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四十章 火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四十章 火器

遼軍用的武器到底是什麼?

在座幾位主帥除了毛軍略有耳聞,其他人都不知道,而毛軍也是道聽途說而來,他也不敢張嘴胡說。

李虎也不敢說,擔心擾亂軍心。對於火炮,自己的印象都來自老爹的描述,以老爹的話說,那就是神器,萬人敵,最厲害的武器了。他忽然想到了老爹留下的那個盒子,老爹說盒子裡是萬人敵,難道就是火炮?不對啊,老爹有次在沙灘上給自己畫了一座火炮圖,那個炮筒非常大,那麼小的盒子哪能裝得下?

他正在想著鐵盒的事,柴雲說話了,“那種武器叫火器,而使用這種火器的軍隊叫炮手軍,整個大遼的軍隊,只有這麼一支炮手軍。”

火器?不是火炮?李虎疑惑地望著柴雲。

一幫主帥們更是齊齊望向柴雲,急切等著他說下去。

“火器?”董小丑突然想了起來,他在黃龍府侍衛親軍供職的時候,曾經聽說過這件事,不過炮手軍的事,他一無所知,“你對火器很清楚?炮手軍又是怎麼回事?”

“我也是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知道大遼還有一支使用火器的炮手軍。”柴雲說道,“當年南府宰相張琳兵敗太子河之後,被貶到遼興軍當節度使。我因為父親的關係,到張琳手下出任軍事判官。有次隨同張琳巡視軍械作坊,他突然說到了炮手軍的事。”

當今天下,只有大宋軍隊使用火器,主要用來守城。這種武器製造很困難,需要嫻熟的工匠,特殊的材料和專業的作坊,而且使用火器的軍隊也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遼人很早就知道宋人有火器,曾經想盡辦法竊取,但終因缺乏工匠,不得不放棄。

西夏人和宋人戰事不斷,為此它與遼人結盟,以為後援。為了取信於遼人,得到遼人的援助,西夏把從戰場上繳獲的火器送了一部分給遼人。大宋的火器主要是火箭和火球,兩者又細分很多種類。有了這批火器實物,遼人的火器製造有大突破,但很多年之後,遼人還是放棄了,因為它不僅製造困難,實戰效果也非常有限,這也是宋人把火器拿來守城的主要原因。

宋人守城,重型武器是拋石車和床弩,這也細分很多種類,而火器只是輔助武器,由此可以推測,火器的實戰效果的確很差,否則宋人不可能將其列為輔助武器。

既然火器製造困難,儲存困難,使用困難,其成本和實戰效果遠遠小於弓弩,它當然也就無法替代弓弩了,所以遼人隨即放棄,僅僅保留了一個作坊和一支炮手軍。

遼金大戰爆發後,火器再度被提了出來,皇帝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把研製火器的事交給了南京都元帥府。

“據張琳說,耶律淳對火器非常重視,投入了大量的錢財,而且還用盡了各種手段,從大宋偷來了幾個工匠,造出了火弓箭,火弩箭,火蒺藜和霹靂火球。”柴雲說道,“今夜戰場上的爆炸聲,肯定就是來源於這些火器。”

霍六哥想到戰場上的劇烈爆炸,心有餘悸,“今夜算是開了眼界,火器不但可以守城,還能用於野戰,看樣子,耶律淳憑藉這些火器,就能戰無不勝了。”

這話一說,幾位主帥無不色變。如果耶律淳拿著這些火器到處放,遼東哪有對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絕對不可能。”柴雲一句話把大家的信心又找了回來。

“這些火器因為工匠嚴重缺乏,製造非常困難,也非常危險,我聽張琳說,南京那座火器作坊就經常發生爆炸,死人是家常便飯。如果火器可以象弓弩一樣大量製造,大量配備軍隊,那宋人的軍隊還會被西夏人屢屢擊敗?遼軍還會被女真人打得抬不起頭?”

這話說得也有道理,但問題是,昨夜遼軍大量使用火器,打贏了這一仗,誰敢說下次打仗的時候,遼人的炮手軍就不會出現?現在遼軍或許沒有火器了,但是遼軍武庫裡應該還有存貨吧?火器作坊難道不能加班加點製造火器?

