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以不變應萬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 以不變應萬變

李虎可以估猜到李乾順的議和目的,他要養精蓄銳,他要一展宏圖。

李乾順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皇帝,他既然有雄才大略,當然有非同一般的雄心壯志。當他知道大宋意在北伐收復故土,他肯定意識到西夏人的機會就來了。當宋遼激戰之刻,當契丹人腹背受敵之際,党項人就可以出手了,南下可以打大宋,東進可以打大遼,不管打哪一頭,大夏國都有巨大收穫。

相比起來,現在打大遼最符合他的利益需求。大宋太強大了,而大遼已經傾覆在即,柿子當然要撿軟的捏,不打契丹人還能打誰?

遼夏邊境的天德軍、雲內州都在河套以西,水草肥美,是畜牧的好地方。東勝州包攬黃河東西兩地,有草原有耕地,更重要的是,它是進攻大同和山後九州的必經之路,拿下了東勝州,西夏人就能打大同,就能南下打朔州,直逼太原,進攻大宋富庶的河東路。

西夏軍一旦殺進河東路,再以一軍攻打陝西四路,大宋必定顧此失彼,此刻宋軍主力都在北伐戰場,無力回援,於是西夏人極有可能攻取長安,佔據大宋大片疆土。退一步說,西夏人即使不能打下長安,但拿下大同和山後九州,也是大大拓展了疆土。再退一步,西夏人即使打不下大同,至少可以確保天德軍、雲內州和東勝州,這也很好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李乾順在關鍵時刻和大宋主動議和,給自己爭取到了三年的休養生息時間,這對於西夏軍隊來說,足夠了,他們已經蓄勢待發了,很可能已經出發了。

宇文虛中的分析和李虎的猜測差不多。

“我在反對北伐的奏疏中曾經提到西夏人的議和,勸諫官家要小心戒備,不要鷸蚌相爭,給李乾順這個漁翁撿了個大便宜,但官家置若罔聞,不予理睬,認為西夏已經給大宋拖垮了,沒有個五年十年恢復不了元氣。”宇文虛中苦笑道,“官家完全理解錯了,他根本不會想到,在西北戰場上,損耗最大的是我們。”

“兵力上的損失我們就不說了,我們就來說說運輸消耗。西北因為戰爭頻繁,人煙稀少,田地荒蕪,賦稅極少,前線大軍和西北州縣的錢糧物資大都從南方北運,每打一仗,糧草運輸的損耗都非常驚人。相反,西夏人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的運輸路程很近,從國都興慶府到前線,遠者一千多裡,近者則只有數百裡,甚至一兩百裡。他們以馬軍為主,將士們帶上乾糧,來去神速,隨時可以返回補充,這大大節約了運輸消耗,從而也節約了大量的錢糧。”

“官家和宰執們認為大宋有錢,打得起這個仗,為了北伐,為了收復故土,竭澤而漁,不顧一切了。”

宇文虛中仰天長嘆,“或許有那麼一天,他們會發現,為了北伐而發動的西北大戰其實不是拖垮了西夏人,而是拖垮了我們自己,到了那一刻,我們還能亡羊補牢,還能買一副後悔藥吃下去嗎?”

屋內一片沉寂。

李綱輕輕咳嗽了兩下,然後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慢吞吞地說道:“目前的形勢對大宋還是有利的。”他指了指李虎,“使相拿下大同,收復山後九州,已經佔據了先機,只要我們力保大同不失,死守山後九州,不管是女真人還是党項人,他們都無法達到目的。”

“敵人太多了。”宇文虛中嘆道,“現在的大同就象一塊血淋淋的肥肉,它的血腥味引來了大漠上的一頭頭惡狼,接下來的廝殺非常殘酷。使相即使有三頭六臂,但如果沒有大宋在錢糧武器上的援助,恐怕凶多吉少。”

李虎心中驀然戰慄,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冷戰。老爹的故事果然沒有錯,本來我以為自己殺到代北,從死地跳到了活地,誰知我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選擇了一個錯誤的地方,不但沒有把義軍帶出活路,反而徹底陷入絕境了。早知如此,我還不如留在遼西,最起碼不會有滅頂之災。

“幾年來,使相就是一股流寇,殺到那搶到那,所以能維持一支大軍。到了遼西因為大宋開放了邊境榷場,使相以戰馬換取援助,加上海上回易的收入,使相勉強支撐了兩年多時間。”宇文虛中望著李虎,目露擔憂之色,“到了雲朔,使相因為佔據了西京而獲得大量錢糧,依舊可以支撐,但現在使相要統領十幾萬大軍出戰,幾個月的仗打下來,耗費驚人,使相如何支撐?”

