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汴京風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汴京風雨

晚上,童貫回到府邸,直奔書房。

書房內,童師閔陪著張師正、辛興宗正在說話。看到童貫進來,張師正、辛興宗急忙站起來行禮。

童貫衝著兩人揮揮手,示意他們坐下,自己也坐到了案几後面,神情凝重,一直不說話。張師正和辛興宗互相看看,察覺童貫心事重重,心裡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

張師正是勝捷軍的都統制,屯駐京師;辛興宗是京東路禁軍的都統制,屯兵滑州。因為皇帝要御駕親征,樞密院召集京畿各路大軍的統帥到京城具體部署,辛興宗因此返回京師。這兩人過去都是西北軍的底層軍官,從童貫到西北主持軍事以來就追隨童貫,算起來前後也有二十多年了,可以說是童貫的絕對心腹。

童師閔遞給童貫一杯茶,然後坐在側首,低聲問道:“聽說漢王要到汴京,是真的嗎?”

張師正和辛興宗同時望向童貫,眼露關注之色。這個訊息今天下午才傳出來,汴京當即震動,人心惶惶。李虎屯兵洛陽,對汴京虎視眈眈,此刻河北戰局緊張,西北軍陸續北上抗金,京畿兵力空虛,根本不是李虎的對手。

“虎烈軍主力已經渡過黃河,到了懷州。”童貫喝了一口茶,低聲說道,“漢王帶著四千虎衛正在急赴汴京,說要給皇帝護駕。”

“護駕?”童師閔嗤之以鼻,“他要護駕,就應該帶著虎烈軍去河北打仗。以我看,他護駕是假,脅迫皇帝是真。”

“如果漢王脅迫了皇帝,那南邊的事怎麼辦?”張師正急切問道,“四千虎衛雖然無足輕重,但李虎憑藉這四千虎衛足以震懾汴京,逼迫皇帝渡河北上。皇帝不渡河,虎烈軍主力就不會進入河北戰場,他們隨時可以南下攻打汴京。現在西北軍主力已經進入河北戰場,可以有效阻擊金軍,有他們替李虎擋住金人,虎烈軍拿下汴京根本不成問題。假如李虎真要打汴京,我們如何抵擋?”

南遷江寧的事,童貫在謀劃之初就告訴了張師正和辛興宗。這兩支軍隊對童貫來說至關重要,雖然殿前司馬諸班直和京城衛戍軍也控制在童貫手上,但這些軍隊在天子腳下早就腐敗透頂,內部派系太多,盤根錯節,童貫急切間無法牢牢控制,所以像南遷這種大事,若想成功,最後還得依靠勝捷軍和京東禁軍。

辛興宗的京東禁軍就是在西北軍的基礎上建立的。辛興宗過去是西北軍將領,後來率軍在河北、山東等地平叛,招撫了大量的義軍,補充和擴建了京東禁軍,因此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比京城衛戍軍要強太多。

因為童貫要依靠勝捷軍和京東禁軍做好南遷的前期準備工作,所以張師正和辛興宗都直接參予了南遷的事情,但近期形勢變化太快,汴京更是危機重重,童師閔不得不一再推遲南下的時間,而張師正和辛興宗更是小心謹慎,唯恐洩漏了這個天大的秘密。

“使相,李虎突然要到汴京來,要脅迫皇帝到河北戰場,是不是聽到了什麼?”辛興宗顯然想得更多,“皇帝要南遷江寧的事,是不是洩漏了?”

辛興宗說話的聲音不大,但聽在張師正和童師閔的耳中,卻如同驚雷,當即把他們嚇得駭然變色。如果南遷的訊息洩漏了,其後果比議和還嚴重,議和好歹還算消極防禦,但南遷就是逃跑,棄京而逃等於棄國而逃,這個罪責誰能承擔?就算李虎把他們殺光了,汴京也沒有任何異議,相反,還要鼓掌慶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童貫兩眼微眯,良久無語。過了一會兒,他輕輕放下茶杯,嘆了口氣,“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

“前段時間,西北人要爭奪權柄,但又要防備李虎,而李虎為了保持汴京的穩定,避免和西北人對峙,於是默許我控制權柄,這樣汴京就形成了三方鼎立的局面。如今金虜大舉南下,西北人在河北戰場上屢戰屢敗,導致西北軍主力不得不北上支援,這樣一來,三方鼎立的局面就被打破了,而西北人為了保存實力,不得不向李虎求助,甚至可能向李虎低頭。”

童貫說到這裡停下了。童師閔、張師正和辛興宗三人卻是心如重鉛,背心處陣陣發寒。

“李虎帶著四千虎衛逼近汴京,脅迫皇帝御駕親征,這是一種姿態,逼迫西北人做出選擇的姿態。如果西北人繼續和李虎對著幹,那虎烈軍主力就在黃河北岸躊躇不前,西北軍必將遭到重創,反之,西北人願意為李虎所用,遵從李虎的命令,那麼汴京局勢就是我和李虎直接對峙。這種情況下,我還敢阻止皇帝御駕親征?皇帝還敢反抗李虎的脅迫?”

