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戰略初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六章 戰略初現

漠北草原海都叛亂的訊息,情報迅速傳到了魏王府,京城有關文天祥復職引發的事宜,情報署也專門整理稟報了。

兩個訊息,對於魏王府來說,都算是有利的訊息。

春節喜慶的氣氛,尚在府邸裡面延續,開封府城的繁華富庶,讓魏王府諸多官吏,心情也是大好,魏王殿下漸漸明確的志向,更是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魏王府給漠南草原的敕書也準備送出去了,蔡思偉率領的大軍,可在四月到五月左右的時間,回到中原,結束在漠南草原的征伐。

蔡思偉已經寫過了好幾封信函,稟報漠南草原征伐的事宜,此番十萬大軍進入漠南草原,可謂是獲得了巨大的勝利,不僅基本上征服了漠南草原諸多的蒙古部落,還與這些部落建立起來了良好的關係,而且十萬大軍獲取到的戰馬以及牛羊等物資,也是很多的。

科爾沁草原部落的首領,還專門進獻了兩匹汗血寶馬,送給魏王殿下。

汗血寶馬據說能日行千里,快速奔襲的過程之中,身上的汗滴是紅色的。

吳邵剛最為關心的還是十萬大軍是否完全適應了草原的氣候,能夠在惡劣氣候之中奔襲作戰,這才是最為關鍵的,至於說汗血寶馬,對於他來說,沒有太大的作用。

經歷了在草原上征伐的大軍,與平日裡訓練的情況肯定是不一樣的,畢竟實戰得來的鍛鍊和磨礪,遠不是平日裡訓練能夠比擬的。

“海都的造反,想必給忽必烈和大元朝廷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蔡思偉率領的大軍,在漠南草原馳騁,大半年的時間,幾乎踏遍了整個的漠南草原,也見不到任何的蒙古鐵騎,我看不是忽必烈不想派遣大軍去征伐,而是海都的叛亂,牽制了忽必烈,讓其無法派遣大軍進入到漠南草原。。。”

吳邵剛說出這些話語,李庭芝、郝經、劉秉忠、張文謙、許衡、張炳輝和馬華軒等人,都是點頭同意,當初吳邵剛曾經做出部署,認為忽必烈會派遣大軍,在漠南草原氣候變化之後,進攻蔡思偉率領的大軍,不過只到現在,這樣的情況也沒有出現。

“想來頗為遺憾,若是忽必烈派遣蒙古鐵騎進入漠南草原作戰,我倒是想著看看,我們的將士究竟能不能在草原上打敗蒙軍,若是將士做到了這一點,忽必烈怕是會真正的畏懼。”

吳邵剛說完,李庭芝笑著開口了。

“魏王殿下說的是,我也曾經想著,蔡思偉率領的大軍,若是能夠與蒙古鐵騎在草原上廝殺,將是何等的場景,不過忽必烈應接不暇,已經顧不上漠南草原,畢竟漠北草原才是忽必烈和大元王朝的聖地,忽必烈可不敢有絲毫的疏忽,哪怕是維持名義上對漠北草原的統治。”

李庭芝說的是實際情況,眾人都明白,忽必烈建立的大元王朝,根子在漠北草原,一旦海都完全佔領了漠北草原,將忽必烈的大元王朝清理出去,則大元王朝將難以穩定,相比較來說,海都將會獲取到巨大的支援,力量進一步的壯大。

吳邵剛清楚,海都不可能成氣候,不管是從實力方面,還是從個人的睿智能力方面,海都不是忽必烈的對手,只不過海都在最為關鍵的時候,從背後狠狠的捅了一刀,讓忽必烈感覺到異常的難受而已。

魏王府派遣的密探終於完成了任務,慫恿海都騎兵,這是吳邵剛謀略的勝利,不過嚴格說起來,還是海都有著造反稱霸的心思,才會起兵,畢竟蒙古部落本就是以武力來決定自身的地位,一旦海都認為自身的力量足夠強大,就要挑戰忽必烈了。

這樣的習俗,一直貫穿整個的大元王朝,從未平息。

京城的事宜,吳邵剛壓根不想提,可李庭芝還是說到了文天祥的事宜。

“魏王殿下,文天祥從瓊州回到京城,出任中書舍人,甚至還沒有來得及上任,就被派遣到贛州出任知州了,這也算是朝中的奇聞軼事了。”

李庭芝的調侃,讓眾人都笑了。

“我看,賈似道是想著讓文天祥出面來彈劾我的,賈似道給我寫了好幾封信函,言下之意是要求我們出兵馳援荊湖路等地,算盤倒是打得不錯,可惜在我這裡沒有絲毫的作用,說起來我還是挺佩服高達大人的,憑著本就不多的兵力,硬生生的抵禦了蒙古大軍的進攻,力圖將鄂州州城變成第二個襄陽府城,如此關鍵的時刻,賈似道本應該捐棄前嫌,給予高達強力的支援,以抵禦蒙古大軍的進攻,誰知道賈似道依舊想到的是自身的權勢,如此高達也不可能支撐多長的時間了。”

