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5章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5章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

第205章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

如果說驅趕荷蘭人的難度很低的話。

那麼盤踞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的力量就相對強大多了。

“皇上,馬尼拉城現在已經是一座堡壘之城,西班牙人透過馬尼拉到新西班牙的航線,極大的加強了馬尼拉的防禦,另外.他們也組建了一支用來防守馬尼拉的近海快速艦隊,主要使用的是一種改進至加來賽戰艦的槳艦,雖無法遠航,但速度極快,裝備轟擊炮的情況下,在近海、港口區域作戰非常的難纏。”

羅建功說道。

加來賽戰艦其實就是一種在東方稱之為蜈蚣船的戰船,主要是在風浪不大的地中海作戰之中使用。

採用的多層槳座可以透過數百人划槳來給船隻提供極強的機動力。

“可用鐵甲艦來對付。”海軍部尚書張洪說道,“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新西班牙的太平洋艦隊。”

“他們還沒有出現在馬尼拉”羅建功也皺起了眉頭。

“說不定遇到風暴折在半路呢。”廣州知府趙溫說道。

“不不不,不能做此估計。”張洪連連搖頭,“若是新西班牙的太平洋艦隊得到了不列顛人在印度洋戰敗的訊息,說不定就不會再前來馬尼拉,而是成為太平洋上的破交艦隊,阻擋我們前往新大陸的探索船。”

朱道樺聞言微微皺了皺眉頭。

“這確實是個麻煩,不過也沒什麼要緊的。”朱道樺說道,“南洋艦隊不用再等了,給西班牙人最後通牒,讓他們以太平洋航線圖來交換馬尼拉,否則他們的馬尼拉總督府再多的堡壘也保不住!”

當然保不住。

呂宋這麼近,大明只要派遣大軍包圍就能把馬尼拉裡面的西班牙人統統餓死了。

新大陸始終是朱道樺最關心的地方之一,在得到了一條從日本前往夏威夷的航線之後,從夏威夷前往後世的溫哥華周邊的航線也很快可以探索出來。

如果能得到從馬尼拉到新西班牙的航海圖。

那大明就可以從南北兩路,向新大陸進軍了。

建立貿易港,用新大陸的土地吸引在漢地衣食無著的貧民前往新大陸的沃土定居。

這可是關係到新大明政權穩固的頭等大事。

因為明清之戰並沒有在漢地形成拉鋸。

而且朱皇帝也在儘可能的避免拉鋸戰,明軍的攻勢通常都是抓住關鍵時機的迅勐一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極大的避免了因為戰亂而導致的人口損失。

所以這兩年的戰爭下來。

雖然人口損失也有一些——主要是太平天國在湖北北部、四川、陝西、河南等地的裹挾作戰導致的。

但是在人口稠密的兩廣、湖南江西、兩江、淮南等地。

戰事的影響就相對較小了。

所以新大明其實是建立在一個沒怎麼被破壞的大清朝的軀殼上的王朝。

大清朝的那些社會矛盾,事實上一個不少都會落在大明朝的頭上。

人多,地少,人民對氣候災害的承受能力極低。

這是威脅每一個封建王朝的頭號威脅,甚至是比關外的遊牧民族更加強大的威脅。

因為一般來說。

中原王朝只要能維持基本的財政健康運轉,同時沒碰上宋朝那樣的遊牧民族空前強大的反常時代。

那中原王朝的常備兵一般都能吊打遊牧民族衣食無著的牧民的。

而破壞中原王朝的財政體系的頭號敵人,就是由於土地兼併導致出現了大量沒有抵抗氣候災害能力的無地農民。

一旦出現災害,這些農民就只能脫離土地,逃荒求生。

伴隨著的就是流民,起義,連綿不斷的戰爭和農業生產的破壞。

中原王朝的根基也就因此而逐漸被掏空。

最終。

或毀於農民軍。

或被關外部族入關摘了桃子。

或是內部的軍頭們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打上個百來年,然後遇到了“天命之主”一統天下。

朱老板很清楚,如果不解決人口過多而土地過少的問題,那他的大明朝指不定哪天就自爆了。

因此他在成為皇帝之後,就把如何緩解國內的人口壓力問題看的甚至比明清之戰還要重。

辦法其實也是多管齊下的。

首先是大力推進工業化。

工業化能夠吸納大量的人口,另外也能透過工業化把國家的財政支柱從農業轉移到工商業,不至於遇到天災人禍農業生產崩潰,這大明帝國主義就沒有了軍餉打仗了.

