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0章 美俄的聯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0章 美俄的聯合

第360章 美俄的聯合

對於大明帝國來說。

獲得蘇尹士地峽的控制權和在地中海的駐兵權。

誘惑是極大的。

而且他們要付出的代價也極小:只是不再向俄羅斯出售武器而已。

不過,實際上隨著歐洲各國對明式裝備的“逆向工程”的研究。

大明陸軍的線膛槍、迫擊炮、手榴彈、鐵絲網四件套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技術壁壘。

連沙俄這樣的農奴國家,都有本事生產出一些堪用的裝備出來。

雖然質量上比起大明的工廠裡面出產的兵器是差得遠了。

但至少沒有“代差”。

所以大明即使是拒絕向俄羅斯出售武器,奧斯曼帝國也未必能從戰場上挽回頹勢。

但如果大明帝國在奧斯曼得到了軍港的話,那沙俄的軍隊也就不敢繼續南下。

不列顛作為奧斯曼的盟友,沒能在這一次俄土戰爭中給奧斯曼有力的支援。

奧斯曼選擇另抱大腿,也是能理解的。

“美國人的使者呢?他們怎麼說?”

“美國人關切我們在新大陸的據點,不過現在美國人只有新大陸東海岸的那一片小地盤,他們提出了一個共同瓜分北美的方案。”

“瓜分北美?”

朱皇帝有些意外。

不過仔細一想,倒也能理解。

現在的美國人怎麼能想到後來他們居然能稱霸世界呢。

如今的美利堅合眾國只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地盤也就是新大陸東海岸和五大連湖南邊那一片。

總面積大概也就一百多萬平方公裡。

和後世九百多萬平方公裡的大國相去甚遠。

他們現在可沒有獨佔北美大部分的溫暖地盤的野心。

甚至。

北方的不列顛加拿大殖民地的英軍,隨時可能南下,覆滅“弱小”的美利堅合眾國。

相比於在安第斯山脈以西的大明。

就在旁邊的大英帝國,反倒是美國人的大威脅。

人們都是看眼前的

而且沒有經歷過南北內戰的美國事實上也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各邦自行其是的時候還更多一些。

一部分美國人希望能和西班牙、不列顛結盟,對抗大明。

一部分美國人希望能和大明聯合,引進大明的實力,維持在新大陸的平衡。

都是能理解的事情。

“是的,這位使者是美利堅大統領華盛頓的特使,據說和華盛頓關係十分的密切,結合從各處得到的訊息.美國大統領華盛頓依舊認為,對美利堅威脅最大的還是不列顛的加拿大殖民地,甚至是法蘭西新得到的路易斯安納殖民地。”

朱皇帝微微點了點頭。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

華盛頓才當了兩任的美國大統領就退休了。

這樣算起來,今年應該就到了他卸任的時候.

不過。

下一個美國大統領是誰來著?

朱皇帝甩甩頭。

他雖然歷史學的不錯。

但美國歷史在後世中華的教科書上也實在是著墨不多。

所以朱皇帝也只記得美國第一任大統領的名字。

至於其他的..

還真的不太記得。

不過他也知道,像是美國這樣的國家體制,黨爭是必然的,所以即使是華盛頓的特使,估計也很難保證和大明達成的協議能夠得到美利堅合眾國的執行——因為現在的美國太鬆散了。

政策,隨時可能會改變。

“和美國的協議沒有多大的意義,他們現在自己都無法達成一致。”朱皇帝撇撇嘴說道。

林大公點點頭。

“所謂的聯邦制,最後大概要散夥了事。”林大公說道。

美利堅散夥?

真的會散夥嗎?

朱皇帝心裡隱約有些期待。

“對了,那個美國特使叫什麼名字來著?”

