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一章 書生氣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一章 書生氣濃

被朝廷奪去功名、發配到利州西路的臨安府學生葉李和蕭規兩人,儘管在趕赴目的地的過程之中出生入死,好幾次都差點沒命了,不過總算是抵達利州西路,進入到軍中的時候,倒是沒有吃什麼苦,兩人很是吃驚,也完全沒有想到,還以為按照慣例來說,應該是遭受到殺威棒的,至少需要承受十棒以上,是不是能夠從棒下活命,還是未知數。

沒有吃殺威棒不說,進入到軍中之後,兩人也沒有太多的事情,甚至每天依舊可以讀書,儘管說軍中的書不是很多,但聊勝於無。

一段時間之後,兩人坐不住了,已經絕望的心稍稍有些驛動,好動好說的性子又犯了,於是又想著出門到四處走走看看,作為朝廷發配的犯人,有這等的想法實在有些稀奇,可兩個讀書人居然就這麼想了,而且提出來了申請。

兩人的申請被批准了。

這一切奇怪的事情,兩人沒有多想,還以為自身總算是讀書人,就算被發配到軍中,也是受到尊重的。於是兩人到附近的城池和村鎮去走走看看,當然憑著他們的身板以及羞澀的囊中,是不大可能走多遠的。

利州西路原來是被蒙古朝廷佔據的,合州御前諸軍收復此地之後,這裡的生產得到了恢復,儘管作為大宋與蒙古王朝交界的地方,時時刻刻都處於戰爭的邊緣,不過稍稍平靜的百姓,還是要活下去,種地收穫糧食成為了他們第一選擇。

老百姓很容易得到滿足,也很容易安定下來,他們早就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各級的官府是想方設法讓老百姓穩定下來的,只有老百姓真正的穩定下來,地方上才有可能穩定,故而對於百姓積極耕作的行為,是完全支援的。

葉李和蕭規外出的時候,正值秋收季節,兩人看見田地裡不少的百姓,大為吃驚,他們壓根不敢相信,這裡居然就是邊關。

各級官府的吏員,也在這個時候到村鎮去巡查,看看秋收的情況究竟如何,吏員面對百姓的時候,態度很是和藹,葉李和蕭規甚至親眼見到了。

於是兩個讀書人再次有了感慨,按照他們的理解,這一切情形的出現,都是皇恩浩蕩的結果,民心如此的向著大宋王朝,豈不是預示著大宋王朝日後一定能夠滅掉蒙古韃子,目前頹廢的情形只是暫時的,有朝一日,大宋朝廷一定收復開封京城,恢復大宋王朝的威風。

作為被剝奪了功名、被發配的犯人,葉李和蕭規是沒有資格給朝廷上書的,嚴格說他們的行動是應該受到限制的,不過看見周遭生氣勃勃的景象,兩人忍不住,又開始上書,這一次他們寫出來的所謂的奏摺,幾乎都是歌功頌德,可惜奏摺無法遞出去,只能夠是放在房間裡面,看看來日是不是有機會能夠上奏朝廷。

讀書人在軍營之中,明顯無用武之地,也不可能有什麼朋友,故而接下來的時間,兩人依舊是四處走走看看,甚至到百姓的家中去了。

葉李與蕭規的一切行為,吳邵剛當然是知道的,而那份放在家中的所謂奏摺,吳邵剛也拜讀過了,郝經等人看過這份奏摺之後,只是曬然一笑,可吳邵剛的想法不一樣。

因為儒家思想的影響,全天下的讀書人幾乎都存在一個毛病,那就是將王朝衰亡的絕大部分責任,都怪罪在大臣的身上,譬如說百年之前岳飛被斬殺,皇上倒是輕鬆,不用承擔任何的罪名,這其實是不對的,可以說一個王朝的衰敗,絕大部分的責任都是在皇上的身上。

讀書人有這樣的看法,也算是正常。

吳邵剛卻不是這樣看的,縱觀幾千年的歷史,帝王若是有作為,則王朝一定會朝著興盛的方向發展,帝王若是耽於淫樂,則王朝必定衰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葉李與蕭規兩個讀書人,能夠在被發配之後,活的很是滋潤,當然是吳邵剛開口的結果,否則兩人怕是早就沒命了,而作為在史書上面留下一筆的兩人,與其他絕大部分的讀書人一樣,對於皇上是有著無盡的期盼的。

現在的宋度宗趙禥,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廢物皇帝,沒有任何的能力,就知道嬉戲娛樂,對家國大事完全不關心,若是天下的讀書人將希望寄託在這樣的皇帝身上,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吳邵剛明白這一點,吳邵剛身邊的人明白這一點,可其他的讀書人並一定明白。

