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五十二章 海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五十二章 海上

郭藥師把書信丟進火盆裡,看著它慢慢化為灰燼。

“你認為李虎有攻佔錦州的可能嗎?”郭藥師忽然問道。

“沒有可能。”張令徽說道,“退一步說,就算他攻佔了錦州,但南有榆關,西有黑山,東面是大海,北面有遼人和金人,他還是深陷重圍,義軍還是沒有出路。”

郭藥師沉吟良久,冷笑道:“既然我們都這麼想,那怨軍其他人自然也會這麼想,所以遼人的這個條件,我們可以滿足。”

張令徽聞言暗喜,他就怕郭藥師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了。遼人的條件其實就是要挾,如果郭藥師做不到,帶著一部分怨軍逃過大靈河,遼人還是會接納。不接納的後果很簡單,會逼迫怨軍其它人放棄投降之念,誓死抗遼,那遼人就得不償失了。

張令徽擔心投敵的事情洩漏了,所以他主張拉著隊伍越過大靈河,直接逃回遼軍。

郭藥師否決了張令徽的建議。安東舊部實際上僅僅控制了兩個營,而且都在城外駐紮,如果逃回遼軍,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從黔州治府盛吉過大靈河,一條路是從宜州治府弘政過大靈河。無論從哪條路走,都會被董小丑攔住,純粹送死。

“你再派人去一趟川州,面見東路都統耶律訛裡野,詳細說明我們的破敵之策。”

郭藥師接著說了自己的想法。若想拿下宜州,遼軍必須先攻黔州。黔州告急,董小丑就要派援軍,而自己則能帶著軍隊回防宜州。如此自己才有機會倒戈,佔據宜州。宜州拿到了手,黔州怨軍隨即陷入包圍,董小丑會一面後撤,一面向李虎求援。當董小丑和李虎的軍隊都被自己牽制在宜州城下的時候。遼軍可兩路進擊,一路從黔州方向攻擊而至,一路則沿著大靈河北岸急速殺進,直接攻殺宜州。這時候,假若錦州方向的遼軍同時展開攻擊,拖住李虎的主力,那麼董小丑和其它怨軍各營必定敗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董小丑和怨軍敗亡,李虎孤掌難鳴,腹背受敵,旦夕可滅。

張令徽大為佩服,起身告辭。

“我的目標太大,暫時不能露面。”郭藥師囑咐道,“你馬上派人在怨軍各營和流民中散佈留言,說李虎被四十萬遼軍包圍,敗亡在即。此計可惑亂人心,打擊士氣,激起怨軍和義軍之間的矛盾。兩軍矛盾越大,對我們越有利。”

張令徽連連點頭,“董帥是從虎烈川出來的,過去是李弘舊將,李虎算是他的少主,他對李虎很忠心,事事都為李虎辯解,早已引起怨軍將士的不滿,如果我散佈流言,說董帥打算把怨軍賣給李虎,把怨軍的軍隊和錢財都送給李虎,必會引起怨軍將士的強烈不滿,如此矛盾可驟然激化,搞得不好很多人會轉而支援副帥,隨同副帥一起重回遼軍。”

“此計不錯。”郭藥師笑道,“如果你能讓董小丑相信這個流言是從李虎那裡傳來的,李虎要離間怨軍,要吃掉怨軍了,那麼矛盾不僅僅是激化,雙方更有可能反目成仇,大打出手。”

張令徽心領神會,匆匆離去。

遼海。

海面上,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在乘風破浪,急速行駛。

帥船的主艙內,羅青漢、鐵鷹、侯概、吳撞天等將帥圍坐一起,一邊吃飯,一邊談笑風生。海浪很大,大船隨著浪濤上下搖晃,碗碟也隨之移動。虎烈軍的將帥們感覺很新鮮,興致很高。

對於雲海軍有這樣的規模,羅青漢等人都很吃驚。遼海龍吳撞天很得意,吹噓了一下。

這些年遼東戰事不斷,物資運輸量大大增加。海路運輸不但可以節約時間,還能增大運量,所以海路運輸成為遼軍一個重要的運輸手段,但隨著海路運輸規模增大,海盜也隨之猖獗起來。海盜殺人越貨,數量越來越多,擄掠的船隻也越來越多,其中最大的一支海盜就是遼海龍。

遼軍當然要剿殺了,於是海盜們逐漸聚集到遼海龍旗下,這就是海隊的前身。海盜建軍了,大家聚在一起力量大了,不但可以和遼軍抗衡,還能遠航到宋人、高麗人的海域洗劫商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支龐大的海盜隊伍。雲海軍的多數大船都是從宋人的海域搶來的。

渤海人高永昌舉旗造反,建立渤海國。遼海龍的海盜隊伍中,渤海人非常多,所以很自然,遼海龍和海盜們參加了這次起義。高永昌敗亡後,海盜們又重操舊業。這時候不管是金人還是遼人,海上的力量都沒有雲海軍強大,所以也只能任其猖獗了。

