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不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不撤

十一月中,侯概、高寶龍和吳撞天帶著渤海軍終於順利回到遼西。

李虎聞訊,親自到海邊迎接。

侯概三人跪地請罪。侯概做為援救軍隊的統帥,擅自變計,罪責甚大,但李虎則認為他處理得當,果斷分兵,既沒有耽誤南下作戰,也成功救出了渤海軍,不但無罪,反而有功。做為一軍之統帥,在關鍵時刻,就應該這樣靈活變通,不能拘泥於軍令軍紀,貽誤軍機,如果不知變通,不敢冒險,既沒有膽子又沒有腦子,這樣的人根本不合適做軍隊統帥。

侯概三人本來還有些忐忑,聽到李虎這話,心裡熱乎乎的。李虎就是與眾不同,他的想法和一般人不一樣,做事方法也是迥異於常人,這大概就是他能夠迅速崛起於遼東的原因吧。侯概心裡這麼想著,嘴裡說了幾句感謝的話,然後急切問到南下作戰的事。

“南下很順利,羅帥已經攻佔了營州,董帥正在圍攻平州。”李虎笑道,“燕京的反應很慢,到現在還沒有看到遼人的援軍。”

“渤海軍兩萬多人,還有雲海軍,馬上可以參戰。”侯概主動請纓。

“不要急,先休息一下,把軍隊整頓好。”李虎旋即問到渤海軍撤離遼東半島的事。

義軍主力撤走後,先期到達鎮海府的部分渤海軍將領急於撤離,對侯概的做法非常不滿。

在那種形勢下,能撤走多少算多少,先把自己的小命保住,哪裡還顧得上別人?假若女真人的援軍殺到了,大家全部完蛋,但侯概很堅決,大家都是落難的兄弟,為了報仇雪恨在大山裡堅持了好幾年,至死不降,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逃生的機會,怎能輕言放棄?怎能只顧自己逃命,不顧其它兄弟?

話可以說得很漂亮,但女真人太強悍了,這讓大家惶恐不安。侯概安慰大家,說虎王帶著軍隊正在攻打東京,牢牢牽制了東京方向的金軍主力,不出意外的話,女真人為了護衛東京,短期內不會分兵救援鎮海府。

高寶龍和吳撞天為了安撫人心,更是把虎王吹上天了,說虎王為了援救渤海軍,想盡了辦法,他絕不會放棄,他一定會把渤海軍全部救出去。

侯概的堅持得到了回報。更多的渤海軍將士從大山裡撤了出來,而尤其讓人驚訝的是,女真人的援軍遲遲沒有出現,這說明李虎的進攻發揮了作用,有效牽制了金軍,渤海軍有更多的時間從容撤離。不過,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鎮海府周邊州縣聽說渤海軍下山了,佔據了鎮海府,很多投降女真人的渤海軍舊部紛紛跑來投奔。很快,鎮海府聚集了兩三萬人,而且還有更多的渤海人正在趕來,但船隻嚴重短缺,急切間無法全部撤離。

就在這個時候,女真人的援軍來了,速度非常快。

侯概和渤海軍陷入絕望,只能站在海邊無助地等待,祈盼出現奇蹟。千鈞一髮之刻,柴雲帶著一百艘大海舶趕來了。海邊上的渤海軍將士們歡聲雷動,侯概和高寶龍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李虎終究沒有放棄他們,在渤海軍在最危急時刻,他伸以援手,把渤海軍全部救了出去。

“渤海軍願意為虎王衝鋒陷陣,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侯概慷慨激昂,那份士為知己者死的忠誠令人感動。

李虎明白侯概的意思,渤海軍是一個整體,可以為自己所用,但不能折散。渤海軍有兩三萬人,過去是遼國的精銳,其後又和女真人打了好幾年的仗,這些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寧願躲在山裡做流寇,也不投降女真人,由此可以想象這些人的厲害。渤海軍是把鋒利的刀,用好了如虎添翼,用得不好,勢必傷及自身。

李虎已經有了怨軍的前車之鑑,他可不想再重蹈覆轍。

“雲帥,你是否考慮一下,乘著這個機會重建飛雲軍?”李虎試探了一句。

侯概畢竟是漢人,這些年,雖然他為了渤海軍的生存不遺餘力,但那是在同甘共苦的情況下,如今渤海軍脫困了,如龍入大海虎下深山,侯概再想控制渤海人,估計很困難了。

在渤海國,渤海人高高在上,漢人不過是他們的附屬,但在遼東義軍,漢人高高在上,渤海人是附屬,這種心態的改變會影響渤海人對侯概的認同。這一點,柴雲在回來的路上已經發現了。侯概在渤海軍的確有威望,但他是漢人,當漢人利益和渤海人利益產生衝突的時候,侯概無疑會犧牲渤海人的利益,很多渤海將領因此非常擔心渤海軍的未來。

