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二章震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二章震動

三日後,一道軍府政令,從成都沿著各路驛道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也讓整個處於優哉遊哉的四川官員,第一次感受到了末尾淘汰制的酸爽。

潼川府,距離成都最近,潼川知府也差不多是第一個拿到軍府的政令。知府劉景耀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令書,怒斥道:“賊人就是賊人,哪怕穿上那身龍袍也不像太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東翁慎言。”身旁一個八字鬍的中年書生慌忙提醒,“小心隔牆有耳。”

“我知道。”劉景耀長長嘆了口氣,有些怒其不爭道,“朝廷富有四海,治下百姓一碗,兵以百萬計,雖誰料到時候竟然還能讓一介區區佃戶,盤踞四川,真是.....”

那句話,劉景耀沒有說出來,但八字中年書生卻已經知道對方想要表達什麼。但這種事,他也無可奈何。兩人四目相對,漆黑的夜晚,傳來長長的悲嘆之聲。

順慶府南充縣,自從南充被李國俊攻破,原順慶府知府被俘。之後,李國俊離開南充,知府隨即被地方衙役擅自放了出來,重新成為了順慶府知府。等到成都之戰,朝廷的勢力徹底被打垮,順慶府知府見勢不妙,趁機逃離南充,隨後不知所蹤。

現在的順慶府知府乃是原本的眉州知州盛興唐。盛興唐在眉州明智的選擇了裴家軍,並且在隨後的成都之戰,協助喬淳轉運糧草有功,故而被裴小二任命為新的順慶府知府。

自從上任以來,盛興唐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不僅在短短一月時間,走遍了真個順慶府一府九縣,召見各縣知縣等,還抽空將順慶府的庫房,皇冊等物翻閱一遍,大致瞭解了順慶府的大致情況。

緊接著,盛行唐針對各縣情況,精準施政,在最短時間內,撫平戰爭帶來的創傷,收攏流民,組織秋收。內江縣忽然爆發的轟轟烈烈的民亂,幾乎覆蓋著大半個四川,但在順慶府,幾乎沒有反出什麼波浪。不得不說,盛行唐卻是有幾分本事。

順慶府距離成都位置稍遠,不過四天後,依舊準時收到了成都府的政令。與潼川府的劉景耀不同,盛行唐閱之以後,猶如三伏酷暑天氣,痛飲一杯冰飲一般爽快。

“此令如能按照上面所執行,能者上,庸者下,不出一年時間,四川內部的官場必然煥然一新。由此觀之,成都的軍府內還是有能人啊!”盛行唐感慨道。

除了這兩者以外,其餘更多的則是冷漠。不僅是對於治下百姓毫不關心,對於成都軍府同樣也是漠不關心。只要他們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高人一等的地位依舊保持,他們才不管頂頭上司究竟是誰。

至於裴家軍軍府的這道命令,在他們看來,甚至不如廁所裡面的一道廁紙。在他們看來,就算是洪武皇帝又能如何,殺人如麻又能怎樣?該有的貪腐照樣存在,該有的魚肉百姓,繼續有之。而裴家軍軍府這道命令,看似嚴厲,實則操作性不高,不過是做樣子而已。

塔讀@

不到十日時間,成都軍府的政令傳遍了整個四川,似乎除了極少數以外,一切照舊,沒有任何變化。至於各處州縣城門口張貼的告示,說的讓州縣中的舉人秀才進縣衙觀政,則被各方有意無意忽略掉,沒有引起一絲波瀾。

除了一些愣頭青,拿著軍府的政令應是走到縣衙,要求知縣給予他們觀政的機會,被知縣硬著頭皮丟到一邊,坐冷板凳以外,剩下的豪門大戶全都約束好家中小輩,繼續觀望,不得貿然響應軍府的政令。

