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節列表 > 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

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

“親愛的丘吉爾,我們可能已經落後了,落後給東方的中國人.”

在北京城的驛館內,大英帝國的東方特使馬戛爾尼正在伏桉疾書。

窗外正在下這淅淅瀝瀝的雨。

這是一個難得的雨天——北京這座城市降雨的時候可不算多。

此時已經到了1790年,農曆的八月份。

距離明清雙方上一次的大戰已經過去了四個月了。

這幾個月來,雙方偃旗息鼓,都在積蓄力量, 準備下一場大戰。

而馬戛爾尼也瞭解到。

在東方。

戰爭通常會在秋冬集結開始,避免影響春耕秋收。

由於明清戰爭的結果。

本來應該在幾個月前就離開北京,然後南下與朱道樺商討關於落實明英、明法之間簽訂的商業上、政治上的條約的問題的。

畢竟朱道樺在離開歐洲的時候。

是得到了不少國家的支援的。

等他得到廣東的時候。

這些歐洲國家的“前期投資”也應該要到了收穫的時候了。

雖然這些前期投資指的是給朱道樺的道樺商行開了綠燈,尊重道樺商行的專利權之類的——就是保證不對道樺商行使壞而已。

不過這在歐洲人看來。

已經是相當了不得的善意了。

我不對你使壞,可不就是對你好,要回報可不就是天經地義的麼。

本來在英國那邊是不擔心收不回這些“投資回報”的。

因為當時的英國高層認為, 他們有足夠的籌碼拿捏朱道樺。

包括對朱道樺實行技術封鎖、禁運等。

然而等朱道樺回到東方之後。

局勢就完全超出了馬戛爾尼的預料和掌控。

首先

誰也沒想到

朱道樺居然擁有遠超過現在歐洲的軍事方面的技術!

在無法透過暴力機器來威脅朱道樺之後。

馬戛爾尼也只能尋求和平談判,希望儘可能的從東方撈一些好處。

與此同時

為了平衡朱道樺的影響力。

馬戛爾尼也開始尋求接觸清帝國,並且對清帝國進行了技術上的支援——比如說幫助清帝國彷制現在明軍使用的那些武器。

雖然這有些困難,畢竟誰也不知道朱道樺的高爆炸藥的製造技術究竟是怎麼回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沒有雷管作為導火索。

不過迫擊炮的外觀和炮彈的外觀還是很容易模彷的。

雖然說很那製造出和明軍迫擊炮一樣的武器,但是只要加厚炮管,增加重量,製造出可以能用車輛推著走的臼炮並不困難。

同時木託炮彈的彷制也並不難。

而要加強威力也很簡單——增加口徑,增加炮彈裝藥量就行了。

黑火藥的爆炸也同樣能炸死人——而且現在大清朝也得到了來自歐洲的黑火藥的製造方法和配方了。

除此之外。

在英法兩國的使團之中也有隨行的軍官。

這些軍官也加入到了大清包衣新軍的整編和訓練之中。

為大清帝國提供軍事上的顧問。

所以馬戛爾尼對於大清包衣軍的情況很瞭解。

在他看來。

這樣一支軍隊。

在使用新式武器和新戰術的情況下。

放到歐洲同樣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強大軍事力量。

而他們的對手明軍就更不用說了。

明軍的陸軍不但再裝備上全面領先,在戰術上也同樣已經全面領先歐洲。

這明清戰爭打下來。

雙方還沒分出勝負。

歐洲這邊的領先優勢先被打沒了。

而且這一場戰爭過後,無論誰是中國之主。

那擁有比歐洲還要強大的軍事力量的中國,會不會和歐洲人一樣, 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

到那個時候。

歐洲人能抵擋得住嗎?

他們可有將近四億人!

“.中國人很聰明,和歐洲人比起來, 他們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更聰明的一群人, 他們的工匠彷制能力很強。隨著明清雙方戰爭的持續和升級,他們在陸軍的步兵戰術上開始有了更多靈活的運用,我認為這種基於爆破彈的步兵戰術, 已經要比現在歐洲各國的陸軍更加強大。”

“.他們擁有相當多的工匠,以北方的清帝國為例,他們的內務府雖然有許多的貪汙腐敗的行為,但是不得不說, 他們確實是可以集中大量的工匠迅速將他們需要的武器生產出來。”

“.也許清帝國的強大對歐洲而言是一件好事,如果明清雙方的戰爭能夠打成拉鋸戰,讓中國永遠維持南北分裂的局面的話,他們也許就沒有別的精力把注意力轉移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了。”

馬戛爾尼繼續寫道。

就在他剛剛放下手中的鵝毛筆時。

房間門口傳來了敲門聲。

“先生,拉古先生回來了。”

聽到門外的話,馬戛爾尼站了起來,拉開房門走到客廳。

布林布隆是去參觀包衣新軍的訓練的。

在看到布林布隆走進來的時候。

馬戛爾尼就迫不及待的問道:“拉古先生,如何?清帝國的這一支新軍訓練出來了嗎?”

