭口氣,用武力打幾場勝仗,這樣即使議和,遼人也有底氣討價還價,但如今他們連叛軍都打不過了,被一夥反賊打得全軍覆沒,這樣的統帥和軍隊還能發動東征,擊敗女真人,收復國土?那不是笑話嘛。

既然決心以土地換和平,那麼主戰派就是絆腳石,而主戰派的首領耶律淳首當其衝,不把他拿掉,議和之舉必定波瀾層生。

耶律淳當然不會束手就縛,他更不願意看到大遼國祚被一幫奸佞活活葬送,所以他要反擊了。

如何反擊?這是三個人最關心的問題。

是發動兵變,你自己做皇帝,還是先確立皇統,然後逼迫皇帝退位?

耶律淳選擇了後者,他至死不願意背上篡僭之名。

當今皇帝有四子,長子趙王,次晉王,次秦王,次許王,誰來做皇儲?

耶律淳沉默,不願意說。

其實三個人心裡都有算,這位皇儲必須主戰,否則讓他做皇帝幹什麼?只是這件事耶律淳回到宮帳後,還要與一些主和派大臣私下商量,儘可能聯手,以期順利解決皇統之爭。此時此刻千萬不能爆發內亂,那可是國滅祚絕之禍,所以,利用圍剿叛軍之際,牢牢控制軍隊,確保國祚安全,乃重中之重。

現在都清楚了,知道耶律淳發動成州之戰的真正目的了。

想起來,還是蕭幹做了一件好事,不但讓耶律淳吐了一口血,清醒了,還斷然決定出手力挽狂瀾,否則,這件事還不知道拖到什麼時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蕭幹又活了,神采飛揚,他等這一天,等得頭髮都白了。

蕭德恭和耶律陳圖奴互相看看,不禁對蕭幹產生了一絲懷疑,這位奚王在蒺藜山全軍覆沒,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沒有蒺藜山大敗,耶律淳萬萬不會出手。

“我怎麼回覆?”陳圖奴問道。

“皇統的事不解決,叛軍就不能滅,這樣我們才能牢牢控制軍隊,並且把軍隊都放在中京道,正面防禦金軍。”耶律淳的聲音有些嘶啞,非常疲憊,顯然擬製這個計策也耗盡了他的心血,“你把這個意思傳達給餘睹和撻不也,但皇統的事不要說,暗示一下就行了。”

“今天這一仗的目的就是攻克同昌城,收復成州,無論如何不能讓金軍進入中京道,更不能讓金軍從成州方向直接威脅東南路州縣。”

耶律淳想了一下,又補充道:“假若我們丟失成州,金軍可以威脅西南方向的興中府,東南方向的錦州,這會給南下義軍以強有力的支援,所以我們必須牢牢控制東南路。我們控制了東南路,等於控制了叛軍。時機合適的時候,我們可以招撫。這些叛軍大都是遼東的漢人,他們渴望回到故土,過上安寧的日子,只要滿足他們的心願,招撫絕對不成問題,如此我們可以得到一支東征的軍隊。”

陳圖奴連連點頭。

“還有一點,你必須告訴他們。”耶律淳說道,“成州丟失,大靈河一線隨即成為遼軍、金軍和叛軍混戰的戰場,興中府、川州、黔州、宜州……直至錦州,所有這些地方的百姓都將飽受戰火的荼毒,百姓們會流離失所,餓殍遍野,人競相食,叛亂會蜂擁而至,到時我們不但控制不了叛軍,連整個中京道都岌岌可危了。”

陳圖奴聽懂了,躬身領命,出帳而去。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