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照聖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奉德宮·周端(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八章 奉德宮·周端(二)

宣仁皇後一言不發、驚呆地看著周端,周端握了握宣仁皇後的手說:“華安夫人說,她出生於北陵郡國勳貴之家,易氏家族,與北陵郡王府世代交好,她自己自幼便與當今的北陵郡王相識。北陵郡王對其頗為照顧,但因北陵郡王年長其許多,因此兩人原本只是情同兄妹而已。後來他嫁入皇宮,成為睿宗的王妃,繼而成為了皇后。但生活卻並不如意。睿宗體弱多病、黯弱無能,對其十分冷漠,母親在宮中過的十分苦楚。還好,北陵郡王常常進京入宮陛見,要麼是進貢些稀罕東西,要麼只是簡單的問安,一來二往,倆人漸漸有了私情,而後就有了臣。之後的事,娘娘都知道了,睿宗英年早逝,臣三歲繼位,之後隆武大帝立國。娘娘,您常說因果報應,這才是因果報應。”

宣仁皇後這時候才撥出一口氣,彷彿終於從巨大的驚訝中走了出來,詢問道:“端,你是何時知道此事的?”

周端道:“不瞞娘娘說,臣在十一歲時,華安夫人就告知了臣這件事。”

“那為何不早一點告訴我呢?”

“臣的母親不讓臣告訴娘娘。她之所以如此,並非為了別的,是怕娘娘和隆武大帝瞧不起臣,不再呵護臣。這是她做母親的一點私心,還望娘娘恕罪。”

“端,這都說不上,說不上啊。華安夫人的心,我能理解。都是當娘的,她的心,我知道。她沒有錯,一點錯都沒有。”

“謝娘娘的寬仁。這是絕大的醜聞,臣今日與娘娘說這些,是想說,隆武大帝立國,正是順應天命,並非篡國。最主要的是,有了這一層關係,臣陪同娘娘到了北陵郡國之後,娘娘的安全就絕不會有問題。北陵郡王和華安夫人,都對娘娘當初力排眾議並呵護臣長大成人,感激不盡。”

宣仁皇後搖頭道:“這都說不上,說不上啊,端。幸虧有你與北陵郡王的周全佈置,我們今日才能絕處逢生,尋得這麼個出路。否則,圖俐一脈可能就要全數盡滅了啊。”

周端道:“這都是娘娘和隆武大帝洪福齊天,才能遇難成祥、逢凶化吉。”

宣仁皇後感到了周端急切的勸說自己離開聖都和皇宮的心態,道:“北陵郡王可否與你說過,我們離開聖都,到達北陵郡國之後,他作何打算?”

周端道:“一切唯娘娘馬首是瞻。”

宣仁皇後道:“這似乎就沒有必要了吧。你是天下皆知的大郜皇帝,北陵郡王大可以打出復辟大郜的旗號來,大郜的遺老遺少還有很多,民間同情大郜的百姓也大有人在。大照立國以來,圖俐、圖攸再無男嗣,已經引起天下人對大照國運的質疑了。這個時候,只要北陵郡王公開宣示圖俐立國的經過,再揭穿圖攸弒兄奪位、中秋放火的劣跡,天下人心馬上就能轉向支援你。要是論實力,北陵郡王自己是實力最強、享國最久的老牌子郡王,北陵境內文武兼備、國庫豐盈,若是執意擁立你為帝,我想勝算還是很大的。他為何反而要來支援我呢?”

周端道:“這些事,都是朝廷大事,臣原本並不感興趣,也並不太明白其中的關聯。不過,北陵郡王已經跟臣說過了,而且他要求臣在必要時,跟娘娘陳明原委。他說,大郜國運已經耗盡了,經過隆武大帝的勵精圖治,人心已經收攏到大照這邊來了。這是天命使然,強求不得。至於臣,尷尬的出身暫且不說,單說對天下的號召,臣也是遠遠不行的。北陵郡王說,當下最主要的任務,是推翻圖攸。而要推翻圖攸,必須以隆武大帝的太子逄稼殿下為旗幟。除了太子殿下和娘娘之外,其他人,都絕無號召天下的力量。北陵郡王願助太子殿下和娘娘一臂之力,使天下復歸隆武大帝一脈,讓大照帝位永葆純正。”

宣仁皇後道:“那北陵郡王想要什麼呢?”

周端道:“北陵郡王只想保留住世襲罔替的郡王爵位而已。他說,逄圖攸的新政已經露出猙獰的面孔,新政就是要將郡王們盡除,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宣仁皇後點頭道:“我懂了。北陵郡王的心思我明白了。他歷來是忠貞的。那就依了北陵郡王的意思吧。我們儘快離開皇宮。”

周端喜道:“娘娘英明睿斷。何時動身,請娘娘示下,臣好做好預備。”

宣仁皇後道:“今日子時初刻。”

“啊?!這麼快?!”

