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 賣國當真是為了救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二章 賣國當真是為了救國?

岳飛被金軍包圍了?李虎和眾人面面相覷。河北大戰不是五月初一才開始發動嗎?怎麼岳飛提前行動了?

“岳飛被金軍包圍在中山安喜城的西北部。”原野一邊把劉韐的書信遞給李虎,一邊移動案几上地圖,手指地圖上的定州,“看,就在這裡,嘉山和龍泉鎮一帶。這裡地形很複雜,西面高山,北邊是唐河,南面長星川,而東面則是唐河和長星川的交匯處,是一塊死地啊。”

李虎看了一眼地圖。嘉山正好位於唐縣、曲陽和安喜三城之間,估計岳飛在攻打安喜城的時候不幸遭到金軍的包圍,不得已只好退守嘉山,固守待援。

李虎看完書信,面無表情,但眼神凌厲,透出一股殺氣。他把書信遞給了董小丑,俯身望著地圖,沉思不語。

董小丑、童貫等人依次傳閱。

當李綱、种師道還在為具體的攻擊之策和小皇帝、宰相徐處仁等中樞大臣爭論不休的時候,小皇帝已經決定實施五路進攻之策,並下旨給河北前線各軍統帥,要求他們於五月初一發動進攻。為了確保能取得勝績,小皇帝採納了徐處仁和吳敏等人的建議,命令岳飛先行出擊,攻打中山安喜。岳飛手上的軍隊最多,距離安喜城最近,他的進攻將把金軍主力吸引在中山,這有利於種師中、姚古和詹度、陳遘收復河間府及其周邊地區。

岳飛奉旨攻擊,真定劉韐隨後跟進。金軍似乎早有準備,其主力大軍突然殺出,一夜之間把岳飛包圍在嘉山。劉韐手上只有一萬多人,無力救援,匆忙撤回真定城。種師中、姚古和詹度、陳遘的目標是河間府,雖然距離中山不過兩三百裡,但沒有汴京的命令,他們也不敢擅自救援。無奈之下,劉韐只好十萬火急向太原救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豈有此理。”毛軍最後一個看完書信,當即發了脾氣,“汴京這是什麼意思?拿我們做誘餌是吧?難道岳飛全軍覆沒了,他們就能收復中山和河間?”

“汴京的意思當然是在取得戰果的情況下儘可能削弱虎烈軍的實力。”柴雲接著毛軍的話說道,“岳飛在河北的風頭太過強勁,兩個月不到,前前後後打了一百多仗,雖然勝少負多,但打出了大宋人的血性,贏得了河北的民心,其軍隊規模驟然膨脹。相比汴京割地賠款,官軍聞風而逃的無恥行徑來說,岳飛和虎烈軍的戰績等於狠狠打了汴京一個巴掌,讓他們非常難堪。汴京這時候拿岳飛開刀,一則是為了洩憤,二則當然是想把虎烈軍趕出河北。”他看看李虎,冷笑道,“總帥,這也算是對你的一次警告,用岳飛和十幾萬將士的性命警告你,叫你不要妄圖威脅汴京。”

李虎冷笑,語氣非常平靜地說道:“早在意料當中,不值得生氣。只是……金軍的反應為什麼這麼快?岳飛剛剛到了安喜,就被金軍包圍了,你們不覺得這裡有問題嗎?岳飛有十幾萬人,雖然大部分都是河北義軍,但真正能作戰的不過兩萬多人。金軍肯定不知道這個情況,他們看到岳飛大舉來攻,必定要調集二三十萬軍隊才能實施包圍。調集這麼多軍隊需要時間,但你們看看劉韐在信中的述說,岳飛到了安喜的第三天就被包圍了,也就是說,金軍早就部署妥當,已經挖好了陷阱。”

“總帥的意思是,金軍知道汴京的攻擊之策?”原野臉顯驚色,“汴京有人暗通金國,出賣大宋?”

“你們還記得姚平仲夜襲金營失敗的事嗎?”李虎看看在座眾人,眉頭緊鎖,神情十分凝重,“姚平仲的推斷非常有道理,可以肯定地說,汴京有人賣國,而且還是身份非常高的人,有可能就在中樞,或者距離中樞非常近。”

董小丑等人相顧失色。不可能吧?能進入大宋中樞或者距離中樞非常近的人,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甚至有家世的顯赫人物,這些人哪一個缺錢?哪一個沒有前途?有什麼理由賣國?當初姚平仲說,他偷襲金營的計策洩漏了,懷疑汴京有人賣國,大家都沒當真,認為是姚平仲的洩憤之言。現在看看岳飛,十幾萬人在攻擊開始後的三天內就被金軍包圍了,由此可以推斷姚平仲的話也不是全無道理。但是,如果汴京有人賣國,而且還是掌握大宋機密的人賣國,那河北大戰還怎麼打?