宋末三傑之中的陸秀夫與張世傑,都到了吳邵剛的麾下,剩下的就是名氣最大的文天祥了,此時此刻文天祥依舊被賈似道排擠,在外做官,不能夠回到京城。

文天祥是有能力的讀書人,吳邵剛本意是想著招納,可是穿越這些年,熟悉了南宋王朝的規矩和內幕之後,他倒不是有很強烈的招募願望了。

紛亂的時代,讀書人並不能夠左右局勢,這話說的更加直白一些,就是讀書人沒有太多的用處,譬如說忽必烈,在建立大元王朝的時候,首要的依靠還是蒙古鐵騎,一旦天下初步穩定下來,需要治國理政的時候,讀書人才能夠真正的發揮作用。

民心向背這個概念,在紛亂的時代,有些偽命題的意思,你自身的實力不足,就算是兢兢業業做事情,就算是贏得了民心,可最終的結局,還是被實力更強的對手滅掉。

歷史就是這樣,實力才能夠決定一切。

穿越八年的時間,吳邵剛終於看透了這一層,也卸掉了心頭一個巨大的包袱。

曾幾何時,熟悉歷史的吳邵剛,想到的是天下人都忠心於大宋王朝,對皇上都是頂禮膜拜的,其他人想著要推翻腐朽沒落的大宋王朝,一定是會遭遇到老百姓強烈反抗的,特別是遭遇到讀書人的反抗,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史書有意為之,實際情況絕不是如此。

朱熹的理學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尚未徹底佔據主流,讀書人的思想還沒有那麼堅定,對皇權也不完全是頂禮膜拜,至於說老百姓,想法更是簡單,誰能夠讓他們平靜的生活,讓他們能夠活下去,他們就完全滿足了,至於說誰是皇上,老百姓還真的不在乎。

郝經進入到廂房,發現吳邵剛的神色頗為嚴肅。

郝經有些奇怪,近段時間以來,應該說局勢是平靜的,沒有什麼事情發生,而舉重若輕的吳邵剛,就算是面對天大的事情,也能夠想辦法應對,而且越是局勢不妙,吳邵剛越是顯得冷靜,絕不會表現出來焦慮。

“大人,是不是有什麼擔憂之事。。。”

郝經尚未說完,吳邵剛就開口了。

“郝先生,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思索一件事情,就是葉李和蕭規的這份奏摺。”

“大人,這份奏摺,屬下認為不需要操心,葉李和蕭規兩個讀書人,書生氣濃,其實什麼都不知道,他們一直都是在京城讀書,對外界的事情根本不知道,當初彈劾賈似道,也不過是聽聞周遭的說法,覺得不合適,此番被發配了,到四周走走看看,就認為天下太平,屬下認為,若是全天下的讀書人都是如此,那才是悲哀。”

吳邵剛看著郝經,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的笑容。

“說的不錯,我擔心的就是這一點,從京城來的諸多情報,郝先生也都看過了,皇上絲毫不關心家國大事,想到的就是淫樂,朝中大小事情,都是賈似道操控,不要看賈似道目前是大權在握,恐怕不要多長的時間,其就很有可能身敗名裂,墜入萬丈深淵之中。”

“大人為何如此說。”

“忽必烈已經下定了決心,準備滅掉大宋朝廷了,只不過時機不合適,我看快了,最多明年,亦或是後年,忽必烈就會發起全面的進攻,到時候大權在握的賈似道,根本無力應對,鄂州之戰、兩淮之戰已經說明這一點,一旦遭遇到慘敗,那就是賈似道完全承擔責任的時候,郝先生不要忘記了,皇上的荒淫是無人會追究的,可賈似道的專權,則會有無數人追究。”

郝經連連點頭,基本明白了吳邵剛的意思。

“大人說的是,從葉李與蕭規兩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出讀書人存在如此之問題,其實屬下一直都認為,若是沒有大人,大宋遲早都是滅亡,被蒙古韃子滅掉,至於說到了那個時候,這天下讀書人是何等的看法,是不是會拼死的護衛朝廷,屬下覺得不一定。”

吳邵剛笑笑,接著開口。

“郝先生大概是指的中原吧,已經被金國以及蒙古朝廷佔據百年以上的時間,老百姓還不是照樣過日子,陸放翁一首《示兒》說出了不少讀書人的心聲,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可惜啊,朝廷辜負了太多的人。”

廂房裡面沉寂下來,郝經看了看吳邵剛,發現吳邵剛的眼神深邃,好像在思索什麼,他也就不開口說話了,免得打擾了吳邵剛的思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