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戰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

李風雲抱著雙臂站在地圖前,正凝神思考,看到孔穎達、孟壩走進帥帳,遂招招手,示意他們稟報一下談判結果。.

孔穎達簡略述說了一遍,最後總結道,“雙方都劃出了底線,阿會正要繼續維持阿會氏聯盟,最大程度保全奚族實力,而我們則要摧毀阿會氏聯盟,最大程度削弱奚族實力。至此雙方已無妥協餘地,接下來雙方要麼立即決戰,一戰定勝負;要麼對峙僵持,等待局勢變化,而長期對峙對我們非常不利,一旦突厥人大舉進攻,我們便陷入腹背受敵、兩線作戰之困境。”

孔穎達的意思還是馬上決戰,馬上擊敗阿會正和奚族大軍,在最短時間內摧毀對手,以最快速度穩定和立足安州,如此既可全力以赴對抗突厥和東胡諸種的反擊,又可拿出更大戰果贏得中土的支援,但他做為聯盟客卿,緊守本分,不敢逾越,只能隱晦暗示,點到即止。

李風雲微微頷首,“勞煩先生了。”稍事沉吟,繼續說道,“某剛剛接到總管鍾信和斛律霸的急報,阿史那咄捺可能透過某個秘密渠道,已經知道辱紇王部與我們結盟,並聯手攻陷了奚王府,安州形勢已急轉直下,已經嚴重損害到了突厥利益,於是立即對桃水一線展開了猛烈攻擊。雖然鬼方城內的辱紇王部已經及時支援而去,但突厥人兵力太多,攻勢太猛,桃水防線隨時都有可能失陷,一旦我們失去了平地松林這道屏障,讓突厥人兵臨鬼方城下,則整個形勢對我們就非常不利了。”

孔穎達目露憂色,點頭說道,“這在意料之中,以目下安州混亂之局和聯盟疲憊之師,根本不具備兩線作戰之實力,若想逆轉危局,唯有在最短時間內擊敗阿會正,然後集中力量對抗突厥。”

“先生所言甚是,某與諸公正在商討攻擊之策。”李風雲手指地圖說道,“今天距離我們攻陷奚王府已經五天,方城及其周邊地區的形勢在袁安等人的努力下已基本穩定,而建昌公(李子雄)和義寧公(周仲)也有力控制了白檀及其周邊地區,雖然處和蘇支與木昆部依舊堅持在要陽一楸,對白檀和方城都有一定威脅,但實力有限,即便發動攻擊,也不足以對安州戰局產生重大影響。另外新義公(韓世諤)和總管井疆六斤蜚、爾朱天嘯已經進入濡水南岸的殺戮河套,屯兵化城,距離我們只有一河之隔,隨時可以渡河而來加入戰場,而主力大軍已經在武列水西岸休整了三天,將士們的體力都已恢復,士氣旺盛,求戰**非常強烈,正是決戰的最好時機。但是……”李風雲說到這裡,轉目望向孔穎達,“這場決戰不但要在最短時間內擊敗阿會正,還要以最小代價擊敗奚族大軍,一旦損失過大,甚至損失慘重,那後果就嚴重了,畢竟我們最大的對手是突厥人,如果沒有足夠實力對抗突厥人,前期我們不論贏得多大戰果,後期都將喪失殆盡。”

孔穎達沉默不語。他是經文大師,不擅兵事,也沒有實戰經驗,雖然從全域性上來說他知道這一仗必須打,打得越早越好,但具體怎麼打,他就兩眼一抹黑了,所以很明智地閉上了嘴巴。

站在他身邊的孟壩憂心鬼方安全,看到孔穎達不說話了,遂急切問了一句,“明公,可有松山訊息?”

