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五章 佯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五章 佯攻

李虎焦急地等待著訊息。

四十多天後,九月下,皇帝的手詔送到了錦州,大宋皇帝答應了李虎的要求,並督促他儘快把渤海軍接到遼西,以增加軍隊人數,確保南下攻擊能夠實現預期目標。

隨後馬擴也送來書信,說登州府和澄海、平海水軍都已接到皇帝密旨,如今登州府正在安排遼東義軍的登陸地點,而澄海、平海水軍的大海舶正在集結當中,李虎先前借用的一百艘大海舶已經出發,正在趕赴桃花島途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虎大喜,急召各軍主帥部署攻擊之策。

李虎給大家介紹了李綱,他說得很簡單,這是帥府的司錄參軍事李綱,大宋人。義軍投奔大宋的事至今還是絕對機密,整個義軍知道這件事的人不超過十個。

此次南下攻擊,採用聲東擊西之計。

義軍首先向北攻擊東京,這是佯攻,意在欺瞞遼軍。這支軍隊由李虎親自統率,虎烈第二軍,虎烈第三軍,黑山軍兩個將,總共兩萬人馬,隨李虎北上進擊。帥府組織十五萬民伕冒充義軍主力,跟隨北上。

與此同時,侯概、吳撞天率雲海軍,張高兒率閻王軍,楚逍遙率虎烈第五軍渡海攻擊遼東半島,營救被困渤海軍。這支大軍由侯概為統帥,高寶龍副之,共七個將一萬七千五百人。軍事判官柴雲、司錄參軍事李綱隨行,有關大海舶的事由他們兩人全權負責。

主攻戰場在平州路,這路大軍由義軍左副總帥董小丑為統帥,羅青漢副之。虎烈第一軍,虎烈第四軍,怨軍,神龍軍,雷霆軍,武勇軍,總共十八個將,四萬五千大軍。

張關羽的武勇軍、獨孤風的神龍軍此刻已經悄悄趕到青龍河附近埋伏,只待命令下達,即刻沿著青龍河攻打安喜縣,威脅平州側翼。

董小丑和羅青漢則率軍出榆關,正面攻打平州。

侯概、高寶龍把渤海軍救出來之後,稍作休整,隨即從海路攻擊營州。如果攻擊順利,則急赴平州戰場,和董小丑的主力會合。

“遼興軍主力現在都集中在戴河一帶,大約有五萬人馬。”霍六哥手指地圖說道,“南下攻擊初期,我們兵力嚴重不足,主力肯定會被擋在戴河一線,若想突破,必須先行佔據安喜和營州,從南北兩個側翼威脅平州,迫使遼軍後撤,繼而三路大軍會合,同攻平州治府盧龍城。”

霍六哥看看各軍主帥,鄭重說道:“此仗能否取勝,關鍵在於速度。平州距離燕京不過六七百裡,遼人的援軍很快就能殺到,假如我們不能在遼人援軍趕到之前拿下平州,那麼,我們只有撤軍。”

攻打平州最難的地方就在這裡,如果義軍順利攻克盧龍城,隨即可以以盧龍城為中心,沿灤河設定防禦陣勢,把所有過河渡口全部封鎖,如此還能守上一陣,否則,平州路無險可守,遼人援軍一到,義軍只有後撤,一點招都沒有。

李虎站了起來,“聲東擊西的目的只是為了麻痺遼軍,但無法調動遼興軍,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若想打下平州路,兵指燕京,還要靠我們自己手中的刀,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他沒有把大遼宮帳可能爆發兵變的事說出來,其實義軍之所以選擇現在南下打幽燕,正是因為得到了這個訊息。根據帥府的估計,燕京一旦爆發兵變,遼國皇帝會從各地調集援軍回京護駕,他根本顧不上平州路了,但這僅僅是一種猜測,如果事實和預想的不同,那義軍為了保存實力,只有後撤。

“贏秦的雲朔軍駐防於潭州、安德州,董仲孫領黑山軍兩個將駐防於宜州。” 李虎手指地圖上的大靈河一線,“我們兵出榆關後,目的已經暴露。燕京會一方面支援平州路,一方面從中京、興中府方向展開牽制攻擊,以迫使我們回撤。我們在大靈河一線兵力單薄,無力抵擋。潭州和安德州可以放棄,因為還有黑山相阻,但宜州無論如何不能丟,所以,遼軍一旦開始攻擊宜州,我就要從東京方向撤離,急速支援。”

李虎目視董小丑和羅青漢,“你們沒有援軍。假如你們未能搶在遼人援軍渡過灤河之前攻佔平州,那就撤離,不要再打了。”

董小丑和羅青漢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主動撤離比被迫撤離好。義軍現在的士卒大都從戰場上俘虜而來,一旦遭遇圍攻,極有可能潰敗,那後果不堪設想。

