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照聖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〇三章 聖都·甘茲郡王入京(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〇三章 聖都·甘茲郡王入京(一)

管遄回到聖都第一件事,當然是立即覲見皇帝。

逄圖攸下旨,就在英露宮漪蘭殿召見。皇帝如此安排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這是一次非正式召見,而是比較秘密的私下召見。否則,一般來說,只要是安排在宮裡的正式的召見,都會安排在乾元宮。只有秘密的召見,才安排在其他宮殿。這也因人而異。在隆武大帝時期,非正式的召見次數很少,而且有資格獲得非正式召見的臣子也僅僅是掌管宗室事務的宗正或者是最受寵信的永誠親王逄圖攸、迦南郡守融鑄等極少數人,而且非正式召見的地方只有一個,即長秋宮,其他地方從無安排過召見臣子。逄圖攸登基後,情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是非正式召見的次數大大增加,幾乎每隔幾日就會有非正式召見。二是獲得非正式召見資格的臣子範圍大為擴大,除了丞相雒淵概、太尉竇吉等一大批深受信任的之外,三公九卿、郡王郡守、邊關大將、勳貴子弟等等,很多人都接受過非正式召見。三是地方也雜。有的安排在乾元宮東闕,有的安排在御花園,有的安排在臣子的家裡,有的安排在長秋宮或漪蘭殿。

第二個意思,管遄深受皇帝信任。逄圖攸雖然安排非正式召見的地方很多,但只有最親近、最受信任的大臣才有資格“漪蘭殿覲見”。逄圖攸登基一年來,只有雒淵概、竇吉、象廷郡王逄基、琉川郡守華衝這四位獲此殊榮。此前,管遄因全權負責雲姬孕期護理事宜,因此經常在英露宮漪蘭殿見到皇帝並向其稟報雲姬情況,但這並非“漪蘭殿覲見”,只是在漪蘭殿依例回稟而已。得知自己將在漪蘭殿覲見皇帝,管遄心裡頗為興奮。這足以證明,自己已經成為皇帝心中最親近的臣子了。

第三個意思,則是為了照顧雲姬。管遄目前仍然擔負著照料雲姬和喜饒的重任。皇帝的意思很明確,管遄覲見之後馬上就開始在英露宮值守。

“辛苦你了,管遄。”逄圖攸和顏悅色道,“這一趟一去一回才兩天時間。雖說甘原離聖都很近,但兩天跑一個來回,你也夠辛苦了。我聽說,你是騎馬去的,都沒有坐車?”

“謝陛下。”管遄道,“娘娘和小殿下的差事要緊,臣不敢在路上耽擱。早去早回,免得陛下為娘娘和小殿下擔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逄圖攸道:“很好。你這份忠心,很好。我知道,你因為連夜騎馬,大腿上都磨出血來了。你不是武將出身,畢竟還是騎不慣馬。”

“臣無能,騎馬出血,實在無狀,失了朝廷的顏面。請陛下治罪。”

“哈哈。你個管遄!你不僅沒有失了朝廷的顏面,恰恰相反,你替我很爭了面子。臣子們若是都像你這麼辦差,那天下大治也就指日可待了。”逄圖攸一抬手示意管遄起身,道,“世桓的病怎麼樣了?”

管遄道:“啟稟陛下。甘茲郡王殿下的病,病勢很重,但其實並不要緊。”

逄圖攸眉毛一抬,道:“其他太醫們不是都說‘不行了’麼?”

管遄道:“啟稟陛下。甘茲郡王殿下的病,看上去非常重,其實不是要命的症候。從病理上來說,甘茲郡王殿下的一切症候的根源是‘不思飲食’,只要能夠進食,慢慢就好了。不過,尋常的太醫,都把這病看的太複雜了,按照治療心病的‘疏鬱’路子,其實就是瀉,所以越治越壞。

逄圖攸眼神裡有些不悅,問道:“你能把他治好?”

“能。”

逄圖攸的眉頭微微皺起來,沒有說話。

管遄道:“但臣不敢把他治好。”

逄圖攸一抬眼,“嗯?”了一聲。

管遄道:“啟稟陛下。臣知道,甘茲郡王殿下的病牽連著朝政,臣怕這趟差事辦不好,所以在赴甘原之前,分別去拜見了丞相大人和光祿卿大人,專程請教這趟差該如何辦。”

“雒淵概和逄烈?!他們怎麼說的?”

“兩位大人的意見,竟然大相徑庭。”

“哦?!”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目前,新政正在吃勁兒的時候,朝廷最需要的是‘穩’,最怕的是‘亂’,而甘茲郡王殿下的病恰恰關係到朝政之穩。他若是最近薨逝,甘茲必亂,朝局也會受到絕大的影響,這不利於新政推行。因此,丞相大人指示,一定要確保醫好甘茲郡王殿下。”

“那逄烈怎麼說的?”逄圖攸眉頭皺的更深了。

管遄道:“光祿卿大人的意見與丞相大人的意見,截然相反。光祿卿大人認為,最大的朝政是‘削藩’,但這需要藉口,也就是需要一點‘亂’的事兒。甘茲郡王殿下病重且諸公子大鬧分封,正好給了朝廷‘削藩’的藉口,是難得的機會。若是甘茲郡王殿下薨逝,那麼朝廷就可以趁‘亂’削藩。但若是甘茲郡王殿下康復了,那麼這個機會就消逝而去了。因此,為大局計,甘茲郡王不能康復,而且必須儘快薨逝。所以,光祿卿大人指示臣,此去甘原,不是‘治好’,而是‘治死’。”

逄圖攸斜靠著,面無表情的說:“倒真是南轅北轍啊。”

管遄不明白這個“南轅北轍”是說雒淵概與逄烈兩人之間南轅北轍,還是說這兩人與皇帝陛下本人的旨意南轅北轍。管遄沒有敢接話。

逄圖攸悠悠看著管遄,問道:“那你最後聽了誰的呢?”

