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 糧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章 糧道

二十七日,楊惟忠抵達震武城。

在這之前,李虎為協調虎烈人和西北人的關係,已經三番兩次書告侯概、張高兒,務必從大局出發,遵從楊惟忠的命令,給其以絕對支援,以確保大軍攻佔喀羅川,從而完成這場關係到虎烈人生死存亡的西征大戰。

侯概、張高兒自然知道事情的輕重,尤其現在虎烈軍到了中土,佔據了三分天下,只要擊敗了党項人,便可以集中力量開始統一大業,前途將一片光明,反之,這一仗打敗了,虎烈軍將陷入困境,先前十年的努力有可能化作泡影。孰重孰輕,一目瞭然,即使是狂傲的張高兒,也打定主意閉緊嘴巴,跟著楊惟忠攻打統安城。

楊惟忠在熙河崛起,曾追隨劉法三次攻打喀羅川,這一仗由他指揮,的確駕輕就熟,無人可以代替。

楊惟忠也是忐忑。侯概和張高兒都是北方漢人的起義領袖,在虎烈軍裡資歷老,而且戰功卓著,兩人又都出身馬賊,桀驁不馴,難以駕馭。另外還有一個折家軍。折可存統率的虎烈第十六軍、十七軍的班底就是折家軍,這兩軍的主帥折可致、折可致都是折家這一代的中堅人物,以楊惟忠的資歷來指揮這支隊伍,顯然力不從心。唯獨可以指揮的就是韓世忠和吳玠的虎烈第二十軍。這支軍隊是在中原大戰後組建的,班底就是韓世忠統領的河北精銳,這支精銳曾在中原大戰中立下顯赫戰功。韓世忠、吳玠和一幫年輕的西北將領都在這支軍隊裡,楊惟忠指揮這幫人不成問題。

侯概、張高兒、折可存等人親自趕到浩水河邊迎接楊惟忠,當著一幫將領的面,侯概等人指天發誓,絕對遵從楊惟忠的命令。不管是真是假,侯概等人的這番表態讓楊惟忠安心了不少,信心更是大增。

軍議上,楊惟忠詳細講述了喀羅川的地形,並把當年統安大戰的經過做了一番描述,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虯龍嶺這段路雖然只有一百多裡,但路途艱險。當年我們在春天發動攻擊,結果途中遭遇山洪,損失巨大。這次我們在隆冬發動攻擊,從天氣來看,近期不會下雪,但因為氣候越來越冷,大霧頻發,溪流冰封,人馬難行,而糧草運輸尤其困難,一旦下雪或者濃霧瀰漫,運輸也就中斷,所以,這一仗的關鍵是確保糧道的暢通。如果糧道中斷,不要說攻打統安城,就連我們自身的生存都會遇到危險。”

侯概和張高兒互相看看,眼裡都露出一絲凝重之色。說實話,在這之前,侯概做為統帥,也曾考慮到糧草武器的運輸問題,但沒有楊惟忠想得周到,尤其沒有想到的是,楊惟忠開戰之初,不是急於攻城,而是急於開闢糧道。這一仗幸好由楊惟忠指揮,如果侯概全權指揮的話,真有可能出事。

楊惟忠走到了地圖前,伸手指向了黃河。

“正常情況下,黃河全面封凍的時間是十一月中旬左右,最遲到十一月底,黃河肯定封凍。黃河封凍之後,天險變通途,糧草武器可以由蘭州直接北上運送,沿著喀羅川一直送到統安城。”

“為了打通這條糧道,我們越過虯龍嶺之後,以一部圍攻統安城,一部南下,直殺蓋朱城。”

“大都督於十一月初一渡河北上,先行攻打樸龍和水波兩城,然後與我們在蓋朱城下會合,攻克蓋朱城,確保這條糧道的暢通。隨後我們集結所有兵力共擊統安城。只要拿下統安城,我們就佔據了喀羅川防線,基本上拿下了整個朔方。”

楊惟忠面對眾將,略略皺眉,繼續說道:“根據斥候的探查和折使相從東線戰場傳來的訊息,我們可以確定,拜羅泉帶著西壽保泰軍越過黃河,已經進入了朔方戰場。不出意外的話,夏軍在喀羅川一線的防守兵力已經超過了五萬人。”

“從整個戰局來說,東線的耶律馬哥和羅使相一旦會合於賀蘭山下,便完成了前期的牽制任務,接下來就要看我們西線能否迅速攻克喀羅川,完成對賀蘭山的合圍。”

“西線的攻擊策略說起來是南北夾擊,但事實上姚帥在河西戰場上非常困難,甚至無法完成牽制河西夏軍的任務。為此,我們若想完成對賀蘭山的合圍,必須以最快速度攻佔喀羅川防線。這一仗打得時間越長,對我們越是不利,不但河西夏軍可能會南下支援,賀蘭山的夏軍主力也有可能為了確保河西的安全而調軍來援,如此一來,喀羅川戰場勢必陷入僵持。如果喀羅川戰場陷入僵持,我們吃不掉夏軍,無法合圍賀蘭山,此次西征也就失敗了。”

“大帥為了能夠迅速攻佔喀羅川,特意調整了部署,把折使相的五萬大軍從東線戰場上調到了朔方。”