“對。事不宜遲。可有困難麼?”

“嗯……沒有。既然娘娘已經下了決心,那臣一定全力做好。”

辛苦你了,端。”

“娘娘折煞臣了。”

“端,這裡是你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一朝離去,你可留念麼?”宣仁皇後忽然問了這麼一句話,語氣十分傷感。

“娘娘,宮裡實是傷心之地。臣恨不能與娘娘立即離開這裡。”

“確是如此。那好,有勞你多費心。我們子時初刻在大秘殿聚合。”

“娘娘打算帶誰一起走?”

“只須潑焉一人。你呢?”

“臣一人不帶。”

“好。如何擺脫眾人監禁?圖攸已經加派了人手,我從正殿脫身也是不易。實在不行,只能靠須潑焉使用些武力了。”宣仁皇後道。

“不必,若使用武力,恐更加引人注目。娘娘不用勞心。正殿中有通往大秘殿的小秘道,臣已勘探清楚。娘娘可否以傷心過度、夜不能寐為由,在亥時正刻傳召臣進正殿茶敘。到時候,臣帶娘娘從正殿透過秘道到大秘殿,然後再離開。”

“甚好。這奉德宮,沒想到設計如此周全。多虧有你,端。”

“娘娘謬讚了。這本就是大郜先祖為後世子孫預留的逃生之所,因此設計十分精巧。這也是隆武大帝在天之靈,庇佑著娘娘。”

“好。那我們分頭行動吧。”

“是,娘娘。現在離子時還有些時辰,娘娘還是先休息休息,養養神。子時之後,我們就要馬不停蹄的往北陵郡國趕路了,到時候會很辛苦的。”

“好,難為你的孝心,端。”

周端用手使勁握了握宣仁皇後,眼神堅定的轉身離開了。

天黑上來的時候,須潑焉終於回來了。

宣仁皇後正在園子裡消食,在細密平坦的石子路上踱步。園子的兩側已經亮起了燈。因為是新近喪子的緣故,宮燈由黃色換成了淡綠色。

“娘娘。”須潑焉趨前行禮道。

宣仁皇後轉身對陪侍的宮女道:“你們退下吧。我有須潑焉跟著就行了。你們回去收拾下,我一會回去就安歇。今日身子乏的厲害。你們備一碗參湯好了。”

“喏。”宮女們行禮退去了。宣仁皇後素來喜歡由須潑焉一人陪著消食,宮女們司空見慣了。

一個宮女輕聲問另一個宮女:“娘娘很少飲參湯,今日竟然破了例了。”

另一個宮女道:“娘娘這幾日悲慼過度,耗神極大,而且睡眠甚少,氣血耗損的厲害了。今日要參湯,可見娘娘確是乏極了。”

倆人神情都帶著同情憐憫的樣子,邊搖頭邊快步走了。

“我乏透了。擔心今日不能支撐住,讓她們備碗參湯提提神。”宣仁皇後道,“子時初刻走吧。我跟周端已經說好了。亥時我召他來正殿茶敘,他帶我們從正殿的小通道到大秘殿,然後從那裡走。”

須潑焉皺著眉,低聲道:“娘娘,象廷郡王的信兒回來了。”

“他說什麼?”

“殿下信上說:‘萬勿輕動。等我進京。’”

“象廷郡王要進京。說什麼時候了麼?”

“沒有,娘娘。雲鴿回來的很快。想來殿下並不在象廷郡國國都。我估計殿下應該已經在路上了。”

“他是有什麼顧忌麼?信上沒有說別的?”

“娘娘,殿下的信上就只有這八個字。許是王爺不日就要進京,所以想等進京後再與娘娘細說吧。”

“來不及了啊。我已經與周端說好了。子時初刻動身。”

“娘娘,我們不等王爺進京了麼?”

“來不及了。等他進京,他也會被圖攸控制住的。而且,再耽擱些日子,恐怕去迦南的宣旨特使就抵達泰羅多了。到時候,我們所有人都成了籠中之鳥,再無翻身機會。”

“那怎麼辦,娘娘?”

“先出宮去,然後再說。待在宮裡,多一刻,就多一刻的危險。絕不能再耽擱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象廷郡王不在聖都,很多情形是不明了的。我們給他的信,也沒有完全說透。這也不能怪他。”

“都是奴婢辦事不力。”

“不。這更不能怪你。雲鴿傳信,篇幅有限,不能盡言,怎麼能怪你?而且,我萬沒有想到象廷郡王會有猶豫。難道是因為他年紀大了,不願涉險?”