管遄道:“啟稟陛下。臣以為,這個事太過重大了,而兩位朝廷重臣的意見又如此天壤之別。臣誰的意見也沒有全聽,各自聽一半,給甘茲郡王治了個‘不死’‘不活’,也就是暫時不喪命,但是也不能完全康復。”

“你既然覺得此事重大且朝廷的意圖不明,為何不來問我呢?”

“陛下,臣愚以為,陛下若是想明示臣,必會明示的。陛下沒有明示臣,臣絕不敢、也絕不能貿然去問,否則,就是臣僭越。”

逄圖攸道:“你就不怕領會錯了聖心,把差事辦壞了?”

管遄道:“臣最怕有負聖恩,所以仔細分析了兩位大人的意見。臣愚以為,雖然丞相大人和光祿卿大人的意見相左,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甘茲郡王殿下的病對於朝政而言至關重要。倆人的區別在於,丞相大人要‘穩’,所以甘茲郡王殿下死不得;光祿卿大人要‘亂’,所以甘茲郡王殿下必須死。但臣以為,到底是要‘穩’還是‘亂’,甘茲郡王殿下到底是要‘速死’還是‘康復’,最應該聽的,不是丞相大人的,也不是光祿卿大人的,而是陛下您的。不,不是最應該聽,而是只應該聽,朝政之事,無論大小,都應該只聽陛下您一個人的。”

逄圖攸盯著管遄看了一陣,過了好久,才道:“那世桓的病?

管遄道:“臣給甘茲郡王殿下開了方子,可保他一時無虞,足以續命,但也只是保證‘不死’而已,只要臣不出手,仍然是誰也治不好他。只要,只要陛下需要,臣只要調整一下方子,甘茲郡王殿下不出兩日即可下世,而且絕無任何破綻。”

逄圖攸輕輕道:“很好。管遄,你很好。”

管遄敏銳的察覺到,皇帝的話雖然是讚賞,但話裡同樣有隱憂,甚至有一絲恐懼,是一種對於管遄竟然擁有能夠“操人生死於無形”的巨大能量的一種恐懼。

這一點,他早就預料到了,而且也想的很明白:如果皇帝提到這一點,那就予以應對;如果皇帝不提,即便他的話裡有這一層意思,但只要他不明說,自己就裝作不明了。因為,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又要把事情做好,又要不讓皇帝產生疑心和擔憂,這樣兩全其美的事實在是沒有的。

於是,管遄道:“臣幸逢明主,受恩深重,不勝惶恐。臣無以為報,惟有盡心盡力、全心全意的侍主,方能報答陛下隆恩於萬一。”

管遄雖然沒有解釋任何話,但有這麼一句話,人情通達的皇帝已經心知肚明了。

逄圖攸道:“你說的很好。朕心甚慰,甚為朕心哪!臣子侍奉君主,做到‘忠’,不難。因為君臣分際在哪裡,無論是出於怕、還是出於敬,抑或是出於功利之心,臣子忠心侍主,都並不太難。但難的是全心全意!有時候啊,臣子不全心全意侍主,是因為才具不夠、領悟不到位,這個呢,雖然可氣,但還有情可原,起碼是能夠寬恕吧。但有的時候,臣子不全心全意侍主,是因為心懷鬼胎、另有算計,那就罪無可恕了。你說你要全心全意侍主。我很欣慰,要看你日後的表現。若你果真能夠如此,我決不虧待你。”

管遄道:“謝陛下。”

逄圖攸道:“你這次處理世桓診病一事。初心就很不錯。遇到兩位重臣意見不統一,你能夠跳出窠臼、另闢蹊徑,這很好。”逄圖攸笑了,呷了一口茶,道,“不過麼,你卻是多慮了。”

管遄驚出了一身汗:難道自己處置的失當了?!

逄圖攸發覺了管遄神情的變化,擺手道:“你不用驚慌。我不是說你做事做的不對。你這件事,做的很妥當,我很滿意。我的意思是,其實,對於世桓是死是活,是現在死還是以後死,是朝廷讓他死,還是他自己死,都無所謂。他不過就是一個無關輕重的世襲郡王而已,分量很有限的,遠未到影響朝政走向的地步。不過麼,你的措置確實是很妥當,對於朝廷措置,很有益處。你能如此用心,又如此忠心,這才是我最欣慰的。管遄啊,你是有大才的人。你要好自珍重,用心政事,日後,我用你的地方還會很多。你懂麼?”

管遄興奮的臉都紅了,道:“臣叩謝陛下天恩。臣決不辜負陛下的信任和期許。”

逄圖攸道:“好啦。你一刻不停的走了兩天,也乏透了。今日早些歇息吧。”

管遄道:“謝陛下。不過,陛下的恩情,臣卻不敢領受。昭儀娘娘和小殿下那邊,臣已經兩天半沒有診過平安脈了,臣實在不能放心。請陛下恩准,允許臣現在給昭儀娘娘和小殿下診診脈。”

逄圖攸道:“難得你的忠心和勤謹。那就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