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單騎赴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一章 單騎赴會

朔州,偏關。

偏關東銜管涔山,西連黃河,北接大草原,南通雁門、寧武,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其東仰西伏,狀如人首之偏,所以又叫偏頭關,當地人叫它偏頭寨。

李綱到達偏頭寨的時候,党項人已經發動了進攻,張關羽和劉義真指揮武勇軍奮力還擊。

偏頭寨地形險要,背靠偏頭河,左右山巒疊嶂,寨前丘陵起伏,溝壑縱橫,易守難攻。在山寨東西兩側的山嶺上,張關羽部署了幾十個小隊悍卒,日夜偷襲,讓党項人防不勝防,但是,党項人越來越多,一支支軍隊渡過黃河,連營數里,並且運來了重型攻城器械,這使得關隘的防守愈發吃緊。

西夏人和宋軍打了幾十年仗,雙方在邊界修築的山寨成千上百,大部分時候,雙方的軍隊不是攻寨就是守寨,所以西夏人的攻寨經驗非常豐富,各種招術輪番上陣,層出不窮,打得武勇軍狼狽不堪。

武勇軍做了好幾年山賊,鑽山溝的經驗很豐富,但要說起守寨,那他們的本事差遠了。剛剛交戰的時候,這些昔日的山賊還能憑藉著周圍的山林峽谷進行偷襲,偶爾還打劫夏軍的糧道,但隨著夏軍大隊人馬趕到,壁壘森嚴,他們的優勢就盡數喪失,不得不撤回寨內,據險死守。

守寨不是簡單地趴在寨牆內射射箭的事,而是有複雜的防禦陣勢,兵力部署和防禦設施要合理搭配,要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壓制敵人,同時還要有效殺傷敵人,最大程度地儲存自己的實力,把敵人拖垮拖死。

武勇軍的大部分將帥都不懂這些防禦陣法,而那些從遼軍俘虜轉過來的士卒雖然大都是西京道的邊軍,但因為和大宋一百多年沒有打過仗了,軍備廢馳,同樣是一幫廢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綱的出現幫了武勇軍一個大忙。

李綱在大宋的時候沒有上過戰場,但大宋文士講究文武雙修,一旦進入仕途,就有可能到邊關殺敵報國,出則為將入則為相,所以他飽讀兵書,熟知陣法。到了遼西後,參加了平州大戰,其後在大靈河一線也參加了一些小規模的戰鬥,其中包括幾場攻城守城戰,這給了他把書本上的東西運用到實戰的機會。

大夏軍發力攻擊,武勇軍手忙腳亂,損失越來越大,而張關羽和劉義真束手無策,兩人無奈之下親自上陣廝殺,試圖以此來鼓舞士氣,靠勇氣和鮮血來守住山寨。

李綱忍不住了,向兩人獻防守之策,請他們馬上調整兵力部署,正確運用守城器械,連夜搭建更多的防禦設施……

張關羽和劉義真初始不屑一顧,懶得聽,但礙於面子,勉強聽了幾句。李綱是帥府的司錄參軍事,總帥對他青睞有加,一度把他派到大靈河一線輔佐董仲孫。後來總帥西征,羅青漢對他同樣倚重。這種人前途好,得罪不起。

聽了幾句之後,聽出名堂了,不敢輕視了,馬上老老實實求教。李綱盡展所學,竭其所能,利用偏頭寨的險要地形和寨內現有的兵力軍械以及各種設施,構築了一個牢固的防禦陣勢。

張關羽和劉義真馬上依計實施,一夜之間,偏頭寨的防御能力就增強了數倍。經過一個白天的激戰,損失驟減,而殺傷力卻大增,防守更是固若金湯。張關羽和一幫武勇軍的將帥對李綱欽佩不已。

這時雲朔軍的副帥左佑帶著五千援兵來了,偏頭寨的防守兵力增加到了六個將。李綱認為,只要糧草武器能夠得到及時補充,偏頭寨至少可以堅守一個月以上,但前提是党項人的軍隊不能超過十萬,如果超過這個兵力,偏頭寨就很危險了。

激戰第五天,偏頭寨迎來了自開戰以來最艱苦的一天,党項人發力了。

党項人經過五天的攻擊,大致摸清楚了偏頭寨的防禦陣勢,他們發現這個防禦陣勢有幾個明顯的漏洞,於是他們針對這幾個防禦弱點發動了猛烈攻擊,但是,他們馬上發現自己的判斷錯了,這幾個防禦弱點是陷阱,是漢人故意設下的圈套。尤其讓他們措手不及的是,漢人的兵力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計。

一場廝殺下來,党項人付出了兩千多人的代價,無功而返。

黃昏,偏頭寨裡的漢軍歡呼雀躍,他們激戰一天,終於把兇悍的党項人擊退了。

“如果明天党項人停止攻擊,就請刀帥射書夏軍,我要去會會他們的主帥。”李綱脫下兜鍪,一邊用衣袖擦拭著兜鍪上的血跡,一邊笑著說道。

張關羽愣了一下,他懷疑自己聽錯了,急忙把兜鍪拽了下來,“你說什麼?”

