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恭喜恭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 恭喜恭喜

談判持續到第二天,雙方都很疲憊,但值此關鍵時刻,誰也沒有休息的意思,都想一氣呵成,儘快把事情解決了。

就大宋而言,需要李虎武力,同時又要削弱李虎,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雲中路財賦收入的拮据,把李虎牢牢控制住,讓李虎不至於餓極了衝出樊籠吃人,但因為貧窮又越來越瘦,以至於實力不濟,不得不依靠大宋生存下去。

大宋在這方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教訓。

成功的例子就是西北將門世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折家。折家世居府州四百餘年,歷經諸朝,也算是一個獨立小王國,但大宋用各種辦法牢牢控制了它。

失敗的教訓就是西夏李氏。李氏一門可以追溯到唐初党項人興起,唐末拓跋思恭平黃巢起義有功,賜姓李,從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就以夏州(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為中心建立藩鎮勢力。李氏也曾歸附大宋,但它實力太大了,大宋擔心控制不了,要削藩,要強行內遷,結果把李氏逼反了,不但分裂了大宋,還給大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如果大宋當年採取了正確的政策,圓滿解決了李氏家族和党項人的問題,把李氏和党項人收為己用,然後從代北和河北兩個方向展開進攻,或許有機會收復燕雲十六州。

前車之鑑,後世之師。汴京在對待李虎的問題上因此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收復幽燕後聯合金人滅了李虎,永絕後患;一種是長期打算,利用和遏制共用,慢慢削藩,把這個李氏家族圈養起來,再培養出一個為大宋所用的將門世家。

王安中和李邦彥都傾向於長期打算,皇帝也抱著同樣的想法,他們之所以到大同來,正是因為君臣觀點一致。

本著利用和遏制的原則,王安中首先給了李虎一年五百萬貫的軍資,這是一個甜頭,這個甜頭如同誘餌,先把李虎釣上了勾,接著他就開始慢慢折騰李虎了。你要糧食,行啊,代北是個水草茂盛的牧場,我給你多少糧食,你要用一定數量的牛羊來交換。你要鹽鐵酒茶絹,那就用珠寶皮毛交換,總之一句話,我不會讓你餓死,但也不會讓你富起來,不給你任何發展實力的機會。

大宋替李虎養軍隊是因為大宋需要這支軍隊,無論是收復幽燕還是收復大西北,大宋都需要李虎的武力,但一旦大宋的目的達到了,大宋就不會繼續供養了。削藩的第一步就是裁軍,而李虎的財政命脈被大宋卡住了,他若想活下去,只能乖乖聽話。

李虎的目的則非常簡單,他只要度過眼前的危機就行了。在他的身邊有個寶藏堆積如山的燕京,他只要奪下燕京,把整座城池擄掠一空,他的財政拮据問題就能解決,然後西征對他來說就是發展壯大了。

雙方討價還價,但彼此都保持適當讓步,一天之內就基本上擬定了一個原則性的協定,具體細節則由雙方的屬官去談了。

王安中和李邦彥得到了李虎的承諾,隨即再度和宗望商談平州路的歸屬問題。

李虎告訴兩人,要儘快簽約,以便迅速展開攻擊,把金軍拖進戰場。金軍實力有限,未必敢兩線作戰,同時開闢兩個戰場,所以儘早在代北開戰,有助於宋軍全取幽燕,拿下平州路。

宗望還是堅持既定原則。王安中和李邦彥沒有堅持了,接受了宗望的建議。雙方各憑實力去打,誰打下來的就是誰的地盤。其實就算大宋堅持也沒用,金軍還是要打,除非大宋搶在女真人的前面,否則雙方為了平州路的歸屬問題可能要爆發一場戰爭。這個盟約的簽訂,可以給雙方解決平州路的衝突贏得一個緩衝時間。

七月底,折家送親而來,折可求也如約而至。

李虎是大宋藩鎮,折家是大宋第一將門世家,雙方聯姻在西北算是一件大事,對汴京而言更是一件大事,需要仔細權衡雙方聯姻可能給北疆帶來的利弊,必要的時候朝廷要出面干涉,但這件事折可求竟然沒有告之河東帥司,而汴京更是一無所知。

婚禮辦得比較隆重,大同的文武官員和宋金使者都受邀參加了筵席。

王安中看上去很高興,心思卻不在這裡,這場婚禮讓他感覺自己雖然身處中樞,但距離皇帝卻非常遠。

折家在西北的地位隨著折彥直成為宰執而急驟上升,折彥直之所以能進入宰執之列,都是因為鄆王趙楷的關係。皇帝有心廢嫡立庶,當然要想方設法給鄆王尋求將門的支援,一旦東宮易主,汴京或者其它地區出現混亂,還得靠這些將門出力平叛。

王安中不支援皇帝廢嫡立庶,尤其在現今這種形勢下。這幾年戰事多,皇帝又極盡奢侈之能事,花錢如流水,造成國庫入不敷出,嚴重虧空,朝廷為此多次修改經賦之策,橫徵暴斂,宋江、方臘起義就足以說明朝野、官民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爆發的程度。這種形勢下當然要重修經賦之策以緩和官民矛盾,蔡京下野就和朝廷要修改政策有直接關係。

