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東進、南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東進、南下

初八日,岳飛接到斥候急報,一支東南叛軍從應天府登船,正沿著汴河南下,顯然是趕赴江淮戰場。

折可存和他的三萬大軍不但在江淮支援下來了,而且終於達到了目的,迫使江寧從應天府調兵南下,這說明江寧在無力圍殺折可存的情況下,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應天府,轉而集中主力戍守江淮防線。

岳飛非常擔心,心情馬上就差了,南下的念頭更為急迫。王淵安慰他,認為折可存在江淮的處境遠比岳飛想像得要好。

“辛興宗和苗傅曾經說過,應天府的主力都在他們手上,如今這些主力全部轉投長安,而張浚目前所擁有的十幾萬軍隊,基本上都是這兩年招募的新兵,戰鬥力有限,尤其缺乏大戰的經驗,和折可存那三萬精銳之師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接著,王淵又給岳飛分析江寧不得不從應天府調兵南下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江寧朝廷的整體戰略是被動防禦,這和江寧朝政被以童貫、張邦昌為首的保守派大臣所把持有直接關係,這些人把持朝政,主要目標不是北伐,不是收復國土,而是偏守東南。策略上的錯誤導致江寧在兵制上沒有任何實質性改進,繼而導致東南軍隊雖然人數激增,但戰鬥力沒有任何提高。這從折可存帶著三萬軍隊南下,在江淮打了兩個多月,而東南叛軍卻一籌莫展,最終以放棄應天府為代價,從淮河北部前線調兵南下圍剿就能看得出來東南叛軍的實力。

“以東南叛軍這樣的實力,即使在人數上遠遠超過了折可存的軍隊,但想圍殺折可存卻難如登天。”王淵最後說道,“以我的判斷,現在江淮形勢肯定非常混亂,有錢有勢的人紛紛渡江南逃,軍心、民心皆已瀕臨崩潰,應天府的大軍即使到了江淮,也無法力挽狂瀾了。”

岳飛揹負重壓,像王淵這樣的安慰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好在他的運氣非常好,中原大戰已經臨近尾聲,虎烈軍很快就能全殲山東金軍,而河北金軍已經撤了,虎烈軍很快就可以進行南下作戰了。

這天,山東金軍瘋狂突圍,完顏撻懶在北線戰場,屋裡海在南線戰場,都指揮各自的軍隊猛烈攻擊,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但虎烈軍太多了,任何一個方向都擁有絕對優勢,金軍的攻勢被完全遏制。

這天晚上,岳飛和王淵仔細商議後,決定向長安報捷,並提出收復山東和南下江淮的作戰策略,請朝廷儘快予以批准。

初九日,金軍支撐不住了,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將士傷亡嚴重,體力不支,崩潰在即。

當夜岳飛下令,初十日,集結主力,先行圍殺東線奚軍。

第二天,虎烈軍主力四面攻擊,激戰四個時辰,全殲奚軍,斬首六千餘級,俘虜一萬餘人,十幾名奚軍高階將帥被殺,主帥屋裡海被擒獲。

十一日,虎烈軍稍作休整,所有軍隊都聚集到了北線戰場。

岳飛把楊可世的軍隊也拉上了戰場。楊可世抵達開封後,就地駐紮,與贏秦指揮的虎烈第五軍、第八軍組成了一道堅實的戍守開封的防線。當時開封城裡所有的軍隊都被岳飛調到了宛亭戰場,開封就是一座空城。如果河北金軍從滑州方向渡河攻擊,贏秦的軍隊一旦被突破,開封就完了,宛亭戰場上的虎烈軍主力就是腹背受敵,所以楊可世率軍抵達開封後,開封的防線才算穩固了。

楊可世率軍從蘭州千里迢迢而來,總不能讓將士們空手而回,因此他三番兩次向岳飛請戰。此刻大局已定,岳飛理所當然要給他們建功的機會,所以主動下令,請楊可世參加最後一戰的攻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十二日,虎烈軍發動了最後一擊,二十多萬大軍從四面八方同時進攻。兩個多時辰後,北線金軍全軍覆沒,斬首五千餘級,俘虜一萬餘人,金軍部分高級將領戰死,完顏撻懶和霍石等人則擒獲。

十三日,岳飛在都統司召集各軍主帥,宣佈收復山東和南下江淮的作戰策略。

中原的仗打完了,預期目標全部實現,接下來,就要乘勝攻擊,馬上收復山東,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南下江淮。

這個策略早在長安要求岳飛攻佔山東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所以攻打山東的計策其實不需要得到朝廷的特別批准,岳飛之所以要奏請,主要還是為了南下江淮。

