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

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

孫士毅被乾隆盯著,後背不由得冷汗刷的一下就流了下來。

老皇帝在想什麼?

或者說,他要做什麼?

讓他去辦團練?

還要去總管一省的團練兵?

這大清朝除了入關那會兒,哪個漢官能掌控這麼多軍隊的?

這是在試探他孫士毅的忠誠,還是.乾隆皇帝真的想要放棄南方,把南方丟給一堆大大小小的團練去拖延朱道樺的腳步?

孫士毅能做到漢人軍機這個地步。

揣摩上意是他的基本技能。

但是這一次。

他是真的猜不透。

或者說

萬一猜錯了。

那就是身死誅滅的下場啊.

“快說說吧,如果用本地士紳做本地官,按照捐輸高低,給知府、知縣之官位,另外還封團練使,用本地士紳編練鄉勇,朝廷給全權,這樣可否激勵起本地士紳起來保衛鄉里,保衛大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乾隆的話讓孫士毅額頭上的冷汗都要留下來了。

重用漢臣大辦團練就已經不得了了。

現在還不是一般的重用。

而是要給全權,甚至允許本地漢臣在本地為官,這就方便下面的地方官勾結豪強搞割據了!

這樣搞。

和直接復活了唐末的節度使有什麼區別?

“皇上,臣以為,給權過重,終生事端,恐成禍患”

孫士毅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說道。

“事端,是朕的事端,還是朱道樺的事端?”乾隆反問道。

孫士毅這下明白過來了。

乾隆沒有信心守住長江以南了。

甚至已經有些想要返回北方,坐鎮北方對付白蓮教了。

但是又不甘心就這樣把南方各省就這麼拱手相讓。

“這等權力,朱道樺能給嗎?”

當然給不了啊

孫士毅想道。

“皇上,這樣最多也就讓逆明收南方諸省的時候.稍微耗費一些時間而已,團練兵終究不如逆明的精銳。”孫士毅說道。

“那浙江諸府有人想要做這浙江的地方父母官嗎?”

“這自然是有的。”

孫士毅猶豫了片刻,說道。

做官啊。

誰不想啊。

地方上那些地主老財天天督促子弟唸書,不就是想要科舉揚名,升官發財麼。

傳統上,哪個中國人不想當官的。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為什麼?

因為讀書能做官啊。

以前砍人能做官的時候,那中國可是吊打周圍蠻族的。

後來皇帝覺得這幫砍人升上來的當官的好用是好用,就是太危險了。

一不小心可能就刀斧加身,被迫禪讓了。

所以就堵住了砍人這一條上升渠道。

利出一孔。

把精英們都趕去讀書了。

這樣一來。

哪怕讀書讀不出來。

也只能“百無一用是書生”。

很難對皇權有什麼威脅。

但要是這漢人的精英都去練習砍人。

在皇帝這裡得不到重用。

保不齊這幫勐人就要另起爐灶了。

現在乾隆一下子放出一個省的官位。

那趨之若鶩的人怕是如過江之鯽.

“那便好,這尋常一個知縣捐官,價錢是六千八百兩銀子,這一次朕把整個縣的官都拿出來賣,還給全權,一個縣收個三萬兩銀子,價格可公道?”

明白了.

孫士毅心中一嘆。

乾隆皇帝肯定是覺得浙江、湖北、四川、雲南、貴州這些地方都保不住了。

所以打算把這些省的官都賣出去。

這大清朝買官賣官都是正常操作。

說起來。

這捐納入官,還是大清祖制。

這個頭就是大清的聖祖,康熙康麻子皇帝開的。

三藩之亂之時。

國庫空虛。

康熙就下旨。

符合條件的可以透過捐納成為知縣、州同等低品級官員。

所謂符合條件,當然是有一定要求的。

首先是要身世清白,否則把這官位賣給了吳三桂的豈不是成了笑話了。

其次還要有在仕官員的保舉。

也就是家世清白、有人保舉,就可以光榮的向大清朝廷捐納一筆銀子,然後就能成為為大清皇上服務的大清的官兒了。

康熙朝的時候,這捐納的官含金量還不高,而且大多只能捐八品、九品的小官。

雍正朝的時候。

買官賣官倒是收斂了一些。

可能是在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的雍正皇帝——可能僅次於朱元章。

雍正可是給乾隆留下了一個非常厚實的家底。

不過乾隆是個揮霍的性格。

下江南,修園林,還接連有戰爭消耗。

到了現在。

清朝的國庫早就沒有當初乾隆繼位時候那般厚實了。

所以在乾隆朝中後期。

清朝就開始逐步放寬了捐納的範圍。

文官最多可捐納到京官正五品的郎中、地方官正四品的道員。

武官則是從把總以上,到遊擊,都可以捐納。

甚至到了乾隆朝後期。

這買官賣官都形成了制度了。

由貢、監生捐郎中九千六百兩,捐員外郎八千兩,捐主事四千六百二十兩,捐刑部司獄、兵馬司吏目三百六十兩,滿人捐七、八、九品筆帖式四百八十兩;

