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四章鳳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四章鳳陽

“你的意思是咱們去攻鳳陽?”張獻忠眉頭緊皺,不確定的道。

“義父,孩兒這些日子也想了,那汪秉忠所言也並無道理。江南兵弱,當初就連數十名倭寇都能橫行數省,咱們手下這些百戰雄獅,未嘗不能在江南打下一片根基。況且,江南富庶,天下皆知。

當初,太祖皇帝朱元璋乞丐出身,都能夠雄踞江南,以至於成就大事,孩兒就不相信了,咱們比朱元璋差在哪?他能做的,咱們為何就做不得?”

張獻忠聽後哈哈大笑,“我兒所言極是,我張獻忠說起來出身貧寒,但到底還是做過捕快之職,比起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不知強上多上,那姓朱的就能一步登天,永享國朝,沒道理我張獻忠就不行。既然如此,咱們就揮師向東,先拿下鳳陽,斷了他朱元璋的龍脈再說。”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張獻忠從來就不是什麼猶豫不決之輩,要不然也走不上造反這麼高風險高回報的康莊大道上來。當天晚上,張獻忠軍趁著夜色,甩開一直追擊的左良玉軍,全軍向東,朝著霍邱,鳳縣等諸縣,目標直指鳳陽。

崇禎七年三月二十五,比歷史上整整提前了一年時間,仿若宿命一般,張獻忠中在一個大霧天氣抵達了鳳陽城外。

鳳陽是大明的中都,國朝祖脈之所在,本身並無城牆守衛,怕的就是城牆掩蓋了鳳陽的龍氣,影響了國朝的國運。

與歷史上不同的是,此番張獻忠兵少,並不足以圍困鳳陽,只在鳳陽南面駐紮,準備進攻鳳陽之策。

然而,鳳陽知府顏容喧見張獻忠遠道而來,且勢單力薄,於是鼓動鳳陽守將朱國正出城剿匪。

鳳陽守將朱國正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他在鳳陽常聽人言,陝西,四川,河南大亂,流匪遍地,官軍不能制。那時候朱國正就嗤之以鼻,在他看來,流賊就是流賊,一群烏合之眾罷了,遲遲不能剿滅,要不就是地方官軍無能,要不就是有人欲養寇自重。

此番,賊軍東泛鳳陽,正是武人用命之所,豈能輕易放過?再者說,萬一鳳陽城下的張獻忠逃了怎麼辦?

於是,趁著張獻忠剛到,立足未穩,朱國正盡起鳳陽城中守軍兩萬,以泰山壓頂之勢向城外的張獻忠撲來。

張獻忠沒想到城內的官軍竟然敢出城,儘管敵我雙方差距十倍,張獻忠卻依舊大喜過望,對身邊的艾能奇道:“官兵驕橫,敗之易耳。”於是,親自率兵向朱國正迎了過去。

雙方在鳳陽城南二十裡處大打出手,然而剛剛接觸沒多久,張獻忠便命令手下大軍大喊:“敗了,敗了。”隨後,張獻忠帶兵掉頭就逃。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朱國正果然以為張獻忠不堪一擊,剛剛接觸,張賊就全軍潰敗,頓時愈發張狂,下令全軍追擊。

張獻忠一路逃竄極為‘難看’,隨身攜帶的糧草,兵器,鎧甲,旗幟,散落一地,被身後的官軍一一撿拾。後來,或許是還要加快速度,張獻忠軍竟然將隨身攜帶的金銀等物也都扔了出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身後的官軍追至,見路兩旁盡是黃白之物,頓時行伍盡散,人人跑到路邊去撿拾金銀。走在官軍中部的朱國正頓覺情況不妙,連忙下令,讓禁止士兵撿拾金銀。然而,命令一連下了八道,正在發財的士兵卻充耳不聞,眼睛中只剩下仍在路邊的金銀。