“所以,你的意思是聯夏抗金?”李綱問道,“但是,使相以什麼身份聯手党項人?是以大宋的漢王、雲中路制置大使的身份,還是以遼東義軍總帥的身份?現在大遼的皇帝就在大草原上,而李乾順就是他的女婿,兩國又有盟約關係,假如他們聯手,西夏人怎會與使相結盟?即使西夏人願意結盟,那麼他們的條件肯定是要代北的西部州縣,請問使相能答應嗎?”

李虎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頭皮頓時陣陣發麻。大遼皇帝或許不願意割讓土地,自己也不願意答應這個條件,但女真人願意。女真人如果派使者結盟西夏,兩國聯手,先把大遼皇帝趕到漠北,再把自己趕進河東路,那代北就是他們的了,兩國可以平分代北,各取其利。

“不答應也得答應。”宇文虛中說道,“如果女真人和西夏結盟,那代北形勢就完全失控,大同勢必丟失。大同一失,即便女真人因為關切燕雲戰場而停止攻擊,但西夏人不會,他們會乘機南下太原,攻打河東路。”

宇文虛中總算把心裡話說出來了。他要李虎聯夏抗金,不是為了李虎,也不是為了保住大同,而是要確保河東路的安全,確保西夏人不會南下寇掠,而這大概正是他反對北伐的原因之一。或許在他看來,只有聯遼抗金,只有保住大遼國祚,才能維持宋遼和宋夏的盟約,才能維持天下三足鼎立的格局,繼而確保陝西和河東的安全,確保河北和中原的安全。

至於李虎和遼東義軍的生死,至於代北能否守住,其實根本不在他的考慮之列。

宇文虛中三年前就判斷西夏主動議和的背後埋藏著更大的陰謀,而這個陰謀來自於大宋的北伐,但大宋皇帝對他的警告置若罔聞,汴京的宰執們對他的預言更是嗤之以鼻,大宋的宰相不但不聽他的,反而把他趕出了汴京。宇文虛中心憂如焚,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童貫一腳把他踢到了代北,而目前代北局勢的發展正好影響到天下格局的變化,所以宇文虛中迫不及待地就來了,而且看到李虎後馬上說了一句足以引起李虎注意的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虎注意到了,召見了他,也聽懂了他的話。他和馬擴一樣,忠誠於大宋,誓死都要為大宋而戰,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可以犧牲一切,比如遼東義軍和代北對他來說都是盡忠大宋的工具,都可以無條件地犧牲掉。

李虎笑了起來,“聯夏抗金,的確是保住大同的好主意,但以我看來,你來遲了,當你坐在這裡告訴我要聯夏抗金的時候,党項人的軍隊或許正在開進天德軍,或者已經逼近黃河。”

“以不變應萬變。”宇文虛中毫不猶豫地說道,“你佔據了大同,佔據了先機,你不去打他們,他們會來打你。契丹人也罷,女真人也罷,党項人也罷,都要來打你,如果你主動北上,豈不正好送上門,羊入虎口?相反,如果你死守大同,那形勢就完全變了。”

“你的軍隊以步軍為主,你死守大同等於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等於牢牢控制了代北戰場的主動權。你不動,你的敵人就要動。你的敵人有三個,彼此為敵,假如他們開始互相廝殺,你的機會就來了,只要找準機會,一打一個準。打完了你再回來,再守大同,再尋找機會,再打他們。時日一久,各方實力此消彼長,你的主動權就更大了,這時候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需求,會主動前來結盟,而使相則可以結盟党項人和契丹人先把女真人擊敗,然後再和党項人聯手把契丹皇帝趕到漠北去,最後,你們可以平分代北。”

“到了那個時候,大宋的北伐結束了,幽燕也拿到手了,接下來就輪到党項人要倒黴了,除非李乾順維持盟約,否則使相可以西渡黃河,而陝西四路的西北軍可以兵出橫山,兩路夾擊,定能重創西夏。”

李虎欽佩至極,虛心受教。

“固守大同還能解決使相最擔心的問題,那就是大宋的錢糧支援。”宇文虛中繼續說道,“大同距離太原不過七百多裡,如果各路敵軍猛攻大同,使相可以乘機向大宋求援,一則可以藉助這個危機順勢解決遼東義軍整體投奔大宋問題,二則可以得到河東路的全力支援,錢糧武器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到大同,如此一舉兩得。”

“好。”李虎拍案叫道,“依你之策,固守大同。”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