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光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書山有路犬當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九章 書山有路犬當道

“國師,國師看到我了!”

“國師,國師衝著我點頭了!”

“國師,國師肯定看中了我的卷子……”

幾個追隨在馬車之後的學子,幸福得幾乎要當場暈倒,一個個手捂胸口,淚流滿臉。

劉秀心中也覺得剛剛下車的長者氣度不凡,然而卻不知道此人姓劉還是姓楊,到底是哪個國師?興奮之餘,便忍不住想找人請教。然而,還沒等他來得及發問,便有一個洪亮的聲音傳入了耳朵:“嘉新公,他一定是嘉新公。你們看,你們看這輛馬車,絕對是駟駕,非公侯不得乘坐!”

“當然是嘉新公他老人家!”四周圍,立刻有人不屑地撇嘴,“這還用你說,兩師四儒裡頭,只有他老人家才封了公。”

“當世大儒,嘉新公不愧是當世大儒,這行止氣度,著實讓人看一眼就心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當然,若論學問,當世除了皇上,恐怕就得是嘉新公了!”

“是嘉新公,只有嘉新公他老人家,才會親自來看我等的卷子!”

原來剛才那位仙風道骨的長者,正式兩國師之一,嘉新公劉歆。無論學問還是做人的本事,在當朝都數一數二。早年間,為了避大漢哀帝的名諱,特地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劉秀。如今大新朝取代大漢已有多時,他卻依舊沒有改回原名。當朝皇帝王莽知道後,非但沒怪他心懷前朝,反而親口贊其“忠直”。將他的封爵一路高升,最終位列大新朝四公之一。

“也不知道今年嘉新公他老人家,肯收幾個弟子?要是能聆聽他的教誨,哪怕天天用戒尺打我的手心,我都甘之如飴!”驚歎之餘,有學子就開始做起了白日夢。

“想得美,沈定,就你那兩筆臭字,嘉新公看一眼就得燻暈過去。怎麼忍天天都看?!”有人嘴巴尖刻,立刻對走白日夢者大聲奚落。

“嘉興公收徒,看得是學問和人品,又不是看字?!”做白日夢的沈定不服,扭過頭大聲反駁。

“字如其人,你沒聽說過麼?”對方顯然跟他相熟,繼續不留情面地打擊。

“牛同,你又皮癢了不是!”沈定忍無可忍,舉拳欲打。

“養氣的功夫太差,小心被嘉新公他老人家看到,就更不會收你了。”名字喚作牛同的尖刻嘴巴學子向後竄了一步,搖頭晃腦地威脅。

“嘉新公才不會看到!即便看到,你也逃不到這頓打!”沈定聞聽,肚子裡的怒火更盛,舉著白白胖胖的拳頭追上去,衝著牛同的脊背猛捶。才剛剛捶了兩三下,就忽然聽到了一聲怒喝,“呔!你這白首窮經的腐儒,休要信口雌黃!若《說命》為偽,《尚書》當中,還有幾字為真?總不能我等治學一輩子,用的卻是一部假書!”

眾學子被嚇了一跳,顧不上再議論,打鬧,趕緊朝聲音來源處匆匆回頭。卻見殿堂的大門被人用腳奮力踹開,剛剛進去沒多久的嘉新公劉秀,鐵青著臉匆匆而出。五縷長髯卷了兩縷,另外三縷扛在了肩膀上,也顧不得去撣,很顯然被氣得不輕。

而緊跟在他身後,則是一名五十歲上下,頭髮斑白,面帶愁苦的老學究。一邊追,一邊義正詞嚴地補充道:“子俊,我輩治學,去偽存真乃為第一要務。豈能因為怕損了《尚書》的完整,就拿偽作來濫竽充數。那非但有愧於先賢,而且終將誤人子弟。到頭來,世人都以偽為真,真正的古聖遺篇,反倒被當成偽書了!”

“那也不能,隨便拿幾份舊竹簡來,就號稱真書!”嘉新公劉秀擺脫對方不下,只能停住腳步,大聲駁斥。

“孤證為偽,群證可論。況且我手裡這些,乃是從先秦墓葬中所出,裡邊的禮器,皆有年代可考?!”頭髮斑白的老學究,顯然是個認死理的,揮舞著手中竹簡,大聲提醒。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各不相讓。將臺階下的學子們,聽了個目瞪口呆。原來,國師也有跟人吵架的時候,並且風度全無,就差沒有捋胳膊,挽袖子,互相飽以老拳。

“雖然出自先秦墓葬,卻不能說它就是《命書》”

“這麼大字,你怎麼不能不認識吧!”

