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宗室的憤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四章 宗室的憤怒

六月二十二,深夜,李風雲、李密率聯盟主力越過函谷關,向澠池方向急速前進。

同一時間,楊玄感率本部主力軍隊隨後跟進,悄然接近函谷關。

同日夜間,西京留守衛文升率軍抵達弘農郡首府弘農城。弘農太守蔡王楊智積以身體不適為由,沒有出城相迎,也拒絕了衛文升、明雅等大臣的探視之請,以此來表達他對西京人藉機打擊弘農楊氏,甚至做出掘墓鞭屍焚骨這等天怒人怨之事的憤怒。某種意義上此事就是赤。裸。裸的打臉,不但打宗室的臉,也是打聖主的臉,而弘農楊氏淪落到如此不堪之地步,楊氏內部自相殘殺自我損耗,對宗室和聖主的權威來說也是個不可彌補的巨大打擊。

衛文升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雖然心底坦蕩蕩,但他也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了,是非觀已難以更改,對聖主和宗室做了不該做的事或多或少還是有些歉疚。看到楊智積拒不見面,衛文升的情緒有些低落,遂託付兵部侍郎明雅以探視為由進城走一趟,不論能否見到楊智積的面,都務必把利害關係說清楚,一旦楊玄感西進,楊智積必須拼死阻御,不惜代價也要把楊玄感拖住,這已經不是私人感情問題,而是關係到了國祚存亡,容不得半點疏忽。

明雅進了城,沒有見到楊智積,也沒有見到楊智積的兒子,出面接待他的是楊續,而楊續是觀德王楊雄的兒子。楊續沒給明雅好臉色,自始至終陰沉著一張臉,眼神更是陰戾,冷冰冰的好似要吃人一般。

明雅能夠理解,雖然挖的是楊玄感一脈的祖墳,痛在楊玄感的心上,但宗室與弘農楊氏同根同源,同氣連枝,皇族也是感同身受。這是奇恥大辱啊,這一巴掌不僅僅打在楊玄感的臉上,打在弘農楊氏的臉上,也打在宗室和聖主的臉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明雅委婉做出解釋,這件事的確是衛文升做的,但始作俑者卻是關隴本土貴族,罪魁禍首是關隴本土豪門世家,如果他們不在馳援東都一事上設定重重障礙,衛文升也不至於失去理智行此玉石俱焚之下策。

楊續冷笑不語。

兩代皇帝所堅持的中央集權改革得罪了所有的門閥士族,尤其得罪了既得利益最大的關隴統治集團,其中就包括弘農楊氏,而楊玄感做為弘農楊氏的新一代領袖,公然舉旗反對改革,反對聖主,等於在自家人的背後捅了一刀,接下來各方勢力當然一哄而上,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牆倒眾人推乃是必然之事。對此楊續有所準備,月初楊恭仁曾要求楊師道西進華陰便是勸說諸房長者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選擇,既不要窩裡鬥,也不要給政敵一鍋端了,但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政敵竟然喪心病狂到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掘墓鞭屍、挫骨揚灰,這對弘農楊氏的打擊太大了,這是對楊氏尊嚴的肆意踐踏,是對楊氏聲譽的無情碾壓,而尊嚴和聲譽正是構成楊氏千年豪門的精神核心所在,這種情況下弘農楊氏若不殊死相搏,聖主和宗室若不血腥報復,楊氏子孫若不洗雪恥辱,弘農楊氏必定迅速走向沒落。

所以此事在楊續看來,這些人都瘋了,為了打擊聖主無所不用其極,楊玄感用陽謀公開造反,而其他人用陰謀暗中推波助瀾,難道他們當真以為可以推翻聖主?可以改天換地?

明雅看到楊續始終不說話,不得不繼續解釋。

衛文升之所以走這步棋,原因就在如此,就是聖主和宗室都會把仇恨記在關隴本土貴族頭上,把關隴本土貴族逼到懸崖邊上,逼得他們不得不到東都戰場上捨命相搏。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以楊玄感為首的河洛人和以韋氏為首的關隴本土貴族兩敗俱傷之後,朝堂上的保守力量就不堪一擊了,如此便能給聖主和改革派贏得逆轉危局的機會,畢竟連續兩次東征失利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給聖主和改革派造成的打擊太大了,如果不能利用這場兵變給保守勢力以沉重打擊,聖主和改革派必將失去絕對權威,改革必將停滯甚至倒推,而如此一連串的疊加打擊,必將置聖主和改革派於倒塌之危。

兵部侍郎明雅的解釋很有水平,他名義上把罪責都推給了關隴本土貴族,但實際上明確告訴宗室,這是聖主和改革派所願意看到的局面,聖主和改革派為了拯救自己,為了牢牢掌控權柄和維持改革的進行,肯定會支援衛文升這種“壯士斷臂”之舉,聖主肯定願意犧牲弘農楊氏來確保中央集權改革的持續進行。總之一句話,在聖主和改革派眼裡,為了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權制,為中土夯實大一統的基礎,任何東西都可以犧牲,弘農楊氏一樣可以犧牲。

