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魔高一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八章 魔高一丈

五月,童貫抵達太原。

鄆王、折彥直、張孝純等人對其非常忌憚,不知道他到西北的目的是什麼。此刻西北人的計策實施順利,宇文虛中和李綱在汴京為內應,只要河北山東的叛亂再猛烈一些,只要李虎放棄西進攻擊之策,鄆王就有可能說服皇帝,率西北軍東進平叛,但童貫的突然到來讓西北人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童貫見到鄆王后,把河北山東包括燕山府的形勢大概說了一下,“叛亂持續的時間越長,對國祚的傷害越大,所以我打算奏請汴京,調遣西北軍急速平叛。我這次奉旨到太原來,就是想瞭解西北的形勢和西北軍的狀況,看看年內能否徵調西北軍。”

鄆王聞言,暗自竊喜,機會終於來了。折彥直和張孝純卻認為童貫別有居心,但現在無從估猜他的目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西北的形勢非常不好。”折彥直苦笑道,“漢王和虎烈軍主力已經進入前套,接下來他就要攻擊賀蘭山。為了確保西北的安全,西北軍短期內不宜遠赴河北山東平叛。”

“怎麼?你們都認為漢王還要繼續攻擊,一直打到賀蘭山?”童貫笑了起來,“你們已經確定漢王攻打西夏的最終目的了?”

李虎攻打西夏目的,其實只要看看汴京對代北的策略就知道了。汴京要消滅李虎,李虎當然要反擊,他這一招可以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金軍可能南下,虎烈軍也有可能乘勢南下。現在西北形勢緊張,河北和燕山路的形勢更緊張,但汴京驕橫自負,目中無人,對眼前的惡劣形勢視若無睹,一意孤行,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和李虎談過了,但李虎置若罔聞。”鄆王無奈輕嘆,“如果汴京改變對代北的策略,或許還有挽救的機會。”

汴京不知道西北河北的緊張形勢,更準確地說,汴京的中樞大員身居禁中,不瞭解實際情況,他們對形勢的理解完全不一樣。皇帝對形勢的瞭解來自於中樞大員,所以他當然不會改變誅殺李虎的想法。宇文虛中和李綱雖然都在汴京,有機會向皇帝進言,但勢單力薄,人卑言輕,起不了太大作用,對汴京決策的影響微乎其微。

童貫故作沉吟之態,目光從鄆王的臉上轉向折彥直和張孝純,“我是不是親自去一趟大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童貫的身份地位太顯赫,他如果親自趕赴大同,或許能讓事情出現轉機。鄆王當即贊同。在皇帝的心目中,鄆王少不更事,但童貫不一樣,他的建議直接影響皇帝的決策。

折彥直和張孝純相視苦笑,他們大概猜到了童貫的目的,這個閹人預感到鄆王將成為大宋主宰,要改換門庭了,但現在西北人無力阻止,只能將計就計,利用童貫來推進形勢的發展。

汴京使者王安中也到了太原。

王安中的目的地和童貫一樣,都是大同。汴京和黃龍府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兩者為攻殺李虎合作默契。汴京為了穩住李虎,儘可能阻止李虎投降金國,特意派出了使者,做出向虎烈府妥協讓步的姿態。這還是宇文虛中和李綱極力勸諫的結果,以皇帝和宰相、宰執們的高傲和尊嚴,他們絕不會損害自尊向一個漢虜妥協。

宇文虛中和李綱瞭解李虎,知道李虎已經開始了反擊,這種反擊對大宋非常不利,但兩人在朝堂上非常孤立,也沒有實力影響決策,只能無助地看著形勢一步步惡化。

五月下,童貫、王安中、折彥直和李宗振組成了一個顯赫使團,北上大同,試圖挽救危局。

五月下,西夏,興慶府。

範直昌回到京都,拜見了宰相薛元禮,又向皇帝詳細述說了出使的經過。無論是宰相還是皇帝,表現得都很沉默,異乎尋常,這讓範直昌非常不安,意識到京城風雨欲來,一場狂風暴雨正撲面而至。

回到府邸,範直昌請夫人找個機會去一趟皇宮,把長樂公主的書信送給皇后。他一再告誡夫人,千萬不要讓第三者知道,否則必有橫禍。接連幾天,範夫人都沒有找到機會,隨即回到孃家尋求母親的幫助。她的父親是宗室王,母親是王妃,她的兄弟不在朝堂就在軍中,身份都很顯赫,她認為這件事很簡單,所以回到孃家後先住了一晚上,準備第二天再找母親細談,但就在這天晚上,她被母親匆匆的腳步驚醒了。

“快走,你趕快回去,出事了。”王妃驚慌失措,非常恐懼,“我偷聽到你父親和你大哥說話,皇后自縊了,牽扯到你家郎君。晉王正在調集軍隊,要殺一批漢人,其中肯定有他,你叫他快逃,快啊。”

範夫人魂飛天外,連夜回家,把正在睡夢中的範直昌叫醒了。

“你說什麼?”範直昌聽完夫人雜亂的話語,當即睡意全無,“皇后自縊了?”

