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六章 沒辦法就是辦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六章 沒辦法就是辦法

九月,西京道。

義軍在李虎的指揮下,開始掃清西京外圍州縣,擄掠糧草。與此同時,李虎帶著遼東義軍殺進雲朔的訊息開始在山後百姓中傳播,一批批雲朔義士乘機揭竿而起,殺富濟貧,攻城掠地,並派人聯絡義軍,要跟在李虎後面殺虜復漢,實現世世代代的夙願。那些藏匿在大山中的大小流寇們聽說虎王到了,紛紛下山,有的投奔義軍,有的主動傳遞訊息,也有人趁火打劫,乘機大撈一筆。

這時候贏秦向李虎進言,請求李虎派兩支軍隊收復朔州和應州,先把長城以內的州縣全部拿到手。和贏秦抱著同樣想法的將帥有不少,他們在不同的場合也說過同樣的話,這些人是基於儘快立足西京道,以便給大軍贏得回旋餘地,即使契丹人的援軍殺來了,義軍也不至於沒有大後方。還有一種擔心是基於大宋人,因為大宋人為了北伐肯定在雲朔一帶暗布斥候,義軍攻打西京的訊息很快便會傳至汴京,假如大宋軍隊乘機殺進來,義軍隨即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所以儘快奪取朔、應、蔚三州是義軍立足西京道的必要條件。

李虎拒絕了這一建議。

“大宋北伐的首要目標是燕京,是山前七州。”李虎把馬擴當日所說的話重複了一遍,“大宋的皇帝和宰執們遠比我們想得更全面,眼光也更長遠,如果他們聽說遼東義軍殺進了西京道,或許會提前攻擊燕京。”

有關大宋北伐的事是絕對機密,李虎不能說得太多,而贏秦最擔心的也不是大宋乘機北伐西京,而是在西京道站住腳,所以他把自己的理由詳細說了一下,尤其雲朔一帶漢人對李虎和義軍的支援更是其中的關鍵。

“若想在西京道站住腳,關鍵不是我們能佔據多少州縣,也不是我們能不能攻克西京,而是要以最快速度重創遼軍,把契丹人趕到長城北方,最好是把他們趕到陰山以北的大漠去。”李虎笑道,“駝帥,你是雲朔人,你急切想收復雲朔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此刻遼軍就在長城外面,我無論如何不能分兵。”

贏秦很無奈,問道:“總帥打算怎麼辦?圍城打援?或者,一邊圍城,一邊殺到長城外面去?”

“契丹人的目的就是想把我們誘到長城外面去。”李虎搖搖手,“我則要想辦法把契丹人誘進來,如果一直這樣拖下去,長城外面的遼軍越來越多,對我們非常不利。”李虎看看他,問道,“你可有什麼辦法把遼軍誘進來?”

贏秦想了一下,苦笑道:“在我看來,最好的誘敵辦法就是分兵攻打朔、應兩州。”

“契丹人不是傻子,他們絕不會上當。”李虎笑道,“我們一旦分兵,西京也就無法攻克,既然西京不失,契丹人為什麼要進長城和我們決戰?”

“總帥有何妙計?”

“我沒有辦法。”

沒有辦法?就在這傻等?贏秦想不通,不知道李虎為什麼要這麼做。

“沒辦法就是辦法。”李虎笑道,“當我們久攻不克,疲憊不堪,把兵力不足,糧草不足,沒有後方支援等等缺點全部暴露之後,契丹人會怎麼做?”

契丹人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當然要主動出擊了,但問題是,等到那個時候,長城外的遼軍已經集結完畢,已經取得絕對優勢了,義軍一旦戰敗,後果不堪設想。

“正確。”李虎大笑,“假如契丹人的皇帝和你的想法一樣,這一仗我肯定能打贏。”

九月初二,義軍做出了攻城態勢,將士們和十萬民伕在城下緊張忙碌,有的製造攻城器械,有的挖掘地道,有的隔斷護城河……同一時間,義軍向城內射書,命令遼軍投降,更多的書信則是勸告城內漢軍認清形勢,和義軍一起收復雲朔,實現祖祖輩輩的夙願。

九月初三,渤海軍和虎烈軍第二軍北上到長城附近,做出阻擊遼軍之勢。

從九月初四開始,義軍開始用各種辦法“折騰”城內遼軍,讓他們無法休息。過了七八天,義軍從大同府附近州縣臨時徵調的十幾萬民伕陸續趕到了西京城下,攻城的各項準備工作全面鋪開,聲勢驚人。

