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宋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極一戰(1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極一戰(14)

丑時二刻,二十多萬軍士做好了準備,就要開始再次的大規模撤離了。

兀良合臺率領的新附軍軍士,已經與蒙古鐵騎軍士完全分開。

蒙古鐵騎的軍士全部都是騎兵,看上去很是整齊,可新附軍就不一樣了,大部分的新附軍軍士都是步卒,騎兵的數量明顯偏少。

一邊是威風凜凜的蒙古鐵騎,一邊是明顯缺乏精氣神的新附軍,對比差距還是很明顯。

不管是忽必烈,還是蒙古的權貴,其實都不是特別的信任新附軍,特別是在明軍逐漸崛起的過程之中,不少新附軍軍士都歸順了明軍,這也是因為他們腦海裡面固定的認識,他們一直都認為蒙古鐵騎才是大元朝廷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也是至死都忠於朝廷的軍士,至於說新附軍,不管其是來自於已經滅亡的金國,還是已經滅亡的大宋,都是有異心的。

這就好比是對待小孩子的態度一樣,自己的孩子與他人的孩子總是不一樣的。

歸順大元朝廷的新附軍軍士,雖說在戰鬥力方面有所提升,可不管是待遇,還是自尊方面,與蒙古鐵騎根本無法比較。

忽必烈壓根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他看來,大元朝廷能夠吸納新附軍,讓新附軍軍士為朝廷效力,就算是很不錯了。

這一次,為了能夠完全的保住蒙古鐵騎,忽必烈聽從了合丹與兀良合臺等人最終的的建議,再次讓所有的新附軍軍士斷後。

準備出發的忽必烈,壓根沒有注意到諸多新附軍的軍士,這些軍士都是低著頭,有的雙拳緊握,有的站立一動不動,身體緊繃,幾乎沒有誰抬頭看正在列隊開拔的蒙古鐵騎。

偶爾有人抬頭,眼睛裡面迸射出來的也是帶有仇恨的目光。

統領新附軍的兀良合臺,更是看不到這一點。

忽必烈還是留下了五千蒙古鐵騎的軍士,歸於兀良合臺指揮,加上所有的新附軍軍士,兀良合臺此刻統領的軍士,總人數十萬多人。

新附軍軍士同樣也要朝著沂水縣城的方向撤離,可他們的任務已經不僅僅是單獨的撤離,在出發之前,合丹與兀良合臺等人終於說出了梗在內心的話語,那就是新附軍不僅僅是晚一些撤離到沂水縣城,且還要沿途防止明軍的追擊,而在這個過程之中,蒙古鐵騎是不會在沂水縣城逗留的,在城池裡面稍作休整和補充之後,就會朝著濟南府的方向迅速撤離。

蒙古鐵騎的最終目標,還是大都。

也就是說,蒙古鐵騎與新附軍一同來到山東作戰,可撤離的時候,戰鬥力偏弱的新附軍,務必保證蒙古鐵騎安全撤離,哪怕自身損失慘重,甚至是全軍覆沒。

忽必烈默許了這一個建議。

接近一夜的時間,忽必烈也想清楚了,現如今他最需要依靠的是蒙古鐵騎,而不是新附軍,留下兀良合臺指揮新附軍,並非是完全放棄新附軍,一旦蒙古鐵騎安全之後,若是新附軍還能夠堅持下來,忽必烈還是會轉頭詢問新附軍的情況的。

地上揚起了一堆一堆的灰塵,讓人無法睜開眼睛。

終於,蒙古鐵騎完全撤離了,留下的是五千蒙古鐵騎的軍士,以及所有的新附軍。

兀良合檯面無表情,等到蒙古鐵騎撤離完畢,看著所有軍士,慢慢的開口了。

“卯時我們撤離這裡,你們都去做好準備。”

沒有人說話,絕大部分的軍士都扭頭轉身,回到帳篷裡面去,還有一個多時辰的時間才會出發,此刻不需要守在這裡,至於說警戒的軍士,自然會有軍官做出安排。

周遭沉默的情緒,沒有引發兀良合臺的注意,他此刻想到的不是這些新附軍軍士,甚至沒有想到身邊的蒙古鐵騎的軍士,他想到的是阿術,想到的是自己遭受到的屈辱。

主動請纓留下來指揮新附軍撤離,並非說兀良合臺有著多麼的無畏,他只是不想再次看見合丹,甚至不想看見皇上了,想想一輩子都給朝廷賣命,最終卻落得如此的下場,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然,起碼的理智兀良合臺還是有的,他不會忘記身上肩負的重擔,一方面要領著是十萬人撤離,回到大都去,另外一方面就是要阻止明軍的追擊,他需要證明自身的能力。

不過有一點很是奇怪,那就是兀良合臺決定卯時出發,要知道這不符合常理,現如今正是夏季,卯時天已經大亮,按照慣例,大軍最遲也是寅時二刻出發,如此足足比蒙古鐵騎晚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

可不會有人開口詢問,誰都知道兀良合臺是什麼脾氣,若是這個時候說錯話了,很有可能被兀良合臺認為是抗命,直接斬殺了。

寅時,軍中都元帥、副都元帥乃至於千戶以上的軍官,在中軍帳外面等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兀良合臺走出中軍帳的時候,簡短的下達了最新的命令。

