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騎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騎牆

第十五章 騎牆

正月十八,金國使者到了潤州,楊樸和無顏再次聯袂而至。

這次楊樸的態度不一樣了,他的使命還是聯姻,不過這次聯姻的內容除了談婚論嫁,商定迎親日期外,最重要的是招撫。

金國皇帝賜封李虎為漢王,就是遼東漢族王。這個漢王和奚王、室韋王、渤海王的稱呼是一個意思,部族王某種意義上其實就是藩鎮,擁有自己的軍財政三大權。也就是說,金國正式承認了李虎的王者身份,並將他的軍隊和地盤收入囊中。

一般來說,部族王的王妃都是本族人,這樣一來,金國公主嫁給漢王不能為正妻的理由就有了,金國皇帝的面子也有了。

女真人用一個公主就換取了遼東義軍十幾萬大軍和遼西、平州兩路州縣,這個交易太划算了。

李虎一口拒絕,掉頭就走,不談了。

楊樸和無顏苦笑無語,來之前,他們就知道結果了。金國皇帝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毫無道理,他也不想想,世上有這麼撿便宜的嗎?女真人如果推翻了大遼,取而代之,對李虎有絕對的優勢,當然可以用這個條件來招撫,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目前金國還一口吃不掉遼東義軍,雙方都需要對方,這麼做只會把李虎推進遼人的懷抱。

金國皇帝為什麼敢於這麼做?很簡單,遼東義軍的敵人是契丹人,李虎絕不會背信棄義,再投入契丹人的懷抱,做契丹人的狗,不過李虎現在的處境不好,地盤大了,人口多了,軍隊多了,他的生存有困難。李虎現在的處境就和當初女真人擊敗渤海人佔據東京一樣,需要時間來穩定一切,但可惜他沒有時間。現在契丹人也罷,女真人也罷,都在想方設法擊敗對手,而做為足以影響遼東命運的李虎,無法置身事外,所以他唯一的辦法就是答應金國的條件,成為金國的漢部落王。

金國皇帝和勃極烈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大宋人正在援助李虎。

黃涉留了下來。

帥府經過議定,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義軍在未來一段時間採取的外交策略是“騎牆”,說白了就是做牆頭草,在宋、遼、金三國之間往來周旋,爭取利益最大化。我現在有本錢了,我可以給自己明碼標價,哪個願意買,請拿錢來,否則,免談。

“騎牆”之策的本質就是生存,為了生存而左右逢源,誰都不得罪,所以黃涉留了下來,擺出一副為難的樣子,好象既不願意反目成仇,也不願意把自己賤賣了。

“你們的二皇子和我們的總帥一直保持書信往來。”黃涉說道,“去年年底,他們還在顯州見了一面,當時二皇子說得很明白,要聯姻,而條件是我們保持對燕京的攻勢,幫助金軍佔據上京。怎麼過了一個年,你們就出爾反爾,變卦了?”

楊樸一看有門。黃涉用這種語氣說話,顯然事情還有商量的餘地。他隨即撇開聯姻一事,直接談雙方的合作條件。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議定,除了保持邊境榷場回易外,金國完全放開東京大市,從而讓義軍獲得部分戰爭物資,而義軍則保持對燕京的攻勢,伺機攻擊,從而有效牽制遼軍主力。

楊樸很滿意,雖然聯姻和招撫都失敗了,但好歹得到了義軍攻擊燕京的承諾,這樣金軍在開春後就可以向上京展開攻擊了。

正月二十,遼國使者到了潤州。

這次遼國使者除了韓昉外,還有兩個人,一個是耶律淳的長史李爽,一個是南府宰相李處溫之子李奭(shi)。

遼國的皇帝還在西京,遲遲不願歸返燕京,所有國事皆託付於耶律淳,但耶律淳因為兵敗平州路,置燕京於險境,不得不引咎請辭。皇帝答應了,不過他沒有罷免耶律淳的官職,只是拿去了耶律淳的攝政之權,至於國事,他則託付於南北兩府的宰相。

南府宰相是張琳和李處溫,他們兩位力主招撫,而北府宰相是蕭德恭和蕭乙薛,蕭德恭在中京主持軍事,而蕭乙薛考慮到東南路的現實狀況,也同意了招撫之議。

上次招撫義軍,皇帝開出了一系列空頭承諾,而李虎也虛與委蛇,陽奉陰違,並乘機奪取了平州路。這次皇帝的頭腦清醒了一點,知道李虎越來越厲害了,實力越來越強,而遼東局勢短期內又看不到扭轉的希望,如果繼續圍剿他,只能白白便宜了女真人,所以他接受了幾位宰相的建議,盡力招撫,並給出了豐厚的招撫條件,

