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一章 推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一章 推測

皇上的聖旨還是要聽的,至少現如今的吳邵剛,必須遵循,故而他簡單的準備之後,帶著蔡思偉等人,趕赴京城,至於說兀良合臺,按照聖旨要求,也帶著前往京城而去,不過吳邵剛已經做出了決定,不會將兀良合臺留在京城,還是要帶回成都府城的。

大戰剛剛結束,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特別是吸納了諸多投降或者被俘軍士的合州御前諸軍,需要時間來磨合,畢竟蒙古騎兵是第一次進入到大宋的軍隊之中,再說成都府路、利州東路和利州西路等地,也需要迅速的穩定下來。

張炳輝率領的合州御前諸軍兩萬將士,已經出發,前往雲南去征伐。

在與郝經和黃家明等人仔細研究和分析之後,吳邵剛做出了判斷,短時間之內,忽必烈不可能派遣大軍再次征伐四川,故而合州御前諸軍對雲南的征伐,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既然已經開始了大動作,吳邵剛就不會停下來,更不會錯過任何的機會。

忽必烈不會長時間的睡大覺,一旦內部穩定下來,必定會有所行動,吳邵剛的步伐必須要加快,要克服一切的困難,以發展為第一要務。

吳邵剛從成都府城出發的時候,郝經、黃家明、李潤和李辰孫等人都跟隨到城外相送。

這個過程自然又是一番仔細的叮囑,實話實說,關鍵時刻離開,吳邵剛還是不大放心,不過他必須要做出樣子來,至少讓郝經等人安心。

離開成都府城,吳邵剛沒有耽誤時間,朝著京城的方向疾馳。

路過瀘州府城的時候,知府陸秀夫早就做好了準備,在城外很遠的地方相迎。

讓吳邵剛想不到的是,興元府御前諸軍都統制張珏,也專程趕赴瀘州府城前來相送。

張珏麾下的興元府御前諸軍,按照吳邵剛的要求,悉數駐紮在巴州,兼顧洋州,沒有回到合州,張珏這個合州知州,也就是掛名了,州衙的事宜由州司馬代行處理。

這樣的安排,也就是吳邵剛底氣很足之後,才能夠決定的,否則他這個四川制置副使,可沒有這麼大的權力,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合州屬於潼川府路所轄的地方,凡是屬於吳邵剛直接管轄的地方,是不容許其他力量插足的。

相送的過程之中,張珏明確提出了要求,他希望能夠進入到合州御前諸軍,哪怕不做興元府御前諸軍都統制,不做利州東路防禦副使。

張珏說的很誠懇,沒有絲毫做作的意思。

吳邵剛相信了張珏,張珏提出來這個要求,應該是與朝廷沒有絲毫關係的。

吳邵剛答應了張珏的懇求,不過他告訴張珏,暫時不要想著進入到合州御前諸軍,還是要繼續做興元府御前諸軍的都統制,合州御前諸軍會派遣部分的軍官,進入到興元府御前諸軍之中,幫忙訓練軍士,提升興元府御前諸軍的戰鬥力。

吳邵剛的話語說的很直接,張珏也明白其中意思,同樣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這讓吳邵剛更加的放心了。

張珏很聰明,在整個的四川,沒有誰能夠與吳邵剛較量,沒有誰能夠與合州御前諸軍為敵,興元府遠征軍不行,金州御前諸軍也不行,興元府御前諸軍能夠被合州御前諸軍兼併,那是福氣,至於說朝廷會怎麼辦,那不需要張珏考慮。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吳邵剛遲早是會直接掌控興元府御前諸軍與金州御前諸軍的。

四川制置使俞興在重慶府城專門設宴,款待路過的吳邵剛一行。

因為成都府路的失陷,重慶府城成為了四川制置使官邸所在地,也是四川的中心位置所在,這也是無奈的選擇,其實從地理位置來說,重慶府城是遠遠比不上成都府城的。

現如今成都府路已經被合州御前諸軍收復,但制置使衙門搬遷的事宜,尚無人提及。

俞興實際上屬於典型的跛腳鴨,在四川說話沒有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劉整,當年劉整的叛亂,身為四川制置使的俞興,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後來率領大軍征伐劉整,又遭遇到了慘敗,就更加的失去了話語權。

