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女兒長大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女兒長大了

羅思南回到王府,馬上傳書羅青漢,有要事請他商議。

羅青漢以為女兒的身體出了問題,匆匆趕到內府。父女兩人一見面,還沒說上兩句話,吵起來了。

“你把毛帥放了,趁著事態還沒有擴大之前,馬上放了。”

“董小丑、毛軍身為西北戰場的正副統帥,卻臨陣逃脫,導致整個北方戰局陷入困境,罪在不赦。”羅青漢神情冷凜,斷然拒絕。

“你把毛帥抓起來了,後果不僅僅是北方戰局陷入困境,而是整個虎烈府,整個義軍都將陷入困境,你知道不知道?”羅思南面紅耳赤,氣呼呼地說道,“董帥、刀帥、寶帥還沒有回來,這件事還可以挽救,如果他們回來了,你把他們也抓起來了,你知道後果嗎?整個軍隊都會亂起來,義軍很可能分崩離析。”

“你懂什麼?”羅青漢嗤之以鼻,“幾次整軍之後,你以為他們這些人還能牢牢控制自己的軍隊?我就是要乘這次機會奪了他們的兵權。”

“奪他們的兵權?”羅思南吃驚地瞪大眼睛望著自己的老爹,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你為什麼要奪他們的兵權?你有多大的把握可以奪他們的兵權?你知道總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這麼做的後果嗎?你是不是瘋了?誰給你出的主意?是不是李綱和宇文虛中?”

“這些人現在無法無天,難道你不知道?總帥一而再再而三要求我們全取代北,但董小丑和毛軍他們都幹了什麼?他們竟然聽信耶律馬哥的話,帶著十幾萬軍隊撤回大同,把雲內整體放棄了。他們都是什麼人?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的統帥?他們會傻到聽信耶律馬哥的一面之辭?撤軍的真正動機顯然不是西夏增兵代北,而是他們不想打,他們想保存實力,他們認為自己手上有軍隊,就能為所欲為,就能對抗和總帥,對抗虎烈府。”

羅青漢憤怒地一甩手,厲聲說道:“在他們的意識裡,我們還是土匪,還是居無定所的流寇,還是朝不保夕的反賊,所以要牢牢控制軍隊,即使總帥不在了,虎烈府倒塌了,他們還能繼續生存下去,這才是根本,這才是北方戰局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如果我們不改變這一點,總帥無論制定多少策略都無法實現,軍隊不論打多少勝仗都無法擺脫生存危機。”

羅思南聽明白了,老爹現在的身份和地位都變了,尤其從汴京回來後,他的很多想法都變了,汴京的繁華和權勢給了他極大的震撼和感悟,他若想達到夢想中的目標,他必須竭盡全力幫助李虎擴充套件實力,拓展疆域。李虎的實力大了、地盤大了,羅青漢的權勢跟著水漲船高,他也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所以呢?所以你要奪他們的兵權?所以你要改兵制,走大宋那一套?”羅思南早已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了,她在遼西和雲朔的這些年裡讀了很多書,聆聽了很多高人的教誨,在代理軍政大權的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對虎烈府的發展有她自己的一套想法,她當即駁斥自己的老爹,“這裡是北方,不是大宋。契丹人在兩百餘年裡一直學習中國,但他們並沒有盲目照搬,而是依照北方的實際實施漢蕃分制,所以他們才在北方稱雄兩百餘年。金國迅速崛起,也是因為他們有勃極烈,在東北推行了猛安謀克制。虎烈府若想發展,必須走自己的一條路,照搬大宋那一套肯定不行。你不要聽李綱和宇文虛中的,那不是在幫助總帥,那是在害總帥,是在禍亂虎烈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羅青漢稍顯錯愣。女兒長大了,再也不是過去那個只會舞刀弄棍的瘋丫頭了,她說得有道理啊,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爹,換一種身份,如果你不是我老爹,不是總帥的岳父,你是董帥,是刀帥,是渤海人敵烈人,你突然要剝奪他們的兵權,你會答應嗎?你還會繼續追隨總帥打天下嗎?這麼多年了,我們從大山打到遼西,又從遼西打到代北,一次次面臨生死危機,但這些人都忠心耿耿地跟著總帥,為什麼?如果他們投奔女真人,他們的日子會更好過,但他們為什麼一直追隨總帥?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是漢人,都想建立一個漢人的王國,而渤海人則夢想著在總帥的幫助下重建渤海國,那些契丹人奚人敵烈人室韋人又圖什麼?還不是圖個快意恩仇,將來總帥雄踞一方了,他們也有個安身存命的地方。”

