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6章 朝堂新勢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6章 朝堂新勢力

第366章 朝堂新勢力

對於金山總督府而言。

不列顛加拿大總督府的懸賞令威脅並不大,橫豎就是一群白人冒險者,威脅不大。

關鍵的意義在於。

戰爭已經開始了!

當訊息傳回到了中都。

此時的中都已經入冬了。

江南的冬天沒有北方那麼冷。

但其實也挺難熬的。

“皇上,金山總督林鳴鶴的摺子上來了,您可看了?不列顛人已經開始有行動了,不過現在金山總督府的麻煩還不只是這個,這遠去萬里,願意去新大陸做官的秀才可太少了.”

說話的是彭浚。

這些日子他煩惱的莫過於派遣官員去大東北、大西北、南洋、澳洲、新大陸等地任職了。

這些地方都是蠻荒之地。

太不受到大明的官員們歡迎了。

而且當地知識分子又很少,許多乾脆都是一些目不識丁的農人。

官員太少,讓大明的右丞相彭浚可是傷透了腦筋。

朱道樺放下手中的摺子,看了看一邊的左丞相顧松。

“老顧啊,你說這可怎麼辦?東北現在已經有遼西省、遼東省、遼北省、黑龍江省四個省,再加上興安總督府和北疆總督府兩個總督府和庫頁島開發公司,大西北還有西域省、蒙西省兩個省,南洋還有好幾個需要建省的地盤。新大陸的地盤也在擴大,到時候也需要不少的官員,這些地方可都是蠻荒之地,需要的官員人數又多,現在缺口就有六千多,等未來起碼要派遣好幾萬官員去這些地方任職,你說說,咱們去哪裡能搞到這麼多的官員啊?”

“皇上,幾萬官可不是小數目,那時候韃清全國都才幾萬個官而已,臣以為,靠從各省借調官員,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得另想辦法才行。”

在大明當然是不愁找不到人去做官的。

現在大明朝廷東拼西湊找不到人。

主要還是因為現在調遣去這些邊緣地帶的官員都是從官僚體系中找的人。

那些人已經都有官做了,肯定不太願意去幾千裡外的苦寒之地做官了。

就算級別上有提升,也沒多大的吸引力。

因為大明朝的官員的工資是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稅收情況掛鉤的。

這些蠻荒之地能有什麼油水?

“皇上,不如開個恩科,招募點願意去東北、西北、南洋、新大陸為官的士人吧。”彭浚建議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想法他早就有了。

只是現在大明朝的科舉招募的人數也降了下來。

畢竟這科舉又不是高考,考中了不是去上大學是去做官了。

如今大明各地,除了陝西、甘肅暫時還處在軍管狀態,內外蒙古、西域省、吐蕃省都還沒有完成省級建制之外。

其他的地方,都已經實行“憲政”了。

除了第一次的省考之外。

每年官員的錄取名額也變得非常有限和稀缺起來。

如廣東、四川這樣的大省,每三年才開一次科舉,每一次的取士都不超過千人——現在的大明這裡中了秀才的。都要立刻授官,而各省的官員大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年開缺出來的職位實在有些,所以求官就顯得困難了。

如果一下子拿出五萬個官職分配到漢地,恐怕要讓不少官迷讀書人彈冠相慶了。

哪怕是要遠去萬里做官,也肯定是不少人是願意的。

朱皇帝皺了皺眉,心裡盤算了一番。

“沒錯,是要招募一些人補充到各新地盤做官了,那就開個恩科,但是這個恩科朕認為不能和普通科舉一樣,畢竟這些地方的官,要管的事情可不少。得按招募一些實幹之才,這樣吧,秀才科佔一成,剩下的就招武秀才、明法、明算、同文、工學等五科。”

彭浚臉色一變:“皇上,文秀才只佔一成,是不是太少了”

文秀才大多是儒生。

而武秀才大多是軍校的學生。

至於其他幾科,那都是新式大學的學生們的天下。

他可是很清楚。

那些有在新大陸、東北等地為官經歷的官員,在未來的升遷之中是有加分的。

一下子就是幾萬個官僚系統的新鮮血液湧入。

而且儒生的比例大大降低。

這.

朱道樺冷冷道:“這些苦寒、蠻荒之地不需要秀才官,需要的是實幹之才!”

彭浚皺眉:“可是一下子要招三萬多明法、明算、同文、工學生也不大可能吧?大明有那麼多實幹之才?”

朱道樺容色如鐵,絲毫沒有退讓的打算:“朕不打算立即開恩科,現在宣佈出去。明年秋天開考……現在大明各地已經開出許多書院、學院和大學,還有提供速成教育的學校,有一年多時間讓想求官的士子準備,總能學會一點皮毛吧?”

他斷然又加了一句:“凡是有大學畢業文憑者,再透過這次恩科考試者,都要加以重用!”

彭浚和顧松這下都是心中雪亮。

朱道樺朱皇帝,是準備放手提拔新學學子了,明年恩科之後,恐怕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的學生,要步入官場。

大明官場的一個新勢力就要形成了!

不過分別作湘黨和粵黨的領袖人物們彭浚和顧松,卻早就已經看到這一天。

他們又怎麼會毫無準備呢?

所以現在大明國內。

不少由當地豪族聯合辦的新舊結合的大學也不少。

比如說湖南的嶽麓書院。

廣東的粵文書院。

上海的兩江大學堂。

都是類似性質的大學。

兩個大明的文官大老互相對視了一眼,彭浚道:“皇上,臣還有個建議。既然這次恩科是為十幾個新建省份選擇官員,那就不應該拘於地方限制,而是要唯才是舉,也不應該限於十六省,凡是大明所轄之地,年齡未滿27歲之百姓,沒有犯過王法,不在永不敘永之列者,皆可參加考試,以分數高低決定是否入取。”

“這個倒是應該的。”

朱皇帝想了一下,點了點頭,“就這麼辦,這次恩科考試就由大學士府和宣教部一起辦理吧。”

他思索了一下,又道:“另外,這次恩科入取的官員還要參加為期3個月的軍訓,他們要去的地方不太平,所以需要掌握一些軍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