抽調一千蒙古鐵騎的軍士,全面負責指揮大軍撤離,新附軍之中的軍官,不管是都元帥、副都元帥,還是千戶和百戶等等,都要聽從蒙古鐵騎軍士的指揮,而且這些臨時指揮行軍作戰的蒙古鐵騎軍士,手握生殺大權,在危急時刻可以先斬後奏。

兀良合臺的命令,讓中軍帳外面死一般的寂靜。

危急時刻,兀良合臺想到的不是信任麾下的軍官,他居然開始排斥漢人了,信任的全部都是蒙古人,這樣的做法,換做其他的時間,或許誰都必須捏著鼻子忍受,但如此關鍵的時刻就不一定了,那些新附軍的軍官,雖說敢怒不敢言,但內心已經有了厚重的怒氣。

新附軍的軍士大都知曉了,負責在莒縣防禦明軍的近十萬新附軍軍士,幾乎就是全軍覆沒,要說全部被斬殺,那不可能,估計有很多的新附軍軍士,最終選擇了投降,歸順明軍。

現如今新附軍的軍士,不僅僅要護衛蒙古鐵騎安全撤離,還得不到信任,如此為大元朝廷賣命,究竟是為了什麼,或許這些新附軍的軍官軍士都要好好想想了。

兀良合臺說完,轉身走進中軍帳之中。

一名蒙古鐵騎的千戶,開始接下來的安排和佈置。

陸續有蒙古鐵騎的軍士前往軍營的各處,開始行使指揮軍隊的權力。

很快,營地的四周,不斷有訓斥的聲音傳來,都是那些負責指揮軍隊的蒙古鐵騎的軍士。

這也難怪,新附軍的諸多軍士親眼看著蒙古鐵騎和軍士離開,也知道皇上離開了,他們卻留下來了,表面的原因是新附軍步卒軍士居多,撤離的速度怕是會拖累蒙古鐵騎,導致整個大軍出現危險,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就是讓新附軍軍士用性命來護衛蒙古鐵騎,讓蒙古鐵騎安全撤離,說的不客氣一些,新附軍軍士已經被大元朝廷拋棄。

這樣的安排,誰能夠忍受,前面已經有近十萬的新附軍軍士拼死護衛大軍安全撤離,現如今索性全部新附軍軍士都剝離出來了。

朝廷將新附軍當什麼,皇上將新附軍當什麼。

如此情緒之下的新附軍軍士,心中沒有怨氣才怪。

懈怠的情況自然會出現,而那些剛剛開始行使權力的蒙古鐵騎軍士,自然是看不慣的。

寅時一刻之後,軍營四周出現了怒斥聲與慘叫的聲音,這是那些懈怠的新附軍軍士,遭遇到毫不留情的懲戒。

中軍帳之內依舊很是安靜,統帥兀良合臺甚至都沒有出來看一看。

寅時二刻,大軍已經開始集結,準備出發了,不過此刻指揮大軍集結之軍官,全部都換成了蒙古鐵騎的軍士,都是兀良合臺臨時制定的負責之人。

兀良合臺依舊在中軍帳裡面,包括那麼蒙古鐵騎的千戶,也不敢進入到中軍帳裡面。

一名斥候騎馬飛奔過來,蹄聲在營地裡面顯得特別的突兀。

斥候在中軍帳的前面停下,飛身下馬。

此刻中軍帳外面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這麼斥候。

此刻斥候肯定是稟報偵查到的明軍的訊息。

中軍帳內,兀良合臺看著跪在地上的斥候,眼睛裡面已經露出了殺氣。

“本帥問你,明軍距離我大軍不到五里地了,你們都幹什麼去了,為什麼這個時候才偵查到,難不成你們想著葬送所有兄弟的性命嗎。。。”

兀良合臺手裡已經拿著鋼刀,看著跪在地上的斥候。

斥候渾身顫抖,為自身辯解。

“稟、稟報大帥,不是小的不盡力,小的和兄弟們已經拼命偵查了,只是天色太黑,實在是偵查不到什麼。。。”

斥候的辯解,徹底惹怒了兀良合臺。

活該這名斥候倒黴,此刻的兀良合臺,內心有一股怨氣,那是遭受多年壓制形成的怨氣,這股怨氣需要發洩出來。

“好啊,在本帥的面前,還敢辯解,你們不是怕死嗎,不敢抵近偵查嗎,要不然明軍如此之大軍,居然什麼都沒有發現,本帥就成全你們,讓你們到地下去。。。”

兀良合臺舉起了手中的鋼刀,一道寒光閃過。

一切都安靜下來了,兀良合臺的臉上,依舊沒有什麼表情。

(本書馬上就要完本,所以每天一更,新書已經開始動筆,是都市型別的,如果讀者大大喜歡,希望能夠捧場,新書如果開始上傳,我會在評論區發通知的,至於說另外一本暫時沒有完本的書,也在思索之中,等到做出最終決定,一定儘快告知諸位讀者大大,感謝讀者大大的支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