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根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六章 根基

前軍恢復為五千人,這個決定,沒有引發多少人的注意,畢竟當初前軍增加五千人,擴充至萬人,是為了攻打昌州各地之戰鬥,昌州已經被收復,那麼之前的決定就要廢止了。

吳邵剛親自挑選的前軍軍士,變動也不是太大,除開他麾下的近兩千人,其次就是合州御前諸軍所屬踏白軍和催鋒軍的三千人了。

不過這三千人還是有一定的變化,由蔡思偉按照吳邵剛的要求,進行了挑選。

挑選的整個過程,張炳輝、馬龍等人悉數參與。

見縫插針的訓練,已經在這些軍士之中展開,除開每日裡進行的適量的體能訓練,軍紀軍規方面的理念官署灌輸,更是加緊進行。

沒有人知道,吳邵剛已經將前軍的這五千人,視為了自身之力量,他會想方設法將這五千人悉數留在潼川府路,作為下一步發展的基礎。

當然,作戰的過程之中,還會損失一些軍士,不過蔡思偉和張炳輝等人都提出了建議,下一步可以在叛軍之中挑選若干軍士,進入到軍隊之中。

吳邵剛同意了這個建議,叛軍之中,也有驍勇的軍士,能夠吸納這些驍勇的軍士,比起在百姓之中招募軍士,要強很多的。

十一月十五日,吳邵剛率領的前軍,秘密離開了安富鎮。

十一月十六日,休整數日的呂文德,率領大軍離開富安鎮,前往瀘州。

大軍的開拔,預示著戰鬥即將再次打響。

呂文德麾下的軍士,總人數接近三萬人,被俘獲的四千餘叛軍軍士,經過簡單的改造之後,悉數加入到大軍之中,這讓呂文德兵力更加的充足。

昌州各地,呂文德每個城池派遣千餘的軍士駐守,且以四川地方軍士為主,為了不牽扯大軍的兵力,呂文德專門給駐守合州的四川制置使俞興下達了命令,調撥部分的軍士,守衛昌州所屬的城池。

精銳的金州御前諸軍、合州御前諸軍,都是要參與戰鬥之中的,不會駐守城池。

呂文德率領大軍從安富鎮出發的訊息,不到一天的時間,劉整就獲知了。

已經在喻寺鎮駐紮數日的劉整,再一次開始了緊張的部署。

兵力方面的劣勢,劉整倒不是很在乎,畢竟他們佔據了地理位置上面的優勢。

劉整太瞭解呂文德了,特別是在作戰指揮方面,呂文德的確有能力,作戰也算是頑強,可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大氣和霸氣,劉整可以斷定,呂文德不會要求大軍展開全方位的進攻,哪怕是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都會保留部分的兵力。

這樣的作戰安排,對於劉整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劉整不是特別的緊張,他有條不紊的部署,力爭能夠擊敗呂文德,保住瀘州府城,畢竟這裡是他的老巢。

潼川方面,劉整再次給劉元振寫去信函,告知了自身的部署,言下之意,戰鬥到關鍵的時候,還是請劉元振馳援,當然劉整不會抱太大的希望,一切還是要靠自身。

十一月二十日,呂文德與劉整的兩路大軍,終於在喻寺鎮開始了廝殺。

一切如劉整判斷的那樣,呂文德作戰非常謹慎,每次派遣的進攻的軍士人數不多,一般不會超過三千人,而且廝殺進入相持階段之後,劉整往往會鳴金收兵。

劉整也不著急,他的後方是穩固的,畢竟呂文德率領的大軍,全部都集中在喻寺鎮。

兩路大軍開始了相持,短時間之內,誰也難以佔據上風。

不過戰鬥持續三天之後,劉整就感受到了壓力,說到底還是兵力方面的不足。

呂文德採取的是輪番作戰的方式,近三萬的大軍,輪流展開進攻,且間隔的時間很短,劉整麾下只有萬人,應對呂文德每一次的進攻,派遣的軍士人數不能夠太少,否則會有失敗的危險,人數至少維持在兩千人左右,這樣輪下來,劉整麾下的軍士異常的疲勞,呂文德麾下的軍士精力卻是相對的充沛。

