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九章 既得利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九章 既得利益

讓吳邵剛與李庭芝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大元朝廷真的派遣使者前往成都府城,而且此次的使者,依舊是末哥親王。

由此吳邵剛安排張文謙代表節度使衙門出面談判的事宜,不得不重新考慮了,畢竟末哥親王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阿可察的叔父,也是吳邵剛的叔父,不管是從規格還是禮儀方面來說,張文謙出任談判代表都是不合適的。

李庭芝承擔了談判的重任,而這一次的談判,意義也不一樣了,吳邵剛與眾人做過多次的分析,大元朝廷與忽必烈都想著能夠穩定中原的局勢,集中精力拿下襄陽府城,故而肯定會放低姿態,力求在短時間之內與四川和平共處。

這一次的談判,其實都是雙方相互的利用,吳邵剛也想著四川等地能夠暫時的穩定,當然穩定的時間不會太長,從京城來的情報,以及從襄陽方面偵查到的情報,與外界隔絕了兩年多時間的襄陽府城,基本難以支撐了,朝廷派遣的馳援大軍,屢戰屢敗,負責領兵救援的夏貴等將領好多次向朝廷辭官,都沒有得到准許。

節度使衙門確定的停戰的時間,其實就是大元朝廷攻陷襄陽府城的時間。

這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不過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將來能夠順利的登上巔峰,吳邵剛必須做出這樣的選擇,也許這樣的選擇,在史書上面會留下不光彩的一筆,但那也無所謂了。

六月初五,盛夏季節,末哥再次來到了四川。

這一次,吳邵剛沒有讓末哥更多的等待,翌日就來到了官驛,見到了末哥,陪著吳邵剛一道前往官驛的,還有李庭芝與阿可察等人,至於說郝經與張文謙等人,則沒有出面,免得刺激到了末哥。

讓吳邵剛頗為吃驚的是,末哥的神情很是黯然,頭髮也白了很多,整個人看上去有了衰老的跡象,而且精神也不是很好。

吳邵剛與末哥親王的見面,僅僅持續了小半個時辰的時間,期間末哥說話都是客氣的,對吳邵剛也表現出來了尊重,沒有上次前來的那種志得意滿的感覺了。

阿可察留下來了,畢竟是不一般的關係。

回到節度使衙門的時候,吳邵剛與李庭芝、郝經和張文謙等人再次進行了商議,吳邵剛認為,末哥親王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此番的談判,對於大元朝廷來說,某種程度上面是恥辱,是忽必烈等人難以接受的,可是為了能夠穩定中原的局勢,忽必烈不得不派遣使者前來談判,以求集中精力攻陷襄陽府城。

吳邵剛還分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漠北的局勢肯定不樂觀,海都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最為擔心的事情,就是中原得不到穩定,襄陽府城暫時不能夠攻陷,漠北的亂局再次出現,若是這三面的壓力同時襲來,就算是驍勇的忽必烈,也是難以應對的。

也就是在這一次的商議中,吳邵剛果斷的做出了決定,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去,將諸多的情況告知海都,相信海都知曉了這些事情之後,一定會有所動作的,如此情況之下,就算是蒙軍攻陷了襄陽府城,也要面臨諸多的麻煩,也難以真正的安寧下來。

張文謙則是建議,不要專門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只要派遣商賈前去做生意就可以了,漠北的蒙古部落,對於前去做生意的商賈是很歡迎的,他們曾經遭受到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的封鎖,經濟方面很是困難,這個時候派遣商團前去交易,一定會收到空前的歡迎,而不用多說的是,海都等人,肯定會詢問商賈中原以及大都的事宜,這個時候商賈說出來中原、南方以及大都的局勢,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宜了。

張文謙之所以提出來這樣的建議,是因為海都等人,比忽必烈更加的仇視漢人,故而派遣使者,不一定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

吳邵剛採納了張文謙的建議,讓節度使衙門派遣的使者,混跡於商賈隊伍之中,前往漠北草原去交易。

因為佔據了京兆府路等地,節度使衙門其實已經打通了前往漠北交易的路徑,他們不需要繞道大都,完全可以從取道鄜延路,直接進入草原。

至於說鄜延路,大元朝廷基本放棄了,河南路、慶原路以及京兆府路等地,悉數都被四川的宋軍佔領,鄜延路已經被完全和徹底的包圍,沒有誰會繼續固守這裡,特別是在河南路之戰大敗之後,駐守此地的不少新附軍,都選擇撤離到開封府去了。

