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7章 送你十世富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7章 送你十世富貴

第147章 送你十世富貴

大明光復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經過幾個月的修繕。

改名為應天府的江寧府終於多了不少的人氣。

由於應天府的中都皇宮還在修繕之中。

因此原來的兩江總督衙門就成為了朱道樺的臨時王宮了。

與此同時。

大明內閣、大元帥府、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制禮議事會等一切機構都已經從廣州搬到了應天府。

衙門雖然是很不少。

但是應天府本來就是前明之都,與此同時也是滿清統治時期的江南的政治、經濟中心。

兩江總督衙門、江寧將軍駐地都在城內。

官衙眾多。

有足夠多的地方安排這些機構。

由於大明都城從廣州搬到了應天府。

這也相對加強了江南地區的統治。

此時江寧府和松江府都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

航道、港口的修繕,同時還在規劃一條連線應天府和廣州府的京廣大鐵路,一條連線應天府和松江府上海縣的京滬鐵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嗯。

這京滬鐵路日後只需要個把小時就能從上海到京城了。

比後世坐高鐵都要花費幾個鍾倒是要近多了。

而之所以要現在就規劃進行這些鐵路的修建。

這是因為此時南北分裂,南方的漕運工人失去了工作成為了不穩定因素。

大量失業的漕工湧入城市,在應天府、松江府等地搭建窩棚,形成了一片片的貧民窟。

現在中國民間的黑幫勢力中,有紅花綠葉白蓮藕的說法。

紅花就是天地會,洪幫,其人數最多。

白蓮藕就是白蓮教,造反勁頭最足,最為兇悍。

而這綠葉就是漕幫、青幫。

就是一群大運河邊上的漕工。

相對天地會和白蓮教,這漕幫是最為溫和的。

造反的膽子是沒有的,做多也就做點黑社會勾當,現在南北斷絕,江南段的漕運不開。

幾十萬漕工沒有了工作。

現在也只能湧入城市求活路了。

因此朱道樺下令讓天地會的一些大老出面招攬漕幫的漕工來修鐵路。

給這幾十萬漕工一條活命的路子。

反正這些工人以前在運河邊上拉船,現在到鐵路工地上扛枕木,工錢還能更高一些。

而且在完成了鐵路的修建之後,這些漕幫子弟也可以拉到滿洲或是爪哇屯墾。

可以說未來的命運已經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孫士毅此時就在一艘蒸汽船上。

經過了松江府上海縣外,能看到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港口修建。

這大明朝新立,就已經開建了好幾個大工了。

又是大修港口,又是大建鐵路。

這大明朝

哪裡來的錢?

而且朱明王是個什麼樣的人?

從他的行事作風來看。

似乎就挺不體恤民力的。

這邊還聽說在大肆擴軍,要準備明年大戰。

這邊又是在婆羅洲拓邊屯墾,大建衛所。

又招募日本武士剛去了爪哇島,驅趕當地土著,從廣東、湖南、福建招募失地農人去屯墾。

國內外都在折騰。

這邊還不消停。

建宮殿,大興土木,又招募幾十萬漕工去修鐵路、建工廠。

又在上海縣圈了一大塊地方,要建一個大港。

除此之外。

聽說這朱明王對朝鮮、日本、安南、暹羅、,緬甸等國進貢的美女是來者不拒,其後宮內除了一後二妃,還有不少各國佳麗,另外湖南、廣東的一些大族也選了家族女子入宮。

才有了半壁江山,就又是大興土木,又如此好色,聽說還要制什麼《明禮》,這大半年了也沒聽說過有什麼進展。

也不知道這位驟起而得半邊天下的明王陛下,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名君王?

昨天明王的使者就進了揚州城,稱明王要召見孫士毅。

孫士毅在聽說明王要見自己的時候,心裡未免有些忐忑。

自己現在又不是明臣,還掛著大清這浙江巡撫、團練總兵官、文軒閣大學士的頭銜呢。

這明王要召見自己,難道是要自己仕明?

這可真的是太讓人糾結了。

大清待我不薄啊。

但若是不去見,那就完全撕破臉面了。

杭州城內的七八萬團練兵的性命,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無奈。

孫士毅還是登上了明王準備的蒸汽快船,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從杭州乘船從長江口入。

很快就抵達了江寧府了。

而此時的長江兩岸,隨處可見各種工地。

造船廠、鋼鐵廠,冒著黑煙的煙囪。

這些都讓孫士毅能明顯感受到.

這個大明朝。

和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都是那麼的.不一樣。

在那滾滾的濃煙下,似乎蘊藏著某種讓人膽戰心驚的力量。

“這大明之都濃煙滾滾,也不怕壞了風水?”