“我奉總帥之命趕到偏關,不是幫你戍守關隘,而是要議和西夏。”李綱捧著兜鍪,望著慢慢消失在遠處的党項人,慢條斯理地說道,“本來我應該早點告訴你,但擔心影響大軍士氣,所以就隱瞞了。”

周圍的歡呼聲雖然此起彼伏,震耳欲聾,但張關羽還是聽清楚了,他吃驚地望著李綱,急切問道:“這是為什麼?為什麼要和党項人議和?總帥來信說,不是要聯遼抗金嗎?”

李綱把李虎對代北戰局的設想大概說了一下,“總帥認為,契丹人已經完了,最好的結局也就是退守大漠,党項人、女真人和漢人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爭奪代北,但女真人的崛起的速度太快,實力太強,党項人和漢人必須聯手才能抵禦。”

“既然我們要和党項人議和,為什麼還要打?”張關羽指著寨內寨外橫七豎八的屍體,冷聲問道。

“党項人來得太快,他們動用了數萬兵力,攻寨的準備工作也做得很充分,可見他們早有預謀,決心要攻打朔州,這時候他們絕不會答應議和。”李綱說道,“要想議和,只有打痛他們,讓他們知道這一趟勝利的希望很渺茫,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考慮議和。”

“你設下一堆陷阱,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李綱點點頭,“刀帥,大同形勢異常危急,能否和西夏人議和,直接關係到大同的安危,所以我要儘快見到党項人的主帥。”

張關羽遲疑不語。党項人兇悍,這幾天兩軍廝殺慘烈,党項人損失大,必定怒氣沖天,假若不願意議和,把李綱殺了,那自己怎麼向李虎交待?李虎和李綱一個姓,而且李綱來得很神秘,李虎對他又非常信任,義軍裡有傳言說兩人是親戚,假如兩人真的是親戚,李綱死在了自己這裡,麻煩可就大了。

第二天,西夏人停止了進攻。

在李綱的堅決要求下,張關羽射書夏軍。夏軍同意見面。

李綱要求單人獨騎趕赴夏軍,張關羽、劉義真和左佑三位主帥堅決不同意,無論如何要派五十騎相護。

“我一個人去,說明我們有實力,並不懼怕党項人。”李綱婉言謝絕,“這次赴會,能否成功無法預料,因為目前代北形勢對西夏人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拓展疆土的機會,他們在不清楚女真人實力的情況下,未必會答應。如果議和失敗,我有可能被囚禁,也有可能被殺,所以,你給我五十個人,不過是讓他們送死而已。”

張關羽一想,的確,李綱一個人去,只要小心周旋,生命反而有保障,多帶五十個人,危險性反而更大。

第三天上午,李綱單人獨騎,飛馳出關。

山寨內,張關羽和武勇軍、雲朔軍的將士們目送李綱遠去,異常敬佩。

在西夏軍的大帳內,李綱見到了夏軍都指揮使李延成。

李綱說明了來意,並把代北形勢詳細告之。他在說到金軍兵力的時候,做了一些誇張,他或許沒有想到,金軍的兵力比他誇張的數字還要多。

李延成三十歲左右,長得高大健壯,相貌堂堂。他是皇族,十三歲就上戰場,見多識廣。李綱的話讓他意識到代北形勢正在急速變化,大夏軍集結主力攻打雲朔,或許正好幫了女真人的忙,党項人極有可能白忙一場。

“這件事我做不了主。”李延成仔細考慮後,說道,“我大軍統帥是晉王,他就在黃河邊上的帥營裡,請你去和我們的晉王談一談。”

李綱暗自吃驚。大夏晉王就是嵬名察哥,也可以稱之為李察哥,他是大夏皇帝李乾順的庶弟,西夏軍的統帥,三年前就是他擊敗了西北大將劉法。這次西夏軍竟然由他親自統軍,可見党項人攻擊雲朔的決心。

李虎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他大概做夢也沒想到,党項人對雲朔是勢在必得。女真人是強大,但党項人不知道,在党項人看來,女真人再厲害,也不會比大宋人厲害。察哥能擊敗大宋人,能砍下大宋西北名將劉法的腦袋,全殲大宋十萬大軍,他難道還怕女真人?

李綱馬上失去了自信,他有一種預感,這次議和恐怕要失敗了,而李虎守住大同,守住山後九州的希望,也越來越小了。

當年晚上,李綱趕到了黃河岸邊,見到了晉王察哥。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