其次就是移民了。

現在移民的方向就是兩個。

一個是把兩廣、福建的無地農民往婆羅洲、爪哇島移民。

這是因為這兩省之民有闖南洋的傳統,相對比較適應南洋氣候,現在又有了蒜藥這樣的廣譜抗菌藥,移民過程之中導致人口損失的情況已經相對比較少了。

去闖南洋也不再是和以前那樣九死一生的孤注一擲。

而是有朝廷組織,發放火槍,訓練隊伍,以軍屯的形勢去做殖民者去了。

另外一個方向就是遼地了。

清廷封閉關外的柳條邊牆政策和掠滿洲土著為兵的政策,倒是讓這廣袤的遼地空前荒蕪。

成為了能夠吸納大量人口了農耕樂土。

移民到遼地的主要是就近吸納中原、兩淮、山東等地的無地之民。

但是無論是南洋還是遼地,其實在朱道樺看來都不需要著急。

因為這地方就在大明的嘴邊。

隨時就能吃下去。

關鍵是新大陸。

新大陸現在的情況是美國剛剛獨立,不列顛的加拿大殖民地和美國不像是後世那樣的“友好”,雙方劍拔弩張。

新西班牙雖然因為大明的崛起而加強了在新西班牙的力量,但是西班牙本來就是一個如薄西山的老帝國。

不足為慮。

歐洲現在馬上又要打大。

歐洲這些老牌殖民國家也暫時顧不上美洲。

無論是不列顛還是法蘭西,在未來的十幾二十年都要把力量收縮回歐洲死磕。

經過了朱皇帝一番洗禮之後的拿皇回到法蘭西之後肯定會比後世的那個拿皇更能打。

雖然朱老板也一度擔心拿皇真的打出一個統一的歐洲出來。

不過在仔細一番衡量之後。

朱皇帝也認為,和佔領新大陸的機會比起來,哪怕拿皇真的能統一歐洲也值得了!

歐洲真的能統一嗎?

也許拿破崙憑藉武力可以暫時的把歐洲捏合起來。

但是等他的武力衰弱,或者等他死了之後呢?

歐洲的統一的機率很小,分裂成一塊塊稀碎的小國才是傳統。

因此朱道樺認為這個險值得冒。

趁拿破崙返回歐洲,未來十幾年歐洲狗腦子都打出來的時候。

儘可能在新大陸佔領足夠多的地盤。

等未來歐洲人反應過來,要和大明爭奪新大陸的時候。

那時候大明在新大陸就有足夠多的人口可用了。

現在每向新大陸運一船移民,在二十年後的美洲大戰之中,大明就能多一分勝算。

因此,對朱皇帝而言,如果能以暫時不動這個嘴邊上的呂宋島為代價,迫使西班牙人交出馬尼拉到新西班牙的航線圖,節省大明朝自己去探索航線需要消耗的時間和成本,在朱皇帝看來是絕對值得的。

安排好了南洋攻略之後。

朱道樺留下了羅芳伯一起和又大起了肚子的羅芳梅一起吃完飯。

羅芳梅現在的地位空前穩固。

這個穩固是以兩個嫡子為後盾的。

現在朱老板的子嗣也有不少了。

像是安南、緬甸送來的翁主公主什麼的,都能生產。

另外國內也有豪族送了女子入宮。

不過依禮,大明皇位只有嫡子才有資格繼承。

即使皇后無嗣,也只能過繼一名皇子到皇后名下作為嫡子繼承皇位。

不過羅芳梅不需要。

除了太子朱宜鏨,皇三子朱宜銑也是嫡子。

而且今年已經兩歲的太子朱宜鏨身體很健康,虎頭虎腦的,吃肉也吃得多,現在都會捏奶媽的乃子了,一看就是朱皇帝的種。

老三朱宜銑也沒有夭折的跡象——朱皇帝自己就是醫生,事實上降低嬰兒夭折率的關鍵在於衛生條件。

而且在生了老大和老三之後,羅芳梅馬不停蹄又懷上了。

真算得上是大明皇室的“英雄媽媽”了。

到現在為止。

朱皇帝已經有五個兒子了,其中羅芳梅一個人貢獻了兩個,石香姑生了一個,德川滿姬也生了一個,還有一個是西山朝的翁主阮月所出。

這一下子就播種了五個兒子。

除了要留一個繼承一下大明的皇位之外。

其他幾個可都要做好安排。

畢竟朱皇帝不打算學太祖,把皇室當豬一樣養著。

而是要學習周文王,把子嗣、貴族都分封出去。

夏君夷民嘛。

既然一套分封,那美洲的地盤就是最合適的。

分封到美洲,以後朱胖子皇帝朱宜鏨也不用擔心他的兒子的皇位會被什麼叔叔奪了——要是都隔著一個太平洋還被人靖難了,那也真的是活該了。

而且還能讓諸子都有一份王位可以傳承的,也不用埋怨皇帝老豆厚此薄彼了。

但問題是。

朱皇帝諸子皆幼。

而開拓新大陸的窗口期也就是這一二十年。

現在讓皇子們去新大陸不是去開疆拓土,而是去送死的。

但若是現在開啟新大陸殖民,設定總督什麼的,那未來十有八九就和現在的美國一樣獨立了,辛辛苦苦開拓的美洲地盤說不準就和老朱家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真是讓人為難啊。

朱皇帝當然是有私心的,這麼好的地盤要是和米國一樣,成為了持槍暴民們的共和國。

那可真的是有些不甘心啊。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戰術後仰)。

所以朱皇帝之所以遲遲還沒有開啟新大陸的殖民計劃。

關鍵就在於.

他還沒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