王黼、張邦昌主掌東府後,北伐勢在必行,朝廷不但無法修改經賦之策以緩和官民矛盾,反而變本加厲盤剝百姓,這使得天下形勢更趨不穩。如今北伐未成,皇帝和朝廷又雄心勃勃地準備西征了,不難想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朝廷都如履薄冰。假如此刻爆發皇統之爭,不亞於在岌岌可危的堤壩上開啟一個缺口,洶湧澎湃的洪水勢必一洩而下,後果不堪設想。

王安中為了自身利益考慮,他也不反對皇帝廢嫡立庶,但他認為要選擇合適時機,這讓皇帝很不高興。

這場聯姻汴京肯定有人知道,從北疆形勢和汴京形勢來推測,極有可能是一場預謀。北伐有了李虎的加入,燕京其實就是囊中之物,而鄆王趙楷勢必因此獲得功績,皇統之爭可能要決出勝負。

王安中的腦海中忽然閃現出一幕可怕的場景,中原、江南叛亂迭起,西北兩疆戰事連綿,汴京不堪重負,轟然傾覆。

官家啊,這步棋無路如何不能走啊。

李邦彥長得俊雅,性格隨和,為人詼諧,幾杯酒下去,更是豪放不羈,口若懸河,妙語連珠,他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肯定熱鬧,大家擠在一起聽他神侃,不是爆發出陣陣歡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酒熱耳酣之際,李邦彥和折可求碰到了一起。

“恭喜恭喜。”李邦彥笑容滿面,語氣卻很嚴肅,“漢王要西征了,你也要參加,但第二次北伐就要開始了,你知道嗎?”

折可求知道李邦彥是什麼人,更知道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折可求笑了笑,沒有說話。

形勢發展太快了,第二次北伐馬上就要開始,而與此同時,李虎卻說服了皇帝和朝廷,要西征了。西征之策正是自己在第一封信中向李虎所提的建議,誰知僅僅過了兩個多月,李虎竟然把它變成了現實,這太不可思議了。但李虎的西征之策和自己的西征之策根本是兩回事,李虎的目的是開疆拓土,而自己的目的卻是利用西征這個誘餌,把李虎拉到自己這條船上,為未來而賭博。

現在折家被動了,極其被動,折家不但沒能把李虎拉到自己這條船上,反而被李虎拖到了虎背上,下不來了。

“折家的命運都控制在你手上。”李邦彥笑著舉杯相敬,“這次聯姻,一定會給漢王帶來好運氣。”

李邦彥揚長而去,折可求望著他的背影,把嘴裡的酒慢慢吞了下去。他想不明白,這個靠攀附梁師成和蔡攸而上位的京城浪子怎麼會成為太子的人?難道他和仲古(折彥直)一樣,都是被蔡京所陷,不得不爬上太子這條船?或者,他天生就是個賭徒,拿身家性命來賭博未來?以他現在的地位來說,如果太子上臺,他成為宰相絕對沒有問題。他和現任宰相王黼是對頭,兩人一直明爭暗鬥,針鋒相對,但他暫時並沒有被趕離中樞的危險,他為了擊敗王黼有必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李虎忽然走了過來,“我們可以談談嗎?”

筵席散去,李虎把折可求請到了書房。

形勢發展到這一步,李虎非常需要折家的幫助。折家在西北擁有龐大的勢力,在汴京也有錯綜複雜的關係,而這都是李虎所急切需要的力量。李虎必須藉助這次聯姻的機會和折家建立信任,以便儘快在西北打出一片天下。

李虎說了幾句客氣話,然後拿出折可求寫給自己的第一封信,鄭重其事得地說道:“我要感謝你送給我的這份厚禮。”

折可求拿起書信,看了看,心裡盤算著如何把話題引到汴京,引到皇統上面。

“我的整個北方策略,都來源於你的這封信。”李虎心情看上去很好,他攤開地圖,向折可求詳細解說西征策略和對未來北方局勢的構想。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你我必須聯手,虎烈府和西北將門世家必須齊心協力,但這一切都取決我們之間是否有絕對的信任。”李虎望著折可求,笑著問道,“我們彼此信任嗎?”

折可求沒有立即回答,他在考慮是否說出皇統的秘密。

“我聽說,汴京有皇統之爭。”李虎慢悠悠地說道,“我還打聽到,折家的背後是鄆王趙楷,而皇帝有意廢黜太子,讓鄆王趙楷入主東宮。”

折可求駭然心驚,他沒想到李虎竟然知道這個秘密。

“皇帝想讓鄆王建功立業,而在北伐戰場上,我們有絕對的把握打下燕京。”李虎繼續說道,“我曾對你有承諾,要打下燕京。現在我想問你,我打下燕京,讓鄆王建功立業,是否可以取得你的信任?”

“不,不……”折可求心神已亂,急忙搖手,“不是這樣的。”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