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利益交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利益交換

面帶笑容的李思琦出現在隆昌縣衙廂房的時候,吳邵剛還是有些吃驚的。

李思琦依舊是江州刺史,只不過被呂文德抽調回來,進入到四川協助推行打算法,算起來抽調的時間已經接近半年了。

李思琦在這件事情上面曾經很猶豫,專門找過吳邵剛,吳邵剛給其的建議是一定要參加,但不能夠過於的深入,不能夠深陷其中。

這一次呂文德派遣李思琦前往隆昌縣城來,這是吳邵剛預料不到的,來到合州的時候,吳邵剛沒有見到李思琦,其當時正在重慶府一帶。

“吳大人,恭喜了,徹底打敗劉整,剿滅了叛軍,且生擒劉整,這等的功勞,一定會得到皇上和樞密院賞賜的。”

吳邵剛與李思琦之間的關係不一般,以前說話也是很隨便的,不過這一次吳邵剛還是有所警惕的,人都是會變的,李思琦以前是呂文德的心腹,雖說有一段時間遭遇到冷落,可誰知道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李大人,這話說的有些大了,昌州之戰、瀘州之戰、內江之戰,以及隆昌之戰,這些都是主帥呂大人的功勞,我不過是按照呂大人的部署,老老實實去完成罷了。”

李思琦看著吳邵剛,神情變得嚴肅,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劉整已經被押解到瀘州,呂大人很是高興,對於吳大人的能力讚不絕口,看過吳大人寫的信函之後,呂大人特意委託我前來,就是想著與吳大人商議的。”

“也好,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呂大人做出決定。”

李思琦面無表情的繼續開口了。

“吳大人的信函,我也看過了,我是認為言之有理的,不過放棄這麼大的功勞不要,全部都送給呂大人,可曾想過這裡面會出現問題的,這剿滅劉整的戰鬥,可不僅僅是呂大人與吳大人兩人參與,還有諸多的將士,他們都會說話,時間長了,訊息遲早都會洩漏出去,故而我的想法是,呂大人是絕不能夠獨自貪功的。”

“李大人說的是,這是我的疏忽,沒有想到那麼多,不過這戰役部署的事宜,都是呂大人的功勞,這一點旁人無法說三道四。”

“不錯,我的意見是分為兩部分來說,戰略部署是呂大人的功勞,至於說具體的戰鬥,則主要是吳大人的功勞了。”

話說到這裡,吳邵剛已經明白意思了,也知道李思琦依舊沒有改變,還是原來的樣子,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李兄,這麼長時間不見,你還是老樣子,不知道在四川這半年時間,可否遇見什麼事宜,你我剛剛見面,就要說及這些煩心的事情,還真的是有些掃興了。”

李思琦也笑了。

“哪裡哪裡,看了吳兄的信函,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啊,半年多時間未見面,吳兄考慮問題愈發的睿智,我是望塵莫及。”

“李兄不必吹捧,我倒是真的想聽聽你的建議。”

李思琦微微點頭,稍稍沉思。

“有幾件事情,吳兄怕還不是特別的清楚,其一是四川制置使俞興大人,因為劉整之叛亂,受到朝廷責罰,呂大人專門予以了辯解,讓俞大人能夠渡過此難關,其二是四川承宣副使張世傑,專門給朝廷寫去了彈劾的奏摺,彈劾呂大人與俞大人,言劉整之反叛,二位大人有著不可推卸之責任,且在後續的作戰之中,俞大人未能很好指揮,導致兵敗,可惜張大人的彈劾奏摺,石沉大海,毫無音訊,此番大捷,就是對張大人最好的反駁了。”

吳邵剛微微點頭,沒有開口說話,這些情況他還真的不知道。

“接到吳兄的信函之後,呂大人和俞大人非常之高興,他們已經給皇上和朝廷寫去奏摺,且將劉整押解到京城去,至於說此番戰役之功勞,呂大人沒有詳細說,其寫的奏摺,我也不知道詳情,但有一點我還是略有耳聞的,那就是吳兄肯定是有功勞的。”

“吳兄信函之中提出的事宜,呂大人應該是默許的,否則也不會要求我專門前來,呂大人已經準備回到合州去了,專門等候吳兄的訊息,呂大人有幾句話也要求我轉告,那就是適可而止,戰鬥進行到這個份上,已經超出了朝廷的預料,若是想著繼續深入,一旦遭遇到其他的情況,甚至是失敗,後面怕是不好收場。。。”