“使相,皇帝如果御駕親征,給李虎所脅迫,我們就死定了。”張師正目露懼色,忍不住打斷了童貫,“使相,乘著李虎還沒有到汴京,我們帶著皇帝即刻南下吧,否則我們一個也跑不掉。”

童貫看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絲不屑,“到目前為止,西北人的實力還非常強大,還足以抗衡李虎,他們還不會對李虎俯首帖耳,所以李虎還需要我們,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

“爹,就算我們還有時間,但我們沒有皇帝了。”童師閔苦笑道,“皇帝被李虎所挾持,我們南下如何重建朝廷?”

童貫沉默稍許,低聲說道:“我剛剛從龍德宮出來。”

童師閔臉色頓時僵硬,傻住了。張師正和辛興宗陡感窒息,呼吸立時粗重起來。

童貫被逼無奈,要捨棄皇帝,帶著老皇帝南下江寧,重建朝廷了,但這意味著大宋要分裂,要爆發內戰。值此危急關頭,大宋分裂,其結果可能國祚敗亡。這太可怕了,本來南下重建朝廷是竭盡全力保住國祚,現在顛倒了,要親手葬送國祚了。

“使相,這……這後果不堪設想啦。”辛興宗艱難地嚥下一口口水,顫抖著聲音說道。

“如果不這麼做,我們必死無疑,很快就會被李虎殺個乾淨。”童貫苦嘆,“我們都死了,西北人實力大損不得不依附李虎,而皇帝又被李虎所挾持,你們可以想一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接下來李虎當然要篡僭了,要仿效太祖“黃袍加身”了,這完全可以預見。

童師閔急促吸了幾口氣,壓低聲音說道:“爹,我們帶著太上皇到江南,大宋肯定要分裂啊。”

“大宋走到今天這一步,分裂已經不可避免。”童貫連連搖頭,一臉痛色,“我們和太上皇到了東南,憑藉江淮天險,至少可以守住半壁江山,這總比國祚敗亡要好啊。”

屋內陷入沉寂,氣氛極度壓抑。

“太上皇怎麼說?”辛興宗忽然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寂靜。

“太上皇同意了。”童貫從貼身衣服內掏出一張黃綾,“太上皇授權給我,發動汴京兵變。”

深夜,一輛馬車悄悄駛進了折府。

折彥直站在書房外,看到曹曚匆匆而來,急忙迎了上去,“路上安全嗎?”

“我繞了幾個大圈才過來,不會被人發現。”曹曚神色緊張,一把抓住折彥直的胳膊,把他拉進了書房,然後緊緊關上了房門,“使相,今天黃昏時分,童貫去了龍德宮。”

“什麼?”折彥直吃了一驚,“訊息準確?”

“絕對準確。”曹曚說道,“今天下午剛剛從禁中傳出訊息,漢王要帶著四千虎衛到汴京,然後黃昏時分童貫就進了龍德宮,這意味著什麼?”

折彥直濃眉緊皺,撫須不語。

“童貫狗急跳牆了,他要逃跑,要帶著太上皇逃到東南重建朝廷。”曹曚冷聲說道,“這是個機會,誅殺童貫的機會。”

折彥直伸手請曹曚坐下,然後親自給曹曚倒了一杯茶。這中間他一直在思索,曹曚也不說話,目光緊緊盯著折彥直,等著他拿主意。

“勝捷軍現在就在城外,不出意外的話,這支軍隊不會跟隨皇帝御駕親征。”折彥直坐到曹曚的對面,慢條斯理地說道,“殿前和侍衛馬步軍至少要留下一支軍隊戍守京城,或者會留下兩支,不過童師閔的侍衛馬軍肯定會留下。如果我們要發動兵變,那麼至少要留下兩支衛戍軍,這樣我們才有機會爭取另外一支衛戍軍倒戈一擊。”

“童貫巴不得三支衛戍軍全部留下。”曹曚冷笑道,“你是樞密副使,這個建議只要你提出來,童貫肯定會答應。”

“留哪一支?”折彥直問道,“劉延慶的殿前軍,還是劉錡的侍衛步軍?”

曹曚想了一下,說道:“劉延慶那個老家夥不可靠,雖然上次他代替童貫承擔了北伐大敗的罪責,被罷職回家,對童貫怨恨不已,但童貫隨即又幫他官復了原職,這次又予以重用,兩人關係恢復如初,他未必願意顧全西北人的利益幫助我們誅殺童貫。”

“劉錡?”折彥直猶豫不決。

“劉錡是劉仲武的兒子,早年在西北也是一員猛將,後來走了高俅這條路子才到京城為官,所以對高俅一直很感激。”曹曚說道,“這次童貫回來,第一個就把高俅殺了,雖然童貫和劉仲武的關係不錯,在京中對劉錡也頗為照顧,但童貫誅殺高俅這件事,顯然讓劉錡非常不滿。”

“童貫和高俅都是一丘之貉。”折彥直搖頭道,“這件事不足以說服劉錡。”

“劉仲武和姚古是姻親,劉錡的夫人又是種家的女兒,叫姚家和種家出面,劉錡必定倒戈。”

折彥直連連點頭,“你在侍衛馬軍做了兩年多的都指揮使,下面有多少親信?”

“你放心,只要我一聲令下,侍衛馬軍至少有一半人會倒戈。”曹曚目露殺氣,冷森森地說道,“童貫這個閹人死定了。”

折彥直想了一會兒,說道:“明天我去找漢王,請他逼迫皇帝給我們下一道聖旨,誅殺童貫的聖旨。”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