站在孫士毅身邊的潘世恩皺著眉頭說道。

“我聽說明王是廣東人,這廣東人不是最講究風水的麼。”

孫士毅看了看潘世恩,搖頭苦笑道:“誰能猜到那位明王陛下的想法呢?這次他召我入江寧,也不知是福是禍。”

“恩師,想來明王是要迫你仕明了.”潘世恩看了看孫士毅,語氣之中略有些羨慕。

“無非是為七八萬浙兵活命而已。”

孫士毅不置可否。

現在已是南北之爭。

西北還有個什麼太平天國。

眼看著這天下就是亂世紛爭的時候了。

這中國的儒生們在體內彷彿有個按鍵,能一鍵切換“太平之世”和“亂世”的行事準則。

當然了。

像是孫士毅這樣做到了大學士的清廷高官。

若是仕明。

那應發的震動絕對是巨大的。

看著沿途熱火朝天的工地,蒸汽船在江寧城外的河港靠岸,孫士毅又被請上了一輛四輪馬車,朝著原來的兩江總督衙門的方向而去。

“外臣孫士毅,拜見明王陛下!”

“請起!”

孫士毅聽到了一聲頗為年輕的聲音,抬頭看去,便見到了身材高大,肩寬體闊,看起來頗為健壯的朱道樺。

朱道樺當然知道適當鍛鍊身體好了。

因此他通常早上都會做一番運動。

要不就是和石香姑摔跤。

要不就是和羅香梅擊劍。

總之運動量就是很大了。

另外朱道樺也知道這朱明王室人丁不旺,自己也有責任為老朱家開枝散葉,多製造一些大明王爺,日後也好分封到北美大陸上去啊。

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因時而異。

若是朱老板說要在漢地行分封,怕是所有人都要進諫反對。

但是如果朱老板自己出錢把兒子們封到北美呢?

那這就如當年周朝分封一般,一下子就把華夏的生存空間擴充套件了好幾倍。

孫士毅小心翼翼的坐了半拉屁股。

他做過乾隆軍機。

但在乾隆面前有座位的待遇是沒有的。

軍機大臣都是“跪受筆錄”。

能讓你站著就算是皇恩浩蕩了。

更別說是坐著問話,還說的是“請坐”這麼客氣。

“孫先生是清廷漢臣翹楚,乾隆肱股,為何卻落得困守杭州之局?”

朱道樺微笑著問道。

孫士毅苦笑:“明王何必明知故問。”

為什麼?

因為他孫士毅是浙江人,浙江又守不住,等浙江丟了,孫士毅到了北朝就失去了根基,也失去了信任。

就只能被當成是棄子,幫乾隆最後斂了一把浙江之財,再給大明製造點麻煩,便算是他最後的作用了。

“據我所知,浙江團練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團練使,都是浙江本地豪族,他們之所以不投降,是還念著家鄉的土地和財富,孤王說的是否?”

“是。”孫士毅老老實實的說道。

如果只是為了投降活命,那大家早就投降了。

現在都撐著一口氣沒有投降。

還不是指望著大明朝能稍微開恩,讓他們的財富能得以保留。

“浙江之民千萬,而土地聚在十幾個大族的手裡,就我說知道的,你孫士毅的嘉興孫氏,便有良田上萬畝,為你家種地的佃戶就有好幾百戶.”

朱道樺的話讓孫士毅冷汗津津。

不過這還沒完。

“而像是你孫士毅這樣的地主豪戶,在浙江確著實是不少,浙江八成的土地,都集中在少數幾個豪族的手裡,而其餘千萬小民不過擁有其中兩成,土地集中到如此程度,若是置之不理,恐怕沒幾年就會演變成為李闖之禍了吧。”

朱道樺扭頭看向孫士毅,見對方額頭冷汗刷刷的往下冒。

“當然了,孤王不是李闖,自然也不會無緣無故剝奪爾等財富,全是因為爾等辦團練妄圖對抗大明,才落得此下場而已。”

孫士毅急忙道:“陛下明鑑,我等皆一時湖塗.”

“不不不,你孫士毅可不湖塗,你要是湖塗了,豈能為乾隆謀劃軍機,平大小金川,平臺灣,都有你孫士毅的功勞啊。”

見孫士毅還要說什麼。

朱道樺擺了擺手,說道:“孤王非嗜殺之人,如今倒是有個機會擺在你們這些團練兵面前,就看你們能不能抓住了。”

“抓住了孤王保證你們至少有十世的富貴!”

恐怕還不只是十世呢。

幾千年前滅絕了古印度土著文化的雅利安人,現在都還是印度的高等種姓呢。

在印度做貴人。

那可真的是世世代代都是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