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

趙十住看到了一位年青人,相貌英俊,氣質不凡,自信的神中透出一股矜傲,明顯就是出自高門大族。再聯想到白髮賊深厚背景,趙十住對眼前年輕人頓時重視起來。自己的身份地位擺在這裡,白髮賊若想解決問題,肯定要派個份量足說話頂用的人前來談判,否則就是自取其辱了。

見禮之後,李孟嘗自我介紹,開門見山,直言不諱,某來自趙郡。

趙十住吃驚了。趙郡李氏的子弟竟然藏身於叛軍之中,這個玄機就大了。雖然趙郡李氏日漸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郡李氏依舊高居超級豪門之列,暫時還看不到它的地位有絲毫鬆動的跡象,趙郡李氏的子弟不論在儒林還是在官場上都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因此這位叫李孟嘗的年輕人突然出現在趙十住的面前,並且還是不加掩飾的以叛軍信使的身份出現,原因只有兩個,要麼李孟嘗非常叛逆,無視家族利益,落草為寇,自甘墮落,而這個可能性顯然不大,豪門子弟即便紈絝也有底線,終究是讀過書的人,是非好歹還是知道的,所以趙十住有理由認定,趙郡李氏是白髮賊的支持者,或者換一種說法,趙郡李氏蓄意利用白髮賊牟取私利,而李孟嘗正是趙郡李氏放在白髮賊身邊的利益代言人。

趙郡李氏要牟取的私利是什麼?無非就是權勢,就是鞏固和加強趙郡李氏在中土超級豪門的地位,因此趙郡李氏以控制白髮賊來影響甚至推動北疆局勢的發展,以南北關係的惡化來脅迫東都向山東人做出更大妥協,尤其要脅迫聖主向趙郡李氏做出政治妥協。這應該就是趙郡李氏的真正目的所在,為此趙郡李氏不惜以身犯險,行險一搏。

趙十住越想越心驚,他忽然意識到當前局勢遠比自己想像的更複雜,齊王和幽燕豪門都在利用白髮賊牟取私利,都要挾北疆鎮戍安全威脅聖主和中樞以榨取到更多政治利益,而從李孟嘗不顧風險公開身份來看,趙郡李氏已經“赤膊上陣”,這足以說明高層的政治博弈非常激烈,各方勢力互不相讓,有反目成仇、大打出手之勢。這種背景下,以趙十住的身份和地位,最多也就是一顆無足輕重的棋子,對大局的發展無關緊要,說吃也就吃了,但對趙十住本人來說就重要了,事關生死,豈能忽視?

趙十住的心態變了,臉上的表情也隨之發生變化,由冷若冰霜變為和煦春風,這等於直接給出暗示,你的意思我聽懂了,只是你來的目的是什麼?

趙十住保持沉默。現在他被對方包圍了,他處在被動位置上,談判的時候,當然要先聽聽對方的條件,摸摸對方的底線,而不是輕易開口先把自己暴露了。

李孟嘗看到趙十住神色緩和,面露淺笑,知道自己“自報家門”的效果已經達到,隨即繼續說道,“某想冒昧問一下,將軍可知建昌公、左御衛將軍李子雄,新義公、武賁郎將韓世諤,義寧公、武賁郎將周仲,海寧侯、偃師都尉來淵現在何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句話太突兀,完全出乎趙十住的預料,讓趙十住措手不及,錯愣萬分。這四位權貴都是衛府高階軍官,都是聲名顯赫的大人物,據說都參加了楊玄感的兵變,趙十住當然十分關注,只是如今他們下落何處,與白髮賊和叛軍攻打燕北有什麼關係?

驀然,一個匪夷所思的念頭掠過趙十住的腦海,頓時便有心驚膽戰之感,情不自禁的便有些緊張。

李孟嘗僅僅停了一息就自問自答了,“實話告訴你,他們就在對面。”李孟嘗抬手指向聯盟大軍所在的方向,“如果你懷疑某胡說八道,某可以安排,讓你們見上一面。”

趙十住目瞪口呆,這個訊息太震撼了,給了他強烈衝擊,讓他一時難以接受。李子雄是功勳老臣,德高望重,而韓世諤、周仲、來淵都是名將之後,都是衛府有名的戰將,身份也非常顯赫,這樣一群權貴背叛聖主,發動兵變,趙十住多少還能理解,但落草為寇,與一幫惡名昭彰的盜匪同流合汙,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反差實在太大,趙十住不敢置信。

十住震驚的表情落在李孟嘗的眼中,李孟嘗也驚訝了,這證明李風雲的猜測是對的,趙十住對掩藏在當前局勢背後的內幕知之甚少,甚至根本就是一無所知,所以趙十住才會在聯盟大軍北渡桑幹後做出錯誤的判斷,拿出錯誤的決策,以致於現在雙方僵持不下,阻礙了聯盟大軍北上步伐。