另外一方面就與吳邵剛有著直接的關係了,吳邵剛這個制置副使太出色了,完全壓制了俞興,讓俞興更加沒有出頭之日。

若不是俞興與吏部尚書呂文德的關係還不錯,恐怕早就被直接晾到一邊去了。

接待吳邵剛的時候,俞興內心是忐忑的,畢竟他做過不利於吳邵剛的事宜。

吳邵剛的威望與名聲早就升騰起來,俞興是萬萬比不上了。

不過俞興還是吳邵剛的上司,至少在官階上面是這樣。

故而這一次的接待,吳邵剛表現的很是客氣,也很是低調,自始至終對俞興都很尊敬

這讓俞興更加的擔心,按照他的理解,少年得志的吳邵剛,應該是趾高氣揚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是不將他俞興放在眼裡的,可惜情況恰恰相反,吳邵剛的表現異常得體,從這件事情上面,俞興感受到了吳邵剛的厲害,此人的確不一般,能夠很好的把控自身的情緒,能屈能伸,從容進退,這樣的人,沒有誰壓得住。

吳邵剛在重慶府城停留了兩天的時間,在送別酒宴上面,俞興喝醉了,說了很多的話語,有些話是不應該說的,譬如說自身萌生退意,很想回到京城去等等話語。

這其實是俞興情緒絕望和悲觀的直接體現,在俞興看來,若是吳邵剛表現的趾高氣揚,那他俞興還是有一定機會的,可人家少年老成,處變不驚,這樣的人,怎麼可能遭受到算計,既然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還不如識趣些,早些離開四川。

俞興是真正的下定了決心,他不願意繼續灘渾水了,他很清楚,不管吳邵剛如何的低調,朝中總是會有人算計的,而這算計的中間人,非他俞興莫屬。

俞興打心眼裡不想得罪吳邵剛,免得日後結局更加的悽慘。

離開重慶府城,吳邵剛再次加快前往京城的速度,他已經在瀘州府城和重慶府城耽誤了幾天的時間。

趕路的過程之中,吳邵剛一直都沒有開口說什麼,陷入到沉思的狀態之中,過了鄂州,在官道邊一個小村落歇息的時候,吳邵剛終於走出去散步。

陪著吳邵剛散步的,自然是蔡思偉。

“蔡思偉,俞制置使的話語,你是怎麼看的。”

“屬下以為,俞制置使也就是說書而已,大人不必當真。”

吳邵剛搖搖頭。

“你沒有注意觀察俞制置使,也沒有深入瞭解俞制置使,從個人能力方面來說,俞制置使不算是出色的,但此人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有自知之明,懂得知難而退,否則這麼多年過去,也不可能穩穩的呆在四川。”

蔡思偉看著吳邵剛,沒有開口,在謀略以及思維方面,他望塵莫及。

吳邵剛繼續開口,彷彿是自言自語。

“俞制置使這一次是鐵心要離開四川了,不願意繼續留在四川這個是非之地,此番合州御前諸軍收復成都府路,作為四川制置使,按說俞制置使也是有功勞的,可皇上的聖旨,並未要求俞制置使到京城去,這說明俞制置使沒有絲毫的功勞,從這一點,俞制置使就能夠發現異常。”

“其次,這些年以來,俞制置使幾乎沒有控制四川的局勢,駐紮在四川的合州御前諸軍、興元府御前諸軍以及金州御前諸軍,俞制置使都無法控制,上一次俞制置使寫給張珏的信函,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這更是說明俞制置使在四川沒有了影響力。”

“最後,說到俞制置使自知之明,這些年以來,俞制置使沒有想方設法的控制整個四川,而是靜觀其變,若是局勢對自身有利,則一定會採取行動,若是對自身不利,則是想方設法的離開,免得攪合其中,左右為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這些方面來說,俞制置使是一定會離開四川的,有自知之明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懂得自保,儘量讓自身遠離麻煩。”

。。。

蔡思偉頻頻點頭。

“大人說的是,可若是俞制置使離開四川了,朝廷會派遣誰出任四川制置使呢,若是此人與大人之間存在矛盾和衝突,那局勢就更加不利了。”

吳邵剛看著蔡思偉,臉上浮現一絲苦笑的神情,看來蔡思偉在謀略方面,的確是有著差勁的。

看見吳邵剛的表情,蔡思偉懊惱的拍了一下額頭。

“屬下真的是糊塗,這樣的事情都想不清楚,大人率領合州御前諸軍收復了成都府路,收復了利州西路等地方,如此巨大的功勞,朝中的大人都是無話可說的,這樣的情況之下,其他人怎麼可能出任四川制置使。”

“蔡思偉,我們分析的情況是這樣的,不過事情究竟會不會出現變化,也是說不準的事情,好在我們的力量足夠強大,已經在四川立足了,朝中就算是有人想著算計,也不可能成功的,再說朝中怕是沒有多少人真正的願意到成都府城,畢竟那裡還是危險之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