吳邵剛說完之後,馬華軒開口了。

身為樞密副使的馬華軒,以最快的速度進入了魏王府的高層,這樣的情形也不多見。

“魏王殿下,下官以為,魏國公是不會賦予高安撫副使權力的,亦不會大力馳援鄂州,故而鄂州不可能支援很長的時間,鄂州與襄陽府城有著很大的區別,襄陽府城的地形以及堅固的城池,都不是鄂州州城能夠比擬的,且當初呂文煥已經在府城儲存大量的糧食,可以堅守,高達固守鄂州州城,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勇猛,儘管也儲存了一定的糧食,可數目不會太多,只要蒙軍的主帥阿術沉下心來,死死的圍困鄂州州城,讓其得不到任何的馳援,不要多長的時間,就能夠攻陷鄂州。。。”

馬華軒的分析,有些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意思,不過得到了吳邵剛等人的贊同。

在吳邵剛看來,鄂州比較襄陽府城,其地位更加的重要,因為鄂州城池,就是千年之後的武漢,其戰略地位遠遠強於襄陽府城,只不過如今的朝廷,認為襄陽府城遠比鄂州重要。

高達的確勇猛,可得不到支援,不可能支撐太長的時間,頂住了蒙古大軍數月的進攻,已經算是奇蹟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馬大人,你認為鄂州還能夠堅持多長的時間。”

“下官以為,最多半年左右的時間,下官還預測,蒙軍統帥阿術怕是不會繼續採取強攻的戰術,而是採取死死圍困的戰術,如此高達就難以穩住鄂州城內諸多軍士了。”

馬華軒說完之後,郝經等人也開口預測了。

眾人幾乎都認為,鄂州城池最多還能夠堅持半年左右的時間。

吳邵剛卻陷入到沉思之中。

蒙古大軍在南方的推進,對於魏王府來說,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與忽必烈和大元王朝面對面博弈廝殺、爭奪天下的時間,也取決於徵南蒙古大軍的推進速度。

等到眾人都分析完畢,吳邵剛拿起了手中的敕書。

“這是魏王府給蔡思偉等人的敕書,一旦蔡思偉接到這封敕書,就要準備返回中原了,而我們下一步的戰略,也將鋪開,諸位都是知曉的,我們下一步的戰略,必須要把握住最好的實際,才能夠取得重大的勝利。”

吳邵剛說到這裡的時候,屋子裡面瞬間安靜下來了。

“蔡思偉率領的十餘萬大軍,將成為南進的主力,其目的就是徹底剿滅大元王朝的徵南大軍,一旦我們開始行動,忽必烈與大元王朝也勢必會拼命,那麼駐紮在開封府城以及周遭的大軍,就必須迅速切入山東,阻擋馳援南方的蒙古援軍。”

“大軍開始南進的時機,必須嚴格的把握,也就是徵南蒙軍攻陷臨安府城的時候,但在這之前,大軍是不是需要拿下京西路等地,值得商榷,若是我們的動作太快了,必定會引發忽必烈以及阿術的警覺,可我們若是行動太慢了,又會失去最好的時機。”

“我們下一步的戰略,有兩個最為關鍵的地方,其一是徹底阻斷忽必烈與大元朝廷馳援南方的蒙軍,只有隔斷了蒙古的援軍,才能夠集中精力剿滅阿術麾下的大軍,其二是我們作戰必須要驍勇,要能夠長途奔襲,要能夠在最為疲勞的情況之下作戰,這樣才能夠保證真正的打敗阿術,及其麾下的蒙軍。”

“阿術率領的蒙軍,號稱百萬人,其實不超過二十萬人,這裡面還有不少宋軍投降的軍士,其中蒙古鐵騎的人數更是少得可憐,南方作戰,地形複雜,沼澤地方太多,不利於蒙古鐵騎的施展,故而阿術麾下的大軍,以新附軍為主。”

“新附軍的戰鬥力不及蒙古鐵騎,這是我們都知曉的,可是想要打敗近二十萬的大軍,也不是嘴上說說那麼容易的,故而我們必須要迅猛,動作要快,讓蔡思偉率領十萬大軍進入漠南草原去磨礪,也就是為了等候這個關鍵的時刻。”

“諸位都分析了,阿術攻陷鄂州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年,那麼,依照我們的預計,在明年或者是後年年初,阿術統領的大軍,就可以攻擊到臨安府城,這麼長的時間之內,我們不可能沒有任何的動作,故而我們下一步的目標,就是京西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