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都有決戰的盤算【求收藏求追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二章、都有決戰的盤算【求收藏求追讀】

第六十二章、都有決戰的盤算

在明軍海軍徹底將珠江沿岸的廣東水師的戰船全部打掉之後。

戰場的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了明軍的手裡。

就好像是後世的鴉片戰爭一樣。

英軍憑藉著海軍的優勢和機動能力。

沿著海岸線北上。

戰場的位置,完全看英軍想要在哪裡打。

清軍空有兵力優勢,但是往往戰場都打完一戰了。

從陸地上調動的清朝軍隊有大部分都還沒趕到戰場呢....

現在的情況也是如此。

在確定珠江口沒有任何水面力量可以威脅到明軍的船隊之後。

拿破崙就建議把戰場擺到廣州城下。

“我們現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現在我們駐兵廣州城下,此時我們的對手也就只有兩個選擇:把兵力收縮廣州城內,集中兵力守城;領兵出戰,在廣州城外和我們對峙!”

“無論對手怎麼選,主動權都在我們手裡。如果對方收縮廣州城內,我們就可以沿著珠江,攻擊廣東別的城市,步步蠶食,到最後對方只剩下廣州一座孤城,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對方選擇野戰對峙,那就更好了...我們可以逐步增兵,逼迫對手把所有的籌碼都投到戰場上,我們就在廣州城下和廣東清軍打一場大決戰!”

“一戰消滅對手的主力!”

這一次戰役的總指揮並不是朱道樺。

而是他身邊的明軍陸軍總顧問拿破崙。

不過拿破崙也詳細解釋了他為什麼會把戰場擺在廣州城外的原因。

這是在誘敵。

對於明軍來說。

儘快決戰才是上策。

因此這一次出動的兵力並不算多。

只是出動了最精銳的陸軍第一旅。

由第一旅旅長,三百老兄弟之一的王大用率領,而陸軍第二旅、第三旅兩個旅,還有一個榴彈炮營,以及在海峽總督府、蘭芳省僱傭的兩萬多名隨軍的民夫依舊駐紮在大嶼山島上。

並且開始在大嶼山島建造炮臺、港口、營寨。

大嶼山島位於珠江河出海口。

有天然的深水良港。

按照朱老板的計劃,以後得到廣東之後,是要進行大嶼山島大開發的——開發經濟特區,別的不說,光是炒地皮就能讓朱老板發財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後世。

作為後世香江第一大島的大嶼山島沒有被怎麼開發——那些地產商可真的黑心,幾百萬人就擠在狹小的港島上,而就隔著淺淺的海面的大嶼山島的土地被當地豪族捂得緊緊的不開發...

不過朱老板開發大嶼山島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炒地皮。

而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海洋貿易。

因此現在兩萬多民夫對於大嶼山島的建設並不浪費。

在戰後,這些建設也是有用的。

.........

就在明軍在黃埔登陸的時候。

約莫二十多公裡外的廣州城內。

得到訊息的福康安勃然大怒。

“孤軍深入!好膽!!”

他一拍茶几,勐然站了起來。

來回踱了幾步,臉上的怒容就已經收斂下來。

“對方這是誘敵之策!”

福康安說道。

“不過....就憑藉區區幾千人就敢在黃埔上岸,未免也過於自信!”

福康安說著,心中就已經有了計較。

“傳本督將令!”

“八旗漢軍上三旗分別出動馬隊三百人,下五旗各出步卒八百,忠勇營全體出動,廣東督標出動左中右三營一萬八千人、廣東巡標出動前後兩營,出城聽令!”

福康安一出手就是五萬兵馬。

“咬住逆明這一個旅的人馬!我就不相信...逆明賊首朱道樺會捨得損失一個旅!”

“他要是不捨得...那就在廣州城下,把自己的本錢都投下來!!”

福康安眯著眼睛,目光掃視在兩廣方面的地方大員們。

“我現在手頭上有正兵十五萬,團練兵也有不少,足夠在黃埔將逆明包圍了!”

“哪怕把這十幾萬兵馬都拼光,只要能滅掉逆明這三個旅的步卒,就算是咱們贏了!!”

清廷有漢地諸省,兼有內外蒙古等。

拼光十幾萬兩廣和南方幾個省的綠營兵,損失雖然大。

但是並不止於傷筋動骨!

反而朱道樺肯定是捨不得把自己手下的三個旅的步卒拼光在廣州城下的。

雙方打的注意。

居然都是決戰。

不過目的卻不同。

福康安是想要打消耗戰,把朱道樺手裡的萬餘步卒消耗掉。

而對於朱道樺來說...

他的目的,是要透過這一場決戰,儘可能的把廣東方面支援清朝的力量...

一網打盡!!!

.......

花費了差不多兩天的時間。

福康安才把四萬五千大軍從廣州城內開了出來。

抵達黃埔的時候已經是日落西山了。

在下令安營紮寨之後,福康安帶著隨扈登上了黃埔龍頭山,在山頂眺望明軍的軍陣。

福康安看到的是一個以塹壕、沙包組合而成的防禦陣地。

陣地背靠珠江,江面上有戰船來往穿梭。

陣地前方面向陸地是一片開闊地,無遮無攔。

陣地內是一條條的壕溝和沙包堆砌起來的胸牆。

塹壕內的明軍可以透過交通壕方便的運動到壕溝前方打排槍,同時在這些壕溝、塹壕的後方佈置了不少的火炮。

福康安放下望遠鏡,眉頭緊鎖。

“逆明的營寨雖無高牆,但確很難接近,他們的那些壕溝應該是為了發揮火槍的火力而佈置的。”

福康安也不是沒有和擁有歐洲火器的軍隊交戰過。

準格爾部就透過貿易從俄羅斯等國獲得不少來自歐洲的兵器。

“逆明軍結了個硬寨,看來並不是來試探的,而是打算就在這珠江邊上背水一戰了。”

廣東綠營提督孫起蛟說道。

他也是八旗漢軍出身。

綠營的兵丁都是漢人。

但是帶兵官卻可以是漢人,也可以是八旗——相反,漢人是絕不可能成為八旗的帶兵官的。

這大清朝的官鋪子也基本分成兩鋪。

一個是八旗,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他們除了有專門的滿官可以做,漢人為主的一些官職也不限制八旗擔任。

而人口遠比八旗多的多的漢人,能得到的官位比八旗要少太多了。

福康安看了看前方明軍的營寨。

翻身上馬。

“此戰看來一時半會兒是不能結束了。”

孫起蛟也看了看那營寨上飄揚的日月旗。

面色凝重得能擠得下水來。

這大明。

都亡了一百多年了。

怎麼還陰魂不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