布林布隆脫下雨蓬,拍了拍衣袖上的雨滴。

“很不錯,他們有非常聽話的士兵,紀律性也相當不錯,而且清帝國的將軍們顯然已經摸索出來了更適合他們的戰術。”

包衣新軍是這幾個月來乾隆最為重視的事情。

所以哪怕因為朱道樺的崛起讓乾隆捏著鼻子和英法兩國合作。

但是布林布隆和馬戛爾尼都很少有機會得到去檢視這只軍隊訓練情況的機會。

而布林布隆能夠被邀請去參觀,這至少說明,清帝國的高層對於這只軍隊的訓練情況已經相當滿意了。

“他們在明軍的步兵戰術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適合己方情況的改變,在裝備上依託的是車載臼炮和子母霰彈炮來展開戰術,同時還配合八旗武士和索倫騎兵,相對而言,我甚至認為如果明軍在缺乏騎兵的情況下面對這只軍隊, 想要取得勝利也很難!”

布林布隆顯然對包衣新軍的評價相當高。

“中國人很擅長學習,如果清帝國皇帝的包衣新軍能夠和明軍進行正面作戰的話, 也許明清雙方的戰爭會形成拉鋸,也許至少要打上幾十年呢。”

布林布隆語氣之中帶著幾分期待。

“這是很正常的,據我所知.中國歷史上也經常有綿延幾十年乃至於幾百年的內亂時期。”

馬戛爾尼點頭說道。

“要是中國人忙於內亂,這對於歐洲來說算是一件好事。”布林布隆說道。

為了這個目標。

英法兩個狗腦子都打出來的國家,在東方也算是精誠合作了一把,一起支援大清朝,給了大量技術方面的援助——在兩國的使團中,當然有技術方面的人才。

“我認為最大的威脅還是明帝國。”

馬戛爾尼說道。

“因為朱道樺本人就是最大的變數,清帝國的乾隆皇帝雖然看起來也很精明,但是他終究不如朱道樺這麼聰明.”

朱老板當然聰明了。

他可是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醫生和科學家。

“而且乾隆太老了,我覺得他那兩個有機會繼承皇位的兒子好像”

馬戛爾尼指了指自己的頭。

“好像都沒有遺傳到乾隆皇帝的精明勁.”

布林布隆皺了皺眉。

馬戛爾尼你什麼意思。

路易十六好像也不怎麼聰明

這都是歐洲貴族圈的笑話了。

“拉古先生,我說的是東方,東方帝王的權勢不是歐洲能比的,他們的帝王如果不聰明的話,整個國家恐怕都會出現問題的。”

馬戛爾尼急忙解釋道。

布林布隆不想再糾纏皇帝聰明不聰明的事情了。

“我認為還是要儘快離開北京,去廣東看看朱道樺得到廣東之後有一段時間沒有動作了,不過如果不出意外,他恐怕也很快也要有動作.”布林布隆說道。

由於清帝國開啟了和歐洲諸國接觸的大門。

許多傳教士開始從南洋而來,試圖進入北京,得到清帝國上層的支援,要是走了狗屎運給個八旗鐵帽子傳了教

而從這些傳教士們帶來的關於廣東的訊息,都提到了明軍的擴兵。

明軍的規模從一支只有一萬餘人的小規模陸軍。

現在至少擁有十萬大軍的規模。

這樣規模的陸軍在歐洲也就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擁有。

十萬明式陸軍。

現在朱道樺擁有的陸地力量,甚至要超過英國、法國。

也就意味著。

軍事上,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無法對明帝國造成什麼威脅。

雙方相隔萬裡。

哪個歐洲國家能夠向東方投送可以擊敗十萬明式陸軍的軍隊啊。

這些訊息讓馬戛爾尼和布林布隆有些焦慮。

如果不是清帝國方面還需要他們的支援。

英法領過的使團早就已經開始南下了。

如果軍事上沒辦法威脅明帝國。

兩人就只能試圖在外交上.和朱道樺進行談判。

儘可能的在東方撈取一些好處了。

當然了。

也不知道這位偉大的醫生會不會那麼好說話了。

“康德先生的考察應該也快結束了。”

馬戛爾尼說道。

“等他結束了在清帝國的考察,我們就可以啟程南下,去廣東看看”馬戛爾尼苦笑道,“我們那位老朋友,現在也許已經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君王了。”

布林布隆聞言,臉上也變得有些凝重。

“老實說.清帝國如果在下一場大戰之中失敗,他們就極有可能無法維持在中國的統治。”

“如果整個中國都歸屬於朱道樺的統治之下.這光是想想,就讓我頭皮發麻了。”

第三更求推薦票,求月票,求打賞。