“這個訊息,將軍當真不知道?”李孟嘗問道。

趙十住愣了一下,意識到李孟嘗話裡有話,但他還沒有震驚中恢復過來,還在思考李子雄等權貴為何落草為寇與白髮賊為伍?這些人北上幽燕的目的又是什麼?他們的目的將對北疆局勢和南北關係產生何種影響?心念電閃間,趙十住便有了一個大概的推斷,而這個推斷讓他驀然意識到自己之所以一無所知,之所以成了一顆無足輕重的棋子,是因為有人蓄意對他封鎖了訊息,目的是不給他分享功勞的機會,而訊息的閉塞,不但讓他對局勢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還置他於敗亡之險境。今天如果不是對手無意與他打個兩敗俱傷,明年的今天就有可能是他的祭日。

趙十住怒由心生,怨憤之氣噴湧而出。

李孟嘗看到趙十住憤怒了,當即火上澆油,“段留守自進入上谷後,便與建昌公李子雄建立了聯絡,兩人先後進行了四次密談,而密談的內容就與此次我們渡河北上有直接關係。如此重大機密,不但涉及到了燕北鎮戍安全,還影響到了南北對抗之局面,將軍作為燕北邊軍的最高統帥,焉能不知?段留守豈會蓄意隱瞞?將軍以重兵阻截於鹿角驛,是不是別有圖謀?”

別有圖謀?怒火中燒的趙十住突然被這四個字驚醒了。果然是別有圖謀,自己差點就上當中計了。

雖然段達的確對自己蓄意隱瞞了諸多機密,但肯定有原因,不可能僅僅是擔心自己分享了他的功勞。李孟嘗所說的重大機密如果當真事關南北對抗之局面,那麼就不在段達許可權範圍內,段達不敢也不可能擅自決策,更不會擅自與李子雄談判,而能夠做出如此重大決策的只有聖主和中樞,另外考慮到段達與聖主關係密切,深得聖主信任,又是幽燕軍政長官,聖主把這一重大決策交給段達實施也在情理之中。由此不難推測到段達蓄意隱瞞的原因,高層機密的傳達有嚴格的規定,如果違反規定洩露了機密,後果可想而知。

李孟嘗蓄意挑撥,離間自己和段達的關係,是無心之失,還是故意為之?

趙十住冷靜下來,漠然看了李孟嘗一眼,不動聲色地問道,“重大機密?某為何不知?”

李孟嘗微微一笑,成竹在胸,既然你不知道這個機密,段達蓄意隱瞞了你,那麼我只要說出來,你們之間的矛盾就必然爆發,而聯盟當前最需要的就是“鷸蚌相爭”,唯有如此才能卡住段達的“咽喉”,逼迫他做出妥協和讓步,以便聯盟漁翁得利,力爭在出塞前獲得更多支援。

“段留守有個借刀殺人計,但因為齊王北上在即,幽燕乃至北疆局勢日益複雜,段留守實力不濟,難以掌控大局,於是便把此計獻給了聖主和中樞。”

李孟嘗娓娓道來,圍繞著段達與李子雄的四次談判,把借刀殺人計背後各大勢力之間紛繁復雜的政治博弈和利益鬥爭做了一番詳細的闡述。

“雖然大家表明上的目的都是為了穩定北疆局勢和南北關係,但真正的目標卻各不相同,聖主和中樞不但要為發動第三次東征創造有利條件,還要遏制和削弱齊王,以免其坐大北疆,而齊王沒有選擇,必須竭盡全力發展壯大,這就是矛盾所在。聖主和中樞要借突厥人的刀消滅我們,而齊王卻要想方設法保全我們。實際上這就是皇統之爭,段留守不想卷進去,要明哲保身,而從將軍的立場來說,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李孟嘗望著神情陰鬱的趙十住,語含雙關地說道,“目前局勢下,將軍還能避開嗎?”

趙十住恍然大悟,明白了,但也遲了,懊悔不迭。

早知如此,昨天就應該堅持己見,就應該堅守不出,任由叛軍北渡桑乾,但如今自己被困鹿角驛,如同砧板上的肉,只能任由宰割了,只能任由白髮賊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去威脅段達,逼迫段達給予各方面的支援。可以預見,段達為拯救自己和諸鷹揚,只能接受白髮賊的訛詐,打落牙齒和血吞,不忍也得忍。不過從此後,段達和自己就惹上了大麻煩,段達是“公開”支援叛軍出塞作戰,而自己則默契配合叛軍惡化燕北局勢以脅迫段達妥協,這實際上都是間接幫助齊王擴張實力,一旦聖主和中樞追究下來,百嘴莫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時候不早了。”李孟嘗抬頭看看天色,催促道,“將軍如何決策?”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