由貢、監生捐道員一萬六千四百兩,捐知府一萬三千二百兩,捐鹽運司運同一萬二千兩,捐知縣四千六百二十兩,其餘從九品、未入流,僅一百八十兩。

所以賣官籌錢,都是乾隆的傳統藝能了。

不過像是現在這樣,一下子把一個省的實官.不,是好幾個省的實官都賣出去,還真的是.太誇張了。

不過,如果乾隆真的能賣出去的話。

光是浙江一省估計就籌上千萬兩銀子。

有的是浙江當地的土豪給錢買官的。

“孫士毅,你在浙江名望甚高,領袖士林,一呼百應,你來做這個浙江巡撫,定能召喚十萬浙兵,動員浙江士紳出錢出力,以十萬浙兵守浙江,就算守不住,這逆明想要來攻也要思量再三吧?”

乾隆平靜的話聽在孫士毅耳裡卻像是晴天霹靂,轟然在耳邊炸響。

名望甚高,領袖士林,一呼百應。

這可不是什麼好話啊

孫士毅急忙跪著說道:“皇上,臣豈能有此能力,這浙江之事,臣萬萬是擔不下來的。”

“朕說你擔的下來你就擔得下來。”乾隆擺擺手說道,“朕也不怕和你說掏心窩子的話,這南方諸省眼看著都要淪落與逆明之手,在這之前朕也要想辦法籌集到足夠的軍費,擴大包衣軍,剛如此才能在剿滅教匪,擊退逆明,保我大清江山!”

眾臣聽到這話。

都悄悄抬頭看向了從昏迷中醒來不久的乾隆。

阿桂差點眼淚就要掉下來了。

這煌煌大清朝。

現在居然到了這樣一個地步。

南方不守,教匪作亂。

皇帝不得不行此策略,以一省之官位,換取千萬白銀作為軍費!

這都是為了大清朝,為了他們這些八旗子弟的富貴啊。

“皇上,您真的要把南方都賣給漢人地主?”

等孫士毅等人退走之後。

留下來的和珅、和琳、福康安、阿桂就都是滿人重臣了。

算起來,福康安和乾隆還是有血緣的親戚呢。

所以現在眾臣離開,福康安就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

“贛州一戰,僅僅兩三天,一座經營了大半年的堅城就被打了下來,火槍,火炮,甚至近身肉搏,八旗、包衣軍都全面處在下風。”乾隆語氣沉重的說道,“這還如何能戰下去?”

如果沒有教匪作亂。

乾隆也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但是現在。

乾隆確實是不打算在南方和明軍糾纏了。

“是啊,這一戰.包衣軍和健銳營的表現,不可謂不勇武,但是逆明銃炮犀利,近戰用手榴彈配合戰陣衝擊,士氣也高昂,作戰也勇武,我軍即使英勇,也難以正面力敵人。若不是我軍騎兵數量眾多,讓明軍不敢追擊的話”

想到贛州城一戰。

阿桂連連搖頭說道。

大清都把自己最精銳的軍隊博上去了。

雖然說的確是給明軍造成了明清之戰以來最大的傷亡。

但是能不能打得過還是很明顯的。

火炮,人家射程更遠,威力更大。

火槍,也是明軍的更加犀利。

在近距離的白刃戰上,明軍的勇武也要超過清軍——即便以阿桂的眼光來看,包衣軍和健銳營的勇武程度,如果是用來對付像是綠營這樣的軍隊的話,是可以以一當十的,但是在面對明軍的時候,還是節節敗退。

在器械不如人。

勇武也不如人的情況下。

還能怎麼打?

“逆明有精兵十萬,再經過一輪擴軍,怕是都有十五萬了,而且我聽說.逆明正在修建南雄州到南安府的鐵路,一旦這鐵路修通了,用火車運輸,據說等閒幾十萬大軍的後勤輜重都能運過來。”福康安感慨道。

“鐵路?火車?”乾隆皺起了眉頭。

他也聽說過這東西。

清朝的情報系統雖然拉胯,但是還不至於連在廣東大張旗鼓進行修建的東西都不知道。

“一輛火車能拉動數百輛馬車的貨物,這可是真的是假的?”乾隆問道。

眾人面面相覷,誰也沒見過這個啊。

乾隆嘆了一口氣。

他不是剛那種對西方的技術進步一無所知的皇帝。

至少比起後世他的孫子道光那個老湖塗。

乾隆可不是老湖塗,而是老精明。

但是現在,他也不得不承認。

自己嚴防死守的防止漢人獲得那些能夠對滿清朝廷的統治造成巨大威脅的技術的努力。

已經失敗了。

想要守住南方的努力,也失敗了。

現在的乾隆算是放平了自己的心態。

把自己當成是一名失敗者。

既然是失敗者。

那就要重新來盤點自己擁有的籌碼,等待下一次上牌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