……

“你休要強詞奪理,劉某今日被你突然襲擊,無力駁斥你的歪理邪說。且回去找足了證據,再讓你知道今日之言,如何大錯特錯!”忽然意識到門外還有一大堆學子在看著,嘉新公劉秀不想再繼續爭論下去,徑直上了馬車,隨即從人策動了挽馬。

白髮老學究甚為執著,居然又追著馬車跑出了數十步,才喘息著停了下來。一手扶著自己的腰,一手緊握卷冊,像寶劍般指著馬車的背影,大聲叫喊,“劉秀,你個無膽匪類。居然又不戰而逃。三日之內,你若不露面,許某就登門拜訪,看你到底能躲到哪裡去!”

“這人是誰啊,居然把嘉新公給氣跑了!”劉秀看得好生有趣,輕輕拉了拉距離最近的學子,低聲請教。

“還能有誰,許夫子唄,四鴻儒之首!除了他,誰敢如此對待嘉新公?!”那學子見他也是一身儒衫,知道彼此將來有可能是同窗,就壓低聲音,如實解釋。

“哦!”劉秀一邊輕輕點頭,一邊偷眼打量許夫子。正準備仔細看看,這老學究手中的卷冊,到底是何物?不料想,許夫子的目光剛好朝他這邊掃了過來,與他的目光恰恰對了個正著!

“咯噔!”劉秀就覺得自己的心臟墜了一下,頭皮緊跟著就是一麻。趕緊將目光側開去,假作欣賞周圍的風景。

“哼!”那許夫子在人群裡找不到對手,餘興難盡。冷哼了一聲,仰起頭,大步走回了屋子。對身後所有年青學子,都不屑一顧。

大堂前再無名師可供仰視,眾學子又等了一會兒,便三三兩兩,回到了太學門口當初大夥投帖的屋子前,繼續等待放榜。

也許是因為第一次接受新生投卷的緣故,把大家夥等得飢腸轆轆,榜單卻依舊沒有掛出來。直到時間臨近傍晚,才有七八個小吏,捧著數塊巨大的紅色絹布,姍姍來遲。然後隨便用了些漿糊,將寫有學子名姓的絹布朝屋子外的牆壁上一貼,就宣告完事。

“走,看看我們拜在了哪位夫子門下!”劉秀和一眾學子們,沒有功夫去計較小吏的態度,紛紛叫喊著圍攏到紅色絹布前,尋找自己的名字。

不多時,朱祐就第一個跳了起來,“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名字在甲榜第十二位,追隨劉龔,啊,是劉夫子,主修《周禮》”

四周圍,頓時響起了一片祝賀之聲。無論先前相熟不相熟,學子都由衷地替朱祐感到慶幸。

“我排在甲榜二十三位,恩師姓陰,竟然是陰方。主修《春秋》!”嚴光也很快找到了自己名字,興奮得大喊大叫。

在路上,他們都曾經從庶士陰固嘴裡聽說過,兩國師和四鴻儒的名字,以及治學側重。其中劉龔和陰方兩個,恰恰位列於四鴻儒之內。教出來的弟子日後出路雖然未必及得上兩國師,卻也是前途一片光明。

鄧奉的排名稍稍靠後,列在了甲榜的最末。所以找起來多少花費了一些時間,老師也不再是四鴻儒之一,而是一名姓周的秀才。即便如此,依舊讓周圍許多連乙榜都沒挨上學子們,羨慕得眼睛發紅。

找完了自己的名字之後,朱祐、嚴光和鄧奉三個,就開始在榜上尋找劉秀兩個字。以他們四個人平日的切磋結果,劉秀的水平即便比不上朱祐,至少跟嚴光能保持齊平,絕不在鄧奉之下。誰料,從甲榜的榜首,一直找到了丁榜最末,卻始終不見任何一個“秀”字!

眼看著天色漸漸擦黑,眾學子或興高采烈,或垂頭喪氣,但都已經有了師門,唯獨自己一個人被遺漏在外。劉秀心裡就著了急,快走進步,來到一名前來發榜的小吏身前,先行了個禮,然後低聲請教:“敢問長者,所有學子的名字都在榜上麼?怎麼晚輩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有這事兒?”小吏被問得微微一愣,旋即,歪著頭反問,“你叫什麼名字,可在卷子上寫過什麼違禁之詞?”

“沒有!”劉秀猶豫了一下,用力搖頭,“晚輩姓劉,單名一個秀字。晚輩可對天發誓,絕不敢信筆胡寫!”

“那,那就怪了。照理,既然有了地方上的薦書,就已經被太學錄取。充其量,授業恩師名氣差一些而已!”小吏眉頭緊鎖,同樣百思不得其解。

就這時,旁邊的另外一名小吏忽然回過頭,厲聲問道:“你再說一遍,你叫什麼名字?”

“晚輩劉秀,見過長者!”劉秀有求於人,不能計較態度,趕緊走過去,一邊施禮,一邊再度自我介紹。

“我記得你的名字!”小吏側了側身子,面沉似水,“不用再找了,你被黜落了,回家去吧!明年改了名字之後,再想辦法重頭來過!”

“啊——”彷彿晴天裡打了個霹靂,劉秀被驚得身體僵直,目瞪口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