“攻打山東的軍隊三天後就出發。”岳飛站在地圖前面,面對眾將,緩緩說道:“王留守負責率軍收復山東,我則率軍南下,先打應天府,然後渡淮作戰,與折可存會合後,直殺長江北岸。”

孫革接著解說具體部署。

開封由駝帥贏秦留守。田復的虎烈第五軍、王彥的第八軍、劉光世的第三十軍、楊可世的兩個軍留在開封,鎮戍中原。

辛興宗、苗傅、王德、酈瓊、劉豫五個人的軍隊隨王淵攻打山東。高寶龍的渤海軍、王大忠的殿前軍和盧俊義的第七軍、做為東進主力,直接聽命於王淵的指揮。

王貴的兩個軍、宋江的兩個軍、林沖的兩個軍、韓世忠的兩個軍,王玶的兩個軍,胡立濤的射糧軍、阿巴頓的虎烈第二軍,方進的虎衛軍隨同岳飛南下,攻打江淮。

“在未來的三天,各軍就地休整,以俘虜補充傷損。補充不足的,則在後續戰鬥中繼續以俘虜補充。”

孫革話音剛落,大帳內頓時沸騰起來,各軍將帥們非常興奮,七嘴八舌地說個不停。他們知道大軍馬上要打山東,但沒想到岳飛這麼快就要打江淮,按這樣的速度連續攻擊,今年冬天或許就可以渡過長江,殺進江寧了。

岳飛揮手示意眾將安靜一下,“南下選鋒軍由羅蘭統率,方進的虎衛軍、阿巴頓的第二軍、張憲的第十軍、傅秀國的第十二軍和張俊的第十五軍隨其先行南下,即刻攻打應天府。”

眾將轟然領命,士氣如虹。

十三日,中原大捷的訊息傳到長安,長安為之轟動。

這是一個空前的勝利,對天下格局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岳飛更是聲名大震,再也沒有人懷疑他的軍事才能了。

漢王府的氣氛非常好,王妃羅思南喜笑顏開,宰相李綱、副相黃涉、樞密院的董小丑、劉延慶、折可求等宰執大臣也是笑容滿面,大家坐在一起,一邊聽大帥府長史原野講述宛亭大戰的經過,一邊看著地圖,想像著山東、江淮盡數收復的美好前景。

“岳飛、王淵先在雍丘戰場擊敗東南叛軍,辛興宗、王德率八萬大軍投誠,接著在宛亭戰場又全殲山東金軍十一萬人馬,並圍殺兩萬河北金軍。至此,山東金軍已經所剩無幾,山東之地唾手可得。為此,岳飛和王淵提議,把大軍一分為二,一部東進,收復山東,一部南下,攻打江淮。”

原野說到這裡停下了,看看羅思南,又看看坐在對面的幾位宰執大臣,發現大家神情興奮,並沒有流露出任何反對的意思,於是繼續說道;“攻打山東,在我們預定計策之內,發動中原大戰的目的就是要攻佔山東,而攻佔山東的目的則是為了南下攻打江淮。本來是兩步走的策略,現在要改為同時進行,這對朝廷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主要難度在於錢糧的籌集。”

“岳飛和王淵在信中也說到了錢糧的事。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女真人在山東殘酷搜刮,山東百姓貧困。大軍攻打山東,如果一路縱兵擄掠,不但會讓百姓更加困苦,對我們收復山東也極為不利。為此,岳飛建議即刻南下打江淮。江淮富裕,打下江淮後,可以用江淮的錢糧支援山東,同時,也能解決一部分軍資,可以有效緩解朝廷在這方面所承受的重壓。”

原野詳細述說了馬上攻打江淮的理由和一些有利條件,做為大帥府的長史,他建議朝廷同意這一奏議,並請皇帝即刻下旨。

“你們有什麼看法?”羅思南問道,“如果大家都同意岳飛的奏議,那就奏請皇帝下旨。”

李綱首先表示贊同。這一仗最初他是不同意打的,各種條件都不具備,但羅思南非常強硬,甩開議事堂,堅決支援樞密院發動中原大戰,結果她成功了,她的個人威望也因此大漲。如今形勢一片大好,沒有理由不支援,再說收復了山東和江淮,朝廷實際控制的區域越來越大,財政上也能得到改善,而距離中土統一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

“岳飛在策略上沒有問題。”董小丑說道,“但他太急了,他應該稍稍喘口氣,最起碼要把投誠過來的十萬軍隊整編了,否則這就是一個隱患。”

“劉豫的山東軍隊人數少,不足為慮。”黃涉也在擔心這事,看到董小丑主動提及,隨即也說了自己的看法,“辛興宗、苗傅、王德、酈瓊四個人的軍隊必須儘快整編,這件事不能拖,越快越好。”

羅思南黛眉微皺,稍加沉吟後,目光轉向了劉延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