楊惟忠這句話剛剛說完,本來神情沉重的將帥們頓時心情一鬆,有人甚至拍掌歡呼。

“按照大帥的估計,折使相的大軍大約在十一月初六前後抵擋戰場。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殲滅敵軍,大帥決定,把喀羅川防線一分為二,這個分割的任務就由我們來完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惟忠轉身在地圖上的找到了統安城。

“喀羅川防線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分別是南部的蓋朱城和北部的統安城,兩地相距一百餘裡。西夏的守軍分別駐守這兩座城池。我們殺到統安城下後,隨即一分為二,割斷喀羅川的防線。初六日前後,我們和大都督、折使相會合,在蓋朱城圍殺一部夏軍,然後移師統安城,再圍殺另外一部分。”

“喀羅川這一仗,具體的攻擊策略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楊惟忠大聲說道,“但是,能否成功,能否攻克喀羅川防線,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如果攻擊時間過長,党項人的援軍蜂擁而至,形勢對我們就非常不利。”

說到這裡,楊惟忠的臉色漸漸嚴峻,“我擔心大軍在翻越虯龍嶺的時候出事,耽誤了攻擊時間,所以我打算明天就出發,用三天的時間翻越虯龍嶺,確保初一日開始攻打統安城。”

眾將齊齊站起,躬身領命。

十一月初一日,楊可世指揮大軍北渡黃河,攻打樸龍城。

同日,楊惟忠率軍抵達統安城。

統安城修築於崇山峻嶺之間,地形險要。韓世忠、吳玠遵從楊惟忠的命令,各率五千人馬,於黎明時分搶佔了南城山谷外的兩側山頭。飛雲軍副帥陳豹領兩千五百悍卒,急速趕到了距離南城十里外的山口,切斷了敵軍迂迴到南城後方的通道。

“當年我們戰敗於此,有三個致命的失誤。”楊惟忠帶著侯概、張高兒、折可存等人策馬衝進山谷,望著遠處的統安城,一臉沉痛,“當時李察哥屯兵於此,以逸待勞;劉帥倉促列陣,馬上投入戰鬥,沒有及時派出人馬搶佔兩側山頭,導致我主力一直被敵人的箭陣所壓制,其後更是屢屢受到兩翼敵騎的衝擊。其次就是忽略了對背後山口的防範,給了敵軍從背後發動偷襲的機會。其三就是虯龍嶺山道給敵軍控制,造成我們無法撤回震武城,只能向蓋朱城方向突圍,結果再次陷入敵軍的包圍。”

楊惟忠嘆了口氣,用力揮動了一下手上的馬鞭,“這一次,我們捲土重來,絕不給敵人任何機會。”

“這一次,我們在東西兩線同時攻擊,党項人兵力不夠,顧此失彼,只能被動防禦,而李察哥更沒有機會帶著援軍在這裡以逸待勞了。”侯概撫須而笑,目露不屑之色,“敵人龜縮城中,而我們缺乏攻城器械,接下來正如楊帥所料,我們必須儘快打通糧道,以便從蘭州運來攻城器械,否則這一仗只能僵持下去。”

“請楊帥下令,即刻分兵攻擊。”張高兒估計這裡暫時沒有戰鬥,急忙要求南下作戰。

楊惟忠遲疑不語。統安城是喀羅川防線的重心所在,夏軍必定屯有重兵,在宋軍大規模西征的情況下,統安城守軍肯定要事先做好各種防禦措施,一般來說,首要之務就是切斷宋軍和震武城之間的聯絡,這樣不但斷絕了宋軍的糧道,還把宋軍包圍在統安城和蓋朱城之間。當年李察哥擊敗劉法,用的就是這個辦法,而這個辦法就虯龍嶺這種險要地形來說,一打一個準,這也是楊惟忠要分兵南下打通糧道的原因,因為宋軍根本無法確保虯龍嶺山道的暢通。

楊惟忠把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目前,我們不知道統安城守軍的數量,但就統安城的重要性來說,這裡的守軍數量肯定很龐大。”楊惟忠手指前方城池,“你們仔細看看,統安城並不大,和震武城差不多,這座城池最多只能容納五六千人馬,但你們相信統安城的守軍只有五六千人嗎?那麼,統安城守軍的主力現在在哪?”

侯概、張高兒等人轉目四顧,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虯龍嶺。

“敵軍斥候一直盯著震武城,我們渡過浩水河之後,也就無法隱瞞了。”楊惟忠繼續說道,“我們五萬大軍用三天時間翻越虯龍嶺,敵軍在無法和我們正面決戰的情況下,只能固守統安城,同時切斷我們的糧道。我們糧道斷了,急切間又難以攻下城池,唯一的辦法只有南撤蓋朱城,以便會合從蘭州方向北上的友軍,從而得到糧草補充。”楊惟忠看看眾將,問道,“大家想想,如果你們此刻是統安城守將,你們將如何擊敗對手?”

很簡單,攻方糧道斷絕,軍心已亂,再加上攻城不克,一旦糧食不夠的時候,只有撤退,這時守方可乘機偷襲,偷襲不能得手,可以和蓋朱城方向的守軍前後夾擊,總而言之,攻方即使成功撤離,損失也必定慘重,這一仗隨即告敗。

侯概不禁搖頭苦嘆,這個喀羅川實在太難打了,怪不得李虎從中原戰場把楊惟忠緊急召回。如果這一仗由自己指揮,勢必要重蹈劉法之覆轍。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