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明使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明使者

早朝結束之後,李庭芝、郝經、劉秉忠、張文謙、許衡、蔡思偉、張炳輝、馬龍和袁世春等人來到了文德殿。

今日要商議的事情是很清楚的,皇上幾天之前就給眾人佈置了任務,要求眾人都來思考,就連剛剛從南方趕回來的蔡思偉也不例外。

很快,稍稍歇息的吳邵剛,進入到了文德殿。

眼看著眾人行禮坐下之後,吳邵剛開口了。

“朕就不囉嗦了,什麼事情你們都是知曉的,朕想著看看你們是什麼想法,有些什麼建議,如何我明軍才能夠更好的剿滅蒙軍。”

吳邵剛的話語剛落,李庭芝就站起身來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海都與忽必烈之間是不可能真正聯合起來的,就算是他們想著聯合,朝廷也不要給他們聯合起來的機會,佟衛華分析蒙古人性格豪爽,現如今明軍威脅到大元朝廷以及蒙軍,海都一定會為了蒙古部落之未來,選擇與忽必烈聯合,臣看這樣的分析有失偏頗,僅僅看到了一面,沒有結合當前之實際情況。”

李庭芝說到這裡的時候,餘光掃過。

袁世春等人低下頭,彷彿在沉思什麼。

“臣沒有否認蒙古人之豪爽,臣以往也接觸過諸多的蒙古人,不過在牽涉到自身利益之後,這份豪爽也不一定能夠堅持下去。”

“臣以為,海都遠在漠北草原,且從未到過中原,對於中原的事宜根本就是不知曉的,且海都極其排斥漢人,認為漠北草原才是最為富庶之地,臣將海都譽為井底之蛙也不過分,正是因為海都有這等的認識,他才不會在乎大元朝廷與忽必烈之感受,一旦大元朝廷和忽必烈遭遇到重大的威脅,海都必定想到繼承蒙古大汗之職位,豈會為忽必烈著想。。。”

李庭芝的分析絲絲入扣,的確是很有道理的。

吳邵剛陷入到沉思之中,李庭芝的想法與他的想法有不謀而合之意,歷史上的海都,的確是蒙古草原的英雄,也被譽為蒙古草原真正的大汗,終其一生,忽必烈都沒有能夠完全征服海都,也可以說是沒有能夠戰勝海都,而且在蒙古草原,海都的影響力甚至一定程度上面超過了忽必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是這樣的一個英雄,豈會拘泥於所謂的承諾。

從大都來的情報看,忽必烈派遣末哥親王與兀良合臺前往漠北草原談判,首先就沒有擺正心態,沒有真正想著草原上的平靜,就是因為遭遇到大明王朝以及明軍的威脅,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派遣使者的,而且忽必烈沒有真正給海都多少的承諾。

這些事情,海都不可能完全不知曉,就算是不知曉蒙軍正在準備與明軍爭奪天下,可也能夠看出忽必烈是沒有多少誠意的,忽必烈手中的鋼刀並未完全放下。

如此情況之下,海都會做什麼選擇,傻子都能夠想到。

海都不會選擇與忽必烈真正的聯合,同時短時間之內也不會在漠北草原生事,這樣不管怎麼說對於海都來說都是不利的,若是忽必烈麾下的蒙軍與明軍展開生死搏殺,海都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壯大自身的實力,等到其不畏懼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的時候,怕就是動手的時候,那個時候話語權就在海都這邊了。

坐山觀虎鬥,這就是海都最有可能做出的選擇。

李庭芝所陳述的就是這個觀點。

吳邵剛相信,這個認識是李庭芝與眾人商議之後得出來的,特別是劉秉忠、張文謙和許衡等人,對於忽必烈是瞭解的,也知曉漠北草原的一些情況,他們能夠做出這樣的判斷。

海都採取坐山觀虎鬥的態勢,嚴格說起來對吳邵剛以及大明朝廷來說是有利的,可吳邵剛不放心,任何的事情都是發展變化的,漠北草原的蒙古部落,其力量不容小覷,若是明軍與蒙軍廝殺的關鍵時刻,海都突然橫插一槓,對於明軍來說肯定是不利的,而且海都必定會首先插手漠南草原的事宜,這對於需要漠南草原完全穩定的大明朝廷來說,也是難以忍受的。

必須要讓海都動起來,不管其有什麼樣的動作,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

。。。

李庭芝的看法,得到了眾人的支援,就連之前贊成佟衛華分析的袁世春,也認為這樣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第一個方面的共識形成了。

接著就是商議如何讓海都動起來的事宜了。

李庭芝還是首先開口。

“皇上,臣以為,應該派遣使者前往漠南草原,與海都商議,讓海都繼續發動對漠北蒙軍的進攻,只要曉之以理,海都必定不會停止征伐的步伐。。。”

