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6章 賠款割地和不平等條約都要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6章 賠款割地和不平等條約都要來了!

第196章 賠款割地和不平等條約都要來了!

擁有一支看起來是全世界目前最為強大的艦隊的不列顛東方干涉艦隊的兩名指揮官心中的一點忐忑已經完全被強大的火箭戰列艦帶來的信心取代。

是啊。

憑藉著這幾十艘龐大的戰列艦和裝備了大量極遠射程的康格裡夫火箭——這種火箭的射程極限可以達到十公里,不過海面上十公里的距離就有些太遠了,都要超過目力極限了。

所以一般在五公里外發射就算是比較理想的交戰距離了。

歷史上從來沒有軍艦的火炮能夠在五公里這個距離上還能有什麼威脅的。

而且火箭這東西靠的是範圍攻擊,用大量的火箭進行覆蓋式的轟擊。

對精度的要求不是太高。

“是啊,現在我們需要的考慮的應該是以什麼樣的條件接受明帝國的求和了!”納爾遜笑道,“也許割讓馬六甲海峽總督府和開放廣州、寧波、松江口岸是最合適的,而且明帝國還要尊重不列顛壟斷的自由貿易權力!”

“中國人必須要認識到,在海面上,他們遠遠不是什麼天朝上國。他們的那位皇帝陛下必須要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接受和尊重我們制定的規則和秩序。尊重我們在南亞次大陸,在印度洋,在東南亞,在澳大利亞以及周圍海域的統治權!”

納爾遜說道,作為不列顛國王任命的東方干涉艦隊司令,納爾遜的許可權並不只是在指揮艦隊作戰而已。

艦隊的目的是為不列顛的國家利益服務的。

戰爭的勝利必須要帶來足夠的利益。

而不列顛的國王喬治三世和首相小威廉.皮特看來。

只有獲得以上這些利益。

組建東方干涉艦隊才是值得的。

“我們也許還能要求明帝國暫緩對清帝國的進攻。維持明帝國、清帝國之間的長期戰爭,這樣不列顛才能在雙方的戰爭之中牟取到足夠的利益!”

就在此時。

噹噹噹噹的鐘聲響起。

瞭望崗上,瞭望兵的聲音急促的響了起來:“前方六點鐘方向,發現不明艦隊!數量十艘以上!距離六萬碼!”

“他們也發現了我們的艦隊,並且正在撤退!”

納爾遜和科林伍德兩人互相看了一眼。

之前兩人商量著的要讓大明朝割地賠款開放市場的好事兒。

都要建立在擊敗大明的艦隊的基礎上。

所以現在這突然想起的警報聲和瞭望員的吶喊聲,讓兩人迅速從之前的暢想迴歸了現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擊敗大明的艦隊的首要條件。

是要發生主力艦隊的決戰!

不然大明印度洋艦隊滿印度洋飄著,這對於英屬印度殖民地的威脅也是挺大的。

“傳令,咬住這一支明軍的偵察艦隊,儘快將他們的主力艦隊的具體位置找出來!”

其實根本不需要不列顛海軍的船去尋找大明印度洋艦隊的主力。

因為明軍這邊也是打著要決戰的盤算。

接下來的幾天。

雙方的偵察船發生交火的次數越來越頻繁。

這說明雙方的主力艦隊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

“不得不說,中國人有擁有一支強大海軍的可能性!他們的水兵相當的勇敢,不過他們在大洋上操作戰艦的本事終究還不如我們!”

勝利號戰列艦上。

納爾遜彙總了這幾天雙方偵察艦的交火的情況後,臉上也露出了樂觀的神色。

在交換比上。

不列顛海軍明顯佔據了上風。

這幾天被擊沉的明軍輕型轟擊炮艦足有八艘!

而東方干涉艦隊只損失了三艘輕型飛箭式轟擊炮艦。

雖然明軍的火炮效能要比英軍要好一些,但是憑藉著對印度洋的瞭解和高超的海戰經驗,不列顛的海軍艦船往往能佔據到有利的作戰位置,集中更加強大的火力作戰。

而對面的明軍的水手雖然也大多是在中國東南沿海活躍的海盜、漁民招募而來的。

他們對於大海不存在畏懼。

但是對於現代的海戰模式明顯是經驗不足的。

這些小規模的交戰雖然只存在於雙方的偵察炮艦之間。

但是雙方的海戰能力的差距卻已經體現出來了。

這帶給了納爾遜更大的信心。

就算沒有秘密武器,他也不覺得對面的大明印度洋艦隊能夠擊敗東方干涉艦隊。

對面就是一群裝備了先進的炮艦的菜鳥!

而且在數量上。

他們也並沒有絕對的優勢,甚至從火力密度上來說。

明軍印度洋艦隊甚至還處在下風。

無論如何。

納爾遜都想不到自己有輸的可能性。

“軍門!發現不列顛人的艦隊了!就在東南方向約有三百裡處,我們的偵察船和對方發生了密集的交火,損失很大!”

