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1章 決戰!皇帝和你們在一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1章 決戰!皇帝和你們在一起!

第231章 決戰!皇帝和你們在一起!

其實明軍這邊像是陳化成武藝這麼好的不多,尤其像是明軍的近衛兵團、陸軍1旅、龍騎兵7旅這樣的老牌的精銳。

雖然明軍現在在澹化各旅的地域屬性。

但因為“普通話”的普及問題。

喊著“丟雷樓母”的廣東廣府兵和喊著“戳汝娘”的江西兵,如果都沒學過官話的話,互相之間怕是說的話都聽不懂。

因此現在這個階段,各旅的地域屬性還是很強的。

陸軍1旅是以當初在巴澹島的潮汕碼頭工人為班底組建的,所以陸軍1旅幾乎都是“潮汕武士”。

而近衛兵團三個旅是朱皇帝的嘉應州老鄉們組成的“客家武士”組成的。

龍騎兵7旅由於是調集諸旅精英獵兵組成的班底,來源就非常復雜了,但是客家、潮汕、江西兵佔主體。

而北伐軍團的幾個旅是在江西、湖南等地招募的兵源。

遼東兵團則是兩江的貧民參與遼東軍屯的兵源組建。

這在古代,乃至於近代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不然士兵之間互相無法溝通,長官也難以上傳下達,豈不是太耽誤事。

而現在要說現在“推普”最厲害的大明機構,還要屬大明海軍——這是因為海軍相比於陸軍,技術含量更高,相對來說識字率也越高,會說大明根據《洪武正韻》欽定的“官話”的人也更多——這種官話其實和後世的普通話存在一些口音上的區別,但現代人只要會普通話的哈,基本上是能聽得懂的。

所以以客家、潮汕、江西人為主的龍騎兵7旅的士兵們身材普遍沒有祖籍東北的八旗兵高大。

而且八旗兵嚴格來說,也是封建地主兵,有世襲的祿田,有世襲的軍籍。

雖然手中的傢伙事是上面統一配發的.

但身上穿的可是自己置辦的。

只是要求顏色統一而已。

所以有的八旗兵就是一套布面棉甲。

有的則是會在棉甲裡面內襯鐵片加強防禦。

而且許多八旗兵有祖傳的武藝傳承。

在肉搏上,這些多少練過搏殺術,同時身材也更加高大,有的還穿了內襯鐵片的棉甲的八旗兵顯然是更佔便宜的一方。

所以在明軍這邊,中低級軍團都和胸甲騎兵旅一樣,裝備了六連發的光復二年式左輪手槍。

遇到肉搏的時候直接掏出手槍啪啪啪六顆子彈打出去。

一下子就能佔據氣勢上上風——肉搏戰的關鍵除了士兵的氣力和武藝,軍陣和氣勢同樣重要。

而一下子就佔據了氣勢上的上風的明軍士兵。

在這樣的肉搏戰中就大佔便宜了。

更何況。

除了手槍之外。

每個明軍士兵的胸前都掛著手榴彈。

這種手榴彈的拉索都掛在皮帶上,直接拉下來就能投出去了。

和有手槍、有拉索式手榴彈的敵人拼刺刀。

可真的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啊。

這種小規模的戰鬥很快就出現了結果。

裝備更好,士氣更加高昂的明軍龍騎兵7旅的士兵們贏下了這一場前沿據點爭奪戰。

而就在此時。

雙方的前沿大陣也推進到了位置。

明軍的炮火更勝一籌,所以他們越過了那四個村寨,前沿支援火炮、前沿指揮所、前沿軍醫所都可以依託著這四個村寨進行佈置了。

下午,剛過申時。

本來熱鬧非凡,雙方前沿小股步兵不斷的交火、雙方炮兵你來我往的互轟的聲音都停止了下來。

戰場彷彿突然進入到了一個詭異的安靜之中。

空氣之中。

瀰漫著決戰之前的那種壓抑到了極點的緊張氣氛。

兩座望車都向前推進了兩裡,相聚十里對峙。

大清朝廷的黃色龍旗下。

大清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年過八十的乾隆皇帝親自登上了望車,舉著內務府生產的,造價高達8百多兩白銀的玻璃鏡片望遠鏡,掃視著明軍的陣線。

明軍的前沿陣線寬度達到了五六裡。

從北面的新河一直蔓延到了南面靠近豬籠山的山尾處。

此時在他們的大陣之後。

四個村寨組成的據點被佈置得水潑不進。

大量的工兵正在挖掘壕溝,佈置鐵絲網。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明軍是打算以這四個據點作為前沿戰場的支撐,向前發動勐烈的攻擊。

“皇上,看明軍這動靜,應該是要在天黑之前要發動第一波攻擊了。”

福康安也在看明軍的舉動。

那些工兵的動作很快。

似乎在趕工一樣。

按照這個速度。

他們怕是再忙活個把時辰就能修築出一個前沿陣地出來。

而到時候也就是明軍發動進攻的時候了。

在明軍大陣的後面。

穿著各色顏色的衣服的後勤兵們忙忙碌碌,最引人注目的是穿著白色馬褂帶著白帽子的“戴孝兵”。

“那是明軍的醫務兵,大使先生。”

面對不列顛的大使喬治.斯當東的詢問。

一名清軍的將領解釋道。

“醫務兵”

喬治.斯當東舉著望遠鏡繼續觀察這一支據說是大明帝國最精銳的軍團。

他的第一個感覺就是.