吳邵剛的臉上漸漸的沒有了表情。

呂文德的性格,在李思琦的話語之中表露無遺。

按說生擒了劉整,且徹底擊敗了劉整麾下的叛軍,接下來應該是收復潼川府路所屬的地方,絕不能夠苟且偷安,哪怕是後面可能遭遇到惡戰,畢竟潼川、遂寧、渠州、普州和果州等地,依舊被蒙古韃子佔據。

可惜呂文德不是這等的想法,其眼睛看到的就是眼前的功勞。

“李兄,潼川府路近一半的地方,依舊被蒙古韃子佔據,你說我能夠滿足眼前功勞嗎。”

“不能,我贊同吳兄之意見,務必要收復這些地方,不過呂大人擔心也是有道理的,邊關好不容易穩定下來,若是因為收復潼川等地,與蒙古韃子再次交惡,怕是引發更大的事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呂大人之擔心,我不能夠說沒有道理,不過想著苟且偷安,怕是不能夠如願,蒙古韃子既然佔據了潼川府等地,接下來就會看到合州、瀘州以及重慶等地,接下來還會看向鄂州和襄陽,他們會一步步的擴充地盤,豈會安靜下來,怕是他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臨安府城,靖康之恥過於不過百餘年的時間,若是這等的事宜再次發生,後果如何,不用我贅述。”

李思琦的神色有些黯然,看著吳邵剛,慢慢開口。

“吳兄之道理實在,可惜朝中大人,極少有這等的想法,他們之中的明白人,也知曉這一天遲早都會到來,可惜誰都認為自己遇不到那一天,真正等到這一天來臨,怕是說什麼都晚了,吳兄能夠有此等的擔憂,也是朝廷的一大福分。”

“未必,只怕我這等的想法傳揚出去,馬上就會有人彈劾。”

“那又如何,吳兄在潼川府路穩紮穩打,難不成朝中的哪些人,還將手伸到這裡來了。”

“嶽武穆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事宜,李兄應該知曉啊。”

李思琦的臉色微微的變化,看著吳邵剛,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李兄,嶽武穆那等的遭遇,誰也不想遇見,我更是不想,只不過若是那一天終究到來,我可不會被金牌輕易的召回。”

李思琦點點頭。

“吳兄說的是,我只是希望吳兄不要跟隨蒙古韃子。”

“李兄,前車之鑑,劉整是被我親手剿滅的,這等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

話說到這裡,其實已經很微妙,也就是吳邵剛與李思琦之間,才會將所有的道理說的這麼通透,雙方都是明白的,也知道下一步可能如何的發展。

酒宴已經安排好了。

就在吳邵剛準備走出廂房的時候,李思琦突然開口了。

“吳兄,我有一事相求。”

“李兄不必客氣,只要我能夠做到的,一定傾盡全力。”

“我想跟隨吳兄做事情,不知道這潼川府路,可有我的位置。”

吳邵剛看著李思琦,稍稍沉思了一會,笑了。

“李兄願意到潼川府路來吃苦,放棄了江州那等好的地方,怎麼可能說潼川府路沒有好的位置,只是這潼川府路地處偏僻,李兄可要想好了,不要憑著一時的激情做出決定。”

“吳兄,這是我自身做出的決定,與其他人沒有任何關係,不瞞吳兄說,呂大人此番回到京城去,定是出任吏部尚書,呂大人在瀘州親口許諾我,離開江州之後,到京城的六部任職,我已經婉拒了。”

“好,潼川府路的情況,李兄亦看見了,滿目瘡痍,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來恢復,現如今我還要帶領大軍征伐,無暇顧及地方上的事宜,就請李兄代勞了,各地的百姓務必在最快的時間之內回到地方,穩定下來之後就要開展生產,否則來年就會出大問題,此外我還準備給皇上寫去奏摺,懇請朝廷免去潼川府路三年的賦稅,讓地方上能夠慢慢恢復元氣,這些事情,都交給李兄了。”

李思琦很是爽快,稽首給吳邵剛行禮。

“大人之囑託,我一定全力做好。”

吳邵剛點點頭,沒有客氣,一旦李思琦來到了潼川府路,那就是他的下屬,上下級之間在工作時間,必須要有規矩,至於說其他的場合,隨便一些無妨。

吃飯的時候,李思琦已經開始瞭解官吏、百姓以及糧草的情況,吳邵剛給與了非常詳細的介紹,特別是在說到糧草方面的事宜,更是直接說出了內心的想法。

吃飯之後,吳邵剛迅速召集部分主要的地方官吏,將李思琦介紹給眾人,明確制定李思琦代表他行使諸多的權力,諸多的官吏必須聽從李思琦的調遣,服從其下達的命令。

在這個過程之中,李思琦也沒有絲毫的客氣,甚至直接開始詢問百姓安置的情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