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

九月二十三,深夜,蟠龍堡。

李子雄、韓世諤率豹騎軍日夜兼程而行,終於在子夜前趕到了蟠龍堡。

米庸、井疆六斤蜚、若干大斧、爾朱天嘯等雷霆軍總管出堡相迎,贏得了李子雄、韓世諤、楊恭道三大權貴的交口稱讚,尤其對獻上奪堡之計的若干大斧,更是讚不絕口。

若干大斧倒是謙遜,把功勞都推給了燕山幾位豪傑,並把他們隆重介紹給了李子雄等人。這幾位豪傑都是燕山山賊首領,也都是若干大斧的兄弟,此次他們在若干大斧的說服下,不但參加了聯盟的雷霆軍,還在攻佔蟠龍堡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正是他們預先把自己人藏匿在商賈隊伍中乘亂混進蟠龍堡點燃了大火,否則雷霆軍絕無可能在短短時間內拿下這座堅固要隘。

李子雄親熱招呼,當即下令予以重賞,把蟠龍堡的戰利品一分為三,其中燕山豪傑拿一份,雷霆將士拿一份,剩下一份上繳聯盟。燕山豪傑驚喜不已,山賊們歡呼雀躍。兩百多個山賊瓜分蟠龍堡三分之一的戰利品,賞賜太豐厚,每個山賊轉眼就成了土豪,這種發財速度比打家劫舍殺人越貨快多了。

李子雄的心情非常好,途中他接到周仲急報,白檀城已經拿下,而如今蟠龍堡也拿下了,其過程遠比想象得順利。這一切不是因為他李子雄指揮得好,也不是因為南下選鋒軍打得好,而是要歸功於李風雲所部署的“後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更重要的是裴世矩的運籌帷幄。

接下來他的任務就是獲得冀北、幽燕兩地豪門世家的物資支援,然後就是儘快與段達取得聯系,力爭在最短時間內贏得涿郡留守府的支援。

收復安州之策能否成功,關鍵就在聯盟能否爭取到長城內的支援,否則眼前這點戰果很快就會化作烏有,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隨著奚王阿會正和奚族五部大軍的返回、隨著冬天的到來、隨著突厥人和東北其他族群的聯手打擊而煙消雲散。

進了蟠龍堡,李子雄不待休息,馬上召集軍議。

米庸詳細述說了攻打蟠龍堡的經過,以及對古北口邊市的包圍,而李子雄根本不關心這些,他關心的是古北口那邊的動靜。

“奚人劫持中土商賈為人質,而古北口那邊竟然一點動靜也沒有?”李子雄皺眉問道。

米庸點點頭,“關門一直緊閉,城上戍軍嚴陣以待,任何人只要接近關門兩百步即遭警告,再向前必遭射殺。”

李子雄與韓世諤、楊恭道互相看看,心裡不約而同地升起疑團,既然李風雲已經與冀北、幽燕兩地的豪門世家達成了約定,為何蟠龍堡陷落了,中土大纛都豎起來了,對面還一點動靜都沒有?這解釋不通啊?

李子雄轉目望向李孟嘗。李孟嘗隨李子雄南下古北口是李風雲的安排,特殊情況下,長城外有李孟嘗,長城內有李思行,可以確保雙方能夠建立聯系。

李孟嘗也是憂心如焚,看到李子雄望向他,當即站起來,主動請纓,“明公,某即刻趕赴古北口。”

李子雄用力一揮手,“速去速回,確保安全。某在這裡等你好消息。”

午夜,李孟嘗、井疆六斤蜚帶著一隊馬軍趕到古北口要隘。長城上,一堆堆篝火熊熊燃燒,遠看就如一串耀眼明珠,照亮了半邊天空。

距離要隘兩百步外,馬軍將士一字列開,高舉火把,縱聲狂呼,“信使叩關……”

又吹響聯絡角號,懇請對方回應。

連呼十數聲之後,關隘上終於傳來角號聲,允許信使進關。

李孟嘗毫不猶豫,當即卸下盔甲和兵器,僅著單薄戎裝,赤手空拳,大步走到關隘下,坐進吊籃,由城上戍卒拉上城牆。

李孟嘗剛一露頭,就聽到一聲熟悉的驚叫,那是李思行的叫聲,然後一大群人“呼啦”圍了上來,不等李孟嘗走出吊籃,就七嘴八舌的各種詢問。李孟嘗非常冷靜,一把拽住李思行,“誰是崔家九將軍?”

李思行看了看,抬手指向人群後方一位戎裝大漢。李孟嘗當即衝著四周人群拱手致歉,然後疾步走到崔九面前,躬身一禮,正要說話,卻被崔九搖手阻止,“不要著急,先見過鎮將和鎮副。”

李孟嘗頓時領悟,怪不得米庸等人一直未能與古北口取得聯系,原來不是冀北和幽燕兩地豪門沒有及時趕到,而是他們對李風雲缺乏信心,並沒有提前與古北口的軍政長官們進行溝通,結果關鍵時刻遇到了阻礙,只能站在長城上翹首以待。

