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七十章 如此殺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七十章 如此殺人

李虎也在猶豫這件事。

帥府考慮的問題多,方方面面都要兼顧。

如今義軍重新崛起,有龐大的軍隊,有一塊棲身之地,好比一個暴發戶,七大姑八大姨,八棍子打不到一撇的窮親戚都來了,要吃要喝要照顧,你就是有一座金山也給吃空了,更何況義軍沒有金山,正面臨嚴重的糧食和財政危機。

張撒八和射糧軍只有四五千人,的確不多,但關鍵問題是,這口子一開,必定人潮滾滾,遼東各地的山賊土匪和流民必定蜂擁而至。你想想,背靠大樹好乘涼啦,跑到義軍這裡,吃喝不愁,性命無憂,還不用做牛做馬,到哪找這麼塊樂土?

帥府迫不及待地發動西進攻勢,打下安德州和潭州,就是為了阻擋從中京道方向逃亡而來的流民。年初的時候義軍已經吃了一次大虧,因為金軍、遼軍和義軍在大靈河一線反覆交戰,這一塊的百姓全部逃到了錦州方向,義軍突然之間增加了好幾萬人口,負擔愈發沉重。

以目前義軍的情況來說,人口越多,形勢越險惡。你現在兜裡還有幾個子兒,還可以打腫臉充胖子,等你兜裡空空如也,這幫人沒吃沒喝了,那時候可不是跟你翻臉這麼簡單,而是要把你連皮帶骨頭一把吞了。李虎的人頭很值錢,把李虎的腦袋砍下來還是可以大賺一筆。這年頭,為了錢,什麼事不敢幹?皇帝老子都敢殺,何況你一個土匪頭子。

還有,張撒八稱王了,這是最頭痛的事。他到了義軍,你怎麼安置他?安置低了,肯定有人造謠生事,說李虎心胸狹隘,沒有容人之量;安置高了,又有人說話了,他張撒八算個屁啊?老子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跟著你虎王從大山殺到龍化,從龍化殺到錦州,結果還不如一個挑夫。瞧,把軍心搞亂了,把人際關係搞複雜了,把乾乾淨淨的一潭水搞渾了,這不是沒事找事,自找麻煩嘛。

仔細權衡利敝,寧願損失一點聲名,也不能收留射糧軍。聲名和肚子相比哪個更重要?聲名能當飯吃?能當水喝?你都要餓死了,還顧得上聲名?笑話嘛。

董小丑有他的道理。

張撒八和射糧軍也是義軍,也是遼東漢人,也是要殺虜復漢,至於張撒八稱王,打敗了,等等,這些都不算什麼,都無足輕重。

其次,張撒八和射糧軍對義軍南下突圍是有功勞的。當遼軍北上的時候,射糧軍頻繁下山截殺糧道,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遼軍北上圍剿義軍的時間。當義軍殺到錦州的時候,張撒八稱王,帶兵攻打中京,迫使耶律餘睹率數萬大軍四面圍殺,這等於幫助義軍牽制了遼軍中京道一半兵力。這個功勞非常大,假如張撒八不稱王,假如他不打中京,耶律餘睹的大軍肯定會在錦州大戰爆發之前趕到興中府,那麼,錦州大戰的結果就很難說了。

張撒八稱王,有罪嗎?射糧軍打敗仗,有罪嗎?

沒有罪,相反,這才是遼東的血性漢子,這才是敢於浴血奮戰的遼東義軍。相比起來,張關羽和武勇軍就缺乏這種血性,缺乏這種勇氣,不敢稱王,不敢打仗,躲在山裡就能殺虜復漢?不,躲在山裡那是土匪,是流寇,只有像張撒八和射糧軍這樣的勇士和軍隊才是真正的遼東漢人,真正的遼東義軍。

這樣的人,這樣的軍隊,這樣有功勞的遼東義軍,我們有什麼理由將他們拒之門外?把真正有功勞的勇士和義軍推進死亡的深淵,即使我們有一個百個理由,即使我們餓得奄奄一息了,這也是不可饒恕的罪孽。這種做法只能讓遼東的血性漢子感到心寒,讓遼東的義軍看不到任何希望,這是自我敗亡之舉。

董小丑義正嚴詞。

李虎則啞口無言,羞愧難當。從大義上來說,董小丑是對的,由此也看得出來這個人的道德和品質無可挑剔,正如羅青漢所說,他就是一個理想化的人,說簡單一點就是大好人,凡事都願意為別人著想,所以這些年來他不論在義軍還是在遼軍,都有相當好的人緣和口碑,尤其在怨軍,非常有威望。也正因為他的這種性格,讓他屢遭挫折,包括這次郭藥師倒戈,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他本人的性格。

李虎不是這樣的人,他雖然認同董小丑的觀點,但他必須考慮大局,正如帥府官員所進言,寧願損失聲名,也不能沒有飯吃。董小丑在餓得奄奄一息的時候,或許還能捨己救人,但自己做不到,自己的生存原則很簡單,如其讓自己餓死,不如讓別人餓死,否則還叫什麼適者生存?

