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章 北伐時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章 北伐時機

不,不,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李虎連連否定,但事實勝於雄辯,老爹的故事正在變成現實,想否定都沒有理由。

宋金已經開始結盟了,雖然兩國關係暫時中斷了,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尤其大宋皇帝已經緊鑼密鼓部署北伐大計了,所以兩國在時機合適的時候,肯定還要恢復關係,海上之盟一定會出現。

在老爹的故事裡,海上之盟是靖康之恥的罪魁禍首,所以老爹對海上之盟非常痛恨,對大宋皇帝和他的一幫親信大臣也非常痛恨。不過,從目前形勢來看,海上之盟是大宋北伐所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實現南北夾擊,一方面也是防止遼金聯手共抗大宋。

北伐後來因為各種各樣的情況,未能實現預期目標,僅僅收回了山前七州,而其後金軍南下入侵,大宋遭受靖康之恥,都和海上之盟沒有直接關係。從老爹的故事裡可以知道,其實即使沒有海上之盟,女真人在滅亡遼國後,也一樣要南下入侵。

老爹之所以切齒痛恨海上之盟,說白了還是痛恨大宋皇帝和他的臣僚,正是因為他們的無能、妥協和投降政策造成了靖康之恥。大宋皇帝和他的臣僚們為此要承擔罪責,這些人因此被否定,這些人所作的一切事情隨之也被徹底否定,所以本來正確的海上之盟,隨即也成了大宋失敗的罪魁禍首。

正如當年元佑黨人徹底否定王安石變法,驅逐和打擊元豐黨人一樣,一旦人被否定了,所有的一切都被否定了。現在的皇帝繼承大統後,蔡京上臺,君臣聯手,馬上開始報復,反擊,又把元佑黨人徹底否定,連這些人的文章書籍都統統焚燬。相比元佑黨人,皇帝和蔡京等人打擊對手的手段更加殘忍,有過之而無不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世上遵循的規則就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大家不是以事情的對錯來衡量一個人的功績,而是以成敗論英雄。

所以,回到現實,擺在自己面前最殘酷的一件事就是,假如老爹故事裡的事情正在變成現實,自己將如何選擇?如何生存?

自己的力量太小了,遼東義軍的實力也太弱了,若想改變形勢,若想阻止靖康之恥,以自己和遼東義軍的力量,根本做不到,除非大宋皇帝和他的臣僚們能清醒的看到天下形勢,堅定北伐的決心,乘著女真人羽翼未豐之際,馬上發動北伐,收復故土,建立中原屏障,否則,等到女真人羽翼豐滿了,那老爹的故事極有可能演變為事實。

畢竟,這有前車之鑑。當年真宗皇帝朝,大宋就被契丹人打得狼狽不堪,差點要棄守河北,遷移都城,以避北虜鋒芒,所以,能否搶在女真人前面攻佔燕雲,將直接決定大宋未來的國祚命運。

在老爹的故事裡,大宋之所以失敗,不是敗在海上之盟,也不是敗在大宋皇帝和他的親信大臣們的北伐策略上,而是因為這幫人害怕失敗,患得患失,猶豫不決,結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貽誤了北伐時機,沒能搶在女真人之前攻佔燕雲,致使中原屏障未能重建,最終大宋人重蹈覆轍。這次他們運氣很差,既沒有眼光長遠的真宗皇帝,也沒有強悍的寇準,於是丟掉了半壁河山。

現在這還是故事,種種跡象表明故事有可能變成現實,為了阻止這可怕的未來,自己只能盡其所能,幫助大宋儘快完成北伐,收復故土。

為此,自己需要南下征戰,需要利用一切機會削弱遼金兩國的實力,同時,這也是為了生存。一旦大宋北伐成功,自己和遼東義軍就擁有藩鎮,背靠大樹好乘涼,生存無憂。至於將來,可以養寇自重,只要北方有蕃虜,大宋就休想削藩。

羅青漢等人大聲嘲笑大宋臣僚們膽小、迂腐。

李虎聽不下去了。他是大宋人,他很難接受這種對大宋人的嘲諷和辱罵。過去聽老爹說《岳飛傳》的時候,老爹也常常破口大罵,罵大宋的皇帝,罵大宋的文臣武將,說什麼靖康之恥都是因為皇帝昏庸無能,說奸佞禍國,士人無恥,武人怕死。老爹對大宋的感情很奇怪,又愛又恨,這一點自己能理解,但是,看到這些遼東人辱罵大宋皇帝和大宋人,自己就無法接受了。

