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心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 心思

距離黃州城池十里地。

四川承宣副使呂文德的中軍帳,就設立在這裡。

中軍帳之中的呂文德,已經是信心百倍。

一切情況都是按照呂文德的預料發展,大軍出城之後,前方的戰鬥已經變得零星,蒙軍的進攻不再猛烈,偶爾出現小規模的廝殺,不過處於防禦狀態的宋軍,也不敢主動發動進攻,一直到呂文德率領的大軍抵達,宋軍才發動主動進攻,讓所有軍士吃驚的是,陣地上已經沒有多少的蒙軍,固守陣地的也就是少部分的漢軍。

接下來兩天的時間之內,呂文德率領的大軍,一直都處於強行進攻的狀態。

靠近黃州城池之後,呂文德命令大軍暫時停止進攻。

此刻呂文德麾下有三萬左右的軍士,包括四川方面的興州御前諸軍和沔州御前諸軍,鄂州御前諸軍的左軍、右軍以及遊奕軍。

蒙軍攻陷黃州之後,將這裡作為大本營,其防禦之堅固是不用質疑的。

儘管呂文德獲知了諸多的情報,可以肯定蒙軍大部隊已經撤離黃州等地,包括蒙軍統帥忽必烈,同樣已經撤離,不過他也有擔心,那就是撤離的蒙軍,距離黃州不可能很遠,若是這個時候,忽必烈發瘋了,要求蒙軍突然殺回馬槍,那局勢就很複雜了。

還有一層最為重要和隱秘的心思,呂文德是不會說出來的。

幾天時間以來,吳邵剛幾乎沒有參與什麼廝殺,他麾下的兩百軍士,跟隨大軍行軍,同樣也沒有在戰場上廝殺的機會。

而且行軍的過程之中,吳邵剛幾乎都是跟隨在呂文德身邊的。

這在其他人看來,是巨大的榮耀,可吳邵剛本人異常的鬱悶。

大軍安營紮寨之後,呂文德召集諸軍正將以上軍官,前往中軍帳商議,而作為催鋒軍部將的吳邵剛,居然也得到了命令,前往中軍帳參與商議戰鬥部署事宜。

吳邵剛來到中軍帳的時候,裡面已經聚集了好幾十人。

尚未少年的吳邵剛,是異常的引人注目的,不過吳邵剛自身倒是非常的低調,進入中軍帳之後,隨即在角落裡面站著,也沒有與其他人搭話。

很快,呂文德在李思琦等人的陪同之下,進入到了中軍帳。

中軍帳裡面瞬間安靜下來。

呂文德在大軍之中的威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諸位,我們已經抵達黃州城,這幾日的作戰,蒙軍節節敗退,據外圍偵查,所有蒙軍都進入到黃州城池固守,今日本帥召集諸位來,就是想看看,諸位是不是有決心,一鼓作氣拿下黃州城,徹底剿滅固守黃州城池的蒙軍。”

“外圍偵查得知,駐守黃州城池之蒙軍,以漢軍為主,具體人數不詳,此前十多天的時間,不斷有蒙軍從黃州撤離,朝著河北路的方向而去,由此本帥斷定,蒙軍已經無法堅持,匆忙之中,朝著蒙古的方向撤離了。”

呂文德說到這裡的時候,不經意的朝著吳邵剛的方向看了一眼。

“蒙軍倉皇逃離,我軍士氣正旺,如此時刻,本帥期盼諸位打起精神,率領麾下的軍士,奮勇殺敵,徹底剿滅駐守黃州之蒙軍。。。”

呂文德說話的過程之中,吳邵剛一直都是低著頭的,他有些摸不清呂文德究竟是什麼想法,一方面說要徹底剿滅駐守黃州城池的蒙軍,一方面又命令大軍安營紮寨,不做出任何進攻黃州城池的部署,而且沒有完全的包圍黃州城池。

難不成這裡面有什麼貓膩不成。

呂文德含糊其辭的說蒙軍是倉皇逃離,這是有些可笑的,不過細想之下,這也是鼓舞士氣的最好的辦法。

等到吳邵剛再次集中精力的時候,呂文德已經開始下達命令。

“所有軍士,都做好進攻黃州城池之準備,隨時等候命令。”

離開中軍帳的時候,吳邵剛一頭的霧水。

這是什麼意思,要求所有軍士都做好戰鬥準備,這還需要準備嗎,已經聯絡行軍和廝殺好幾天的時間了,諸多軍士早就是最好的狀態,此時此刻需要做的,就是命令軍士對黃州城池發動進攻,或者說退而求其次,徹底包圍黃州城池。

呂文德居然要求麾下大軍在營地做好準備,是不是準備看著蒙軍從黃州城大搖大擺朝著河北路的方向撤離。

大軍匆匆從鄂州出發,沒有攜帶很多攻城之器械,若是這個情況之下,強攻黃州城池,也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包圍黃州城池,這還是可以做到的,畢竟駐守黃州城池的蒙軍,是負責斷後的,一旦城池被包圍,駐守的蒙軍肯定會緊張,他們不可能固守城池,一定會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爭取打敗宋軍,從容撤離。