這時羅思南也在一旁幫董小丑說話。

羅思南非常敬重董小丑,甚至有些畏懼。過去羅青漢在怨軍的時候,董小丑很喜歡羅思南,認為女孩子就應該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相夫教子,所以主動要做羅思南的老師,一度把她當自己的親生女兒來管教,那是羅思南最恐懼的一段生活,所以她至今看到董小丑還是十分畏懼,在董小丑面前文文靜靜的,說話都不敢大聲,更不要說蹦蹦跳跳了。

“問問羅帥的意見。”李虎不想當面拒絕董小丑,也沒有理由拒絕,於是把這件事推給羅青漢了。

董小丑眉頭微皺,已經聽懂了李虎的意思,這讓他的情緒突然低落下來,心中愈發苦悶。

如果現在坐在對面的是漢王,他絕不會做出這種事,他會展開雙臂,熱情歡迎張撒八和射糧軍,否則虎烈川會盟的時候,怎麼會有三十六義軍同時響應?漢王有大海一般的胸懷,而李虎沒有,漢王憑個人魅力就征服了各路英豪,而李虎卻是憑血性的殺戮征服了一幫大佬。兩人雖為父子,但沒有絲毫相似的地方,這對遼東義軍來說,到底是禍還是福?

羅青漢堅決反對,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

遼東義軍只有一個王,漢王,自漢王後,有王者之子李虎,雖然李虎至今沒有稱王,但看看百姓的歡呼,聽聽將士們的吶喊,這就是真正的王者。

張撒八算個什麼狗屁東西?早在去年初夏,五路義軍大山會盟,王者歸來的訊息便傳遍了遼東,他張撒八難道不知道?他不願尊奉王者也就算了,竟然膽大包天,自己稱王,他眼裡還有仙去的漢王嗎?他眼裡還有我羅青漢,還有張關羽,還有張高兒這些義軍老大嗎?我們都不敢稱王,他個狗屁東西也敢稱王?

他明明知道我們在大山五路會盟,我們尊奉了王者之子,他還敢自己稱王,居心何在?想讓遼東義軍分崩離析嗎?

現在他敗了,跑來討飯吃,那如果他沒有敗呢?他還在馬盂山做他的山大王呢?那我們這些人是不要尊他為王,拜倒他的腳下?

這種人就得殺,不能留。殺了他,等於告誡那些遼東漢人,要造反,我們歡迎,但不要隨便稱王,不要故意分裂遼東漢軍,不要做仇者快親者痛之事,否則,我們決不留情,勢必擊殺。

羅青漢這話說絕了,他把張撒八稱王的事抬到了分裂遼東漢軍的高度,這下連董小丑都長嘆不語了。

李虎借這個機會,折衷處理。

張撒八和射糧軍,義軍收留,人家也是義軍,對遼東義軍有功勞,當然要收留,張開雙臂歡迎。不過,因為西邊戰事緊張,請張撒八和射糧軍到安德州駐紮,一旦大戰開始,則與雲朔軍一起,即刻攻打興中府。

李虎的安排看上去皆大歡喜,但內裡自有玄機。

羅青漢得知李虎的最終決定後,馬上書告帥府長史黃涉,立即找個機會,把張撒八和射糧軍滅了,以此告誡那些後來者,若敢稱王,和李虎對立,死無葬身之地。

黃涉自然懂得李虎的心思,現在又拿到了羅青漢的書信,頓時有了底氣,隨即書告駝子贏秦,馬上進攻興中府,乘機把張撒八和射糧軍滅了,要做得恰到好處,無跡可尋。

駝子心領神會,率軍攻擊興中府。

這時耶律餘睹回來了,他奪回龍化後,馬不停蹄,日夜疾馳而回。

正好又碰到張撒八和射糧軍了。耶律餘睹火大了,猛烈攻殺。駝子不聲不響,掉頭跑了,結果張撒八和射糧軍全軍覆沒,張撒八被耶律餘睹活捉,不知所終。

訊息傳到錦州,黃涉一笑置之,毫不在意,書告李虎,駝子擅自出擊,導致敗績,應予責罰。李虎名義上重責了駝子,暗地裡卻給了不少獎賞。

正在桃花島養病的董小丑聞訊後,再度病倒,對李虎也有了更深的認識,他不得不重新思考義軍的未來,從李虎的性格和立場來構建義軍的未來。他能在紛繁復雜的遼東形勢下存活下來,並且活得很好,當然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好人,而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好人,他非凡的才智才是讓他活下來的真正原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