“童帥,這件事你怎麼看?”黃涉看到童貫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馬上問道。

“權力鬥爭的背後不僅僅血腥,還非常黑暗,有些無恥卑劣的手段不是你們所能想象的。”童貫望著屋子裡的人,眼裡殺過一絲不屑。的確,這一屋子裡的人,也就童貫在中樞待了二十多年,而且還和蔡京鬥了二十多年,單以權力鬥爭的經驗來說,童貫可謂天下第一。蔡京都鬥不過他,更不要說其它人了。

“大宋走到今天這一步,有它的必然性,但遠沒有到國祚傾覆的地步,如果大宋國祚突然傾覆了,官家做出的禪位決定可以說是最大的錯誤。”童貫嘆了口氣,眼裡的悲哀和落寞讓人心顫,“自官家立嗣後,皇統之爭就開始了,皇統之爭直接導致汴京的權力鬥爭愈演愈烈,而到了今天這個關鍵時刻,官家內禪,則直接導致汴京的權力鬥爭進入白熱化。”

“小皇帝在汴京不遺餘力地剷除異己,朝廷動盪不安,中樞接連更替,皇帝和大臣們都掙扎在這種血腥而恐怖的環境裡,試問他們還能正常地處理國事嗎?太上皇避禍東南,首先就打擊了人心,重挫了士氣,混亂了朝廷,這種情況下他還打算在東南另建朝廷,導致汴京和地方無所適從,京師和地方的官員們更是惶恐不安,無心政事。”

“現在太上皇回京了,但太上皇和小皇帝的矛盾已經公開化,另外小皇帝在金軍入侵的時候主和投降,割地賠款,致使小皇帝和朝廷的威信受到沉重打擊,這直接導致京師控制地方的能力驟然減弱。”

“大宋一朝,汴京朝廷直接控制地方的軍政財三大權,而地方上則有帥司、漕司、憲司和倉司四司分權,這種體制架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樞,一個極具控制力的朝廷,如果皇帝威信不足,如果中樞和朝廷動盪不安,那麼地方上必定陷入混亂。地方的四司官員都要聽皇帝和朝廷的,但皇帝和朝廷自己都搞不定自己一攤子事,哪還有能力控制和束縛地方?這種混亂的狀況如果持續下去,急劇惡化,其後果不言而喻。也就是說,汴京亂了,皇帝和中樞失去作用,那麼地方就是一盤散沙,四司各自為政,根本沒有任何抵抗力,在外敵入侵的時候,一觸即潰,不堪一擊。金軍為什麼能從燕京一直殺到汴京?原因就在如此。”

“我說的這些事,太上皇和小皇帝都知道,汴京的大臣們也知道,他們都想解決這個問題,都想以最快的速度穩定中樞和朝廷,重建皇帝和朝廷的威信,繼而迅速增強汴京對地方的控制力,迅速改善大宋的混亂狀況,但是,現在外有北虜入侵,而河東山東的叛亂也還在繼續,皇帝和朝廷已經被架在了大火上,大家急得連眼珠子都紅了。事有輕重緩急,這時候對皇帝和中樞大臣們來說,最艱難的問題就是優先解決哪一個才能挽救國祚?是先解決外敵入侵還是先解決內部的權力鬥爭?”

“這個選擇對小皇帝和中樞大臣們非常艱難,選擇錯了,可能萬劫不復,所以汴京有主戰、主和兩種聲音,而兩派的鬥爭非常激烈。這時候,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兩派都認為自己的策略才是挽救大宋國祚的唯一正確的路,於是鬥爭變得血腥而殘忍。形勢危急,時間緊張,此刻要麼主戰,要麼主和,沒有做錯了再來的機會和時間,所以兩派水火不容,不惜一切代價掌握決策權。”

“從汴京傳來的訊息可以證明主戰派佔據了上風,小皇帝和中樞選擇了主戰,選擇了先擊敗北虜入侵這條戍衛國祚的路,但主和派絕不罷手,他們搶奪決策權的唯一辦法就是戰場延伸到河北。如果河北大戰失敗了,小皇帝必定改弦易轍,轉為主和,一邊割地賠款議和金國,一邊穩定中樞和朝廷,穩定國內局勢。”

童貫停了下來,看看一雙雙望向自己的眼睛,心裡忽然湧起濃濃的悲哀。就目前形勢而言,汴京無論主戰還是主和,都很難迅速扭轉局面,大宋積弊已久,這顆參天大樹的根已經腐爛了,若想救活它,似乎太難太難。

“汴京城下夜襲金營的失敗,河北大戰攻擊之策的洩漏,可以肯定是主和派幹的事。”童貫繼續說道,“對於你們來說,這是賣國,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愛國,他們忠誠於大宋,為了保住大宋國祚,他們甚至不惜出賣大宋的機密,這就是事實,非常荒誕而真實的事實。”

屋內陷入沉默,良久,李虎苦笑出聲,“出賣大宋機密,竟然也可以說成是忠誠於大宋,那投降金國豈不也是為了拯救大宋?這世道還是黑白是非嗎?書念了那麼多,最後就整出這麼一個不可思議的道理。讀書讀到這個份上,到底有什麼用?”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