虎王再創奇蹟。他從奚王的卷宗中發現了海盜,繼而派人尋找,結果不但找到了侯概和吳撞天,還利用這支龐大的海盜隊伍運輸軍隊,奇襲榆關。假如成功了,這個奇蹟只能歸結為遼東神靈的保佑。

正因為有這一系列的巧合,正因為虎王有著神奇般的戰績,侯概和吳撞天也打算賭一次。賭對了,也就不用做海盜了,可以跟著虎王吃香的喝辣的,過上好日子。做海盜幹什麼?不就是為了生存嘛,但做海盜太苦了,旦夕不保。跟著虎王就不一樣了,將來如果大業有成,這幫海盜們可是功勳之臣。當初遼海龍之所以投奔高永昌,為渤海人衝鋒陷陣,抱得就是這個想法。

從侯概的經歷就能看得出來,這個人曾跟著三個人造反,一個是漢人李弘,一個是契丹人耶律章奴,一個是渤海人高永昌,中途兵敗被俘,還投降過遼人,所以你說他造反是為了殺虜復漢,那絕對是假話。他就是為了過上好日子,不用做馬賊,也不用做海盜,可以活得堂堂正正,像個人一樣的活著。

然而,奇蹟的誕生靠幻想不行,靠運氣不行,必須靠實力。此次能否如願以償地攻克榆關,幫助義軍主力順利攻佔錦州,最後靠的就是實力。

一萬人的軍隊,實力應該很強了,但事實上這一萬人根本不堪一擊。

“這才剛剛出海,海浪還不算很大。”吳撞天說道,“等下海浪大了,船體會搖晃得更加厲害,那時候暈船的人就多了。”吳撞天四十歲左右,長得非常結實,圓圓的一張臉,濃密整齊的鬍鬚,兩眼如炬,說話嗓音很大,看上去很豪爽,談吐之間有一股驕橫霸氣,“暈船的人如果太多,個個都像死魚一樣,你們怎麼打榆關?”

一提到這事,大家就高興不起來了,都很擔心。

虎烈軍從海北州走到入海口,一路都是山野小徑,只能走人,所以糧食武器都靠將士們肩挑背扛,體力消耗極大。到了海邊,雲海軍用小船把他們接到大船上,馬上又產生了暈船問題。正如吳撞天所說,如果將士們身體不適,體力不支,這仗就沒辦法打了。

羅青漢現在就有暈船的感覺,頭暈目眩,想嘔吐,難受至極。他強自忍著,目光投向了張天棍。這個人是奇襲榆關的關鍵,只要他能把軍隊悄悄帶到榆關,幫助大軍攻克榆關,自己就有信心守住。

榆關地形複雜,易守難攻。自己曾數次經過榆關,對其得天獨厚的地形讚歎不已,正是因為它的險要,才成為幽燕的東大門,和紫金關、居庸關、古北口、松亭關一起成為扼守幽燕的五大要隘,其中古北口、松亭關和榆關尤為險要,山道彎曲狹窄,車馬行走極其困難。相比起來,紫金關和居庸關就要好多了。居庸關車馬無阻,歷來是攻打河北的必經之地,而從榆關打進河北的,則少之又少。憑藉此等一夫當關萬夫莫入的險隘,自己定能守住要衝,幫助主力攻克錦州。

“你確信那條小路可以讓我們直殺榆關?”羅青漢忍不住還是問了一句,這也是一幫將帥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羅青漢自己就是山賊,在山中走的都是隱秘小徑,所以他很相信張天棍的話。

這次從海北州到大靈河的入海口,走的也是隱秘小徑,雖然艱險難行,但讓毛軍、高緣這兩位行伍出身的軍官開了眼界,知道為什麼這些山賊屢剿不平了。人家會跑啊,找條山溝一鑽,你就找不到了。不過榆關非同一般,那畢竟是通向幽燕的五大要隘之一,這些小路極有可能在遼軍的監控之中。

“你們放心,到榆關的事,包在我身上。”張天棍把胸口拍得“啪啪”響,非常自信。

“我就是平州人,我家祖祖輩輩都是打獵的,對那一帶的地形瞭如指掌。”張天棍唯恐大家不信,特意說到一件事,“你們知道從北方南下幽燕有多少條路嗎?”

多少條路?不就是五道關隘嗎?

“告訴你們……”張天棍神秘兮兮地說道,“除了五道關隘,還有十八條小路。”

十八條?眾人將信將疑。

“這是我祖上說的。”張天棍說道,“從幽燕西北方向的太行山、燕山開始,一直到北面的龍山、黑山,直到大海,總共有十八條小路可通幽燕,我知道其中的五條路。我們武勇軍從幽燕搞到的物資,有一部分就是從這五條路運到山上。”

羅青漢恍然大悟,怪不得小刀躲在山裡不出來,原來他和幽燕一直有路相通,可以搞到糧食等物資,不像自己,為了活下去,左衝右突,豁出老命找活路。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