李風雲輕輕頷首,“你家大人也有急報。松山形勢相對較好。之前契丹人跟蹤追擊,追到一半發現不對,其主力急忙撤回落馬城,由遙輦部單獨追殺。遙輦部到了松山要隘卻看到中土大纛,驚疑不定,多方探查,始終不敢攻擊,遂漸漸散去。依照我們的估計,契丹人發現自己上當後,必然沿託紇臣水追殺阿會正,而阿會正捨近求遠的撤退之策,肯定讓契丹人有各種猜測,松山要隘上的中土大纛恰好給了契丹人一個明確思路,他們肯定可以分析出中土大軍乘機殺進安州,給了奚族致命一擊。而這是契丹人報仇雪恨的好機會,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契丹人要趁火打劫,以洩心頭之恨。”

“當然,契丹人經過兩個月的鏖戰後也是難以為繼,即便南下報復,也無法給阿會正致命一擊,最多也就是牽制一部分阿會正的力量。此不難推斷,短期內,阿會正應該是消極防禦,固守待援,一旦突厥人出手了,步利設阿史那咄爾向契丹人施壓,迫使契丹人停止攻擊奚族,同時叱吉設阿史那咄爾出兵安州,與我們正面火拼,那麼阿會正才會集中力量展開反撲。”

李風雲轉身面對諸將,左手在地圖上輕輕拍了兩下,“目前形勢下,我們急於決戰,阿會正卻不著急,雖然時間拖得越久對他越不利,奚族聯盟一旦分崩離析,他就完了,但兩害相權取其輕,相比決戰失敗,灰飛煙滅,阿會正寧願賭一把,一旦突厥人急吼吼地殺進安州,他就賭贏了。”

“這就是我們的棘手之處。”李風雲手指地圖上的武列水,“阿會正要保存實力,就算我們強渡武列水,阿會正也不會與我們打個兩敗俱傷,他肯定要退守五渡水,繼續消耗我們。等到我們強渡五渡水,他就繼續後撤,撤往松子嶺,撤往三會城,撤往神山,憑藉一道道天然險隘,不斷的阻擊我們,消耗我們。所以這場決戰若想立即開打,首先就要引蛇出洞,就要設下誘餌,誘使阿會正主動攻擊,主動渡河,主動進入我們挖下的陷阱,否則隨著時間的拖延和形勢的不斷變化,被動的就是我們。”

此言一出,帳中諸將若有所悟,有所猜測,只是李風雲攻無不克,威望日盛,誰也不敢在李風雲面前賣弄,一個個依舊正襟危坐,凝神傾聽。

“之前我們攻陷奚王府後,之所以馬不停蹄只殺武列水,是因為方城剛克,局勢混亂,需要時間吸收戰果,為此就必須把阿會正阻擋在武列水以東。現在形勢變了,有利於我們了,戰果都吸收了,方城已盡在掌控之中,白檀城也已攻克,而長城內的援助也開始源源而來,我們的攻防計策亦隨之改變,於是決戰時間就此成熟,我們已經不需要把阿會正阻擋在武列水以東,反之,我們迫切需要阿會正渡過武列水,與我們決戰於方城城下。”

決戰於方城城下?帳內諸將面面相覷,大軍再撤回方城,就能引蛇出洞?

“明公,如果阿會正不上當呢?”孟壩提出了質疑。

“你可以想想辦法,透過某些私密渠道,陸續向諸部落的將領們傳遞一些假消息以混淆視聽。”李風雲不以為然地說道,“另外我再命令方城那邊,找幾個阿會氏的俘虜,故意洩露一些機密後,再尋個恰當時機誘使他們逃亡,讓他們把假消息傳給阿會正,如此雙管齊下,可保萬無一失。”

孟壩遲疑了片刻,追問道,“明公,要傳遞哪些假消息?”