就在此時,前方的張獻忠忽然率軍折返回來,向正在撿拾金銀的官兵衝來。官兵行伍散亂,根本毫無防備,被張獻忠一擊而潰,全軍大潰而逃。

張獻忠隨後率軍掩殺過去,所過之處官軍不是被殺,便是跪地投降。一直衝到鳳陽城外,遭到鳳陽城內的一陣箭雨,方才止住了腳步。此時,逃入城中的朱國正身邊只剩下一十四騎。

朱國正欲哭無淚。張獻忠卻大獲豐收,剛剛丟出去的金銀兵甲全都回到了他的手中,兩萬官兵除了四散而逃之外,其餘八千人盡數被張獻忠所俘。

張獻忠從中抽選出兩千精銳,補充到自己大軍之中。隨後將剩餘降兵單獨編為一隊,由艾能奇統領。大軍在城外也不休整,當即朝著城內殺去。

城內鳳陽巡撫顏容暄前一個時辰還信心滿滿,覺得只要大軍出陣,必能手到擒來,將賊人張獻忠獻俘於闕上,誰知下一個時辰,朝廷大軍就已經全軍覆沒,鳳陽面臨淪陷。

顏容暄緊急徵調鳳陽城內百姓良民五千人防守鳳陽,然而這些新徵召的民壯根本毫無戰鬥經驗,尤其是在鳳陽這等連城牆都沒有的地方,只能依靠自身的肉體,來抵抗張獻忠的大軍。等張獻忠攻來,還未接觸之際,這些民壯便已慌了手腳,頓時四散奔逃。

張獻忠率兵殺入城內,守將朱國正依據巷節節抵抗,最終不敵,慘死與戰亂之中。張獻忠盡取鳳陽之後,為了給崇禎來點刺激的,同時也是為了斷了大明的龍脈。張獻忠當即驅使降軍,挖了老朱家的祖墳,還將朱元璋當初出家的龍興寺(以前叫黃覺寺,後來老朱當了皇帝,改名龍興寺。)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做完這些,張獻忠還嫌不過癮,本著只要是朝廷羈押之人都是好人的原則,張獻忠釋放了原本關押在鳳陽城內的一百多名囚犯。

誰知這一放不要緊,義軍在這群囚犯之中,發現了鳳陽巡撫顏容暄。張獻忠大罵道:“我說怎麼打下鳳陽找不到這狗東西,原來是混在囚犯之中,企圖矇混逃竄。”

於是,張獻忠將顏容暄提出來,當著鳳陽百姓的面,歷數他的罪行後,處死。隨後三天,張獻忠將鳳陽城中豎起“古元真龍皇帝”的大旗,與手下兵丁大吃大喝了三日。

臨走時,還將城中剩餘的糧食分與附近貧苦百姓,又讓百姓將老朱家祖墳上的幾十萬株松柏砍伐一空,有殺了鳳陽城內的富戶,幾乎將整個鳳陽夷為平地之後揚長而去。

鳳陽淪陷的訊息迅速傳遍大江南北,已經深處江南之地的汪秉忠輕蔑一笑,隨即又開始自己的謀劃。然而,遠在京師的崇禎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如遭雷劈,頓時暈死在早朝的朝會之上。

等到崇禎重新醒了過來,立即穿上喪服,跑到太廟放聲大哭;並下令朝廷官員素衣素食辦理公務,以示哀悼。朝堂內,噤若寒蟬,所有人都識趣的閉上了嘴巴,誰也不願意在這個關頭觸崇禎的眉頭。

崇禎的祖墳被刨,還是在皇帝正當國的時候,這在歷史上都屬於蠍子拉屎獨一份,這樣重大的責任必須有人承擔。

首先,崇禎立時下了罪己詔,將所有的責任都攔到了自己身上。然而,明眼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果然,沒過幾天,崇禎便撤了兵部尚書的職,砍了鳳陽巡撫和巡按御史的頭,又把早已革職閒住的五省督師拉出來定了死罪。

做完這些,崇禎還將目光瞄向了尚在中原剿匪的左良玉,祖寬等人。左良玉好似意識到了危機,他採用拼命立功的方法,來向崇禎表明自己還有用處。短短五天之內,左良玉一連向朝廷遞送了八封報捷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