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大石求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章 大石求援

九月上,耶律大石的行軍司馬蕭隆秘密趕到了奉聖州。

李虎聞訊很驚訝,按照行程推算,蕭特末和柴雲應該還沒有到達大石的軍中,蕭隆應該是大石派來求援的。李虎馬上召見了蕭隆。蕭隆見到李虎後,把幽燕形勢做了詳細解說。

宋軍攻克易涿兩州後,停下來了,沒有繼續攻擊。蕭太后隨即派蕭容和韓昉為使者,急赴雄州,上表納款稱臣。納款稱臣其實就是納土投降。童貫很高興,隨即上書汴京,請皇帝定奪,是繼續攻擊還是接受燕京的投降。

“這是蕭幹的緩兵之計,他的目的是利用這段時間和女真人談判,建立自己的奚王國。”蕭隆說道,“這次奚王府的奚人、渤海人和漢人舉兵抗金,雖然最後未能收復中京,但中京西南部的州縣都給打回來了。蕭幹看到燕京岌岌可危,隨即決定自立。他有地盤,有軍隊,而且大宋一旦攻克燕京,他正好和大宋在古北口和盧龍塞一線形成對峙,可以做為金宋兩國之間的緩衝,因此他認為女真人會接受他的條件。”

李虎和鐵鷹相視苦笑。關鍵時刻,燕京分崩離析了,就連契丹人和奚人都決裂了,燕京還怎麼守?蕭幹要拋棄大遼獨立建國,這是虎烈府事先沒有想到的。就目前燕京的形勢來說,若想把契丹人撤出來,把燕京的財富和軍隊儘可能儲存下來,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即刻殺進居庸關,擊敗蕭幹,先把燕京拿到手,否則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蕭幹把燕京席捲而空。

“都統認為,女真人為了搶在大宋前面攻佔燕京,會持續攻擊古北口和松亭關,蕭幹的想法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蕭隆繼續說道,“只要女真人持續攻擊,蕭幹也就無法擄掠燕京,所以都統請虎王務必遵守約定,急速進關,擋住大宋的軍隊,給我們撤進代北贏得足夠的時間。”

“另外……”蕭隆看看李虎,臉顯遲疑之色,小心翼翼地說道,“都統想知道代北的局勢,還有就是虎王是否和我們的皇帝達成了約定,是不是找到了秦王。”

李虎搖了搖頭,“我不想騙你,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找到你們的皇帝和秦王,因為時間太短了,我還沒有整軍完畢,宋軍就開始了第二次北伐,而女真人也再度向陰山發動了攻擊,並且重創了夏軍,殺了他們三萬人。”

蕭隆臉色微變,眼裡露出絕望之色。

“為此我不得不結束整軍,匆忙出兵。”李虎說道,“我的大軍一分為三,一部去雲內,尋找你們的皇帝,給遼軍以幫助;一部西渡黃河,攻擊西夏人,那個李察哥帶著大軍對我虎視眈眈,我不打他,他就要打我,我不得不把他趕出代北;還有一部到了奉聖州,但因為主力都在代北戰場,奉聖州的兵力實在有限,短期內恐怕很難突破居庸關,除非你能給我以幫助。”

“我恐怕無能為力。”蕭隆嘆道,“蕭幹控制了宮帳後,馬上把居庸關的守將換掉了。現在鎮戍居庸關的是耶律阿古哲,他是蕭幹的親信。”

李虎皺眉不語。鐵鷹想了片刻問道:“可汗州和儒州有多少防守兵力?”

“那是兩座空城。”蕭隆說道,“宋軍開始攻擊後,都統就把這兩州的軍隊全部調到了南部抵禦宋軍。”

“居庸關和石門關有多少人?”鐵鷹又問。

“都統南下之前,在居庸關部署了兩千人,在石門關部署了一千人。”蕭隆說道,“耶律阿古哲到了居庸關後,這裡是否增兵,我就不知道了。”

“蕭幹手上有多少人?”鐵鷹繼續追問,“燕京有多少防守兵力?”

“奚王府在中京舉兵後,蕭幹實力大增,他的兵力至少有五萬人左右,但他要分兵駐守奚王府和北安州、澤州一線,所以他能帶到燕京的兵力不會超過三萬人。”蕭隆說道,“燕京的外城防守兵力主要是鄉兵,內城則由宮帳軍駐守,這支軍隊三千人,過去是燕王的親衛軍。”

“你們都統手上有多少軍隊?”

“一萬兩千人左右。郭藥師的常勝軍投敵後,都統失去了一半兵力,目前退守良鄉,和宋軍對峙。”蕭隆沮喪地連連搖頭,“宋軍二十萬大軍抱成一團,步步推進,勢不可當,如果不是議和,他們停止了攻擊,估計已經把燕京包圍了。”

“遼興軍呢?平州路的軍隊沒有過來支援?”

“遼興軍現在控制在時立愛手上,而時立愛是幽燕漢人,他們要投宋,當然不會過來支援了。”

“遼興軍目前有多少人?還有遼西,遼西還有多少軍隊?”