“回皇上,他叫詹姆斯.麥迪遜。”

“詹姆斯.麥迪遜?這個名字挺耳熟的。”

朱皇帝低聲都囔了一句。

在前往北都的火車上。

美國特使詹姆斯.麥迪遜正在埋頭寫著什麼。

他抬起頭,看到了對面的俄羅斯使者穆拉蓋夫。

真沒想到。

在這個時代。

美俄居然走的十分的近。

本來歷史上,美國和俄國在這個時代是沒多少接觸的。

但因為大明帝國的崛起。

美俄之間,有了一些共同利益。

首先,他們都是歐洲文明邊緣地帶的國家。

斯拉夫人被西歐的國家看作是野蠻人,和蒙古、韃靼是差不多一樣的地位。

另外。

俄羅斯和美國在面對大明帝國的時候遭遇也差不多。

俄羅斯的東西伯利亞被大明佔領。

而美國則是馬上要面臨大明帝國從新大陸西部登陸而來的壓力——儘管現在新大陸西部的地盤和美國沒多大的關係。但是在不少美國政治家看來,那些現在屬於是一些土著部落的地盤,遲早是會被佔領的,而在新大陸立國的美國,是鐵定的未來美洲的霸主。

詹姆斯.傑弗遜的神情有些恍忽。

這段時間。

他看到了大明帝國的強大。

這個國家擁有巨量的人口,龐大的領土,發達的工業體系和一個極為強力的中央政府——這些都是美利堅所缺乏的東西。

而真正讓詹姆斯.傑弗遜感到有些驚恐的,是他在中都的時候,感受到的來自大明帝國皇帝對美利堅合眾國的敵意。

是的。

哪怕皇帝並沒有接見他。

但他從皇帝的一些言行之中。

卻能明顯的感受到皇帝對美利堅的忌憚和敵意。

這不應該啊!

兩個隔著太平洋的國家,而且美利堅合眾國還沒有什麼世界利益,他們就是個區域小國而已。

大明帝國的皇帝,為什麼會對美利堅有敵意?

這實在是太荒唐了。

兩個國家按理說也應該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啊?

美利堅國內大部分的政治家甚至都不反對大明帝國去攫取新大陸西部的土地——因為這些本來也不屬於美利堅。

他們只希望能和大明帝國達成協議,用條約的方式來確保美利堅西部的安全。

沒能得到大明帝國皇帝的接見。

讓詹姆斯.傑弗遜有些失落。

他正帶著一個由美國商人組成的投資團前往北都進行考察。

順便,也和沙俄的使者一起,透過尹爾庫茲克——現在已經被改名為北海府城的河港,去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訪問。

美俄這兩個歐洲文明邊緣國家,現在也有了抱團取暖的需要。

就在此時。

火車緩緩的在一個名為“石家莊”的鐵路站停了下來。

這個地方本來是個小鎮,但因為這個鐵路站,這個小鎮逐漸成為了中原地區的一個重要的交通節點。

尤其是。

許多從中原地區招募的移民。

要從這裡出發,前往東北地區。

詹姆斯傑弗遜站在窗邊,看著在鐵路站點上,扶老攜幼,搭乘火車前往大明帝國的東北區域的移民們,臉上露出了幾分感慨之色。

“這真的是個龐大的國家,不是嗎?”

穆拉蓋夫說道。

“當然,他們的人也非常多。”

詹姆斯.傑弗遜說道。

“只是,現在看起來,大帝的統治,並沒有給這個國家的任命帶來多少的好處。”

“好處?這還不算是好處嗎?據我所知,大明帝國的中原地區的人口太稠密了,如果不向周圍移民的話,不出幾年,就會有飢餓的農民起來造反,和中國歷史上的每一次王朝更迭一樣。這些飢餓的農民會吞噬一切的,土地,資源,最重要的是人口!”

穆拉蓋夫說道。

“等戰爭結束,新的王朝建立的時候,銳減的人口讓中國的土地矛盾得到緩解,於是,一個所謂的盛世就開始了。在幾百年後,這個王朝,又會被飢餓的農民吞沒,週而復始。”

“所以這位大帝才會對那些能夠安置大量人口的農耕地盤這麼在意,他佔領了滿蒙,也就是大明的東北地區,這一片龐大的區域擁有比中原還要大的平原和耕地,另外還有南洋,還有澳大利亞,當然了他現在又盯上了新大陸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穆拉蓋夫攤開手說道。

“和這樣的帝國做鄰居,可真的是.太讓人恐懼了。還好西西伯利亞都是一些凍土,否則的話”

詹姆斯.傑弗遜同情的看了一眼穆拉蓋夫。

“這位大帝太年輕了,他的帝國是如此的強大,未來的世界需要學會怎麼和這位大帝打交道。”

大帝。

是西方人對朱道樺的稱呼。

他的所作所為也的確配得上這個稱號。

就在此時。

前方的月臺上,一群移民正擠在一起,似乎發生了什麼。

“去看看怎麼回事?”