“突厥人殺進了安州,攻陷了鬼方,我們已腹背受敵,我們的主力正火速北上阻截,我們不得不退守方城,等等……”李風雲說道,“總之要符合阿會正的意願,要讓阿會正誤以為形勢正向有利於奚族的方向發展,唯有如此他才會渡過武列水,才會反攻方城,才會一步步掉進我們的陷阱。”

接著李風雲看看帳內諸將,笑著揮揮手,“諸公暢所欲言,群策群力,擬製一個全殲阿會正之計。”

九月三十,古北口。

當日凌晨,聖主詔令送達古北口。

當日上午,古北口鎮將、檢校安樂郡太守郭絢,與副鎮慕容正則,緊急約見楊恭道。

楊恭道匆匆趕到邊市秘密會晤點,看到副鎮慕容正則與郭絢同時出現,頗感驚訝,當即意識到古北口那邊可能出了問題,只是郭絢笑容滿面,情緒很好,應該沒有發生不利於雙方合作的事。

寒暄過後,郭絢直言不諱,聖主有詔令,無條件支援風雲聯盟收復安州,並指定古北口副鎮慕容正則全權負責支援安州事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恭道又驚又喜,這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聖主和中樞無條件支援收復安州,等於全方位支援聯盟,而指定由副鎮慕容正則這個出自遼西高門、名將之後、軍方少壯派來全權負責支援事宜,實際上就是暗示聯盟,關鍵時刻甚至不排除出兵支援。

這個支援力度完全超越了聯盟高層的預料,而這也意味著聯盟責任重大,任重道遠,收復安州僅僅是第一步,聖主和中樞真正的目的是利用安州改變整個南北大局,為打贏南北戰爭創造條件,所以聖主和中樞要全力打造聯盟這把“刀”,要利用這把“刀”為中土贏得最大利益,由此不難預見,聯盟在塞外的征伐會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殘酷。

但這不是楊恭道關心的事,楊恭道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出路,關心聖主和中樞是否同意他們這些楊玄感的同黨以功勳換取赦免。然而從這份詔令來看,聖主指定一個副鎮,一個正五品的武將,一個與鷹揚府郎將同一級別的軍官,來全權負責支援事宜,實際上就是蓄意降低了談判“規格”,就是明確暗示,現在你們沒資格與我談條件,乖乖聽我命令,完成任務就賞,完不成任務就自生自滅。

古北口鎮將郭絢是從四品,涿郡留守段達是從三品,再往上正三品就是中樞宰執和十二衛府大將軍,到頂了,所以在楊恭道看來,聖主和中樞既然如此支援收復安州,那全權負責此事的至少也應該是涿郡留守段達。而隨著談判“規格”的提高,雙方討價還價的餘地也就大了,否則雞同鴨講,對方什麼大事都做不了主,事事都要上奏聖主和中樞,那還談什麼談?而戰機一旦貽誤,黃花菜都涼了,所以最後結果就是聯盟抓住戰機,贏得了戰果,但既成事實了,已經拿捏不到聖主和中樞了,最終只能利益最小化,甚至一無所獲,這就是典型的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事實是不是這樣?於是楊恭道就出言試探,既然聖主指定由慕容副鎮負責支援事宜,那麼以後雙方之間的談判由誰負責?是郭絢這位鎮將,還是涿郡留守府?

郭絢心領神會,鄭重其事地告訴楊恭道,聖主有詔令,告訴他兵事不是其特長,亦無塞外征戰之經驗,對東胡諸虜更是知之甚少,所以特意提出忠告,要求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安樂郡的政務上,不要干涉古北口軍務,說白了就是不要他負責支援安州事宜。

楊恭道的心情頓時惡劣,他猜對了。以此類推,既然郭絢這位古北口鎮將都不能負責支援安州事宜,那涿郡留守段達就連此事的邊都沾不上了,一個幽燕軍政最高長官怎麼可能去干涉一個邊關副鎮的軍務?於情於理於法都不合適,這等於直接把段達踢一邊了。

當然,表面上看的確如此,聖主和中樞透過遙控古北口副鎮來支援收復安州,直接把段達和郭絢兩位地方軍政長官都踢一邊了,身先士卒,身體力行,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實際上就是望梅止渴。你要的利益都在那裡,任務完成就歸你,但任務完成了一件又一件,距離想要的利益卻遙不可及,如果放棄,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於是只能咬牙堅持,抱著一絲幻想一絲僥倖,頑強堅持,最後結果如何?天知道。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