談判很快開始,吳邵剛雖說沒有直接出面參與談判,卻始終掌握談判的程序。

而京城和襄陽府城方面的情報,也成為了吳邵剛關注的重點。

從襄陽府城方面來的情報看,固守襄陽府城的呂文煥,已經不可能堅持多長的時間,儘管說襄陽府城存有的糧食充足,可兩年多時間過去了,按照糧食消耗的數量來計算,襄陽府城應該是進入到困難的時期,眼看著就難以支撐下去了,更加關鍵的是,朝廷派遣的多路援軍,始終都沒有能夠攻破蒙古大軍的包圍圈,反而是損兵折將。

綜合各方面的情報,吳邵剛做出了判斷,若是朝廷不改變策略,傾盡全力的馳援襄陽府城,不超過半年的時間,襄陽府城必定陷落,也就是說,年內襄陽府城就守不住了。

這個分析,對於四川方面來說,至關重要。

襄陽府城被攻陷的時間,也就是節度使衙門決定在中原再次展開進攻的時間,到時候吳邵剛會拿下開封府城,朝著南面的襄陽府城方向靠近,與進攻襄陽府城的蒙古大軍展開決戰,力求徹底打敗攻打襄陽府城的蒙軍。

河南路之戰,合州御前諸軍、鼎坤軍佔據了陝州、嵩州、鄧州、汝州以及河南府等地,但沒有進攻唐州、蔡州、鄭州和鈞州等地。

唐州和蔡州緊靠著襄陽府城,乃是大元朝廷攻打襄陽府城的後援基地,至於說鄭州和鈞州,則是緊靠著開封府城,若是拿下了這些州府,大元朝廷就不可能全力進攻襄陽府城了,也更是擔心整個中原的安全,而末哥此番代表大元朝廷來談判,重點也要說到這些事宜。

忽必烈和大元朝廷之所以會派遣使者前來談判,就是因為吳邵剛沒有進攻和佔領這些地方,其實在河南路之戰取得勝利的時候,宋軍拿下這些地方不費吹灰之力。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並非是佔領的地方越多越好,吳邵剛與其他人的理念不一樣,所有佔領的地方,都是需要穩定百姓的,至少不讓老百姓凍餓致死,這就需要節度使衙門拿出來數量不菲的錢糧,維持被剛剛佔領的地方的穩定。

接受了吳邵剛理念的李庭芝、郝經和張文謙等人,也不贊同短時間之內佔領大量的地方,他們是從另外一個方面理解,那就是暫時不佔領這些地方,負擔就是忽必烈和大元朝廷的,節度使他們就可以少了很多的開銷。

李庭芝結合吳邵剛分析到的諸多情況,耐心細緻的與末哥開始了談判。

末哥提出來的條件,證實了吳邵剛的諸多判斷,忽必烈與大元朝廷承認四川節度使衙門佔領的諸多地方,不會派遣大軍進攻這些地方,大元朝廷與四川節度使衙門穩定現狀,雙方互不干擾。

李庭芝代表節度使衙門,提出了唯一的要求,那就是錢糧方面的補償,其理由是河南路諸多的地方,遭遇到大元朝廷的盤剝,民不聊生,大元朝廷必須給以一定的賠償。

這個條件,末哥幾乎沒有思索就答應了,提出來賠償十萬兩白銀的數目。

李庭芝這個時候變成了商賈,與末哥兩人討價還價,最終將賠償的數目確定在十五萬兩白銀,外加十萬石糧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庭芝與末哥達成了談判協議,此番的談判,因為雙方的意向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沒有太多的爭吵,作為蒙古親王的末哥,在錢財方面沒有太多的概念,不會與李庭芝在賠償的錢財方面過多的討價還價,不過末哥堅持一個觀點,那就是十五萬兩白銀,以及十萬石糧食,並非是大元朝廷給四川方面的賠償,而是給予的賞賜。

李庭芝本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不過吳邵剛無所謂了,十五萬兩白銀,加上十萬石糧食,足夠讓河南府等地穩定下來,這就足夠了。

吳邵剛很清楚,這一份的談判協議,不可能維持多長的時間,接下來的大戰,在很短時間之內就要展開,現如今還不如拿到錢糧,後面的事情再說。

末哥暫時留在了成都府城,談判的協議則是送到大都去了,等到大元朝廷賞賜的白銀與糧食抵達成都府城,則末哥就可以回到大都去了。

如何的對待末哥親王,吳邵剛也有自身的看法,他與阿可察嚴肅的交談過,決定將末哥親王暫時留在成都府城,不要回到大都去,畢竟這一次談判達成的協議,沒有太大的作用,也就是說末哥親王並未真正完成任務,若是再次回到大都,說不定遭遇忽必烈和大元王朝的懲戒,甚至是危及到生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