“遼興軍大概兩萬人左右,遼西各州加在一起大概也就一萬多人。”蕭隆嘆道,“就算他們支援而來,也擋不住大宋的軍隊。我聽都統說,金軍在北安州和澤州一線攻擊受阻後,隨即轉向攻擊興中府,打遼西,試圖從榆關殺進幽燕,然後實施兩路夾擊,所以現在遼西和平州路的軍隊根本不可能支援燕京。”

蕭隆抬頭望向李虎,痛聲哀求道:“虎王,請你即刻發兵援救燕京。”

“我可以馬上展開攻擊。”李虎嘆道,“但我一旦開始進攻,蕭幹必然要分兵阻擊,如此一來,燕京的防守兵力就更少了,如果宋軍突然發動攻擊,燕京怎麼辦?”

“虎王,就算你不打,蕭幹又能守得住燕京嗎?”蕭隆苦笑道,“你現在是大宋的藩王,你到了燕京,宋軍就不會進攻了,這樣我們才能贏得撤退的時間,否則,我們就徹底完了。”

李虎請他去休息,然後把黃涉、原野、獨孤風和李錦都請來了,具體商量這件事。

黃涉極力主張攻擊。燕京的兵力有限,而漢蕃又不和,蕭幹要獨立,漢人要投宋,大石要撤進大漠,燕京基本上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遼軍已經沒有士氣,沒有戰鬥力了,憑奉聖州現有的兵力完全有把握奪取居庸關。

李虎猶豫不決。他的目標不是奪取居庸關,而是佔據燕京,佔據平州路,以現有兵力根本應付不了幽燕戰場的需要,相反,過早拿下居庸關,反而會促使燕京迅速崩潰,那一切設想都泡湯了。

“先打吧。”鐵鷹建議道,“把飛雲軍調過來,再把閻王軍調一半過來,加上神龍軍和雷霆軍的兩萬人,鐵衛軍的兩千五百人,我們總共有三萬七千五百人,打下居庸關絕對沒有問題。”

“鐵帥說得對,拿下居庸關我們就佔據了主動。”李錦冷笑道,“只待毛帥帶著虎烈軍趕到,燕京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李虎考慮再三,決定先把飛雲軍和閻王軍調過來。從中京戰場上來分析,金軍應該從代北調兵了,否則金軍不可能同時兩路攻擊燕京,另外在金軍看來,虎烈府隨時可以得到河東路宋軍的支援,他們沒有可能奪取大同,尤其現在這個時候他們更要避免兩線作戰,因此女真人會遵守盟約。用五千人鎮戍野狐嶺和桃山一線,應該沒有問題。

第二天李虎告訴蕭隆,他將馬上展開攻擊。蕭隆大喜,匆忙返回幽燕。

九月中,就在李虎難以決斷的時候,大同來信了,隨同送來的還有董小丑和毛軍的書信。

代北局勢的發展同樣讓人眼花繚亂。契丹人因為大漠越來越亂,無法北撤,他們在金軍的圍剿下,不得不向陰山西北方向的天德軍撤退。耶律馬哥很強悍,他不但沒有把秦王送到董小丑的軍中,反而率軍保護皇帝,一路西撤,他拼命了,抱著與敵俱焚的決心奮力突圍。

董小丑無奈之下,只好叫高寶龍讓開一條路。如果把契丹人都殺了,那代北局勢就徹底變了,四家逐鹿變為三家逐鹿,接下來的事就更難辦了。把契丹人留下來,等到大漠的遼軍和燕京的遼軍一起趕到陰山會合後,契丹人或許還有機會平定大漠。只要契丹人在大漠立足了,女真人短期內就很難征服大漠,這樣才能給虎烈府贏得時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耶律馬哥摸準了虎烈府的心理,誓死突圍,結果還真的給他衝出去了。

宗翰無意追殺,他也從遼軍降將那裡得到了大漠諸蕃開始混戰的訊息,於是他帶著軍隊從白道翻越了陰山,直殺倒塌嶺。高寶龍隨後跟進,但還沒有越過陰山,董小丑就命令他急速返回。

西夏國增兵代北戰場,數萬軍隊從河北方向進入天德軍,並沿著黃河北岸向虎烈軍展開攻擊。(河北就是西夏國在河套黃河北岸的行政區域。)

董小丑手上只有胡家勇的怨軍和阿巴頓的虎烈第二軍,抵擋不住,於是他把高寶龍的軍隊又調了回來,並急令毛軍,不惜代價擊敗李察哥,先把金肅軍和河清軍拿下來。

毛軍在東套戰場上打得並不順利。折可求、折可存不想打,張關羽和贏秦也不想出力,王曜和耿守忠的驚雷軍、義勝軍都是新兵,戰鬥力有限,也不能拿來衝鋒陷陣,最後和党項人浴血廝殺的只有虎烈軍和梁山軍。

毛軍和察哥打了三天,折可求和張關羽的軍隊才陸續投入戰場。察哥馬上撤退。他的兵力處於絕對劣勢,這樣正面對決拼消耗,他消耗不起。察哥迅速撤到了河清軍。河清軍和金肅軍相距大約兩百裡,這兩百裡的地形從草原到丘陵,又從丘陵到高原,地勢迅速拔高。虎烈軍不熟悉地形,毛軍向折可求求助,希望他能幫一把,但折可求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毛軍無奈,只好繼續追殺,結果前鋒軍中伏,吳雄和楚逍遙被西夏人包圍了。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