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三章 做最壞的打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三章 做最壞的打算

十八日凌晨,李虎回到洛陽。

董小丑等人都在帥府等待。見面之後,李虎把此趟先後見到折可求、童貫的事具體說了一下。

“汴京的形勢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李虎嘆了口氣,“我們對大宋的朝政不熟悉,對汴京血腥的權力鬥爭也認識不足,這導致我們很被動,一直被汴京牽著鼻子走。”

黃涉看到李虎情緒低沉,小聲安慰道:“我們剛剛到大宋,肯定有個熟悉和認知的過程,這種事急是急不來的。當務之急是徵募大宋文士充實虎烈府和元帥府,否則很難扭轉眼前的被動局面。”

“現在看來,總帥堅持不進汴京,堅持不到河北戰場的策略是正確的。”毛軍嘆道,“我們是北方漢人,遠離故國一百多年,故國早已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故國,它對我們來說,太陌生了。我們要想在短時間內融進大宋,難度非常大。以我看,還是保守一點,先把西北控制下來,穩定下來,先在西北立足紮根。沒有這個根基,我們很難發展壯大,而沒有足夠的實力,我們即使拿下了汴京,也代替不了大宋,更不要說實現王霸大業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幾個人感嘆了一番,對大宋感到十分敬畏。大宋的龐大是全方位的,即使它的軍隊沒有戰鬥力,即使它在戰場上屢屢失利,即使它陷入深重的危機,但它還是一個龐然大物,龐大到足以吞噬外來的敵人。

比如說,李虎和虎烈府中樞曾想當然地認為,若要中興大宋,就要推倒重來,但現在再一看,這個策略太幼稚了。大宋的政治經濟構架太龐大了,推倒重來意味著崩潰,崩潰之後再重建,那不是一代人兩代人能解決的問題,所以若要中興,必須在大宋原有的政治經濟構架上進行修正,一步步來,這樣才能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利益。

現在回頭想一想遼國的一國兩制漢蕃共治,認識上就更深刻了。契丹人之所以選擇漢蕃共治,是因為漢制太龐大了,而且它先進,能給王國帶來實力上的增長,所以必須實行漢蕃共治,若以落後的蕃制治國,無法發展壯大,甚至會倒退,它就無法對抗大宋。漢蕃共治的目的是以漢促蕃,以漢同蕃,蕃制漢化,最終結果還是用漢制來治理王國。遼國如此,西夏國也是如此。

“我們是漢人,兩百多年前,我們和大宋人都是大唐的子民,再往前溯推,我們都是大漢的子民。”黃涉說道,“相比契丹人、女真人和党項人來說,我們更容易得到大宋人的認同,畢竟都是炎黃子孫嘛。一旦大宋人認同了我們,接受了同為炎黃後代血脈相依的事實,那麼我們就很容易在大宋立足,並和大宋人攜手合作,共創一個嶄新的中國。”

這番話激起了眾人的鬥志,低沉的情緒也漸漸高漲。虎烈府已經走到這一步了,沒有退路,只有迎頭而上。

“在我們的逼迫下,皇帝肯定要御駕親征。”李虎對此有十足的信心,但令人擔憂的是,皇帝御駕親征後,虎烈軍主力就要進入河北戰場,這將加劇汴京的混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無從預測。

“西北人要殺童貫,而童貫要帶著皇帝南遷江寧。此刻我們進入河北戰場,可以有效阻御金軍,那麼西北人和童貫就要大打出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董小丑說道,“現在他們雙方都不敢動,原因就是金軍對汴京的威脅太大,所以他們都逼著我們進入河北戰場,但是,我們一旦進入河北戰場,形勢就會失控。汴京形勢失控,而我們又被拖在河北戰場上無力阻止,只能被動觀望,那就非常可怕了。”

“你擔心什麼?”李虎問道。

“我擔心汴京陷入內訌,西北人和童貫打起來。”董小丑苦笑道,“雙方都有實力,而童貫又非常的厲害,他肯定會末雨綢繆早作準備。西北人如果吃不掉他,那童貫必定南逃江寧。假如皇帝和朝廷遷到了江南,你知道後果有多麼嚴重嗎?”