九月中,大遼皇帝聽說叛軍圍住西京猛攻,但因為軍隊數量有限,短期內根本沒有攻克的希望,膽子馬上就大了,在蕭得裡底和耶律馬哥等人的勸說下,帶著宮帳軍從鴛鴦濼趕到了白水濼。

白水濼距離長城只有一百多裡。此刻雲內州的開遠軍已經到了,陰山北部的一些蕃族部落軍隊正在急速南下,遼軍在長城外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人左右。西南都統耶律佛頂見到皇帝後,馬上稟報軍情。十幾天來,遼軍斥候混在雲朔民伕裡,大概摸清了叛軍的兵力。

“我們發現了李虎的虎烈軍,董小丑的怨軍,高寶龍的渤海軍,還有駝子的雲朔軍,加在一起大約五萬人左右。”耶律佛頂說道,“這和我們先前的估計出入太大,我們過高地估計了李虎的實力。叛軍包圍西京後,遲遲沒有攻城,而是在西京附近州縣大肆擄掠,補充糧草,後來還強行徵調了十幾萬人做民伕,幫助他們做攻城器械。最近幾天雖然開始攻擊,但因為兵力嚴重不足,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耶律佛頂抬頭看看皇帝,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這一仗如果要打,我們的勝算非常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帝一聽,興奮了。五萬叛軍,長途跋涉而來,一路攻城掠地,早已疲憊不堪,這一仗的勝算太大了,可以打啊。

蕭奉先馬上質疑,“你憑什麼認定李虎只有五萬人?如果這是李虎的誘敵之計,我們貿然進攻,豈不正好中計?”

耶律馬哥實在忍不住了,怒聲說道:“軍中斥候是幹什麼的?如果連軍中斥候的探查都不能信任,那我們還打什麼仗?我們還能信任誰?”

他這句話一語雙關,含沙射影,當即把蕭奉先激怒了,他立即質問道:“李虎拿什麼攻克龍化的?他又是怎麼殺出重圍,突破蒺藜山和錦州的?你用腦子想想,他千里迢迢殺到西京道,難道就帶五萬軍隊?如果你是李虎,你會帶五萬軍隊攻打西京?”

“你不是懷疑燕王篡僭嗎?燕王和李虎是翁婿,兩人可以裡應外合啊?”耶律馬哥反唇相譏,“李虎有燕王這個後援,他還需要帶十幾萬大軍打西京?”

一幫文臣武將隨即吵了起來。本來是商量要不要攻擊叛軍,結果變成爭辯燕王是否篡僭了,而皇帝本來還在猶豫,聽到臣僚們為了燕王是否忠誠一事爭得面紅耳赤,突然下決心要打了。

皇帝要打,主戰派大臣當然極力支援,但蕭奉先等一幫主和派大臣卻極力阻止,蕭奉先再次提到了大宋人的北伐和他們要中外一統的意圖,勸告皇帝不要冒險攻擊,以免遭遇敗績,把手上最後一點本錢輸光了。

這些年,遼軍就沒有打過勝仗,敗仗打多了,把人的信心和士氣都打沒了,所以皇帝又猶豫了。俗話說,君子要顧其本,如果打敗了,把本錢輸光了,那真的就要逃到遙遠的漠北去放羊了。

耶律馬哥瞭解皇帝的心思,為了能擊敗叛軍,他獻了一個折衷之策。

先讓奉聖州的武定軍支援西京,試探一下叛軍的反應。假如叛軍分兵阻擊,那麼再讓雲內州的開遠軍從百道坂方向進入長城。這時候,假若叛軍再次分兵阻擊,那麼蕭奉先的判斷可能就是對的,李虎手上的軍隊肯定不止五萬。反之,假如李虎在遼軍三路攻擊之下,主動後撤,那麼足以說明李虎兵力不足,我們隨即展開追殺,把義軍趕上太行山,或者把他趕回南京道。

這個建議不錯,既不用動用主力大軍殺進西京,又能探查反賊兵力,而且一旦查明叛軍兵力有限,馬上就能展開攻擊。皇帝當即採納,下旨命令奉聖州的武定軍、雲內州的開遠軍,從東西兩個方向支援西京。又給燕京下旨,命令南路都統耶律大石,即刻率軍從紫金關西進,支援西京。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