須潑焉沒有說話。

“管不了那麼多了。我們先出宮,到時候,他就沒有什麼猶豫的餘地了。”宣仁皇後心裡物件廷郡王

的猶疑,頗為反感和失望。

“是。”須潑焉認為宣仁皇後說的在理。

“我們什麼也不用帶。一來輕裝上陣,負擔輕,二來,也免得引起別人的注意。你先像往常以往,四處巡查一下,亥時來正殿候著就是了。”

“喏。”

“另外,周端對自己的身世,早就已經知曉了。方才我想在離開之前與他說破,沒想到,他自己倒是先說出來了。”

“哦?!娘娘,他有沒有說什麼時候知道的?”

“他說十一歲時,華安夫人就已經跟他說了。”

“十一歲?周端也是真是夠能隱忍的。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五年的時間,都能忍的住。這也不是凡人所能為的了。”

“亡國之君、階下之囚,生存的如此艱難,也把他給練出來了。他這一點,倒是很像他的親生父親北陵郡王逄圖修。”宣仁皇後道,“不過,現在來不及細究這些了,一切要等到了北陵郡國再說。我們從秘道一出來,你就立即用雲鴿告知象廷郡王,讓他原路返回,切勿進京。然後再用雲鴿告知逄稼,我們已安然出宮,請他視情擇機而動。”

“喏。”

宣仁皇後每逢大事反而更有靜氣。雖然象廷郡王的態度讓她頗有些惱怒,但她對局勢大的走向已經有了把握,因此覺得象廷郡王的態度也無關緊要了。回到正殿等候的這段時間,宣仁皇後竟然睡著了。亥時初刻,須潑焉來到正殿,悄悄叫醒了宣仁皇後。

“你看我,竟然還睡著了。”宣仁皇後笑著說,語氣一點也不緊迫,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什麼也不會發生似的。

“娘娘真是好氣度。奴婢的心裡都有些發緊呢。”須潑焉由衷的說。

“嗨。我這一輩子,經歷的事兒可太多了。比此刻更緊急的時候,多了去了。這算不得什麼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娘娘,周圍一切都正常。大秘殿是偏殿,周圍也沒有南宮衛士值守。娘娘儘管放心。”

“有你在,我沒什麼擔心的。”宣仁皇後起身,稍微整理了一下頭髮,大聲道:“來人。”

一個宮女進來了,“娘娘”。

“我實在是無法入眠。你去把祥國公召來,讓他陪我在正殿聊會天兒吧。”

“喏。”

宮女來叫周端的時候,周端還做作了一番,口裡說著“好睏”,然後在床上磨蹭了一小會,這才起身出門。

“你們都去歇息吧。”等宮女帶著周端來到正殿,宣仁皇後道:“今夜,估計我也沒有什麼覺了。我腦袋裡嗡嗡嗡直響,你們都去歇息吧,這裡有須潑焉和周端陪著就好了。明日早膳,我想吃些雞肉羹,肉少放一點,清淡一些,別的吃食一概不用進了,我實在沒有胃口。你們下去吧。”

幾位宮女和內侍都退下了。須潑焉出去稍微安頓了些瑣事,順便檢查了一下正殿四周的情形。

“一切妥當了,娘娘。”須潑焉回來道。

“圖攸他們安置的眼線呢?”宣仁皇後問道。

“都是些內侍、宮女和南宮衛士。南宮衛士都在宮牆以外。他們安排的值守內侍和宮女。一部分在偏殿候著,一部分在各處的通道口把守,他們主要是防止娘娘翻牆而出,絕想不到還有秘道的。今夜,沒有娘娘的旨意,他們都不會進來的。娘娘放心就是了。”

“好。”宣仁皇後道。

子時到了。

“動身吧。”宣仁皇後冷冷的說。

須潑焉和周端扶著宣仁皇後站起身來。周端的臉上泛著興奮的紅光,眼睛裡散發出從未有過的光輝。

周端道:“秘道口就在娘娘的臥榻之後。開啟秘道口小門,需要一個機關。請娘娘稍候。須潑焉大人,麻煩您來幫我一下。”

周端快步走到殿內北側牆邊,示意須潑焉和他一起把牆邊一個檀木方桌搬開。殿內地磚大都是深黑色,只有方桌下有五塊純白的四方形漢白玉地磚,一塊在正中間,其餘四塊分別緊挨著中間一塊地磚的四個邊,構成了一個粗壯的“十”字型。周端在正中間一塊方磚上站定,用力跺了三腳,然後分別在西北南東四個方向上的白色地磚上各跺了三腳。這時候,臥榻之後的牆板“啪”的一聲,向外彈開了一個小門。

周端上前扶住宣仁皇後,道:“娘娘,咱們走吧。”

宣仁皇後長舒一口氣,堅定而輕聲的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