什麼是根基未穩,這就是根基未穩。整個四川的百姓,尤其是各地的豪門大戶,幾乎無人主動向裴家軍靠攏。誰也不敢將真個家族的生死命令全都賭在裴家軍身上。

政令發出後半個月時間,根據各地州縣的彙報,按照軍府的要求,進入州縣觀政的舉人只有區區三人,而秀才稍微多一點,但也僅僅只有二十四人而已。

成都巡撫衙門,裴小二聽著裴德財彙報著各地政令發出後的執行情況,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好似對這一切早有預期。

“這些人都在觀望,一來是想看看咱們跟朝廷到底有什麼不同,咱們下達的命令會不會執行,而來他們也是擔心,怕有朝一日,朝廷重新打回來,他們作為從賊一員,而被清算。”裴小二冷哼一聲,“這件事你繼續盯著,什麼時候有異動,立刻稟報。”

“是。”裴德財點點頭。

“各軍剿匪情況如何?”

說道軍事,裴德財一下子高興起來,顯然與之前的政務相比,軍事上更加順利。“各軍進展極為順利,三將軍兵進內江,已經將最先謀反的銀山陸家的陸錫明,陸鏊,陸六一等人斬首示眾,其他脅從全都羈押在軍。

其他幾路大軍也都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基本已經撲滅勢力超過萬的亂民。只是,各地百姓受到的壓迫實在是太深,借這個機會全都冒了出來,是以各地民亂之事依舊不絕如縷。故而一時半會,各軍還需在各地鎮守一方,彈壓叛亂。”

裴德財所說的這些,其實裴小二早在各地的軍報之中知道的更加清楚。只是上位者,如果想要不被懵避,那麼資訊渠道不可能只有一條。來自軍中將領的軍報,同樣也許跟裴德財暗衣衛的探報相互印證,才能更加可靠。偏聽偏信只有死路一條。

事實上,自從實施兩隻眼睛看路以來,裴小二對各級將領的掌控更加深入,佈置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其中也發現了不少軍報中的錯報,雖然絕大多數裴小二並沒有做出處理,但這些事裴小二必須知道。

“如此看來,想要徹底解決民亂,關鍵還是要整頓各級官府,讓官府不僅僅是一個好看的擺設,而是要利用起來,至少不能成為軍府的阻礙。”

大明的官場,自從萬曆以來,已經徹底無藥可救。要是按照裴小二的意思,則是應當全部予以清除。不過,苦於手中並沒有有用之人,裴小二不得不做出妥協,將原本大明官吏捏著鼻子啟用起來。現在看來,還是要好好整理一番才能使用。

“你先下去吧。”裴小二淡淡道。

等裴德財消失之後,裴小二獨自一個人坐於書房。桌案上,燭火飄忽,照在裴小二的臉龐,忽明忽暗,不知在想些什麼。

京師。

成都被破,蜀王被俘虜,四川巡撫王維章連戰連敗,先丟成都,再丟重慶,最後兵敗身死,就連西南柱石,石柱土司秦良玉同樣戰死的訊息,終於傳到了大明的心臟。

天下十去其一,四川不復為大明所有,如此噩耗驚得崇禎皇帝當場吐血昏厥,就連當初大明中都,鳳陽失陷都不曾看到崇禎如此心痛。由此觀之,裴小二或者說是裴家軍真的把崇禎打疼了。

大明早朝被免朝半月。然而,僅僅三天以後,崇禎便拖著病體,重新出現在早朝之上,召集群臣商討對策。

“臣有本啟奏。”早朝上,文官行列中,忽有一人挺身而出,走到中央,雙膝跪地,將手中奏疏高舉過頭頂。

朝臣一看,原來此人竟是工科侍郎李遇知。

李遇知面容剛毅,背脊挺直,雖雙腿跪地,然旁人依舊可以從他挺拔的身姿,看出其剛正不阿的正氣。

“臣,李遇知彈劾七省總督陳奇瑜。陳奇瑜自從上任以來,先失中都鳳陽,以至祖陵驚擾,龍脈動搖,後失四川,致使流寇坐大,難以轄制。此皆陳奇瑜剛愎自用,進退失措,有負聖恩,理應免職下獄,以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