李虎雙手抱頭,痛苦呻吟。汴京這盤死棋雖然棄子可以盤活,但成功的希望也只有一半,一旦棄子失敗,大家一起完蛋。

“我們做最壞的打算,以最壞的情況為基礎來擬製對策。”柴雲說道,“最壞的情況就是童貫帶著皇帝到了江寧,而金軍又攻佔了河北,我們和金軍在中原混戰。考慮到我們的財政危機以及其它各種原因,我們必須穩定西北,以西北為根基對抗金國,當然,可能還要和大宋對抗。”

“你是說,中國三分,三足鼎立?”李虎苦笑道。

“對,應該是這種情況。”柴雲說道,“皇帝到了江寧,有東南富庶之地,有江淮天險,足以支撐半壁江山。我們在西北,如果順利控制川蜀,我們就可以生存下來。金國佔據燕雲和河北,實力驟增,其目標有可能從大漠轉到中國,假如吳乞買改變策略,集中所有力量攻打中國,那這三足鼎立的仗就有得打了。”

“那百姓就遭殃了。”李虎欲哭無淚,“這可不是我們所要的結果。”

“但形勢發展不受我們的控制。”柴雲也苦嘆道,“我們哪能想到,大宋就和大遼一樣,內憂外患一起爆發,根本不堪一擊啊。退一步說,就算我們把虎烈軍全部投到河北戰場,我們又能確保勝利?假如汴京成心要殺我們,要借刀殺人,我們全軍覆沒,大宋又豈能抵擋金軍?虎烈府是依靠大宋而生存,大宋不行了,我們還能力挽狂瀾?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一損俱損啦。”

“汴京的皇帝和那幫大臣們都是瘋子,完全不可理喻。”毛軍嘆道,“不過,當年的大遼也是一樣,突然間好好的一個王國不行了,大家無法接受,一起瘋了。”

天亮之後,幾個人拿出了對策。不惜一切代價,把西北控制住,虎踞西北,徐圖天下。

川蜀、京西、荊湖都是富庶之地,是西北的錢糧來源,能控制多少算多少。

川蜀因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目前對汴京局勢又不是很清楚,張關羽和範直昌應該可以乘機拿下來。

京西位於中原,將來可能是戰場,能拿一點算一點。

荊湖的地理位置也很好,西鄰川蜀,北接京西,南毗廣南,東臨江南,不容易遭到戰火的荼毒,只要下手快,把它和川蜀連成一片,那西北的財政就有了保證,可以為將來雄霸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管是拿京西,還是奪荊湖,首先要把位於兩地之間的襄陽搶到手,這樣向北可以兼顧關洛,向東可以兼顧中原和江淮,向南可以控制荊湖,向西則可以和川蜀相連。襄陽至關重要,必須儘快拿下。

此時毛軍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著李虎說服柔福公主了。

現在搶佔川蜀、京西和荊湖主要是解決財政問題,說白了就是跑去搶錢搶糧,打草谷。假如汴京形勢沒有預想的惡劣,李虎順利挾持了皇帝號令天下,那這些事就變得很簡單了,相反,假如汴京出現了最惡劣的狀況,那李虎就要實際佔據這些地方。

實際佔據和打草谷有本質性區別,假如虎烈軍要由打草谷變為實際佔據,那僅僅靠軍隊遠遠不夠,必須要一批忠誠於虎烈府的大宋文官治理地方,必須要有基本完善的中樞機構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經制度。

李虎現在手上只有軍隊,虎烈府的南北兩面官制不適合大宋,李虎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徵募大宋文士,建立可以被大宋接受的中樞機構以及政經制度,以便應對即將到來的複雜局勢。

上午,李虎趕到燕青府上,拜會李清照。

上次李虎拜託了李清照,請她把趙明誠請到洛陽來。另外,還請她擬定一份名單。只要是李清照認可的文士,李虎都想把他們請到西北來。

這幾天,李清照和黃涉、柴雲等元帥府官員多次接觸,對李虎和虎烈府有了更詳細更深入的瞭解,漸漸接受了眼前這個不可思議的現實,並從最初的震驚中慢慢冷靜下來。

她印象中的李虎和虎烈府對大宋威脅極大,這些遼東漢虜已經開始禍害大宋了,但自從她知道李虎的真實身份,又在李虎的特意安排下瞭解了虎烈府之後,她對這些北方漢人的印象有了轉變,她開始思考大宋的未來。大宋的現狀令人擔憂,如果可以利用李虎和虎烈府的力量來改變現狀,或許可以讓大宋重新走上正規。

元佑黨人案爆發後,李清照就隨父親返回了原籍濟南,雖然主要精力都用來研究學問,但她受到父親和幾個兄弟、還有自己夫君的影響,也十分關心時政,對大宋積弊和危機有自己的獨特理解,不過,她沒有機會把自己的想法付諸現實。

冥冥之中或許自由天意,誰能想到她在洛陽遇到故人之子,而這個故人之子竟然是大宋最有為炙手可熱的強權人物。李清照考慮再三,決定抓住這個機會,讓自己的夫君和幾個兄弟一展抱負,讓大宋國富民強,讓大宋的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