在大明印度洋艦隊這邊。

大明印度洋艦隊指揮使朱濆緊鎖著的眉頭在聽到情報之後瞬間就舒展開了!

“終於找到了!”

朱濆興奮道。

他最擔心的情況沒有發生:那就是不列顛人不尋求決戰,而是在印度洋和大明海軍艦隊周旋,這樣的話,日後大明印度洋艦隊就有的忙活了,因為鐵甲艦這種戰艦適合決戰,但並不適合在大洋上巡航,因此如果雙方的戰爭態勢不是海軍主力艦隊的決戰,而是你追我趕的大洋追逐戰,那大明的艦隊不會有多大的優勢!

如果無法一戰消滅不列顛人的艦隊,那麼從馬六甲到印度的航線就時時刻刻處在不列顛人的威脅之下。

對於大明而言。

這一戰的目的就是為了徹底開啟南亞次大陸的市場。

確保印度洋航線的安全,確保印度諸侯聯軍能夠得到大明本土的支援,以維持在南亞次大陸針對不列顛人的戰爭,最終獨佔印度市場——要知道在這一片大陸可是有將近兩個億的人口,並且因為長期的貿易優勢累積了大量的財富。

現在的印度。

那可不是後世那個人們映像中人均GDP比非洲大陸還要低的窮地方。

而是真正富得流油的地盤!

要不這西方的帝國主義怎麼就上趕著萬里迢迢都要來欺負印度人民呢。

在這場瓜分古老的南亞次大陸的財富的浪潮中。

大明不但不能缺席。

還要把這一張席子全佔了!

沒辦法。

誰讓大明的胃口太大呢。

至於偵察炮艦的損失。

在朱濆看來是正常的。

這些風帆炮艦雖然普遍裝備的都是轟擊炮。

但是在作戰理念和模式上和此前也相差無幾。

在雙方都裝備了轟擊炮的情況下。

在大洋之中作戰經驗更加豐富的不列顛人佔據上風也很正常。

根本不足為奇。

關鍵是對方根本不知道明軍的底牌!

如果知道的話,對方根本不可能會做出決戰的盤算!

“傳令,神龜出擊,將神龜向東南方向拖曳到儘可能距離敵軍艦隊更近的距離上!”

朱濆大聲命令道。

威級鐵甲艦的作戰半徑高達一千五百裡。

只要十二艘剛威級鐵甲艦咬住了不列顛艦隊的主力,憑藉著鐵甲艦的航速,就不可能讓對方逃了!

“軍門,現在我軍若要往東南方向航行,那幾乎完全就是逆風,而對方是順風而來,風勢對我軍不利!”

“無妨!”朱濆擺擺手,“此戰的主力就是十二艘威級鐵甲艦,其餘船艦隻作誘敵與護航之用!”

“艦隊可兵分兩路,所有的輕型快速炮艦護航船隊,三十六艘三桅縱帆船和十二艘威級鐵甲艦出列,以三十六艘三桅縱帆船上前誘敵,將敵人引入預定戰場.”副指揮使李長庚說道,“我等王東南方是逆風,但若調轉船頭引誘敵軍就是順風了,他們未必能追得上來!”

“對,威級鐵甲艦要儘可能的節省燃料!讓他們的主力艦隊自己過來是最好的,而且他們如果要折返逃命的話,那可就變成逆風了,鐵甲艦的速度優勢會變得更大!”

參謀長郭學顯上校說道。

郭學顯本來是盤踞在珠江口的海盜團伙,黑旗幫的頭領郭乙之子,在歸順大明之後,郭已上岸當了富家翁,其子郭學顯進入了大明海軍軍官學院進修,並且算是海軍軍官學院第一批畢業的學生。

如今不到三十歲,就已經是大明印度洋艦隊的參謀長了。

可說是前途無量。

“要儘可能的保持距離,不列顛人的大型戰列艦上可是裝備有六十四磅的要塞炮的。”

李長庚說道。

“另外船隊應該繼續往北面走,儘可能的脫離戰場,不能給不列顛人有機可乘!”

幾名大明的海軍軍官迅速敲定了作戰計劃。

其實計劃很簡單,可執行性很強。

十二艘鐵甲艦在預定戰場埋伏。

三十六艘三桅縱帆船前突執行誘敵計劃。

三十六艘三桅縱帆船在不列顛人的情報之中就是大明印度洋海軍的絕對主力艦隊了。

因此這個誘惑力是足夠的。

等敵軍艦隊追擊到了預定戰場,做好準備的十二艘威級鐵甲艦以絕對的速度撲上去,進行近距離的貼臉輸出!

在擁有幾乎是絕對防禦力的情況下。

十二艘威級鐵甲艦把不列顛的東方干涉艦隊徹底殲滅不成認為問題!

以風帆戰艦的速度,根本不可能逃脫得了威級鐵甲艦的獵殺!

十拿九穩!

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