“爹……”羅思南激動地喊了一聲,“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確還是流寇,我們還沒有擺脫生存的危機,雖然我們現在投靠了大宋,但西夏人就是個例子,大宋不會容忍藩鎮的存在,他們要消滅我們。李綱和宇文虛中都是大宋的臣子,他們忠誠於汴京和大宋的皇帝,他們每一天都在想方設法利用我們,削弱我們,掏空我們,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他們只要輕輕一擊,虎烈軍也就轟然傾覆了。”

羅青漢臉色鐵青,心裡鬥爭激烈。這番話是自己女兒說的,自己就算承認錯了也沒什麼丟臉,換了別人,自己不會接受,更不會仔細聆聽認真思考。

“他們誘惑你,說權力要集中於總帥,集中於虎烈府,總帥和虎烈府大權在握,想幹什麼就很簡單了,如臂指使。”羅思南看到羅青漢沉默不語,語氣也緩了下來,繼續勸道,“但你仔細想想,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我們現在還在為生存而戰鬥,尤其現在,被敵人四面包圍,四面都是戰場,戰局變化莫測,這時候各戰場都要由虎烈府統一指揮,可能嗎?總帥的策略為什麼連續變化?總帥為什麼要親自到幽燕戰場?說到底,都是因為生存的需要,當我們沒有解決生存的時候,所有的策略、所有的進攻之策都要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迅速改變,稍有延誤必定敗亡,所以總帥必須到前線指揮作戰,所以董帥、毛帥他們必須擁有和總帥一樣的兵權,否則這仗就沒辦法打。”

“等到我們實現了北方策略,解決了生存問題,在西北牢牢站住腳了,要開疆拓土,要發展了,我們才有集權於虎烈府的基礎,我們才能制定一個長期的發展策略,但到了那個時候,戰場更多了,戰場也更遠了,前線統帥們還是需要全部的戰場指揮權。對於總帥和虎烈府來說,只要他們實現了攻擊目標,那就行了,至於仗怎麼打,那完全是他們的事。”

羅青漢霍然醒悟,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太急功近利了,因為急功近利而把事情理想化了。汴京之行讓自己看到了大宋的強大,繼而想當然的認為,只要照搬大宋的那一套,虎烈府也能迅速強大起來。現在看來,自己想錯了,汴京的繁華矇蔽了自己的眼睛,對大宋的尊崇也讓自己失去了清醒的頭腦。

“目前,我們給予前線統帥的權力僅限於指揮權,將來要發展,要開疆拓土,還要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讓他們每打下一個州縣就要治理州縣,讓他們迅速增兵擴充實力,讓他們不停地向前攻擊,只要這樣才能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如果事事摯肘,萬里之外的軍隊都要由虎烈府來提供糧草和補充兵員,他們還打什麼仗?還怎麼開疆拓土?當年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如果不信任韓信,不給韓信全部的兵權,韓信能給他開疆拓土,能給他帶來幾十萬軍隊,能幫助他擊敗項羽?“

“歷朝歷代在打天下的時候都是一樣,都必須絕對信任自己的部下,給他們最大的權力,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才智,只要這樣才能成功,才能立國開疆,相反,凡是不信任自己的部下,凡是摯肘自己的部下,唯恐大權旁落的人最後都失敗了。”

“你信任別人,別人才會信任你,彼此建立了信任,上下才能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羅思南說道,“總帥這些年戰無不勝,就是因為他信任自己的部下,但你現在反其道而行之,你說會給總帥、給虎烈府,甚至給我們自己帶來怎樣的災難?”

羅青漢開始考慮挽救的辦法。現在這事很複雜,不是放了毛軍就能解決問題。董小丑不經虎烈府同意,急速撤離雲內戰場,這肯定不對,要給個說法,否則虎烈府的權威何在?雲內距離大同不過幾百裡,西夏人的大軍也還沒有出現,你撤退的理由是什麼?沒有理由,那就是臨陣脫逃,那就要追究罪責。更嚴重的是,雲內丟了,虎烈府的北方策略遭遇重挫,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如何挽救?

“總帥離開大同之前,你們為了軍權分配的事爭論了很多天。”羅思南看到老爹情緒平靜下來,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於是坐到他身邊繼續說道,“虎烈府一定要拿到更多的兵權,但總帥不同意,總帥認為靠虎烈府一幫中樞大員坐在家裡紙上談兵來指揮整個戰局,事實上根本不可能。這大概才是董帥突然從雲內撤兵的真正原因。”

羅青漢駭然心驚,“你的意思是說,董帥打算以此來威脅虎烈府?”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