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0章 誘敵南下,朝鮮特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0章 誘敵南下,朝鮮特使

第180章 誘敵南下,朝鮮特使

“居然不走?”

大明陸軍,遼東戰區第三方面軍33旅旅長馮兆基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感慨道。

“倒是許久沒碰到這麼有勇氣的八旗了。”

32旅旅長向大載笑道。

第三方面軍的三個旅。

11旅是在關內調來的老部隊。

32旅是遼東屯墾司的駐軍擴編而來。

而33旅是在遼東以軍屯的壯丁組建的新部隊。

如今第三方面軍總兵官彭浚,三個旅的旅長已經來到了這個堡的前沿了。

本來按照參謀部的估計。

這個堡壘清軍是沒有守衛的必要的。

因為這裡是一個前突的部分,守這個堡需要投入不少兵力,同時還有被包圍,圍困的風險。

以清廷對八旗的寶貝程度,怎麼捨得在這樣一個沒有多少戰略價值的堡壘上死上個幾千八旗?

因此本以為大軍一來對方就得開熘,沒想到現在居然擺出了一副死守的模樣,但是讓四位大明的帶兵官有點刮目相看了。

熱氣球一番觀察。

鐵嶺屯堡的布置圖和兵力估算都到了彭浚的手中。

“這堡內除了一千多八旗兵丁,居然還住著有八旗老弱婦孺萬人左右。”

彭浚說道。

“這倒是說得通了,看來這關外的八旗很缺糧啊,連八旗的老弱都要出來開墾種地了。”

11旅旅長陳建輝略一思索,說道:“既如此,咱們派遣偏師去把遼東各地八旗開墾的莊稼地全部毀壞了,這關外二十萬八旗是不是就得餓死不少了?”

“餓死?不至於吧。”33旅旅長馮兆基搖頭說道,“這遼地的老林子裡面獵物豐碩,物產豐盈,就算還是一粒糧食都沒有,進山打獵也能挨過去吧?”

“這是自然。”彭浚笑道,“想要盡滅一族哪裡是那麼容易的,所以這一次咱們大軍出關,就是衝著不留後患的目的而來的!”

“不留後患.”向大載一愣,琢磨著這句話的分量。

越想,越是覺得後背發涼。

“總鎮,這總參謀部的軍令上可沒有這一條啊。”

彭浚冷聲說道:“數萬大軍掃遼北,豈能就只是把清韃趕走了事?天子仁厚,又豈能下明旨。我等臣子自要為君分憂,傳令,破寨之後,盡屠其民!”

“遵令!”

三名旅長互相看了看,齊聲道。

“如今天下可不同以往了,現在北方有更強之地,並且是與匈奴、突厥、蒙古截然不同的敵人。”

“總鎮說的是俄羅斯?沙俄據說是歐洲霸主,英吉利霸海疆,俄羅斯霸陸地,能被成為歐羅巴一霸的,怕也是不簡單。”

馮兆基說道。

“天子有言,如今之世界,如戰國之亂世,各國爭相稱霸,我大明欲霸天下,拓華夏生存之空間,就需將中華之力都捏合起來,這沙俄既是歐陸霸主,那這臥榻之旁,就容不得他酣睡!天子對遼地如此重視,又派軍屯開墾海生崴,其目的必不只是斷滿清後路這麼簡單,怕是也存著要將沙俄趕走的心思。”

彭浚解釋道。

“依我看,沙俄經過數十年的擴充套件從東歐羅巴擴張萬萬裡,此國擴張之慾望如此之強烈,如今已向東拓展大海之濱,若要繼續擴張,就只能南下了,由此看來,明俄必有一戰,既然如此,那我大明先鞏固遼地,最好能移民千萬,如此就能在未來的明俄之戰立於不敗之地了。”

三名旅長面面相覷,他們倒是沒有想這麼遠,不過聽彭浚這麼一說。

也覺得挺有道理。

其實彭浚還有一些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他認為天子在遼地投入如此之多的資源,應該不只是為了鞏固遼地那麼簡單。

也許他對沙俄的東方土地很感興趣.

只是滿洲富饒,可輕鬆養育千萬之民,但是他要北地做什麼?

滿洲再往北,那可是極北之地。

除了嚴寒和密林,也許還能獵到些許皮毛,又不能種地,放牧都艱難。

要來做什麼呢?

彭浚頂著前方的堡壘突然說道:“攻擊計劃暫緩。”

33旅旅長馮兆基一愣,不由得問道:“總鎮,這樣的堡壘我大軍只需一輪炮擊,一個突擊就能打進去了,何須等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等兩天吧。”

彭浚笑道。

“那裡面可有萬餘八旗兵丁、老弱。”

“本鎮認為.清韃未必捨得放棄。”

當然捨不得放棄啊。

駐海城的鑲藍旗副都統晉昌在得到林國良急報送來的訊息的時候氣的差點就要拔刀砍人了。

瑚松額那個莽夫居然依著鐵嶺屯堡那個土寨子就敢擋在萬餘明軍面前。

他自己送死就算了。

居然還拉著上萬八旗!

這個混賬簡直罪該萬死!

幾十萬畝莊稼算什麼?