“對,就是今天晚上。”範夫人哭著說道,“這麼多年了,皇帝連京師都不讓你出去,但這次卻讓你出使。我一直覺得不安,沒想到真的應驗了。朝中有人要陷害你,然後藉此機會推翻宰相,誅殺漢臣。”

“你母親沒有聽錯?”範直昌驚駭至極,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李察哥早就計劃好了一切,而自己出使不過是李察哥計策中的一部分而已。

“快逃,你快逃啊,否則你就沒命了。”範夫人連聲催促。

範直昌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亂,一亂必死。

“那封信呢?那封信在哪?”

範夫人把信拿了出來。範直昌當即燒燬,然後收拾了點東西,和夫人灑淚而別。

範直昌逃進了大悲寺。大悲寺的主持和範直昌私交甚好,聽說範直昌有難,馬上把他藏了起來。

成安公主自縊而死,遺書一份,詛咒李乾順和西夏王國。李乾順愧疚難當,憤怒不已,下令抓捕範直昌。

契丹人攻擊前套的時候,李察哥就奏報皇帝,認為洩密者必定是範直昌。

範直昌知道這件事,出使前李察哥曾親口告訴他的。範直昌到了大同不久,契丹軍率先展開攻擊,其後虎烈軍也殺進了前套,而攻擊的理由就是西夏人出賣了耶律延禧,所以範直昌肯定是洩密的最大嫌疑人。

範直昌是大宋人,是范仲淹的後代,他有背叛西夏的理由,他不會再回來了。李察哥懇求皇帝,徹查範直昌,以追究那些曾舉薦範直昌進入朝堂的漢臣。範直昌做為西夏大臣,知道西夏很多機密,這次出逃,將給西夏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宰相薛元禮極力勸諫。李察哥證據不足,誰有證據證明範直昌背叛西夏了?

李乾順當然不會聽信李察哥的一面之辭,所以他拒絕了李察哥,耐心等待範直昌的迴歸。範直昌如果回來了,李察哥的奏報就純粹是打擊對手,居心險惡。

範直昌真的回來了,但接著成安公主就死了。皇帝悲痛之際,貼身內侍悄悄告訴他,在整理皇后遺物的時候,發現了範直昌寫給皇后的一封信,這封信讓皇后知道西夏出賣了耶律延禧,繼而導致皇后自殺身亡。

範直昌的字寫得好,有特色,皇帝一看就知道是範直昌的手跡,當即龍顏震怒,下令抓捕。

範直昌逃跑了,但從他的書房裡查抄了大量的來往信件,其中就有私通大宋的密信,另外還有幾封和宰相薛元禮陰謀誅殺李察哥的信件。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皇帝不得不派一位宗室王負責調查此事。宰相薛元禮暫時迴避,他的僚屬接受調查,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查出一個驚天大陰謀,以宰相薛元禮為首的漢臣不但要殺李察哥,還私通大宋,打算出賣西夏國。

興慶府立時陷入血雨腥風。

範直昌不敢待在興慶府了。六月上,大悲寺的主持為了救他,臨時決定到夏州講經,把範直昌裝扮成和尚,將其帶出了京師。

到了夏州後,這位主持透過自己的關係,找到了一位在宋夏邊境走私的商人。範直昌跟著馬隊一路跋山涉水,終於進入大宋地界,接著他馬不停蹄,直奔府州。

折可求看到蓬頭垢面的範直昌,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竟然能從西夏逃回來?”

“不是我有本事逃回來,而是李察哥根本不想抓我。”範直昌苦笑道,“早知道有今日之禍,當初我就應該聽你的,留在虎烈軍。”

“李察哥為什麼不想抓住你?”

“我算什麼?”範直昌說道,“李察哥早就算計好了一切,即使我沒有把西夏人出賣耶律延禧的訊息告訴李虎,契丹人也會從其它渠道獲悉這個秘密,然後契丹人就會攻打西夏。只要契丹人把虎烈軍拖進了戰場,我出賣西夏的罪名就坐實了。李乾順當然不會輕易相信是我出賣了西夏,所以李察哥還要設計殺死成安公主。成安公主死了,李乾順就要追查洩密者,接下來的事就水到渠成了。”

“這麼說,不管你是不是返回興慶府,成安公主都要死,而李察哥則藉機陷害薛元禮和漢臣,把他們斬盡殺絕,獨攬權柄。”折可求嘆了口氣,“也就是說,現在西夏是李察哥說了算。”

“對,我低估了李察哥。”範直昌搖頭苦笑,“這個人太可怕了。”

“李察哥獨攬權柄後,接著要幹什麼?”折可求問道。

“他一向堅持積極防禦,不出意外的話,他要攻擊陝西。”範直昌說道,“夏軍攻擊陝西,陝西戰事再起,汴京不得不逼迫李虎放棄攻擊。”

“如果你現在日夜兼程趕赴大同,把這個訊息告訴李虎,李虎肯定要放棄攻擊。”折可求聞言,暗自松了口氣,“童貫、王安中和折彥直已經到了大同,他們正在逼迫李虎撤軍。”

“我馬上去大同。”範直昌心急火燎,“今天夜裡就走。”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