“雲帥,重建飛雲軍是你多年的心願,如今機會這麼好,又有總帥幫助……”高寶龍適時插了一句,那意思很明顯,他不願意侯概把渤海軍佔為己有。渤海人的軍隊不應該由一個漢人來做統帥,最起碼目前不合適。

侯概當然知道李虎不會讓自己打破義軍內部的實力平衡,所以他的目標其實就是重建飛雲軍。侯概急忙表示感激之意,“請總帥鼎力相助。”

三個人隨即擬定整軍方案。這個方案很簡單,渤海軍裡的漢人都歸侯概的飛雲軍,渤海人和其它蕃族則屬渤海軍。

飛雲軍四個將,一萬人,其中一將馬軍。主帥侯概。

渤海軍六個將,一萬五千人,全部都是馬軍。主帥高寶龍。

侯概不再擔任雲海軍的主帥。雲海軍由雲隊和海隊組成,雲隊本是侯概的屬下,但現在由吳撞天統率。

潤州大營裡有兩萬多匹戰馬,本來是馬軍的備馬,現在則配給飛雲軍和渤海軍使用。

十一月二十,李虎接到前線急報,遼援軍已經出動,正向平州殺來。

李虎急忙率飛雲軍、渤海軍進入榆關,飛馳灤州。

灤州治府義豐城位於灤河西岸。這裡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一馬平川,除了灤河,沒有任何阻礙。此時正值隆冬,灤河已經冰凍,人馬可過。

遼東義軍主力雲集於灤河兩岸,連營數里,將義豐城圍得水洩不通。

李虎到達義豐城的時候,義軍正在攻城,戰鬥很激烈,殺聲震天。

董小丑、羅青漢和鐵鷹把李虎迎進了大帳,霍六哥急稟軍情。

“遼人的援軍正急速而來。”霍六哥站在地圖前,神情凝重,“根據斥候稟報,遼軍分五路進擊。”

“知奚王府事蕭遐買率兩萬奚軍,從北面的景州方向飛速殺來。”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耶律寧率三萬大軍,從薊州急進。”

“同知殿前點檢事耶律高八率三萬宮帳軍,從玉田方向殺來。”

“南路都統耶律佛頂率兩萬遼興軍,從西南方向的武清殺來。”

“燕王耶律淳率歸聖軍左右廂,第一左廂,第七右廂,侍衛控鶴,侍衛漢軍,大約十二萬大軍已經越過沽水河,距離灤州還有四百餘裡。”

二十多萬遼軍從燕京方向殺來,形勢十分危急。

義軍目前在灤河一線,有虎烈五個軍,怨軍,武勇軍、閻王軍、神龍軍、雷霆軍,二十九個將。

“在攻打營州和平州的過程中,我們損失大約一萬人。”霍六哥說道,“為了搶時間,各軍日夜攻擊,輪番上陣,損失較大。從發動攻擊到現在,已經十八天了,將士們都很疲憊。”

李虎沉吟不語。南下作戰的二十九個將有七萬兩千五百人,傷亡一萬,尚餘六萬多人,加上飛雲軍和渤海軍的十個將,義軍目前兵力將近九萬人,不足遼軍的一半,這個仗怎麼打?

“雖然有飛雲軍和渤海軍的支援,但義豐城未能攻克,灤河又冰封,可以輕易越過,我們無險可守,只能後撤榆關。”董小丑無奈搖頭,“這次遼軍很幫忙,足足給了我們十八天的攻擊時間,而老天也很幫忙,至今沒有下雪,可惜我們碰到了對手,這個張覺很頑強,據城死守,導致我們攻擊受阻,功虧一簣。”

“攻城嘛,當然很難了。”李虎安慰道,“張覺在平州路待了這麼多年,手下肯定有一幫人,軍民齊心協力,當然能守住了。我們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拿下營州和平州,已經難能可貴了。”

羅青漢搖頭長嘆,“這樣撤回去,實在不甘心。”

“為什麼要撤?”李虎笑道,“我們的目標是南下,誰擋我們的路,我們就殺了誰。”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