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九章克敵制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九章克敵制勝

上方炮彈呼嘯,下方大軍衝鋒,官兵的形勢顯得岌岌可危。

“都他娘的起來,準備迎敵,準備迎敵!”左良玉的聲音中透露著些許慌張,他也沒想到,這裴家軍竟然兇悍如廝,竟敢冒著火炮的咆哮,讓士兵進攻,簡直不拿士兵的性命當回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士兵也是,別人不在乎他們的性命,他們自己也不在乎麼?都是為了幾兩銀子,幾頓飽飯,用的著這麼賣命?簡直一群蠢貨。

城牆上早已被裴家軍的炮火轟擊的坑坑窪窪,裴家軍的將士來到城下,豎起隨身攜帶的攻城梯,隨即順著梯子向上攀爬。此時,一直轟鳴的炮火也已經停止了,畢竟在這麼近的距離,打中自己人的機率遠超過打中敵人,裴家軍的士兵也是寶貴的很,不能在這裡無意義的損耗。

炮火停止了,官兵們戰戰兢兢的從女牆後面冒出頭來,迎面就看到一個個裴家軍將士如天兵天將一般,跳上了城頭,與剛剛回過神來的官兵戰作一團。

這些官兵經過左良玉的調教,戰鬥意志還是非常強烈,經過經歷過剛剛的炮擊,但仍能在短時間之內調整好狀態,與攻上城頭的裴豬兒打得有來有回。

不過,他們數量太少了,算上左良玉走到哪就帶到哪的三千家丁,也就才一萬一千人左右,其他零星兵丁都是當地的民壯之類的,可以忽略不計。而左良玉中的主力則是在北京昌平招募的八千昌平兵,這些人構成了左良玉的主力,能跟裴家軍打得有來有回的也正是這些人。

至於左良玉上任之時帶過來的三千家丁,則是左良玉能夠立身之本,也是他左良玉的底氣所在。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存在,他左良玉不管怎樣,始終能重拾朝廷的信任,是萬萬不可輕動的所在。

有了這樣的想法,左良玉的抵抗也就止步於此了。開打沒多久,南面的王道直來報,其部就已經拿下了南城的城門,正在沿著街道向城內突圍。於此同時北門那邊也已經攻上了城頭,拿下城門也只在旦夕之間。

裴小二心中大定,這個時代,拿下城門就基本等於拿下了城頭,從來沒聽說哪支軍隊能在城門被破的情況下,還能繼續會在城內打巷戰。

果然,裴小二親自督戰的西門很快發生了變化,城內忽然一片譁然,緊接著城頭上本來打得有來有往的兩隊人馬,就有了變化,官兵的人數越打越少,卻不見身後的補充,於此同時,一直堅守在西城的左良玉也不見了身影。

裴豬兒傲然笑道:“弟兄們,官兵的大官逃了,咱們贏了!”聽聞此言,裴家軍將士人人心頭一震,隨之歡喜鼓舞,喜氣洋洋,士氣繃到了定點,與之相對的,則是官兵們個個如喪考妣,臉上的衰氣再也掩飾不住,沒過多久,便紛紛棄兵投降。

一個時辰後,裴小二騎著高頭大馬,以征服者的姿態,終於走進了這座阻擋他數日的宜陽。

城外後軍的將士們正在收拾行裝,準備繼續南下,已經沒有時間可供再此停留了,在宜陽城下又耽擱了一天,留在身後的探子現在已經跟曹、盧二人撒出來的夜不收交上了手,預計還有一天時間,曹、盧二人的大軍就會來到了這裡。

裴小二在城內幾座府庫轉了轉,宜陽是座小城,物資本就不多,再加上左良玉多日的駐紮,早已將宜陽城內能夠搜刮的掘地三尺搜刮不下數遍,此時的宜陽城可以說除了有幾個人以外,就是一座空城。

在府庫轉了一圈之後,也僅僅發現了幾百石糧食,裴小二也不願多做停留,下令將府庫內僅剩的幾百石糧食帶走之後,也就離開了這座宜陽小城。

出了城,正看到追擊左良玉的宋孟等一眾騎兵折返回來,看他們雙手空空,想來是沒追上左良玉。想想也是,能在歷史上出了名的逃跑將軍,從崇禎二年一直混道崇禎十七年,怎麼能沒有幾手跑路的本事?

“大將軍,卑職無能,沒有追上左良玉。”宋孟滿臉羞愧,離得老遠就跳下馬來,來到裴小二面前,請罪。

“無妨,跑就跑了吧,一個殘兵敗將就算跑了又能奈我何?”裴小二語氣極為輕鬆,給人一種心安的感覺,“行了,起來吧,此事就此翻篇。接下來咱們的目標就是儘快南下,去汝州與劉長樂部匯合。”

“是,屬下明白。”

就在裴小二埋頭趕路之時,天下的局勢也發生了重大轉變。先說李自成那邊,自從李自成率軍來到開封境內,附近的豪強,土匪,義軍聞風而動,紛紛攜家帶口的前去投奔,李自成的勢力暴增,人數也突破了二十萬,直奔三十萬而去。

手握大軍的李自成信心也開始膨脹,一路猶如蝗蟲過境一般,將沿途所有糧草劫掠一空,隨後直接包圍了開封,裴小二南下的時候,李自成已經開始著手進攻開封了。

另一方面,當代闖王高迎祥卻倒了血黴,自從在介休被裴小二留下斷後之後,高迎祥死裡逃生,跟裴小二幾乎前後腳逃出了山西,來到了河南,來到河南之後,原本數萬人的軍隊,從新被打回了只剩下八九千人的樣子。

高迎祥來到河南之後,便直接向東,來到了澠池縣,裴小二從陝州過來的時候,也曾聽說有一夥義軍正在攻打澠池縣,他也沒奇怪,這河南大地,處處都是義軍土匪,有幾個膽大包天的義軍兄弟直接攻打縣城倒也是件好事,至少能分擔官兵的主意不是。

只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夥義軍竟然是他的好義兄高迎祥。

然而,正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一樣,高迎祥剛剛打下澠池,正要休整一番,就遇到了曹文詔與盧象升這兩個殺星。

曹、盧二人一合計,覺得澠池縣這個地方剛丟失不久,趁著賊人還沒站穩腳根之際,宜當盡在除之。於是,曹文詔、盧象升帶著他們的大軍就轉了個道,來到了澠池縣。

高迎祥的發揮一如既往的穩定,親自率軍駐守澠池,在城頭督戰,結過還是被曹、盧二人一鼓而下。

高迎祥無奈,只能繼續逃亡,不過與裴家軍不同的是,高迎祥手下的士卒經歷數次慘敗,人數亦然不足五千,有道是船小好調頭,高迎祥隨帶著他僅剩下的四千多士卒,一頭扎入了茫茫伏牛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