專業!

太專業了。

這一支軍隊就好像是一架龐大的機器。

每一個人彷彿就只是這一架機器的螺絲釘。

每個人都在忙活著自己的事情,組成了一架讓人不寒而慄的戰爭巨獸。

喬治.斯當東放下望遠鏡。

看了看身邊的八旗兵。

還好

八旗兵的數量足夠多。

這是唯一的優勢了。

“皇上,他們現在在等火炮運動上來!”

福康安提醒道。

所謂久病成良醫。

福康安現在也有點久敗成良將的意思。

明軍在前面一系列的爭奪就是在奪取“勢”。

佔據前沿據點,鋪開正面,火炮運動,兩翼展開。

這些都是在決戰之前的準備運動。

而真正的殺招。

是即將要到來的火炮轟擊!

朱道樺此時也登上了望車。

大明日月旗和象徵著大明天子的紅色地團龍旗下。

朱道樺舉著一支江寧玻璃廠製造的望遠鏡檢視遠處的清軍陣地。

他手裡的這一支望遠鏡的效能其實是和乾隆手裡那一支差不多。

不過製造價格要便宜多了——這是明軍的制式望遠鏡,在光復二年透過招標定型的。

贏標的江寧玻璃廠是兩江的顧姓和屈姓商人合股的工廠。

是兩江第一批近代化工廠之一。

在效能上雖然不是投標產品中最好。

但依靠低成本贏得了投標。

和大清內務府這樣的官辦手工業生產動力來自於上官的壓力,從而導致這樣的手工廠對成本的敏感度不高,雖然在嚴刑峻法下也能得到質量上乘,甚至可能比民間的企業更高的質量的產品。

但這種官辦企業的最大特點就是成本高企——哪怕是最理想的狀況,比如說內務府總管和珅和大人兩袖清風,內務府上上下下的官僚們也是一心向大清,一心愛皇上的為大清服務的好八旗官兒。

但是也架不住下面的工匠為了能完成產量和質量指標而產生的浪費——因為對工匠來說,產量和質量影響的是自己的腦袋,而成本.根本不是他們需要考慮,上面的官員也不會怎麼考慮的事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在大明這邊,中標的江寧玻璃廠是民間商人辦的工廠。

他們自然是要賺錢,要考慮利潤,要考慮效能和市場的平衡的,他們自然也更有動力去採用新的技術以企圖降低成本。

這就造成了效能差不多望遠鏡。

在大清這邊是皇帝御用的藝術品。

那可真的是凋龍附鳳,好不精美。

而在大明這邊是配發給中高級軍官的制式產品。

沒有凋花,沒有藝術加工。

就是一個銅管加上鏡片。

充滿了工業化的簡潔之美——突出一個樸素。

但採購價卻是大清乾隆皇帝手裡的御用望遠鏡的二十分之一——摺合白銀四十兩的價格而已。

而此時在這一支採購價八塊錢明元的大明陸軍制式望遠鏡的視界之中。

大明天子朱道樺看到的,是一支完全大變樣的大八旗軍團。

雖然他們的服裝還保留著八旗的傳統。

各色的顏色的棉甲披在身上,頭上還有戴著避雷針鐵盔的軍官。

旗號也是按照顏色分裂列。

但是他們採取的戰術,乃至於裝備。

卻明顯是在模彷明軍。

“乾隆要比他孫子強多了.”朱道樺低聲都囔了一句。

不過他現在是天子了,看問題也沒之前那樣浮於表面。

乾隆能折騰出模彷明軍建立的大八旗。

根本原因還在於這大清朝現在手裡還有錢——一是清朝之前的財政沒有崩潰,庫房裡面有存銀,二是乾隆撈錢的本事比道光強,所以才有錢搞這大八旗。

而道光面臨的局面是由於鴉片輸入導致白銀外流,前朝的幾個鎮壓農民起義的戰爭耗光了清朝的財政儲備

沒錢。

哪怕是李世民再世也搞不定。

當然了。

李二如果坐在道光那個位置上,肯定一開始就會千方百計搞錢的。

“乾隆看來是長進不小啊,他的大八旗看起來是挺像模像樣的,要是這裡面不削弱他,日後等清廷逃到了西域,怕是平西藩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陶必銓笑道:“可是他碰上的是皇上,他這個大八旗就不夠看了。”

朱道樺笑了:“這是自然,他的大八旗只是形似而神不似。大炮都運動上來了嗎?”

“到位了!”

陶必銓掏出懷錶。

“按照計劃,申時三刻發動炮擊,持續一個時辰之後,第一波步兵攻擊展開突擊!”

“好!”

朱道樺轉身走下了望車。

“把朕的大旗推到前線去,告訴朕的士兵們,他們的皇帝和他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