這一次,吳邵剛微微搖頭。

在他看來,海都終究是蒙古人,雖說與忽必烈之間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但與末哥親王等人,還是有著不一般關係的,想要海都馬上翻臉發起進攻,恐怕不是很現實。

李庭芝說完之後,樞密副使袁世春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派遣使者前往漠南草原,與海都商議的事情,是必須要實施的,不管怎麼說,唯有見到了海都,讓其猶豫,也是勝利,只是臣覺得想要讓海都馬上就在漠北草原發起進攻,是有些難度的,海都是軍人,臣也是軍人,若是換做海都思考,都不會馬上出兵,蒙軍與明軍展開廝殺,海都若是靜靜等候,一定能夠獲取到好處,至少壯大了自身實力。。。”

就連李庭芝,都覺得袁世春所說的有道理,換做李庭芝本人,也會這樣做,讓忽必烈和明軍去廝殺,自己居中觀察,渾水摸魚,總是能夠得到好處的。

不過如此以來,海都就成為了真正的威脅,讓各方都不好控制了。

這樣的情況,誰都不願意看見,這是必須要阻止發生的情況。

如何讓海都動起來,眾人都沒有想到特別好的辦法,包括吳邵剛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必定海都不是蠢貨,人家既然能夠在漠北草原立足,而且與忽必烈對抗這麼多年,肯定是有著不一般本事的,能夠抓住機會,就是其最大的能力。

終於,眾人停止了討論,看著吳邵剛。

吳邵剛緩緩開口了。

“諸位愛卿說的很對,想要海都動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擺在最好的機會在面前,海都若是放棄了看,豈不是違背常理,明軍若是與蒙軍展開了殊死的搏殺,這個時候海都正好壯大自身的實力,是絕不會攙和其中的,剛剛有人擔心,海都怕是在這個時候出兵援助忽必烈,對我明軍展開進攻,其實這也不大可能,因為海都很清楚,他這一輩子都不要想著能夠與忽必烈和諧相處,兩人之間同樣是不死不休。”

“海都若是幫助了忽必烈,等到忽必烈的力量壯大起來,度過了難關,接下來遭遇到覆滅命運的,怕就是海都本人了,這一點海都是很清楚的。”

“這裡面可能出現例外的地方,就是利益。”

“明軍與蒙軍廝殺到關鍵時刻,忽必烈很有可能拿出來誘人的利益,促使海都出兵攻打我明軍,海都在攻打我們的時候,能夠壯大自身的實力,又能夠得到好處,那就一定會出兵,這才是朕最為擔心的情況。”

“既然海都看到的是利益,那我們就想辦法給海都一些眼前的利益,讓其能夠靜下心來,至少不參與到作戰之中,至少朕能夠讓海都永遠的坐山觀虎鬥,甚至還可以讓海都在關鍵的時候,對蒙軍展開進攻。”

“諸位愛卿都說到派遣使者的事宜,朕剛剛也想過了,這派遣使者的事宜,值得好好的琢磨,朕看就讓商賈充當朕的使者,讓漠北草原的海都,在商貿交易之中得到好處,有了錢財之後,海都才能夠真正的壯大自身的實力,沒有錢財什麼都是空的,如此海都必定會猶豫思考,他若是答應了忽必烈的請求,就很有可能失去巨大的財富,這樣朕就能夠保證海都不會動手了,甚至為了獲取到更多的錢財,發起對忽必烈的進攻。”

“朕也知道,海都不缺銀子,有著堆積如山的黃金白銀,不過朕以為,這轟天雷,對於海都來說,是難得的好東西,商貿交易到了關鍵時刻,朕看可以將轟天雷拿出來,甚至拿出幾門鼎坤炮,也是可以的。”

吳邵剛說到這裡的時候,眾人大為吃驚,鼎坤炮與轟天雷,這是明軍的絕密武器,這些年來為了保守其秘密,不知道耗費了多少的心思。

將鼎坤炮與轟天雷拿去做交易,這太不划算了。

吳邵剛看著眾人,不疾不徐的開口了。

“鼎坤炮的發生需要引信,需要炮彈以及火藥等等,這些東西悉數在朕的掌控之下,海都獲取了幾門鼎坤炮,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況且,忽必烈若是知曉海都擁有了鼎坤炮,諸位愛卿,你們認為忽必烈會怎麼想。。。”

李庭芝等人的臉上終於顯露出來了笑容,一石二鳥,交易幾門鼎坤炮,不僅可以獲取到海都的支援,更是能夠讓忽必烈與海都之間產生巨大的裂痕,這樣的情形,對於明軍來說就是最為有利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