好幾次劉整想著引誘呂文德發起全面的進攻,可惜呂文德一點都不著急,不緊不慢的展開進攻,根本不為所動。

戰鬥持續到第五天,劉整麾下軍士的傷亡開始增大。

持續到第七天,軍隊的士氣開始了急劇的下降。

劉整感覺到了危險,空前的危險。

經過了整整一夜的思索,劉整終於做出了決定,留下少量的軍士,固守喻寺鎮,大部分的兵力撤往瀘州府城,著手開始轉移。

劉整的傷亡增加,呂文德麾下軍士的傷亡一樣增加,兩人半斤八兩,加之呂文德絲毫不著急,根本沒有想著迅速解決戰鬥的意思。

劉整壯著膽子,給呂文德寫去了信函,大意是兩軍休整兩天時間。

想不到呂文德回信,居然答應了。

劉整喜出望外,迅速開始了部署。

吳邵剛率領的前軍,晝伏夜行,儘量保密自身的行蹤。

斥候沿途偵查,找尋最佳的行軍路線。

保密是重中之重,若是大軍的行蹤洩漏,一切的安排部署都有可能落空。

好在劉整變相的幫助了吳邵剛。

劉整將附近府州縣的百姓,悉數集中到了瀘州和潼川兩地,其麾下的諸軍,也大都分佈在兩地,其餘地方幾乎沒有什麼諸軍,也沒有多少的百姓。

這就讓吳邵剛的行軍順利了很多。

儘管如此,吳邵剛還是很小心,盡量避免在中午時分行軍,而且歇息的地點,一般都是在山坳之內,或者是丘林之間,當然,吳邵剛還下達了嚴酷的命令,凡是發現大軍行蹤之人,不管是什麼人,格殺勿論。

如此的行軍,頗為艱苦。

經過了六天時間的秘密行軍,大軍終於抵達高橋鎮。

大軍在距離高橋鎮五里地左右的丘陵抵達駐紮之後,吳邵剛隨即攤開了地圖,開始了仔細的檢視,且命令斥候,沿途偵查。

這一檢視讓吳邵剛嚇了一跳,他發現了自身安排出現的失誤。

高橋鎮距離內江縣城不足十里地,他麾下只有五千軍士,若是轉移過程之中的劉整,察覺到了危險,完全可以固守內江縣城,抵禦大軍的進攻。

若是劉整是孤軍,倒是沒有什麼擔憂的,偏偏潼川駐紮有蒙古大軍,而且西面的成都府路所轄的簡州和隆州,悉數駐紮有蒙軍,若是這些地方的大軍前來馳援,那麼吳邵剛就要面對兩面夾擊的窘境,屆時他只能夠迅速撤離,回到瀘州去。

大軍在高橋鎮設伏,放棄對內江縣城的控制,無疑是重大的失誤。

當天夜裡,吳邵剛命令斥候對內江縣城展開偵查,摸清楚城內的所有情況。

讓吳邵剛萬萬想不到的是,作為樞紐之地,內江縣城之內駐紮的叛軍,人數不足五百人,而且大都是老弱病殘,內江縣城之內同樣沒有什麼百姓,到處都是空蕩蕩的,駐守城內的軍士,也不願意出來巡邏,除開在城門處安排有人巡邏,其餘地方幾乎是防禦的空白地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吳邵剛異常的高興,他不明白驍勇的劉整,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失誤。

攻打內江縣城的戰鬥,翌日夜間展開。

早就潛伏到城內的斥候,輕而易舉的解決了固守城牆和城門的叛軍軍士。

大軍包圍軍營的時候,諸多叛軍的軍士甚至還在熟睡。

拿下了內江縣城,且沒有透露出去絲毫的訊息,吳邵剛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微笑。

這恐怕是上天註定,過於自信的劉整,這一次難逃覆滅的命運。

佔領內江縣城的第二天,斥候抓住了十餘名形跡可疑之人,從其中一人的身上搜出了一封信函。

信函被迅速送到縣衙。

吳邵剛開啟了信函,認真看過之後,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這是劉整寫給駐紮潼川的劉元振的信函,上面詳細說明了劉整的戰術部署,兵力配置的多少,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劉整果然是做好了撤離瀘州的準備,而且是攜帶糧草和人戶,全面的撤往潼川和成都府等地。

這一切說明了,劉整並不想與朝廷大軍死拼到底,首先想到的是保全自身的實力。

吳邵剛沒有絲毫的猶豫,命令斥候,將擒獲的十餘人全部斬殺。

沒有詢問的必要,所有的情報都在信函裡面。

接下來,吳邵剛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候。

潼川府路所轄的府州縣,目前朝廷大軍僅僅收回了合州和昌州兩地,接下來能夠順利收復瀘州、富順和資州等地,至於說其餘的地方,特別是潼川,好像還沒有收復的打算,畢竟潼川駐紮有蒙軍。

吳邵剛可不是這樣的打算,他必須收復整個的潼川府路,可能的情況之下,還要徹底剿滅進入潼川府路的蒙軍,原來認為這個目的很難達到,現在看來,希望出現了。

奧妙就在手中的這封信函裡面。

只要完全打敗劉整,吳邵剛就有辦法徹底剿滅進入到潼川府路的蒙軍。

到時候,吳邵剛才能夠安心的在潼川府路發展。

內江以及高橋鎮一帶,進入到全面戒備的狀態,更多的斥候被派遣出去,瞭解東西南北四處的情況,且及時給吳邵剛稟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