這些事情多想無益,無助於解決眼前的問題,當務之急是南下。

現在誰都不知道董仲孫是否攻佔了宜州,更擔心天降大雪,所以李虎和幾位主帥商議了一下,做兩手準備。先於昌義裡一線部署阻擊陣勢,如果遼軍繼續攻城,則兵分兩路,一部掩護百姓和輜重後撤,一部日夜兼程,南下作戰。

上午,斥候急報,遼軍沒有攻城,而是後撤了,向川州和興中府一線撤離。

李虎和一幫將帥們難以置信,這是最不可能發生的事,但它卻偏偏發生了。

成州一戰,遼軍已經穩操勝券。金軍受損嚴重,完顏宗望又沒有援軍,如果遼軍繼續攻城,他唯一的選擇就是後撤蒺藜山,他絕不會把自己的軍隊葬送在一座對他來說意義並不大的城池裡。至於義軍,更是強弩之末,沒有再戰之力了,此刻怨軍已經失去戰鬥力,而虎烈軍和其它各軍疲憊不堪,無論是士氣還是體力,都已支撐不住,如果遼軍打過來,極有可能崩潰。

遼軍在穩操勝券之際,卻選擇了放棄,選擇了撤離,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義軍將帥們震驚之餘,更有一種逃脫敗亡的激動和喜悅。

這個訊息迅速傳遍各軍,將士們歡呼雀躍,人們高呼“虎王”慶賀勝利。在他們看來,遼軍後撤等於戰敗,遼軍戰敗了,義軍當然就是勝利者。虎王無敵,擋者披靡。

李虎這次不再要求斷後了,他要親自為選鋒,帶著前軍攻城略地,直殺錦州。

“遼軍後撤川州、興中府一線後,必定要沿著大靈河東進,攻打黔州和川州,把我們包圍在大小靈河一線。”李虎站在地圖前,手指地圖上的錦州,“假如大軍受阻於宜州,我們必定敗亡,受阻於海北州和趣義州,我們同樣敗亡,所以我們必須以最快速度打到錦州,然後利用黔州、宜州擋住遼軍,利用海北州和趣義州安置百姓,度過冬天,同時陳重兵於錦州,想方設法攻克錦州,順利抵達黑山。”

李虎看看帳內將帥,即刻下令。

義軍副總帥羅青漢為後軍統帥,領帥府、怨軍和虎烈軍第二軍、第三軍,掩護百姓和輜重撤離。

自己率虎烈軍第一軍、第四軍、五路聯軍,以馬代步,日夜兼程,南下作戰。

命令下達之刻,即為大軍開拔之時。

李虎請來掌書記馬亮,書告完顏宗望,今聞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已達錦州,屯兵五萬,我大軍南下黑山肯定受阻,若金軍能從顯州方向攻擊錦州,以為牽制,將有利於我大軍突圍。如都統願意出兵相助,再次聯手攻遼,必能如成州大戰一樣,再報捷訊。

突圍第十三日。

巳時初。

義軍總帥李虎率六軍十一個將,並鐵衛營,大約兩萬六千大軍,人皆雙馬,急速南下。

突圍第十五日。

上午,辰時正,義軍選鋒軍到達大靈河。

黑山軍主帥董仲孫、虎烈軍第五將主帥楚逍遙率眾將趕到大靈河北岸迎接李虎。

成州大戰爆發的當天,董仲孫和胡家勇帶著前宜營趕到了宜州城。前宜營的將士就是在宜州招募的,雖然大部分都是從東北路逃亡而來的饑民,但也有一部分是宜州當地的漢人百姓,並在宜州屯駐過一段時間,所以胡家勇很猖狂,帶著前宜營大搖大擺地到了城下,堂而皇之地要進城。

宜州的刺史搞不懂,不知道回事,不過既然前宜營指揮使來了,肯定要見一見,問一下。

胡家勇帶著三十名扈從進城了,到了刺史府,一聲令下,扈從們如狼似虎,一窩蜂地衝了進去。刺史府是個官署,裡面不過十幾個衛士,哪敢抵抗,一個個束手就擒。胡家勇抓住刺史,問他崇義軍在哪?崇義軍都在蒺藜山,城內不過五百地方軍,空城一座。

那位刺史很憤怒,質問胡家勇,“你要造反?”

“當然,不造反我跑到你這裡幹什麼?串門啦?”胡家勇大笑,把刀架在刺史的脖子上,叫他下令開城門。

城門開了,前宜營兵不血刃,攻佔宜州城。

董仲孫急告黔州乾顯營的左傳榮,宜州拿下,怨軍老營和興中營即刻撤離,黔州則有左傳榮率軍堅守。

因為擔心訊息洩漏,董仲孫又讓胡家勇帶著五百馬軍,押著刺史,急馳雙山寨。雙山也是這兩年才屯軍,寨內一都人馬,地方軍,平時混吃混喝,沒啥用,轉眼就被胡家勇俘虜了,全軍覆沒。

過了雙山就是海北州,董仲孫沒有實力攻打,只能逼著宜州刺史書告海北州,說前線戰事緊張,奉奚王之名,封鎖雙山,由此斷絕了宜州和海北州之間的聯絡。

僅僅過了一天,楚逍遙帶著虎烈選鋒軍就到了。

聽說虎王已率軍突破蒺藜山和成州,正在南下,董仲孫極其高興,當即準備攻打海北州,但楚逍遙接下來的一句話頓時把董仲孫打蒙了,滿腔熱情煙消雲散。

“錦州有五萬大軍。”

董仲孫即刻改主意,固守宜州,等待主力。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