丟了就丟了。

大不了去朝鮮搶一把。

那一萬多八旗,那死了就真的死了啊。

要知道八旗總人口才一百多萬。

一下子死一萬多。

能死多少下?

當年八旗入關殺了那麼多漢人,現在人家殺回來了,你能喊冤屈?

說實話。

他倒是很想直接放棄瑚松額和鐵嶺屯堡的一萬多八旗。

不過實在是狠不下心啊。

就算狠下心,日後怕也要被秋後算賬的。

沒辦法。

晉昌只好點了八千馬隊南下,去接應瑚松額這個莽夫了。

現在的盛京將軍麾下。

八旗兵丁有一萬三千餘人。

最近召集了當地打牲人部落壯丁六千餘人。

另外還有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派來支援的八旗兵七千。

奉天八旗之民眾,13歲以上,所有拿得動刀槍的男丁也全部組織起來,總人數有三萬餘,

這就是現在在關外能夠動用的全部兵力了。

八千馬隊如果有失。

那絕對是傷筋動骨了。

就在第三方面軍在鐵嶺屯堡駐兵不前,試圖以鐵嶺屯堡內的八旗之民引誘海城的八旗主力出城的時候。

旅順港以東的海面上。

遮天蔽日的船帆蓋住了大海。

大明天子統帥的大軍,泛海而來,終於抵達了旅順港!

此時的旅順港已經被建成了一座有些簡陋,但得益於良好的港灣條件,可以停泊大量的萬石大船的深水港。

首先靠岸的是運載著天子近衛的船隊。

隨著大船靠岸。

一名名抬頭挺胸的近衛軍的士兵從船上下來,迅速接管了整個港口之後。

一艘大船才緩緩靠岸,在大船的甲板上。

依稀可以看到大明皇帝的紅底團龍旗和大明日月國旗。

“大明天子駕到!”

隨著一名身穿著紅色官服的年輕官員的唱名。

在碼頭上迎接的旅順港的官員們紛紛行禮迎接。

軍官行軍禮。

文官拱手鞠躬。

而在這其中。

從朝鮮國趕來的朝鮮國王特使鄭民始就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要怎麼行禮啊。

因為朝鮮現在理論上還是大清屬國呢。

朝鮮方面始終沒有主動去和南方的大明接觸——其實在朝鮮國內,是有相當的親明的力量的。

不過親的不是現在朱道樺的這個大明。

而是那個讓朝鮮國上下感念數百年的前宗主國。

事實上在朝鮮國內部也不是沒有議論,認為朝鮮應該主動歸屬大明。

但是一方面,朝鮮毗鄰遼東,擔心大明遠在南方,萬一得罪了清廷,清廷興兵問罪,朝鮮如何抵擋?

另外一方面。

大明天子朱道樺在南洋的時候就和日本交好。

現在又是德川幕府最大的靠山。

還在江戶建了使館、商館,租借了港口。

一副明日兩國親密無間的模樣。

這就讓朝鮮國上下都很吃味了。

畢竟朝鮮和日本的關係不和睦,這一兩百年都是如此。

這新大明和日本交好。

甚至都沒有要求日本稱藩。

朝鮮國憑什麼要主動貼上去?

本來這點小心思有了也就有了,朝鮮遠在東北,大明在南方,一時半會兒想要接觸也是山長水遠。

但誰想到。

大明居然在遼東、海參崴,這朝鮮半島的一東一西建立軍屯。

而且在海生崴那邊的軍屯上,還買了大量的日本少女去給軍屯壯丁當老婆。

大明放著近在遲尺的朝鮮女人不要,去要日本女人?

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對朝鮮有了意見?

這可讓朝鮮上下都急了。

本來以為隔得遠,還能隔岸觀火觀察一下。

誰能想到大明的勢力擴張得這麼快,短短時間內就到了遼東了。

如今更是聽聞大明天子要親征遼東。

朝鮮國王李祘便急忙派遣自己的心腹大臣,朝鮮兵曹判書、壯勇衛大將、判敦寧府事鄭民始前來旅順,拜見大明天子來了。

對於棄清投明。

在朝鮮一國基本上是沒有多少阻礙的。

雖然成為清國藩屬已有一百多年。

但到現在,朝鮮上下依舊是大明衣冠,與清廷迥然不同。

甚至當年的燕行使去到京師,有漢官見明朝衣冠潸然淚下——以前的朝鮮使者去大明北京是叫朝天使的,後來清朝的時候改成燕行使,可見朝鮮上下對於清朝的臣服並非是那麼的服氣。

如果說之前要投靠大明還擔心被清朝報復。

那現在大明皇帝都親來遼東,這大清朝自己都朝不保夕。

朝鮮國自然也就沒有了顧忌,鄭民始此次前來,就是要讓朝鮮重新成為大明藩國的。

只是現在大明朝規矩又變了。

大家都不跪了。這樣一來,身穿著和現在大明朝的官服有些相像,但是也能看出明顯區別的鄭民始跪在一群在行拱手禮的大明文官之中。

就顯得很是扎眼了。

至少朱道樺從船上下來的第一眼,就看到了這名朝鮮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