遼國皇帝賜封李虎為漢王。

這個漢王不是虛號,而是部族王,漢族之王。在遼東,漢族人口多,漢人有南面官系管理,所以沒有王,也沒有王府,這次皇帝迫於事實,無奈之下仿照管理諸蕃的辦法,封李虎為漢王,建漢王府,漢王府所在地就是錦州。至於遼東義軍所擁有的州縣都隸屬於漢王府,有漢王府管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陛下說,如果漢王能收復東京,那麼將來漢王府可以遷到東京,而且東京附近的州縣都隸屬於漢王府。”韓昉說道,“這個條件已經是陛下能給予總帥的極限了,請總帥慎重考慮。”

李虎一聽來氣了。直娘賊,女真人要撿便宜,而契丹人則把遼東漢人當蕃族,豈有此理,“遼東是漢人的遼東,在這塊地方漢人是正統,而契丹人才是蕃族,請你們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然後才來和我談。”李虎一甩手,又走了,不談了。

黃涉還是留下來繼續談。

“這個條件的確很好,足見陛下招撫的誠意,但是,我們漢人就是正統啦,這一點絕對不能拿來做交易。”黃涉義正嚴詞,接著話鋒馬上一轉,“不過,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我們的確希望找到一條出路。”

韓昉、李爽和李奭頓時聽出了門道。李虎和叛軍顯然有生存上的困難,他們希望招撫,但如何招撫,什麼時候受撫才能獲得最大利益,這也是他們在考慮的問題。

黃涉繼續說:“陛下招撫,我們受撫,按道理很簡單,但目前形勢下,我們缺乏招撫和受撫的最基本條件,那就是信任。陛下不信任我們,我們也不信任陛下,所以,我們當務之急是建立信任。”

韓昉急忙問道:“藥師兄有何建議?”

“你不打我,我就不打你。”黃涉笑道,“我們保持一種默契,這種默契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信任,然後我們再談招撫,那就簡單多了。”

三位使者聞言大喜。他們此趟的目的就是試圖透過招撫來阻止叛軍繼續攻打燕京。未來一段時間內,遼軍和叛軍如果能保持默契,彼此互不進攻,那麼遼軍隨即可以集中力量對付女真人,避免兩線作戰。

黃涉的建議正和符合大遼利益,正是大遼求之不得的事,但是,李虎是一頭狡詐而貪婪的大蟲,他既然提出這個建議,當然是有條件,如果不能滿足他的條件,後果不言自明。

“我們保持默契是為了建立信任,但信任僅靠默契顯然不夠,它需要利益交換。”黃涉笑道,“你們也知道,凡事都有利有弊,我遼東義軍雖然有地盤了,軍隊也很多,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手頭越來越拮据,所以,希望陛下能對我們開放中京和燕京大市,允許商賈自由出入。”

黃涉看看三人,繼續說道:“我們有海路回易,這條海路如果和中京、燕京連到一起,不但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危機,也可以增加大遼的財賦,這對雙方都有利,何樂而不為?”

這是互利互惠的交易,大遼完全可以滿足,所以韓昉一口就答應了。

雙方隨即商議細節。

韓昉要求義軍做出保證,絕不主動攻擊中京和燕京,而黃涉則堅持要做出攻擊態勢。

黃涉有理由,目前我們還沒有信任,為了防備萬一,義軍肯定要做出攻擊態勢,“等到你們開放了中京和燕京的大市,雙方有回易往來了,都在回易中得到利益了,然後才能有信任。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黃涉之所以堅持做出攻擊態勢,那是唬弄女真人的,同時也是對大宋皇帝的一個交待,你給了我二十萬貫援助,我則做出攻擊態勢,等價交換。

遼國使者很滿意,此趟目的達到了,只要雙方建立回易,幽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就不會爆發戰事了,而回易對遼人來說也是個意外之喜,因為大遼國庫早就空了,如果能透過回易增收一些商稅,也是一件好事。

唯一感到擔憂的事,回易會讓叛軍獲得財富,而財富可以幫助叛軍增加實力,那將來叛軍可能尾大不掉,成為大遼的一個巨大禍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