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2章 我們換個方向進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2章 我們換個方向進攻

第222章 我們換個方向進攻

就在太平天國的主力被朱皇帝親自率領的近衛兵團打崩的時候。

在保定府博野縣。

乾隆率領的大八旗的十七萬大軍此時就駐紮在此處。

當初浩浩蕩蕩從京城南下的雄心壯志已經不剩下多少了。

本來清廷上下都志得意滿,認為此戰憑藉大量騎兵,就算贏不了也不會輸。

和趙四的北伐兵團打個平手總是能做到的。

結果現實很殘酷。

雙方在正定府南面的戰場上進行了一番小規模的試探之後。

明軍北伐軍團就開始主動發動了攻擊。

在明軍的熱氣球的注視下,清軍擁有的騎兵優勢根本展現不出來。

他們的集結很容易就被天上的眼睛觀測到。

要命的是,這段時間華北大地的天氣太好了,能見度很高。

在野外的清軍集結起來的時候又頂不住明軍的火炮、火箭的轟擊,閃開了的時候又容易被明軍的騾子兵針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尤其是在明軍的北伐兵團主動發起攻擊的情況下,清軍的防線被一道道突破,不得已,乾隆只能帶著清朝大軍一路後撤。

從正定府撤到了保定府。

再撤就要會京城了

就在此時。

難免戰場上傳來的訊息讓清軍上下都為之震動,從乾隆到底下的帶兵大將,無人不震怖。

太可怕了。

區區不到兩萬大軍,居然在堂堂之戰中,正面擊潰了太平天國的十幾萬大軍。

這太平天國的老營兵有多厲害,清軍這邊是領教過的。

哪怕乾隆組建了大八旗,將在京城的包衣軍、綠營殘留的精銳,以及關外的蒙古人都編入了八旗,將八旗的兵力擴充了至少一倍。

八旗這種軍政一體,兵民合一的體制,其實是很方便的組織起一個利益共同體,將部分人變成自己人,利於統治和征戰。

但即便如此。

面對這麼恐怖的明軍,清軍上下都沒多少信心。

再加上和明軍北伐軍團的交手也更加讓清軍上下都有點不太敢繼續和明軍交戰了,大八旗組建之初的志得意滿已被消磨殆盡。

尤其是那些本來自信滿滿,鬥志昂揚的蒙古騎兵,現在也萎靡了不少。

一方面當然是這次入關打仗什麼好處都沒撈到了。

沒有攻城,也沒有得到什麼戰利品。

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蒙古人發現,他們似乎在騎兵上都趕不上漢人了。

在入關的時候。

各漠南、漠北蒙古的札薩克們都在向蒙古牧民們宣揚著祖先的榮光。

時隔幾百年之後。

蒙古人又一次大舉踏上中原的土地!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但隨著雙方輕騎的不斷交鋒。

裝備著彎刀和弓箭的蒙古騎兵根本不是明軍的龍騎兵的對手。

他們的彎刀和弓箭根本就沒有什麼用武之地。

在這種情況下。

大皇帝(乾隆)就把部分蒙古人轉化為和明軍一樣的龍騎兵,就是裝備火槍,上馬機動遊鬥,下馬則是像是步卒一樣舉著火槍列陣而戰。

這樣的局面讓蒙古兵們的士氣空前低落。

蒙古人就應該用彎刀和弓箭去取得勝利。

現在用火槍來打仗算怎麼回事?

不過,要不是乾隆沒有那麼多火槍的話,他甚至準備把所有的蒙古兵都變成龍騎兵了

之前雙方輕騎的戰鬥表明。

靠彎刀和弓箭的蒙古人基本上處在被虐殺的狀態。

反而是同樣裝備火槍的蒙古人,反而能在戰場上和明軍的龍騎兵周旋一二——他們的騎術畢竟要比漢人高明多了。

這多多少少挽回了八旗蒙古兵們的信心——不是我們不行,是漢人耍賴,好好的打仗,勇士之間的事情,怎麼能用火槍呢。

真是太陰險狡詐了。

佛祖千萬別保佑他們。

原博野縣衙,現在已經變成了乾隆的中軍大營。

在清軍入駐博野之後,當地的百姓就算是倒了血黴了。

八旗兵在城內胡作非為,擄掠財務,姦淫婦女。

而且還要抓人。

抓年輕的男女——這是為了逃走做準備了。

歷史上,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屢次入關劫掠,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劫掠人口財貨的。