詹姆斯.傑弗遜讓自己的侍從下火車去打聽情況。

不一會兒。

侍從回來了:“是有移民病倒了,負責押送的官員拒絕了他上火車的要求,不少移民對此很不滿,雙方正在對峙.”

詹姆斯傑弗遜和穆拉蓋夫對視了一眼。

“這樣的事情,會很經常發生吧?”

“也許是吧。”

“會有.革命嗎?”

“不會有的,肯定不會有的,這個國家有太多的地盤可以安排過量的人口。美俄應該聯合,我們都要面對來自歐洲和大明的壓力。”

“唉,又死了一個。”

“可不是麼.”

“太苦了。”

火車外。

不少移民在抱怨著。

新王朝的建立,並沒有讓農民們得到什麼安逸的生活。

反而變得更加的折騰了。

就在這些準備前往未知的前方的移民們一邊抱怨著,一邊被押送的官員們催促著上火車的時候。

四川。

羅江縣。

一群農人也聚在了一起聊天。

看他們一個個衣衫破舊的樣子,過得顯然不大如意。

“想想還是老早給老李家當佃戶好,雖然存不下什麼錢,但是沒有現在那麼累啊!那個時候還有農忙農閒的,哪裡像現在這樣一年做到頭?”

“是啊,還是老早好。租個十畝水澆地,交完租子還夠一家老小十個月的吃食,再種些地瓜也能對付過一年,老婆閨女還能紡紗織布,賣出去也有兩三吊錢!哪裡像現在,都是洋布的天下,沒有人要女人們織出來的土布了。”

說到土布,眾人都唉聲嘆氣,男耕女織的生活,中國農民過了總有上千年了。

可是自打來了朱皇帝,這樣的日子就漸漸到了頭。

在廣東和江南,機器織布廠如雨後春筍一樣開出來!

機器織出來的布價廉物美,根本不是土布能抵擋的。

現在已經大量傾銷到了四川!

讓小戶貧家的日子越發地艱難了。

而更讓農民困苦的,還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瓦解!

按照後世的說法,封建土地所有制被資本主義的農業替代,是對生產力的大大剛提升。

但對於底層的農民來說。

地主被資本家取代,卻未必是什麼好事情。

畢竟。

地主的剝削比起資本家來說,小巫見大巫啊。

所謂封建土地所有制,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土地私有加出租——要不然現在買房出租也能稱為封建的房屋所有制了。

實際上封建所有制是體現在對人的統治權和對土地所有權合一之上的。

士大夫階級是鄉村的實際統治者,同時又是土地所有者,他們是變相的封建領主。

而這些變相領主的統治基礎並不是騎士和武士們的武力,而是科舉制度!

所以在科舉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之後,相當一部分失去考試資格也沒有功名在身的地主便不再是士紳。

失去了士紳身份,沒有了對農村的統治權和對佃農的人身控制的能力。

那他們就不是什麼封建領主,而是農業資本家了。

而被這些新興農業資本家剝削的僱農,就是農村的無產階級!

“現在苦啊,給李扒皮家扛長工,不但春秋兩季不得休息,連夏天都要到李家的地裡做活,冬天還要修水壩修水車,一年沒個頭!”

“都說現在國家揚威海外,拓地萬里,可咱們老百姓的日子卻連前朝都不如……”

這個話題好像有些敏感了,這個話一出,就沒有人敢接話了。

過了良久,才有人嘆了一聲。

“說起來也不是沒有出路……鎮上招募集體農莊莊戶的衙門可是大門敞開著。聽說還多了下南洋的路子,是皇帝老子的橡膠公司招人,去婆羅洲拓荒種橡膠樹和棕櫚樹的。平均每人有100畝地可以種樹,只要交三成收穫給公司當地租就行。好像是很發的買賣啊……”

“發是發啊,可得有命花才行!那個集體農莊是要人命的地方!婆羅洲那裡的熟地早就被橡膠公司開發完了。現在要去土著生番的地盤上開拓……說是農莊,其實是軍戶啊!家家發槍,天天打仗!要不然人家為啥搞集體農莊?100戶編一莊,這就是軍隊啊!”

“唉,天底下本就沒有白拿的好處!留在家鄉就是苦捱,出去闖蕩就是拿命換富貴!總歸不讓老百姓得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