崔九面無表情,一言不發,帶著李孟嘗、李思行一路疾行,看得出來他很生氣,很憤怒。

他不能不生氣,今天不但崔家的面子被人“削”了,冀北和幽燕豪門世家的面子,甚至連太原郭氏的面子,都給“削”了,慕容氏太過分了,慕容正則更是“剛正”的不可理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之前郭絢興沖沖地告訴慕容正則,蟠龍堡那邊的確是中土軍隊,只不過是月初從燕北方向出塞的叛軍,他們出塞作戰的真正目的是收復安州,結果奇蹟出現了,這種不可能的事竟然成真了,當然,此事真假尚需進一步查證,需要派人出關聯絡蟠龍堡。

郭絢直言相告,意圖很明顯,這種唾手可得的功勞人人有份,慕容正則不但不會拒絕,反而還會感激他,哪料到慕容正則理都不理他,一句話就把他打發了,“此乃非常時期,關門緊閉,任何人不得進出。”

郭絢初始還耐心勸說,但慕容正則以長城安全為由,拒不開關,也不允許任何人出關。顏面盡失的郭絢最後終於失去耐心,再加上數月來始終被慕容正則壓制得喘不過氣來,怨恨滿腹,新仇舊恨一起爆發。

郭絢勃然大怒,以古北口鎮將身份強行命令慕容正則開啟關門,結果此舉徹底激怒了慕容正則,指著郭絢的鼻子破口大罵,說郭絢有勾結叛賊、裡通外國之嫌,已經嚴重危及到了長城安全,他要上奏彈劾。郭絢理屈,啞口無言,氣得面紅而赤,拂袖而去。

局勢驟失控,幾大豪門世家子弟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關鍵時刻慕容正則竟然成了支援李風雲的最大阻礙。

崔九、盧君憲、劉山伯等人急忙出面予以補救,但已經遲了,此事本是秘密,即便知情者也不會直白說,大家都是明白人,隱晦透露一下也就懂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切盡在不言中,偏偏這個慕容正則故意裝不懂,不搞默契,一本正經的就事論事,結果可想而知,李風雲和李子雄都是中土叛賊,都是朝廷必殺之人,就算他們攻佔了安州,他們也依舊是中土叛賊,也依舊是朝廷必殺之人,這關門當然不能開。

事情搞僵了,沒有回旋餘地,這時候除了聖主下旨外,恐怕誰也不能說服慕容正則開啟關門了,因為事情很明顯,誰也不能承認自己與李風雲、李子雄是盟友,更不能承認自己知道二李出塞的目的是收復安州,那等於坐實了勾結叛賊之罪。

崔家十二娘子也著急了。李風雲告訴她這個機密的時候,就曾說過,能否收復安州關鍵就在糧草武器的及時支援,而戰機稍縱即逝,一旦李風雲因為糧草不繼而錯失收復安州之良機,則所有可期待的未來利益統統消失。情急之下,崔鈺打算暴露身份親自出面勸說,但被崔九斷然阻止。

事情很明顯,慕容正則不是因私拒絕,而是因公拒絕,所有逼迫慕容正則開啟關門的人,都是徇私枉法,都是置邊鎮安全與中土安危於不顧。

當然,就收復安州這件事本身而言,它只要成功了,就對中土非常有利,但現在關鍵問題是,它成功了嗎?既然沒有成功,那對中土就無利可言,既然對中土無利,甚至還有可能累及中土,慕容正則有什麼理由“同流合汙”開啟關門?再退一步說,就算它成功了,就算它對中土非常有利,還存在兩個重要前提,白髮賊和李子雄是否會把安州獻給中土?聖主和中樞是否會接受白髮賊和李子雄的投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這兩個前提均不成立,則這件事對中土非但無利,反而有害,也是說,沒有聖主和中樞的命令,慕容正則根本不可能開啟關門,陷自己和中土於不利之窘境。

同樣一件事,站在國祚和中土立場上,與站在個人和小集團立場上,處理方式和最後結果大相徑庭。慕容正則站在國祚和中土立場上,既不願與私利者狼狽為奸,亦不能與叛賊沆瀣一氣,最後結果就是堅決不開關門,所以即便崔家十二娘子親自出面,面對一身正氣、大義凜然的慕容正則,也是一籌莫展。

就在這時,李孟嘗出現了,崔九當即看到一線轉機。

目下只要安州形勢對白髮賊和李子雄非常有利,對中土而言就是一個攫利良機。這一仗打下來白髮賊與奚族肯定兩敗俱傷,突厥人必定支援奚族,而中土若想從中漁利,就必然暗中支援白髮賊,以便持續混亂安州局勢,消耗奚族和突厥人的力量,如此只待時機合適,中土或許就能一擊而中,輕鬆收復安州。

這種大好局面稍有軍事常識的將領都能看到,都不會錯過機會,而慕容正則做為名將之子,不可能看不到,也不可能任由戰機從手中溜走,現在他之所以拒絕合作,正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看到這種大好局面的出現,他和所有人一樣完全不知道白髮賊和李子雄是否已經在安州戰場上贏得了一定優勢,如果白髮賊和李子雄岌岌可危甚至敗亡在即,哪來的大好局面?哪來的戰機?

崔九帶著李孟嘗、李思行走下城牆,看到身後只有一隊戍衛,沒有閒雜人等,遂放慢腳步,低聲詢問李孟嘗,“安州戰局如何?”

=手機用戶請訪問mpiaotian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