當日,李虎急書遼國皇帝,我即將攻擊東京,請速速調撥錢糧。

九月二十六,李虎率軍離開錦州,殺進東北路。

義軍速度極快,虎烈第一軍副帥阿巴頓率領選鋒軍,首先衝過了十三山,迅速攻佔了遼西州,接著又直逼乾州。

金軍南路主力都在成州、蒺藜山和衛州一線,遼西州、乾州兵力有限,無力阻擋,隨即棄城而走。

義軍攻擊速度太快,迅速逼近顯州。

金軍南路都統完顏宗望就在顯州,他沒有絲毫猶豫,果斷下令後撤,向東京方向撤離。

十月初三,義軍進駐顯州治府北鎮。同日,金軍撤到錐子河西岸的大虎山。

李虎書告遼國皇帝。

我大軍已經展開進攻,並攻佔遼西州、乾州和顯州,正在向遼河方向攻擊前進。

顯州距離東京大約五百裡,地勢平坦,有利於金軍發揮馬軍優勢,如果獨自攻擊,必然形成孤軍深入之勢,極有可能全軍覆沒,請陛下慎重考慮,是否即刻從中京道的成州方向和上京道的龍化方向展開牽制性攻擊,以拖住衛州、懿州一線的金軍主力,幫助我大軍攻打東京。

李虎隨即下令,大軍暫停攻擊。

現在不能再往前打了。再往前打,距離錦州就遠了,撤退困難,而且衛州、懿州一線的金軍如果南下支援,必然和東京方向的金軍形成了夾擊之勢,那義軍的麻煩就大了。

十月初五,主持帥府事的黃涉命令侯概渡海攻擊。同時書告登州馬擴,請他準備好大海舶,隨時渡海接應。

十月初八,李虎為了配合侯概,率軍向大虎山推進。

完顏宗望繼續後撤。他的意圖很明確,把義軍誘到遼河,然後調集精銳鐵騎,給義軍以致命一擊。為了以防萬一,宗望下令從東京附近州縣抽調兵力,確保東京安全。

這時候,黃龍府對南路戰事有不同的意見,雙方為此發生爭執。

黃龍府的近期策略是攻打上京。金軍拿下上京後,不但可以進一步打擊契丹人的實力,同時也構建了金國的完整防禦。金人有了東京和上京,等於有了兩隻鋒利的爪子,進可攻,退可守,萬無一失。

從這個策略出發,女真人需要李虎在遼西威脅燕京,牽制遼軍主力,所以當李虎提出要金國公主的時候,很多大臣持贊成態度。女真人不但近期需要李虎,從長遠來看也要想辦法解決李虎,而聯姻顯然是個好辦法,代價很小而獲利很多,但是,也有一部分大臣堅決不同意,其中就有宗翰(粘罕)和宗望,他們認為李虎卑鄙無恥,狡詐殘忍,不值得信任,和他聯姻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事一時爭論不出結果,聯姻不了了之,結果李虎受撫於遼,要為契丹人衝鋒陷陣了。形勢的發展正好與贊成聯姻的大臣們所預料的一樣,所以他們舊調重彈,打算以聯姻為條件說服李虎退兵。

反對的人還是反對。金國只能給李虎一個公主,而遼國可以給李虎王爵,可以給他藩鎮,可以給他錢財,李虎做出何種選擇,不問可知,所以如其做賠本的買賣,不如把這個無恥的漢虜一殺了之。這種想法不是意氣用事,而是源於女真人根深蒂固的拳頭觀念。在他們看來,女真人能夠立國開疆,都是靠自己的實力,靠錢財和女人來換取更大的利益根本不可能。我要什麼,我就靠自己的拳頭去打,去搶,實力決定一切。

和黃龍府的君臣比起來,粘罕和宗望更瞭解李虎。李虎知道女真人和他一樣,都是窮光蛋,否則虎嘯臺一戰也不會打成兩敗俱傷的局面,而虎嘯臺一戰也讓雙方都明白了一個事實,兩個窮光蛋打來打去,只能便宜了契丹人,所以仇恨歸仇恨,利益歸利益,為了能發財,還是要攜手合作。

窮光蛋要想發財,而這個窮光蛋又是個盜賊,那麼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家劫舍,打劫有錢人,所以,女真人也罷,遼東義軍也罷,目標都是契丹人,尤其李虎,他最會算計了,他寧願待在遼西數星星,也不會拎著把刀打劫東京,那太不划算了。

宗望既然瞭解李虎,當然知道他打東京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南下打幽燕,因此他很配合,一個勁地後撤。後撤好,攻守兼備,金軍首先立於不敗之地,難受的反而是李虎,即使有心撿便宜都不敢,唯恐一不小心落入金軍的陷阱。

然而,宗望很快懷疑自己的判斷了,因為義軍突然橫渡遼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佔了鎮海府,並且繼續向東京方向攻擊而來。

難道李虎當真要打東京?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