楊續聽懂了,冰冷的臉色起了些變化,他意識到事情比自己想像得更嚴重,兄長楊恭仁顯然比自己更加瞭解聖主,知道聖主在關鍵時刻極有可能犧牲弘農楊氏,所以未雨綢繆,想方設法保全弘農楊氏,保全宗室力量,以防不測。

“某會如實轉告大王。”楊續終於開口,算是接受了明雅的解釋。

明雅緊懸的心頓時放了下來,他和衛文升等人最擔心的就是宗室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一旦蔡王楊智積在楊玄感西進入關的時候提供幫助,或者視若無睹任其透過,甚至在前方激戰之際突然於後方倒戈,那就麻煩了。

“東都之戰,同軌公(衛文升)並無勝算,但形勢不由人,如今他也只能一往無前,殊死一搏。”明雅撫須嘆道,“只是如此一來,東都恐怕就有覆沒之危了。”

楊續心領神會。

關隴本土貴族現在處在兩難窘境中,如果不與楊玄感拼個你死我活,將來聖主和宗室必定血腥報復,衛文升以自己行將就木之軀把整個關隴本土貴族集團都拖進了“刑場”,反之,如果與楊玄感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實力削弱了,關隴本土貴族集團將來就是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由聖主和改革派宰割了,所以西京大軍到了東都戰場後,雖不至於消極怠戰,但也不會捨生忘死,極有可能與楊玄感形成僵持,把楊玄感拖在東都戰場上,以等待其他各路援軍的來臨,最大程度地保存實力。

這種局面下宗室的態度很重要,如果蔡王楊智積公開支援衛文升,旗幟鮮明地反對楊玄感,做出為了國祚寧願犧牲弘農楊氏之姿態,必定能在政治上向西京方面施以重壓,從而迫使西京大軍能在東都戰場上有所作為,即便把東都打成廢墟,也絕不能讓楊玄感攻陷東都,讓聖主的臉再一次被打,威權再一次受損。

楊續沉思良久,做出了“轉告”蔡王的承諾。

明雅帶著希望告辭離去,但一夜過後,六月二十三清晨,西京大軍拔營起寨,在晨曦中踏上征程,而衛文升等人“翹首期盼”的蔡王楊智積依舊沒有出現,弘農郡府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加入東都平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衛文升等人非常失望,不過這符合蔡王楊智積的風格,蔡王一向謹小慎微、明哲保身、縮著腦袋過日子,寧可不作為,也不錯誤作為,只是如此關鍵時刻,蔡王的沉默實際上就是無聲的抗議,代表這位“老好人”已經憤怒到了極致,已經到了忍耐的極限,已經連虛偽的笑臉都吝嗇不給了。

六月二十三,滎陽戰場。

韓相國率軍抵達滎陽,包圍滎陽的軍隊一夜暴漲。

郇王楊慶果斷下令,棄守滎陽,突圍南下,直奔首府管城而去。

顧覺進駐滎陽。韓相國和呂明星則率軍直殺通濟渠,繼續東進,要以最快速度拿下金堤關。

六月二十三,黎陽戰場。

齊王繼續攻打黎陽城,攻勢依舊“猛烈”,同時敦促河北討捕大使崔弘升、涿郡副留守陳稜儘快趕赴黎陽城下會

崔弘升和陳稜均以就近剿殺叛賊為藉口,滯留於內黃和湯陰,遲遲不向黎陽靠攏。

齊王的“威脅”之意太明顯了,他就是要利用黎陽來影響甚至控制整個局勢的發展。大運河要持續斷絕,東都要旦夕不保,這場風暴要越來越大,以此來迫使聖主放棄二次東征,讓聖主和中樞再一次遭受重創,唯有如此他才能最大程度地攫取政治利益,即便奪取不到皇統,最起碼也要保證他和他的政治勢力能夠生存下去,暫無滅頂之災。

崔弘升和陳稜約定,不論行省如何決策,他們都要與齊王保持安全距離,務必把齊王“困”在黎陽,不讓齊王進京以致風暴失控,當然了,如果白馬那邊的彭城留守董純有所異動,他們就要注意了,防止齊王金蟬脫殼,在他們眼皮底下飛馬進京。

這天黃昏,西京大軍抵達常平倉,距離弘農宮已近在咫尺,距離陝城也就剩下幾十裡路程了。

衛文升接到了行省從水路送來的緊急文書,而這封文書的內容表明當前形勢愈發惡化,除了東都被叛軍完全包圍,與行省失去聯絡外,最重要的就是齊王進入了黎陽戰場,控制了南北大運河,搶佔了先機,讓中央陷入了被動。

對衛文升來說,現在顧及不到黎陽方面的局勢,當務之急是以最快速度殺進東都戰場。他只有搶在齊王的前面殺進東都,才有可能阻止齊王進京,或者在齊王進京後阻止其與楊玄感結盟。

然而,函谷關已被楊玄感攻佔,如果西京大軍由崤、澠一線直殺東都,則必然受阻於函谷關,於是有人提議改走水路,沿大河而下,由鄧津、孟津方向登陸殺進東都戰場,既安全又穩妥,但此策等於敞開大道任由楊玄感西進關中,理所當然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

衛文升反覆權衡,遲遲拿不定主意。

...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