“不要說了。”李虎的臉色很難看。

屋裡的笑罵聲驟然停止。

“不要說廢話了。”李虎冷聲說道,“大宋皇帝下令對我們開放邊境榷場,糧食和武器就有了保障,我們最大的危機算是暫時解決了,當務之急是南下,是佔據平州路。”接著他手指柴雲,“你給他們說說我們的攻擊之策。”

柴雲猶豫了片刻,看看羅青漢,又看看董小丑,顯然不相信三位大宋使者。的確,大宋一直和女真人眉來眼去,雖然現在斷了關係,但誰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又重新建立盟約?如果他們出賣了義軍怎麼辦?

李虎眉頭緊皺,對柴雲的猶豫非常不滿。

羅青漢和董小丑互相看看,同時望向李虎,也覺得李虎把義軍的攻擊之策全部透漏出來,太過輕率,而且似乎也沒有這個必要。

李虎衝著柴雲揮揮手,示意他趕快說。

柴雲首先把遼東形勢介紹了一下。

契丹人接受了義軍的招撫要求,但沒有誠意,所以目前還處在商談之中。女真人太猖狂,目中無人,已經和義軍斷絕往來,打算用這一招脅迫義軍。

不管形勢怎麼變,義軍目前的策略都是聯遼遏金,近期義軍打算和遼軍聯手,攻打東京,但這是聲東擊西之計,義軍真正的攻擊目標是幽燕。這符合大宋皇帝對義軍的要求。

柴雲大概講了一下聲東擊西之計,其中很多機密和細節,柴雲都故意隱瞞了。因為此計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所以義軍正在做準備,估計在九月前後發動攻擊。

“你們回去後,把義軍的攻擊之策稟奏陛下。”李虎鄭重說道,“我需要陛下的幫助,我不但需要糧食和武器,還需要更多的海舶。”

海舶?馬擴、趙良嗣和李綱同時望向李虎,不知道他要海舶幹什麼?義軍裡的雲海軍有大小船隻六百多艘,如果做海路回易,這些船隻足夠多了。難道他又要故伎重施,再次從海路運送兵力襲擊平州?但這種計策可一不可再,遼軍肯定有防備,不會再讓義軍輕易得手了。

“你要多少海舶?”馬擴問道。

“越多越好,至少要一百艘大海舶。”

馬擴遲疑了一下,目光望向李綱。李綱知道他想問什麼,馬上點了點頭。大海舶只有從水軍調撥,登州沿海有澄海軍和平海軍兩支水軍,如果皇帝同意的話,可以調出一百艘大海舶。

“我能知道你想幹什麼嗎?”馬擴說道,“請陛下調撥水軍海舶,必須有充足的理由。”

“你告訴他,我要運幾萬軍隊去遼東半島。”

馬擴愣住了,趙良嗣和李綱也目瞪口呆,天啦,李虎到底要幹什麼?

晚上,李虎在自己的府邸設宴招待三位大宋使者,並給三人介紹了自己的夫人羅思南。

馬擴和羅思南早在黑山就認識了,而趙良嗣和李綱還是頭一次見。兩人在途中就聽黃涉說過羅思南的驕人戰績,如今看她相貌美麗,為人熱情,談吐大方,印象更是深刻。

閒聊一番後,李虎說到了正題,那就是宋軍北伐的時間。

“陛下說,明年冬天之前可以完成北伐準備,也就是說,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冬天宋軍將發動北伐。”趙良嗣的口氣很肯定。

李虎眉頭微皺,把義軍的現狀簡單說了一下,“我們處在遼金夾擊之中,首要考慮的是生存,所以,如果宋軍明年冬天北伐,我們就按照這個時間擬定計策,如果不是,我們就要另圖他策。請三位上使回到汴京後,務必把我的意思轉告陛下,請他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務必在明年冬天發動北伐。”

李虎把這句話說完之後,三個人互相看看,都不說話了。

李虎的意思很簡單,我要生存,我不能都聽你的指揮,你說要北伐,我配合你,但前提是,我首先要生存,如果生存出現了危險,那麼我選擇生存,不會為你拋頭顱灑熱血,我還沒有高尚到願意為你獻出生命的地步。

“使相,另圖他策是什麼意思?”李綱很恭敬地問了一句。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