因為都已經做好了要離開的準備,乾隆也破罐子破摔,哪怕這是直隸省,天子腳下。

按理說是最忠大清的漢地之民了。

但他依舊顧不上那麼多了。

如果不讓那些蒙古人發洩發洩,他可實在是拿不出別的什麼去賞賜激勵他們作戰了。

博野縣衙大廳內。

乾隆、福康安、明亮、和琳、額勒登保等人濟濟一堂,除了幾名大將之外。

連和珅、王傑、劉墉等文臣高官也來了不少。

看起來像是把他的大清朝廷都搬來了這裡了。

“皇上,太平太國兵敗,逆明偽皇已經領兵向北而來,並且公開打出了“克復中原”的旗號,其目的非常明顯,而且他們還每佔一地,便在當地舉行鄉試、縣試,以當地秀才、舉人為官,擺出了佔一地便徹底鞏固一地的姿態。”

明亮看了看在座位上的眾人,通報了最新的情況。

“如今明軍一共有四路大軍向京城方向而來,一路是北路的遼東兵團,東路軍山東、直隸交接的方向的明軍北伐軍團,西路軍是羅定山麾下的一萬偏師,而中路,就是逆明皇帝親自率領的剛剛打敗了太平天國十幾萬大軍的近衛兵團!”

“四路大軍的方向很明確,就是衝著我大軍以及背後的京城而來的!”

隨著福康安的話語落下。

在場的清軍大將臉色都微微一變,所有人的臉色都相當的凝重。

四路大軍啊,人家一個近衛兵團就把太平太國十幾萬精銳給打崩了。

現在四路大軍一起來。

這大清能受得了?

眾人的目光看向了坐在高位的乾隆。

乾隆的臉色倒是比前段時間好多了。

歷史上的乾隆還有好幾年好活呢。

這個時空下雖然屢遭打擊,但是乾隆看起來很堅強,沒有被擊倒,很是有一股屢敗屢戰的勁頭。

乾隆的目光看向了剛剛從京城趕過來的福康安。

福康安率領的直隸、山東兩省團練兵也不太能用,所以就在正定府、保定府、宣化府卷了大約有六七十萬百姓和大量的糧食進入了了京城。

到了京城之後便將團練兵打散打亂編入了八旗麾下,將其控制住之後,才在乾隆的命令下來到了軍前聽命。

福康安看到乾隆的目光看了過來。

也急忙出列說道:“皇上,當年前明五路大軍犯遼,我太祖皇帝“管他幾路來,只管一路去”,大破明軍,此戰便成為我大清與前明的關鍵轉折。”

乾隆聞言微微皺了皺眉。

“莫不是我軍也要集中兵力,只盯著一路明軍來打?”

乾隆說道。

打得過哪一路?

看起來羅定山那邊那一路是最弱的。

但這一路是偏師,而且距離朱道樺的近衛兵團也不遠,隨時可以互相呼應。

更何況。

就算打敗了這一路明軍能有什麼意義?

明軍還是會三路進軍,合圍京師。

“皇上,我說的是只管一路去,不是.只管一路打。”

哦,不打?

在場眾人都松了一口氣。

但是不打的話,去哪裡呢?

“只管一路去?去哪裡?”

福康安看了看乾隆。

他太知道這位乾隆皇帝的心思了。

太平天國劉之協被如此強勢擊敗。

乾隆皇帝心裡也怕了。

所以他才會一路退到了博野。

但這位乾隆皇帝又愛面子,十幾萬大軍南下,寸功為立就直接跑路了。

這太傷士氣和乾隆的威望了。

所以他不會主動說撤。

“我們只管朝北進攻!”

福康安說道。

朝北進攻?

北方有什麼好進攻的,人家明軍在南面呢。

遼東軍團倒是在北面,但是一時半會兒也夠不著啊。

而且中間還有個京師堅城呢

“好!那就向北進攻,朕要調動逆明大軍,尋找破敵之機!”

終於要逃.不,是向北,向西北進攻了。

在場的清軍將領們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萬歲爺英明!”

眾人高呼。

乾隆捋了捋鬍鬚,心中卻嘆了一口氣。

“朕認輸了,朕要退出中原了如此一來,朱道樺你應該要放過我這一兩百萬八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