隱隱的,吳邵剛似乎是明白了一些什麼。

黃州城池,刺史衙門。

張柔面無表情,城內駐紮的軍士達到了一萬兩千人,包括在前沿作戰的軍士,全部都撤回到城池之中。

城外的宋軍,已經安營紮寨,不過宋軍並未包圍黃州城池。

說實話,張柔對宋軍是不在乎的,以前還是金軍大帥的時候,他率領的大軍,就時常打的宋軍找不到北,金國被滅,投入到忽必烈的麾下之後,指揮的軍隊,戰鬥力更加的強悍。

儘管說此次斷後的軍士,全部都是漢軍,也被稱呼為新附軍,不過與宋軍比較起來,戰鬥力同樣強悍。

張柔也有野心,那就是能夠在戰場上立下大的功勞,得到忽必烈更高的重視。

眼看著忽必烈就要成為蒙古的大汗,不出預料,蒙古將要統領天下,到了那個時候,戰功赫赫的張柔,就能夠為自身謀得一個最好的前程。

也正是出於這種想法,張柔沒有率領大軍急速的撤離黃州。

張柔還想著與宋軍好生廝殺一番,徹底擊敗宋軍。

外圍偵查到的訊息,在黃州城外駐紮的宋軍,總兵力達到了三萬人。

一萬二千人對陣三萬人,這有些飛蛾撲火的味道,可是卻激發起來張柔的鬥志。

他準備好生的廝殺一番了,他要徹底擊敗宋軍。

張柔麾下的軍士,以騎兵為主,騎兵總數達到了九千人,而且其中最為精銳的探馬赤軍,每個軍士幾乎是一人雙馬。

宋軍以步卒為主,戰鬥力遠不能夠與騎兵比較。

張柔很清楚,他若是能夠取得作戰的勝利,一定程度上面是有力支援了忽必烈的。

忽必烈此番回到草原,是要繼承汗位的,蒙古草原一直都是以武力強弱區分地位之高低,眼下忽必烈的勢力無疑是最為強悍的,張柔若是能夠取得作戰之勝利,那麼回到草原的忽必烈,就更加的有了底氣。

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張柔下定決心,要與城外的宋軍展開廝殺。

大堂之中的諸多軍官,已經等候多時,他們異常的安靜,都看著張柔。

張柔的目光再次掃過眾人之後,終於開口了。

“我決定了,明日卯時進攻宋軍。”

此言一出,諸多的軍官稍稍有些騷動。

張柔沒有關注眾人的態度。

“城內留守一千軍士,其餘所有軍士,都投入到進攻之中,以探馬赤軍為先鋒,展開對宋軍的廝殺。。。”

“張將軍,如此的安排,似乎有些不妥。”

張柔的話還沒有說完,一個聲音傳來。

聽見這個聲音,張柔沒有發怒,臉上反而是露出了較為恭敬的神情。

“張先生為何如此說。”

一個身材欣長、面容清癯的中年人站出來了。

此人正是忽必烈麾下最為重要的儒士張文謙。

忽必烈撤離黃州的時候,留下張文謙,輔佐張柔斷後。

“張將軍之目的,是打敗宋軍,這一點我也是贊同的,不過如何的進攻,是有蹊蹺的,大軍傾巢出動,的確能夠最大限度的震懾宋軍,甚至是徹底打敗宋軍,可傾巢出動,若是遭遇到宋軍的殊死抵抗,結局就不好說了。”

張文謙的臉色不是很好,幾乎沒有什麼表情,畢竟張柔思考作戰安排,沒有與他詳細商議,這肯定是不合適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先生,宋軍能夠有什麼戰鬥力,哪一次遭遇到進攻,不是一敗塗地。”

張文謙看了看張柔,臉上浮現出一絲的笑容。

“此一時彼一時,以前是我大軍主動展開進攻,現如今我大軍已經撤離,且宋軍已經做出了準確之判斷,如此情況之下,張將軍認為宋軍的士氣會如何。”

“這。。。”

張柔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了。

“依照我的建議,首先派遣小規模之軍士,人數控制在五百人之內,對宋軍展開零星之進攻,白天黑夜都不要停歇,讓駐紮在城外的宋軍不得安寧,如此持續數天的時間,就可以抓住機會,發動大規模之進攻了。”

“宋軍剛剛安營紮寨,且經過連續的行軍與作戰,士氣高漲,如此情況之下,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消磨宋軍的士氣,且還有一點,宋軍已經抵達黃州城外,卻沒有對州城實施包圍,這說明宋軍還沒有底氣,如此情況之下,只要我們做好了安排部署,完全可以對宋軍實施大規模的進攻。”

張柔點點頭,沒有反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